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30章 运去‘英雄’不自由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四天前。

北第。

要论长安城中哪处聚集区首屈一指,当属尚冠里。

尚冠里位于长乐、未央两宫之间,比邻丞相府,现在还挨着座京兆府,其间多显贵宅院,例如皇帝赏赐的卫长公主府,便坐落其中。

除了尚冠里,能排第二的,便要数北第。

北第。

即,靠近未央宫北阙的宅第,《西京赋》有云:北阙甲第,当道直启。

坐落在此的高门,皆是显赫之辈,皇帝以往赏赐功臣宅邸,便是大多从‘北第’出。

例如栾大获封乐通侯,还有前不久丞相得封牧丘侯,天子赐宅,赐的都是北第的宅。

当然。

今天要提的并非乐通侯府,也非牧丘侯府,而是一座同样由天子赏赐、同样坐落在北第、同样显贵的一座府邸,不是某某侯府,只有单独一个姓氏,曰:

樛(jiu)府。

后堂。

二人对坐,一男一女。

“赵婴齐是我们一起杀的,你收的尾,我动的手,我承认,但赵兴不是我杀的。”东方朔正襟危坐,诚恳道。

对面体态丰腴的妇人闻言,面若寒霜,眼神冰冷,唇齿动也不动。

见状。

东方朔点点头:“看来你已经猜到了,赵兴更不是吕氏私兵杀的。”

前南越王后,现邯郸樛氏冷笑一声,笑声里充满了讥讽、自嘲,还有丝不易察觉的仇恨。

她依旧闭嘴不言。

“按照约定,我们的确应该把你和你儿子一起带回长安,但那日王宫大乱,我护着你走,李广利护着赵兴。”

东方朔言辞坦荡,没有半分隐瞒,“你活了,说明我没有食言,可你儿子赵兴死了。”

妇人盯着他,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然后呢?”

“食言的是李广利,杀你儿子的,也是李广利。”东方朔直言道。

“你以为我会信?”

“南越太子死,赵婴齐所有子嗣死,绝嗣,国除,使团回京功劳更甚,遂李广利得封平南侯。”东方朔语气平淡的叙述着事实。

什么都可能会说谎,唯独赤裸裸的利益不会。

樛氏眸光闪烁,回忆起南越国都大火的那一日,理应带着自己儿子逃走的李广利,却对她说:

敌众,火起,不得救,赵兴死于贼手!

现在回想种种……

樛氏心底顿生恶寒,她看向东方朔,目光变得深沉,“所以你今天来?”

东方朔回道:“我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嘁!”

妇人听罢,一展袖摆,视线移向旁侧时,脸上不知是快意还是恨意,似嘲似讥,复杂难辨。

大行令丞由着对方发泄。

等樛氏重新转过头来,她脸上已全是痛恨,咬牙道:“你想利用我,让我站出来,以此扳倒李广利?”

“不是。”

东方朔的回答出乎妇人意料,不待她再问,东方朔便以一种平静的语气,点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我告诉你此事,并不是让你借此扳倒谁,你也扳不倒谁,你儿子,以前、以后,都只能是吕氏私兵杀的!”

“我告诉你真相,只是让你清楚谁是你的仇人。”

“仅此而已。”

樛氏听完,搭在腹部的手不自觉紧握起来,眼中的愤恨几乎要满溢而出!

自己献上南越国,就得到这般对待?

是的。

就是这般对待,为了南疆九郡的安宁,南越王绝嗣一事,只能归功于吕氏叛军,找到谁那儿都是这个答案。

绝无第二种说法!

甚至,大汉朝廷给樛氏的‘待遇’,还远不止于此。

二人独处的堂内,东方朔又点出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他问对面的妇人:“你想活吗?”

话音很轻,但听到樛氏的耳朵里,无异于雷霆乍响!

轰隆!

她想活命吗!?

她一个前南越王后,献国后,更是被朝廷以王侯之礼相待的有功之臣,居然还要面对这种荒唐的问题?

荒唐,可笑,着实可笑!

不过樛氏没有笑,她此刻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唯有死寂,以及冗长的沉默……

樛氏回到长安城后,虽然朝廷是以王侯之礼对待,又赐宅、又加尊号、又极度礼遇,大有捧上天的架势。

可是。

她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从服侍的丫鬟、看门的护卫、宫里时不时来看望的小黄门处得来的,那是一种……

即将死亡的感觉!

仆人们身份低微,自然不会知道皇帝对宦者令的吩咐,更无法表现出来,归根结底,是看待那些仆人的樛王后——

她自己内心深处,有了预感!

在富丽堂皇的宅邸里待久了,悟出来的死亡预感……

倘若仔细看。

不难发现樛氏今日的妆容很重,明知将死却无能为力、无法挣扎的人,注定内心煎熬、惶惶不可终日。

长此以往,焦虑、狂躁、憔悴便会相继而至,但害怕的人又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在害怕。

就会有意遮掩。

心里的想法可以藏,脸上的憔悴,却只有胭脂能挡。

“看来,你想活。”妇人没有回答,这句话是东方朔察言观色后的自问自答。

樛氏……

沉默不语。

东方朔轻轻颔首,继续道:“南越国没有经过刀兵洗礼,如今其地增设的九郡,时常有蛮人叛乱。”

“南疆不宁,朝廷屡派军队镇压,你写一份奏疏,称自己愿意出面,安抚、招降南越国人。”

“我帮你递上去,你就有一半的概率,还能活。”

东方朔一贯喜欢夸大其词,但今天这一次,他保证都是肺腑之言,没有半点夸大。

方法给了,概率也说了。

然后。

坦诚了半晌的东方朔直视樛氏,图穷匕见,“我帮你,你也要帮我一件事!”

前有告知杀子真凶,后有谋划救命之法,现在还特地点出,妇人哪还能不明白,要让自己帮的事,绝非常事。

樛氏紧咬牙关,“活命的法子有了,我自己写、自己递,不用你帮,不照样也行?”

闻言。

东方朔大笑出声,“哈哈哈哈!”

这一笑,向来诙谐幽默的性子就按耐不住了,他连连摇头:“哎呀,我的错。”

“你不知朝堂动向,以至于我的话让你产生了误会,没关系,我重说。”

东方朔手指自己,嬉笑道:

“我,东方曼倩,是跟太子混的,你不是在帮我,我今天登门,也不是自己要登的,是受命而来。”

他又指向对面的妇人,“你,要回敬的是太子宫,太子帮了你,你就得帮太子,毕竟太子宫永远都在那儿。”

“不是吗?”

你今天摆了太子宫一道,不想想将来吗?毕竟太子宫一直都矗立在那儿……

东方朔的话是威胁吗?

不。

是震慑,是付出应有的报酬后,通过震慑手段,确保能拿到应得的东西!

樛氏美眸中又惊又愤,惊讶是真的,愤怒却是假的,太子愿意帮自己,她欣喜若狂都来不及。

之所以还会表现出怒,是为了压价,妇人挺起腰背,试探着问道:“你……不,是太子想让我做什么?”

这一次东方朔为了避免误会,用词很准确,“太子说你身份很高贵、很特殊,容貌也很漂亮。”

“很合适……”

……

四天后。

章台街,一间雅致的茶坊内。

昔日穿梭其间的达官显贵早已不见,庭院回廊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站满了京兆府衙役。

李广利脸色铁青,越往里走越恼,等他跟着家丁进入一处雅间时,他还没看清局势,屋内一人就蛄蛹着挣扎起来,高兴道:“兄长,哈,兄长我在这儿!”

被衙役摁住的李季大声喊道:“我就说我是平南侯的弟弟,还不信,快松开!不然我大兄……”

啪!

狠话没撩完,脸皮直抽抽的李广利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弟弟面前,甩手就是一耳光。

李季顿时呆愣当场。

见兄长目光狠厉,他浑身酒意都散了大半,身体一抖,神色畏缩起来,到了这时,李广利才有时间细看屋内状况。

他打量旁人时,旁人也在打量他。

新官上任的京兆尹李信成垂手站立,刚才那个‘训弟’戏码上演时,他没作声,见平南侯望过来,他才伸了伸手。

身旁的茶坊老板得到示意,屈膝行了一礼。

乐盈眉眼低垂,恭敬道:“李郎君的雅间与樛君的相邻,申时二刻听见嘶喊声,三刻报官。”

闻言。

李广利看都没看乐盈一眼,径直走到衣衫不整、蜷在榻上的美妇人面前,问道:

“他强暴了你?”

“对!”樛氏盯着李广利双眼,恨声道。

说自己弟弟见色起意,强暴她人,李广利信,因为李季干得出、也干过这种事。

但要说他强暴樛氏,在这个节骨眼上、强暴樛氏这么一个特殊的人,李广利绝不信!

不用想,他都知道不对劲,所以李广利直接问:“你为什么这么做?”

樛氏脸上仇恨难掩,“你说为什么?”

李广利脸色动都不动,冷硬道:“我是问,谁指使……”

察觉到他要问的话,一旁的京兆尹前走一步,打断道:“平南侯,案子的事儿,我没让你难堪。”

“你也别让我难做。”    能让李府家丁去报信,现在还让李广利进来,就是礼让,案子幕后有没有人指使、谁指使,京兆尹不想听。

他更不想探究。

李信成公事公办,一板一眼道:“此事影响恶劣,樛氏控诉李季奸污,她身份不一般,京兆府管不了。”

“我已将此案上报,查问的事,还是等上头来人再说,平南侯不要坏了规矩!”

一国王后,即便亡了国,那也是王后,况且樛氏上献国书、内附大汉,功劳之大,朝廷都以王侯之礼相待。

谁敢乱碰?

再者,南越国故土本就不安定,此事若传开……

京兆尹没管李广利脸色有多难看,自顾自道:“事情我按下了,也下了封口令,等上面来人吧。”

他们交涉之际,一直旁观的李季却越来越慌,自打李家封侯,他即便‘玩’的比以往更过火,兄长派人来递句话也能摆平。

可今天。

兄长亲自到场都不管用。

李季心底慌乱,再次挣扎喊道:“兄长,我不知道那女人是谁啊,我赔钱、赔钱不行吗!”

“再说我上她的时候,她也没呜呜呜!”

羞辱的话才说了半趟,京兆尹一个眼神过去,衙役立刻捂住那张口无遮拦的嘴。

李广利熟视无睹,只冷声问道:“敢问京兆尹上报给了谁?”

“都上报了。”

“什么叫都上报了?”

“就是未央宫,丞相府,御史大夫府,这三个地方,我都上报了。”李信成神色淡淡,重复道。

李广利听罢,眉头紧锁,不管是未央宫、还是丞相府,这两处先来人都得遭。

思索间,他转身便走。

李广利很清楚现在谁能保住自己免受牵连,只有宫里的妹妹——李夫人!

然而。

他从官署赶到此处,又过问了这么久,京兆尹在允准李府家丁通风报信的同一时间,就派出了信使。

也就是说,该来的人,要来了。

巧了。

最先赶到此处,恰好堵住李广利步伐的人,既不是来自未央宫,也不是来自丞相府,那人来自御史大夫府。

“是你!?”

还未走出两步,见到门外涌进的人群,尤其是领头那位青年,李广利顿时变色,脑中急思间,果断大喝:

“太子宫要陷害我!”

“平南侯,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走进门的侍御史霍光,淡淡道。

入门后。

他挥了挥手,身后一众官吏迅速接管场间,京兆府的人非常配合的后退。

案件很简单,人赃并获,证据确凿,三两句霍光就问清楚,他先命人把樛氏送回,然后,侍御史一本正经道:

“平南侯,奸污樛氏有多严重,你比下官清楚,我也不以这个罪名将其收监,仅以行淫乱之事送去廷尉。”

“之后的……”

霍光摊了摊手,“你找你的门路,我办我的差事。”

说完,他带着人便走。

是的。

没有什么可扯皮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可这份顺理成章下,却是罪责的定性!

李广利脸皮抽动,时而狰狞、时而狠厉,一直被局势牵着鼻子走、逼着走的他,此刻心境极近暴走。

衙役、官吏皆散,雅间内只剩下一众小心翼翼看着主子的家丁,一人低声问道:“家主,现在怎么办?”

“入宫!!”

未央宫。

又是安静的承明殿,宦者令又一次来打扰皇帝,这回却是皇帝先开的口:“有结果了?”

“回陛下,是。”

“速度挺快嘛。”刘彻眼下没有批阅奏疏,而是端着一个酒盏,有一口没一口的品着。

一人独饮,再美的酒水都容易生出寡淡之意,可如果配上美味的‘下酒菜’,就别有一番滋味了。

“谁去处理的?”

“回陛下,是霍光。”

“呵呵。”刘彻笑了笑,露出一抹白牙,“看来朕这个儿子很恼火,一点都不遮掩。”

老太监拘着脸,谄媚道:“毕竟是陛下的儿子,被人欺了,不打回去,岂不是丢陛下的脸面?”

“奴婢平常教训不听话的狗时,向来都是当着其他狗的面,这样效果好嘞。”

“哼!”

皇帝冷笑一声,骂道:“就你这阉货,也配跟朕的儿子比?”

“是是。”宦者令连连陪笑点头,试探出皇帝的心意,老太监这才从袖中取出两封奏疏,禀道:

“陛下,樛氏、侍御史霍光各上疏一封。”

皇帝没有去接,反而双臂张开,搭在龙榻两旁,直接道:“念!”

宦者令闻声展开奏疏,扫了一眼,“樛氏控诉,遭李季污了清白,求陛下主持公道。”

“呵!”

皇帝抿了一口酒,又冷笑:“朕把她嫁给赵婴齐前,她就一屁股腌臜事,跟朕扯清白?”

宦者令咧了咧嘴,再看另一封奏疏,“霍光上报李季案,因樛氏身份显赫,又和李广利特殊的关系。”

“霍光请求严惩。”

李广利和樛氏有特殊关系吗?

有。

李广利在南越国杀人放火,即便旁人不知道幕后真相,凭借使团主使、南越国内附、他事后封侯这些事情,南越国的变故,也会紧紧与李广利联系到一起。

现如今,前南越王后在长安被你李广利的弟弟奸污了,朝廷脸面挂不住事小,南越旧土出乱子事大!

奇耻大辱,哪个南越人能忍?

念及此处。

皇帝拿起手边一本奏章,笑道:“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奴婢不知。”宦者令捧哏道。

“这是三天前东方朔替樛氏递上的请命,自请以前南越王后的身份,安抚那些正在蹦跶的南越遗老遗少!”

“可这只是她的一份请命吗?”

“那是?”老太监不解。

皇帝嘴角咧出一个弧度,音调突然提高,大声道:“这他娘是太子拿来堵朕嘴的由头!”

嘶。

老太监是真不解了,可惜皇帝没有给他解释的意思,沉声问道:“李广利现在在哪?”

宦者令赶忙道:“回陛下,平南侯刚刚入宫,去了猗兰殿。”

一听这话。

皇帝扔掉酒盏,指着那份既是请命、又是由头的奏章,厉色道:“朕的儿子都知道先跟朕打招呼,他一有事就跑去猗兰殿,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能压住朕的长乐宫!”

此言一出。

殿内气温陡降,宦者令神色凛然,立刻躬身垂首,作毕恭毕敬状,殿内侍立的宫女同时跪地,大气都不敢喘。

刘彻目露凶光,沉思一阵,吩咐道:“李夫人近来不是身体抱恙吗,让她好生静养。”

“之后李广利再入宫,不准去猗兰殿!”

“是,陛下。”

宦者令恭恭敬敬应完一声,抬了抬头,问道:“陛下,李季案,太子宫那边追的紧,一会儿奴婢怎么回?”

“你问朕?”

皇帝反问了一句,吓得老太监面色一白,“奴婢……”

“朕的嘴都堵住了,怎么说话!”

“是是,奴婢明白。”

一刻钟后,承明殿外,最先到这儿的不是太子的人,而是泪眼婆娑的李夫人,可惜她没有找到皇帝。

宦者令对她说:“嗐,不凑巧,陛下刚出宫去了上林苑行猎,夫人要不晚间来?”

皇帝的确去了上林苑,所以李夫人只能满心焦急的折返。

又过一刻钟。

丞相长史杜晁来求见,宦者令对他说:“陛下外出行猎,朝政由公卿商议决断。”

这句话一出,就意味着李家最大的靠山,抽身了……

信号很明确,刘据懂了。

所以关于李季行淫乱之事的案件,很快摆上公卿们的案桌。

朝廷的行政效率,有时候很慢,一件案子拖个十天半个月都是常事,但有时候,又会快的飞起。

比如当年的淮南王谋反案,公卿、勋贵一表态,立刻执行死刑。

还比如。

现在的李季案,丞相召集公卿,于丞相府内的百官朝拜殿议事,专议李季案!

没错。

刘据就是这么急,这么决绝,他让要每一个人都知道,太子宫到底是泥捏的,还是惹毛了就操你娘的!

三公九卿,你李家有几个?

丞相府的议政,几人沉默、几人声讨,你又挡得住几人?

结果是可以预见的,但意外也是无法揣测的。

就在丞相府内的结果传到一直关注的猗兰殿时,意外降临了,老天爷给所有人都上演了一幕什么叫做——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谁也不自由!

李季流三千里,李广利多次包庇其弟奸污民女,贬官岭南,这个结果不算什么,至少没死人对不对。

刘据给自己皇帝老爹留足了面子!

可李夫人听了,却:

“噗!”

“不好了,夫人又呕血了,快传太医——!”

俺寻思,一章两章的,不是看字数吗,现在剧情连贯,就合章了,难道还分两章发?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0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