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9章 拿亲弟弟保证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交趾刺史部,南海郡,番禺城。

天空阴沉沉的,空气中的湿气仿佛要凝成水珠,粘在皮肤上黏糊糊,分外难受。

便是在这么一个难受又一如往常的日子里,由南越王宫废墟上重建的太守府内,忽有兴奋呼声响起:

“太守,天子使者已到!”

“迎。”

数道身影出得大堂,未走两步,便见几人在小吏的引路下,直往此处来。

“平南侯切莫多礼,先宣诏吧。”领头太监风尘仆仆,脸颊上尽是油汗,他止住虚礼,一边擦汗一边直接了当道。

“天使上请。”

“咳,元封二年,六月,天子诏,南海郡太守、平南侯李广利,为政一方,恪尽职守,多有功绩。”

“上闻平南侯文韬武略,特征其为前将军,领交趾郡卒、刑徒,整军备战,于仲秋之际,发兵昆明。”

“敬之哉。”

老太监匆匆念完诏令,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把诏令交到面前之人手上,“诏书多有溢美之词,咱家略去了一二,平南侯事后可细细观摩,还望勿怪。”

“岂敢。”

面色平静的李广利接过诏书,朝身边属官吩咐了一声,“给天使备好洗漱、吃食。”

宣旨太监一路南下岭南,舟车劳顿,心神俱疲,这会儿只想着把诏令匆匆念完,尽快交接了苦差事,好喘口气。

李广利也上道,吩咐人领着他们去了居所。

这头人刚走,同在堂内听旨的一人便大喜道:“太守,陛下是要再度重用你,翻身回京的机会来了!”

话音落下。

左右一众属官尽皆面露亢奋,神色狂喜。

可他们喜形于色,身为太守的李广利却无动于衷,神情依旧平淡,见状,屋内呼声渐渐停歇。

先前开口的蒲沧,看了看同僚,迟疑道:“太守,可是有什么不妥?”

自从李广利失势,攀附他的朝臣很多都被牵连,即便太子宫还没下手清算,他们一个个也自觉远离了朝堂。

或自请外放,或南下跟随。

前谏议大夫、现南海郡长史,蒲沧,属于后者。

如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来了皇四子一系翻身的曙光,平南侯为何不见喜色?

“等。”

李广利立于堂中,手握诏令,只说了这么一个字。

旁人不知要等什么,不过他们并没有疑惑太久,半刻钟不到,一名宣诏队伍里的宦官,重返了正堂。

“见过平南侯,小的是奉协律都尉之命,这是信物。”宦官递上一块拇指大小的玉佩,示意核查。

李广利接过,只瞥了一眼便知无误,到了这时,他脸上才显出不一样的神情,目光沉郁,开口问道:

“此次诏令因何而起,是因为皇四子加恩?”

“还是其他?”

一听这话,左右属官顿时变了脸色,蒲沧心底一惊,经过平南侯这一问,他才恍然醒悟。

对啊,诏书任平南侯为前将军,不一定是陛下重新启用、翻身的信号,也可能是太子宫清算、设计的手段!

好在,宦官摇了摇头。

“任命诏书与皇四子无关,也并非圈套,陛下启用平南侯为将,据协律都尉猜测,是因领兵将领……”

说着说着。

他忽然收住声,看了看左右,欲言又止。

李广利微微挑眉,扫了一周,沉声道:“蒲沧留下,其他人自去做事。”

一众属官闻言,当即拱手,转身告退。

等旁人离开,宦官才拘着身子接着道:“近些年卫、霍两家势力与日俱增,陛下已心生忌惮,多有防范。”

“连续数次战事都是卫、霍麾下旧部领兵,据协律都尉所言,是陛下心生不满,遂启用平南侯。”

“他托小的带句话:秋季战事若胜,必能回京,当下乃绝佳时机!”

闻言。

扫除顾虑的李广利扯了扯嘴角,脸上终是浮现笑意,发自肺腑又时断时续,狂野狞厉,又极为遏制。

被流放岭南,在此地蹉跎四载,他终于等来了机会!

李广利下意识摸向左肩,那里的痛处,每当阴雨天便发作的痛处,被人一箭贯穿肩膀所留后遗症的痛处。

无数个日日夜夜里。

隐痛都在提醒李广利,不要忘了长安,更不要忘了长安里的人和事。

说实话。

李广利很感谢霍去病,若没有他骠骑将军当年那神勇无匹的一箭,李广利哪有今日如此清晰的渴望?

他感谢霍去病呐!

每时!每刻!

火焰在心中烧,野望在眼中腾起,情绪激荡下的李广利,将诏书攥的绑紧。

“协律都尉建议,平南侯可趁发兵昆明之际,召回旧日门客、幕僚,纳入军中效力,攫取军功,借机重返朝堂。”

堂下,宦官低声道:“平南侯若向朝廷请命征调,陛下多半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处,指的是上官桀等人。

李广利听罢,压下心中思绪,想了想,“理应如此,二弟可还有嘱咐?”

“就这些。”

“蒲沧,领他下去,赏十两金。”

等蒲沧安顿好人,再返回时,脸上重现喜悦,大喜过望,他走到李广利近前,声音极低道:

“太守,看来我们捧杀卫、霍二人的计策成了!等太守回京后,陛下必定以你平衡……”

“噤声!”

已在主位坐定的李广利斜了他一眼,厉声道:“此事与我有何干系?以后再不许提!”

蒲沧一怔,连忙正色拱手,“唯!”

堂内寂静片刻,李广利收了厉色,转而看向案几上的诏书,目光幽幽。

“良机的确是良机,我也相信二弟传来的话没错,长安局势确实有变,可我仍存一丝疑虑。”

“何处?”蒲沧谨慎道。

“堂堂大司马大将军,还有军功赫赫的骠骑将军,陛下若真的对其有了防范、忌惮,岂会闹得人尽皆知?”

李广利盯着堂外,冷声道:“还有,几次领兵都与卫、霍旧部有关,遂陛下心生不满。”

“这种风声,我二弟竟然也能知道?”

蒲沧脸色一紧,他舔了舔嘴唇,“太守的意思,是协律都尉……”

“不。”李广利摆手,“我说了,我相信二弟。”

“那?”

李广利目光移向蒲沧,过了会儿,才语气莫名道:“我怀疑,风声是陛下故意透露给我二弟的。”

“那些猜测、朝堂局势,都是陛下借我二弟的口,在向我转达,让我抉择。”

协律都尉李延年能知晓高层博弈的秘闻,还参透陛下心声,最后还能将消息秘密送到岭南来,是因为——

陛下想让他知道,想让他送!?

蒲沧心底冰冷一片,眼中尽是惊骇,踟躇良久,声音干涩道:“太守,是否……多虑了?”

那种被天子彻底看透、算计,犹如在手心随意把玩的不安全感,让蒲沧本能拒绝这个猜想。

李广利没答话。

他再次看向案几上的诏书,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是不是被陛下算计,将来会不会被陛下利用,李广利对此没有丝毫胆寒忐忑之意。

反而。

他有种踏实的喜悦,比任命自己为前将军还要踏实。

能为人所利用,说明有价值,能为天子所利用,说明有机遇,他不怕被天子利用,只怕自己没有被利用的价值!

念及此处。

李广利眼神陡然锐利起来,心中再无踟躇,旁侧的蒲沧察觉到平南侯情绪转变,他强压下先前的悸动,请示道:

“太守,无论陛下如何想,此次领兵出征都是机会,可要颁布政令,从此刻就开始整军准备?”

“当然要,不过在此之前……”

李广利缓缓站起身,面无表情道:“抓住机会之前,我还有一件事得做。”

一件补足短板的事情。

已经跌倒过一次的地方,李广利绝不会再跌第二次……

番禺城西。

一间妓馆二楼,欢愉过后的腥糜与汗液气息弥漫屋内,床榻上的男人斜躺着,两道白花花的身子纠缠左右。

三人昨夜劳累过度,正睡的香甜。

“嘭!”

突然间,门房被人暴力踹开,惊得榻上男女立刻转醒。

两名女子见到来人,尖叫一声,连忙扯过衣物遮挡身躯,可那男子只扫了一眼,恼怒之下,径直呵斥道:

“瞎了啊!不知道是我!?”

“知道。”带着兵丁闯进屋的蒲沧,冷漠道:“知道是四郎,我找的就是你。”

李家四郎,即,李广利四弟,李季。

现如今的李季,比往日肥硕了很多,眼带浮肿,浑身酒气,往那儿一坐,脖颈上都肥肉横生。

俨然一副被酒色填满的模样……

见以往对自己客客气气的蒲沧,这会儿跟吃错了药一样,李季也不在乎自己衣不蔽体了,径直手指屋外,不耐道:

“去去去,有事等我睡醒再说。”

“四郎恐怕得换个地方睡。”

未等李季瞪眼,蒲沧便一挥手,喝道:“来呀,将李季拿下,押入大狱!”

屋中兵丁早得过吩咐,此刻听到命令,如狼似虎般扑上去,随便给李四郎披了件衣裳,反手按住,架起就走。

妓馆内的嫖客、娼妓听到声响,纷纷探头来看,一见被抓的人是李四郎,大惊失色。

他们惊,李季更惊。

尚搞不清楚状况的他边蹬腿挣扎,边怒吼道:“蒲沧你疯了不成,你抓我!?”

“抓的就是你!”

蒲沧出得屋来,当着馆内众人的面,喝道:“李季你身为太守亲弟,却不守律法、不思报国,反而恶贯满盈!”

“先前太守不知,被你蒙在鼓里,而今苦主寻到太守府,太守今日方知,你这厮竟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简直骇人听闻!”

蒲沧脸上先是怒其不争,再是义正词严,“太守被你气晕倒地,哀莫至极、悲痛至极,但律法难容!”

“今日,太守就要大义灭亲!”

“拖走,下狱,法办!”

已然被拖到楼下的李季惊惶无比,骇怖恐惧写满脸上,处境骤然跌入深渊,他下意识便高喊哀求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要见兄长,我要见兄长——”

挣扎呼喊声在街巷间传荡,一路往太守府而去,百姓震惊的议论声也一路蔓延开来。

太守居然要将自己弟弟下狱?

有人惊呼,真要大义灭亲?也有人怀疑,李四郎近些年没少为非作歹,以前没有法办,今日却来真的了?

莫不是,假的吧?

认为太守在演戏的人不少,然而,就在当日午时,一切猜疑都不攻自破。

因为入了大狱不到半个时辰的李季,被直接押去了城东街口,以奸淫民女、纵奴杀人罪,弃市!

刽子手大刀高高扬起,又重重落下。

噗!

人头落地,血溅三尺。

死了,李季死了,太守李广利大义灭亲,将自己为非作歹的亲弟弟依律处死了,当着众多围观百姓的面,他们亲眼所见,亲弟弟!

属实……大快人心!

太守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

不管先前惊愕的、猜疑的,还是不信的,此时此刻,都在赞扬他们的太守大人是非分明、刚正不阿、大公无私。

真乃……

南海郡百姓的青天呐!

欢呼高喝声响彻街巷,其中有几分真心实意、几分看热闹不嫌事大,便只有喝彩的百姓自己清楚了。

太守府内。

蒲沧听着城内喧闹,神色复杂道:“李季毕竟是太守亲弟,纵使要杀,借刀就好,太守何必用自己的名义。”

“百姓愚钝可欺,夸赞有何用?”

“朝堂诸公、乃至陛下,对此类把戏都心知肚明,只会觉得太守心性凉薄、绝情酷烈……”

后面劝诫的话,蒲沧咽回了肚子,因为没必要说了,木已成舟,李季已经被砍了头。

事实上。

蒲沧的确不必说,一句话都不用说。

李广利压根就没听,只漠然而立,仰头望天。

百姓如何如何不重要,他不在乎,只是做出个场面来,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李广利,大义灭亲。

然后。

借着这个场面,告诉远在长安的皇帝陛下,为了替君分忧,我连亲弟弟都能杀,届时回了朝堂,卫、霍又如何!?

陛下你要让我做的,我一定能做好!

用亲弟弟的人头保证!

皇帝借着李延年隔空跟李广利对话,李广利回了,也是隔空回的,他的选择很坚定,很忠诚。

至于被他用来隔空对话的亲弟弟,那个害的自己贬官岭南、险些葬送李家的亲弟弟,李季。

他作为短板,死得其所。

轰隆。

天空一道闷响过后,阴沉沉的乌云落下雨来,城内喧闹的声音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急促的雨声。

南疆的雨又大又急,瓢泼大雨倾盆而下,打在屋檐上,石板上,刚刚砍了人头的刑场上。

雨滴汇集成流,沿着沟渠一路向北。

那雨水,是血红色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5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