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16章 全是狗屁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刘安国现在有点下不来台。

他是想跟皇帝打擂台来着,可刘安国想的是——通过弹劾李广利、赵禹两人,间接跟皇帝较劲。

而不是跟皇帝直接开撕。

这两者区别很大!

李广那个大老粗都能看清的局势,依靠揣摩人心、算计权谋立足朝堂的老油子能看不透?

宗正刘安国自然也清楚谁主导的酎金夺爵,但他不能硬刚皇帝。

今天你跟皇帝撕破脸,把他弄得难堪,你就等着吧,近期可能没事,可一年半载后,皇帝寻个由头让你难堪。

那时你就要想想自己能不能招架住了……

刘安国不想自找苦吃,所以他一开始的打算便是‘曲线救国’,嘿,谁知道他想避,皇帝却不想。

直接摊牌!

“宗正……”见刘安国怔住,皇帝站起身,慢悠悠踱到御阶下,“朕问你话,国朝养人无用,怎么办?”

他的作态很悠闲,刘安国却很谨慎,硬着头皮道:“陛下,能得封列侯者,祖上必有功勋……”

“什么功勋能让他们躺在功劳簿上、趴在大汉身上吸血吸一辈子?”话未说完,走到近前的皇帝就出声打断。

“天大的功勋?”

“大汉立国将近百年,还在跟朕扯开国时的功勋?你是不是还想扯祖制?”

“朕登基以来,改的祖制少吗!”

宗正刘安国脸色微凛,呐呐没有言语,皇帝看了他一眼,径直错身走过,“你无话可说,朕来说。”

刘彻扫视着朝堂百官,眼神锐利,“别跟朕翻祖辈的旧账,什么开国侯、王子侯,朕只认一条——”

“你现在于国有功,不是侯、朕封你为侯,是侯、朕给你加食邑,让你当个万户侯!”

“其他的,全是狗屁!”

皇帝回身看向额头冒汗的宗正,“打匈奴时,满大汉几百个列侯,只有一个曹襄敢上战场,其他人呢?”

“征讨南越国时,大汉两百多个勋贵都死光了?朕等了几个月,有人找过朕吗?”

“一个都没有!”

皇帝冷哼一声,迈步坐回龙榻,“以前连个鬼影儿都找不着,现在一个个急的到处乱蹦,奇了怪哉!”

“宗正!”

“啊,是是陛下,臣在。”全程被按在地上摩擦的刘安国连忙躬身回道。

“朕再问你一个问题。”皇帝前倾着身子,一字一顿道:“你到底是朝廷的宗正,还是诸侯王的口舌!?”

此言一出。

刘安国脸色煞白。

殿内几个与他约定好,要一起和皇帝打擂台的臣子听罢,就像被毒刺蛰了脚,瞬间缩回原位。

酎金夺爵中,损失最严重的就是王子侯,即以诸侯王之子身份封侯者。

宗正刘安国率先站出来发难,背后站着哪些人不言而喻,今天原本要代表勋贵出面的,也各有各的派系。

比如。

太子太傅周建德,他爵位虽然被除了,但官职还在,依旧能站在朝堂上发声,周建德开口,必然代表开国侯。

还比如。

代表外戚侯的王偃。

王偃,他父亲是王娡、王太后的兄长,继承盖侯爵位,不过如今已经被除爵。

皇帝给自己表兄定的罪名,别无二致——

金子成色不足。

很冷酷、很直接,就和此刻宣室殿内皇帝的质问一样,不留半分颜面!

无论哪个王朝,随便换一个从小养在深宫的守成之君来,绝不敢如此狂言,别说狂,废掉天下一半勋贵这件事,他连想都不敢想。

但刘彻敢想,也敢干,他还干成了,甚至干完后‘大放厥词’,丝毫不怕崩盘。

一切皆因。

刘彻有自己的基本盘!

大汉老牌勋贵很多,但如今掌握实权的勋贵,却大多都是皇帝亲手提拔的新兴军功侯!

公孙贺、公孙敖、赵破奴、李敢,这几位用来堵住天下人嘴的军功侯,在皇帝提拔的列侯中,只占少数。    元狩元年之前,跟着卫青封侯的人便有李蔡、李息、韩说、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豆如意等。

元狩元年后。

跟着霍去病封侯的又有高不识、仆朋、路博德、邢山、复陆支、伊即轩等。

就这。

还只是军功侯,因朝政而赏赐的爵位同样不在少数,公孙弘、卜式、李广利,皆在此列。

有这样一大批人在,皇帝能在乎一群安于享乐的老牌勋贵?

给你面子,你就感恩戴德的接着。

不给面子,你又能怎样?

‘朕摁不住鼓噪的百官,还摁不住你们这几个跳虫?’皇帝视线扫过周建德、王偃等人,心底一阵厌恶。

尽在底下串通勾连、叽叽歪歪,以为刘彻不知道?

“太子太傅!”

“臣在。”周建德脸色紧绷,紧忙出列。

“自你担任太傅以来,去过太子宫几次?有五次吗?教过太子什么经义?”皇帝冷声道:“尸位素餐,即刻罢免!”

周建德:“……”

皇帝又看向面色煞白的宗正,“还有什么话说?”

没有,刘安国没话说,文武百官都没话说,大殿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就退朝!”皇帝一甩衣袖,起身离开。

“退朝~”

皇帝离去已久,宣室殿内依然静悄悄,今天朝会就议了两件事,没有一件能放到明面上嚼磨。

大臣们静静地起身,静静地离场。

各回各家。

事后,缺席今日朝议,在家中养伤的大行令李广利知晓朝会上的种种后,先是沉默一阵,随即又松了口气。

两件事,两个反应。

骠骑将军当街行凶一事,可能还有些余波,但总体来讲平稳处理了,而酎金夺爵一事,皇帝反手镇压!

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后续的麻烦杜绝了,但手段激烈的点,也太不给面子了点……

散朝后,本来只是眼角有些青紫的赵禹,果断请了病假,言说要休养几日。

养伤是假,避风头是真。

趁这个机会,刘据给李广打了个招呼,然后,李敢就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

虽说人是他捶的,可之后也领着缇骑保护了,勉强有些腾挪余地,加上姿态放得低,刘据又从中说合。

赵禹也就半推半就,不计较了。

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句话对双方都适用。

在此期间。

猗兰殿的贵人也曾哭过一鼻子,有没有跟皇帝吹枕头风不得而知,她出宫去看望自己兄长倒闹得沸沸扬扬。

听闻是皇后为了弥补外甥的过错,赏赐了李家许多财物,大车小车,尽数送去了李府。

便是在这样一个看似合家欢、大团圆,所有人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的时刻。

一位应该很重要又不重要的人,被所有人遗忘的人,悄然死去,死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早晨。

丞相赵周。

因列侯所献黄金成色不足,知情不报,于牢中自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5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