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1章 韩信,比之霍去病如何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以前,上官桀物色过皇三子刘旦,可惜太子的党羽太谨慎,早早将其外放到了封国。

不过没关系,上官桀还有备选——他从微末之际就开始结交的李家!

如今李夫人生子,李广利封侯,此时不投,更待何时?陛下提拔的好啊。

时机刚刚好!

眼下,上官桀坚持行完一礼,神情担忧,又恰当好处的显露出三分卑微,哀叹道:“大行令伤势可好些?”

“呵呵。”

李广利收一党羽,本是开心的事,可感受到左边臂膀上传来的疼痛,他脸上笑意却有些冷。

“强弓贯穿之伤,哪有那般快好?”说这句话的人不是李广利,而是上官桀对面的一位书生。

确切来讲,是儒生。

面容白净,鼻梁高挺,眉目间隐现英豪之气,举手间又有飘逸之感,当真生了一副好相貌。

“骠骑将军骑射无双,一箭贯穿明公肩膀,若非手下留情,恐怕……”说这话时,他还笑着摇了摇头。

见状。

上官桀眼神略微诧异,好在李广利很快替他解惑道:“伯初嘴上不饶人而已,少叔习惯就好。”

上官桀,字少叔。

儒生宋贾,字伯初,他成为平南侯府的门客时间并不长,但李广利很信任对方。

一来,是因为宋贾很聪明,堪称足智多谋。

二来,则是因为宋贾已经交了投名状,被太子宫记挂上,就是那份投名状,没有什么比这更可靠了……

“骠骑将军的确厉害。”轻轻捂着左肩的伤口,李广利接道:“要比箭术,我确实比不过……”

说着。

他脸色阴沉下来,“可那又怎样,该报的仇,照样要报!”

李广利毫不掩饰愤恨的神色,在此刻屋内的二人面前,也无需掩饰。

上官桀点头道:“那是自然,大庭广众下险些身死,日后若没个表示,只会被人看轻。”

“骠骑将军武艺再高,立足朝堂也不是仅靠武艺就行,总能寻到机会。”

上官桀进入角色的速度很快,主位话音刚落,他就替李广利分析起局势。

这头话罢,另一头又起。

宋贾嘴角含笑,“骠骑将军武艺高,军功也高,不宜用权谋陷害或者算计。”

“哦?”

上官桀闻言,看了看一言不发的李广利,又看向对面,察觉到今日商议似乎带着目的,他主动递话道:

“还请伯初分说。”

“呵呵呵。”

宋贾再笑,接道:“天下谁人不知,骠骑将军年纪轻轻便军功赫赫,直追大将军,陛下更是喜爱异常。”

“这种人怎能给他使绊子?”

“得捧他!”

把他捧上天,最后,捧杀他……

上官桀听出了含义,沉默不语,静待下文。

“陛下如今是喜爱霍去病,可将来呢?”宋贾脸上的笑意突然多了丝嘲讽,又好像多了丝不屑。

“想当年陛下刚掌权时,为了攻打匈奴,对卫青何其信任,一介奴隶,就敢让他独领一军。”

“宠幸程度,比霍去病有过之无不及!”

“可现在呢?”    儒生脸上的那丝讥讽更加明显,后面的话也不用再说,现在皇帝平衡卫氏、制衡大将军的用意人人皆知。

这一刻,

上官桀侧目,李广利则冷声道:“要比武艺,我比不过,比军功,我也比不过,他霍去病多显赫?”

“那我就帮他一把!”

帮他早日步入他舅舅的境遇,那时,咱们再来论一论一箭之仇!

这也是为何,霍去病当街行凶后非议渐渐降低,李广利没发力,他不仅不发力,以后还要处处捧着霍去病。

且看对方何时跌落……

“当年高皇帝垂垂老矣时,淮阴侯韩信却正值壮年,高皇帝何其英武,比之当今陛下如何?”

“韩信何其显赫,比之霍去病又如何?”李广利恨声道:“韩信当年身死时,谁能料到?”

“韩信能死,霍去病难道不能?不,他照样能死!”

听到这儿。

上官桀神情凛然,拱手道:“大行令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了。”

今日他登门,李广利特地让门客在场,又特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就是在通气。

霍光料想的没错,由于他兄长在尚冠前街的那一箭、众目睽睽下的一箭,彻底与李家结下了死仇,不死不休……

这时。

坐于左侧的儒生宋嘉品了品茶,又说道:“霍去病与太子关系很近,这是太子的优势,也是太子的弱点。”

“倘若霍去病出了事,太子岂能不受影响?再者,卫青虽谨慎,但适当时,同样可以捧一捧。”

“呵。”

儒生冷笑道:“斗霍去病替明公报仇,是目的,但斗霍去病也不是目的,最终的落子,终究在太子身上!”

李广利微眯双眼,他岂能不知关节所在,只是令他微微错愕的是,儒生的话没停,之后的那番话也让他若有所思。

“明公。”

“霍去病能捧,太子就不能吗?”说完这句,宋嘉重新端起茶盏,笑而不语。

李广利闻言,皱了皱眉。

太子年长,是他的优势,同样也是他的劣势,如今陛下身体康健,没有颓颓之象。

但再等几年,天子生华发、多病痛,储君却身强体壮……

君臣父子,既相助,又相争,太子党羽遍布朝野,如果能让他与陛下争斗的更剧烈,无疑是有可乘之机的。

然而。

谁知道陛下何时有颓颓之象?

太子不是骠骑将军,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外姓领兵将军,身份不同,陛下的忍耐度也不同。

想捧太子、将陛下捧出危机感,所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比捧骠骑将军多百倍、千倍!

‘况且,要捧太子,就会间接损失刘髆的利益,也就是损失我的……’李广利目光闪动,迟迟不言。

此刻。

还是端坐右侧的上官桀试探着道:“大行令,依我之见,捧可以捧,斗也可以斗。”

李广利循声望去,“少叔直言便可。”

“涉及关键之处,我以为必须斗,而且寸步不让,否则此消彼长,对将来有大害。”

上官桀理了理思绪,继续道:“而某些无关紧要、陛下又很在意的地方,不防助太子一臂之力。”

“比如民望,方士……”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2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