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5章 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随着官场异动升温的同时,大汉的气温也在升高,倒不是朝廷有什么大动作,单纯是夏天到了。

孟夏之月的第一场内朝朝会。

宣室殿外,刘据背着手,晃悠悠走着,今日引路的不是小黄门,也不是宦者令,而是侍中,霍光。

是的。

霍光同学,小小的升了个官。

“兄长的心火症状近些日子已经好了许多,让臣带句话,以后无需两位医官再时常登门复诊。”

“诶。”

刘据无所谓道:“那两老头一天闲着也是闲着,他们不干活孤也要养着,索性给他们找点活干。”

霍光微微躬身,笑道:“兄长料到殿下会这么搪塞,又说,既然要派医官,就换一个人来。”

“哦?”

霍去病没跟表弟见外,正合了刘据的意,他疑道:“换一个人?”

“是。”霍光拱手一礼,脸上笑意真诚,“前些日子,有位嫂嫂身体不适,想请义妁女官来看看,若是有了身孕,以后女官时常往来诊断,也方便些……”

刘据眉毛一抖,随即爽朗大笑,“哈哈哈,那有何不可,要恭喜表兄了!”

霍去病能开这个口,多半是八九不离十。

难得呀。

对娶妻极为抵触的冠军侯,生子却不含糊,想到娶妻,刘据笑意收了收,问道:“那位嫂嫂,表兄是准备扶正?”

喊的嫂嫂,其实是尊称,霍去病并未娶妻,府中的女眷顶多算妾室。

现在其中一位有了身孕,理当有扶正的机会,毕竟霍去病一直没有娶妻的意思。

“哎……”

霍光干笑一声,解释道:“兄长没有这个意愿,那位嫂嫂也是个淡泊的性子,没有苛求太多。”

闻言。

刘据只能苦笑。

尴尬了一阵,他没有再追问,想起最近的遭遇,含糊笑道:“哈,嫂嫂是个好性情,正好跟常宁殿那位相反。”

太子在扯开话题,霍侍中领会到了语义。

可太子提及常宁殿那位,仅仅是有感而发,霍侍中居然也应了!

“那倒是。”

霍光双手收于身前,垂首低眉,轻声道:“常宁殿那位有点过于急切。”

刘据脚步忽然缓了缓,看向对方的眼神很奇怪。

他以前不是没和霍光闲聊过,但每次的谈话内容,都仅限于家长里短、吃饱穿暖一类的闲话。

但现在。

他们谈论的,可不是什么浅显话题!

“皇后贤良淑德,李姬却动作频频,就是她的不对了。”霍光仍在说着,仿佛没有察觉到太子怪异眼神。

如今的霍光。

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河东郡小吏之子,眼界今非昔比。

在皇帝身边待了那么久,每天耳濡目染,朝堂上的恩恩怨怨,后宫里的是是非非,霍光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以前他不与太子交谈过深,是因为他在听。

在看!

看大汉上层的争端是一方面,看自己兄长的人际关系是另一方面。

仔细观察下来,霍光发现,皇后、大将军对自己兄长真的好,兄长与太子宫的关系,真的很亲近。

事实就是。

他的兄长霍去病,与太子一系绑死了!

而他自己,又和兄长绑死,换言之,霍光与太子宫的关系也紧密相连。

除非。

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霍去病出了问题,否则……嗐,但这怎么可能呢?

有霍去病在,霍光不做他想,也正是因为霍去病的存在,霍光只能向着太子宫想!

相处日久。

兄长的性格霍光了解,以霍去病如今的官职、军功,如果太子之位换人,兄长恐怕难有好下场……

太子,只能是自己兄长的表弟!

既如此。

他自然会替太子想一想,李姬在后宫动作频频,如今太子提了一嘴,霍光便应一声,表达自己的立场。

如果是不久前。

即使霍光心向太子,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直抒胸臆的与其交谈,唯谨慎二字而已。

可他今日为何又应话了呢?

原因很简单。

兄长马上就要有后人,霍家即将迎来下一代,为后世谋、为将来谋,霍光自觉,他没法再置身事外。    得让太子的路,走得更稳当些……

“如今皇三子仍在襁褓里,李姬便急不可耐,等皇三子成年,到时不知会有多少争端。”

霍侍中说着,太子听着。

听到此处,刘据嘴角微微扬起,试探的问道:“那你以为该怎么办?”

太子敢问,霍光就敢答,“皇子若是年长,可以将其送去封地就国,远离权力中枢。”

“道理相通。”

霍光低了低身子,平静道:“李姬若是不安分,便让她也‘远离’。”

皇子去封地就国,是距离层面的离开,而李姬一个妃子,想让她远离权力中枢,得靠情感上的疏离!

即,失宠!

“呵呵,呵呵呵呵。”刘据望向霍光,深深望着这个王佐之才,笑道:“你说得对,岂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此事孤有计较。”

他看了看前头,没在此事上多谈,“朝会召开在即,先入殿。”

“是……”

宣室殿外的一幕,并没有影响到殿内朝会的正常召开,刘据入殿时。

除了皇帝,大部分人已经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御史大夫石庆也在,现如今,丞相赵周处于只上班、不干活的状态。

虽然有丞相,但跟没有一样,御史大夫代行丞相事。

当初张汤需要争、需要抢,才能得到的权力,石庆现在轻而易举就得到。

唉。

只能说,世事弄人……

闲言少叙,皇帝入座后,朝议直接开始。

御史大夫率先开口,将最近朝中政务大大小小讲了一遍,皇帝时不时插话,给出一些调整意见。

这个环节,与其说是议事,倒更像是皇帝在培养‘丞相预备役’的能力。

等石庆话罢,坐回原位,其他人才默契上奏。

桑弘羊拱手道:“禀陛下,各郡盐官、铁官推行顺利,刺杀、失踪情况并未再发生。”

“一应赋税,已经上缴国库。”

原本由少府管辖的盐铁税收事宜,如今也移交给大农令,盐铁收益不再入内帑,而是入国库。

“盯紧点。”

主位上的皇帝嘱咐道:“财政赋税事关重大,朕打算明年再次用兵,决不能出岔子!”

这话一说。

殿内众人神情不一,有头一回知晓的,比如桑弘羊,此刻脸色紧绷,沉沉拱手:“是!”

也有处之泰然的,比如大将军卫青,皇帝要动兵,卫青早就知晓,确切来讲,是早在去年便知道。

去年秋季,皇帝曾想过动兵,但因为一件突发事件不得不终止,什么事?

丞相李蔡死了……

虽然是皇帝‘请’他死的,李蔡也死有余辜,可他死的太不合时宜!

李蔡死,又引发之后的三公、九卿动荡,张汤、庄青翟相继下台,再到赵周、石庆接任。

朝堂动荡不安,三公继任者又不能独当一面,皇帝斟酌再三,动兵之事还是缓了缓。

缓到了明年!

“整军备战的事宜,朕已经与大将军交代过,今天告知你们,也是在通气。”刘彻看向石庆,说道。

“府库调配、民夫征用、马匹统计,以及战时粮秣运输、战后收尾,御史大夫都要提前与九卿拟定计划。”

“朕现在就能给伱交个底!”

“明年一战,朕要动员的兵力将会远超以往,后勤运转压力也会倍增,你得有个准备!”

石庆神情肃穆,郑重施礼:

“是,陛下!”

一番话罢,殿内轻松氛围一扫而空。

皇帝叮嘱完石庆,又看向卫青,“除了北军以外,大将军从边军中再挑选部分精锐,以骑兵为主。”

卫青一拱手,“喏!”

应完后,他想起另一件事,思量着道:“陛下,不知可否征调五属国的匈奴骑兵?”

嗯?

刘彻皱眉道:“河西之战时,参战的匈奴兵卒不少,立下功勋的匈奴将领,朕更是封了侯,如何征调不得?”

卫青顿了顿,“日前骠骑将军上报,五属国匈奴骑兵难征,在军中也不服管教,忠诚度不高……”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1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