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1章 能谈就谈,不能谈杀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别看霍去病年龄不大,也就二十来岁,比此刻大殿内四五十、乃至六七十的老臣都小得多。

可他往这儿一站、一喝。

人人都得闭嘴。

靠着实打实军功晋升的万户侯、官居三公之上的大司马骠骑将军,就是这么硬气!

霍去病要装的逼装完了,也爷们儿了。

眼下朝臣们纷纷噤声,没人议论,那就代表真要按冠军侯说的直接开打?

非也。

能直接开打,皇帝在河东郡时自己就拍板了,何必推到长安来,对待南越国,不能像对待匈奴那等异族一样粗暴,期间得有些章程。

究其原因。

还得从南越国这个国家说起。

南越开国君王是个秦国将领,秦始皇派其去攻打岭南,结果地盘打下来了,回头一看,秦国没了!

秦末乱世之际,到处都是战乱,节制岭南的将领一见如此,算球,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割据,称王!

随后便有了南越国,如果按照后世的地域划分,此国雄霸广东、广西,以及福建部分地区……

等到高皇帝刘邦平定天下,南越王接受了高皇帝的印绶,成为大汉藩属国。

在高后、文帝、景帝时期,南越国时而反叛、时而归顺,心情好了,就给自己加尊号,自立为帝。

心情不好,就来找大汉卑躬屈膝,伏低做小,那他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呢?

被人揍的时候!

建元六年,闽越国发兵攻打南越国,南越不敌,寻求大汉支援,天子刘彻随即下令,发兵攻打闽越,将闽越国打投降了方才作罢。

事后。

在刘彻礼貌的邀请下,南越王将自己的太子送来了长安担任侍卫,简称:质子。

元狩元年,上一任老王将死,皇帝才把自己身边当了十多年侍卫的质子放回。

其人,正是当代南越王赵婴齐!

在刘彻身边待了十多年,要说他不动些手脚、不使些手段,估计也没人信。

没错。

皇帝掺了点沙子——他给赵婴齐找了一个汉朝老婆,邯郸樛氏,并且为他生下一子!

赵婴齐没来长安当质子之前,在南越是有老婆的,甚至已经有了长子。

但皇帝不听、不知道、朕不管,反正我钦定的人不能做妾。

随即,赵婴齐回国继位后,将邯郸樛氏立为王后,并且废长立幼,立次子为太子。

很好。

皇帝满意了。

经过这么多年的渗透、掺沙子,南越国就像一个即将被煮熟的鸭子,只等时机一到下口开吃。

嘿,没曾想它现在要飞?

“据上官侍中刚才所说,再结合臣所知情报,南越王卧病,那执掌南越国的就只剩下两股势力。”

大行令张骞徐徐说道:“其一,是樛王后和太子赵兴,赵兴年幼不更事,樛王后占主导。”

“其二,是南越丞相吕嘉。”

说来也巧。

这个南越吕氏,与当年大汉开国时期吕后的吕氏如出一辙,其族中,男子皆娶王女,女子尽嫁宗室。

“樛王后是我汉家女,一直心向大汉,此次拒绝使臣朝拜,多半是南越丞相从中阻止。”御史大夫石庆捋了捋胡须,思量片刻,向刘据建议道:

“殿下,南越国反复,朝廷必然是要派使臣去沟通的,陛下经营日久,就是为了不动刀兵制胜。”

“能遣使臣,最好遣使!”

前一句是对太子建议的,后一句显然是对锋芒毕露的冠军侯说的。

霍去病……

既然陛下有安排,自己该爷们儿的也爷们儿了,那就退一步呗。

见大司马骠骑将军不再做声,主位上的太子也点头表示认可,朝堂上嗡嗡声方起。

“殿下。”    这时,太中大夫东方朔起身奏道:“臣听闻,樛王后生的貌美如花,嫁去南越前,曾和霸陵一男子有过情谊,臣以为可派他为使臣,或有奇效!”

“哈哈哈哈哈!”

东方朔话音刚落,大殿内顿时哄堂大笑,什么情谊,怕不是奸情?

知晓此事的人不少,当年皇帝给南越王安排老婆时,只顾着挑心性、容貌,德行难免欠缺了点。

现任南越王赵婴齐也知道自己头顶可能有点绿,但他有什么办法呢?

“哈哈哈哈!”

殿内哄笑不止,东方朔见太子皱了皱眉,连忙喝道:“有什么好笑,我提的是正经建议!”

“好了。”

还是比较严肃的御史大夫开口制止,石庆认真的想了想,“太中大夫的建言,并非不可行。”

一听这话。

刘据眉头舒展开,脸上多了些正色。

东方朔提这种建议,刘据只会当他是在搞笑,可一向古板的前太傅也这么认为,说明确实有几分可行性。

之后群臣的商议也证实了这一点,有熟人去撺掇樛王后,总比陌生人更容易取信。

就是吧。

这群家伙越讨论越露骨,什么宫廷斗法、拥立偏向汉家的新君,到最后,皇帝谋划多年都没宣之于口的想法,被人大庭广众喊了出来。

只见。

大殿右侧一位三十左右的官员站起身,朗声道:“殿下,臣愿受长缨,将南越王绑缚京师,纳其国土!”

诶,‘请缨’一词,正是出自此处。

出列请缨之人,乃是谏大夫,终军,刘据听政日久,前些日子还突击恶补过朝臣背景,认得这位。

不过认归认。

刘据还是对大殿内动辄发兵、吞并的论调有些咋舌,心说:‘老刘登基这么多年,又是独尊儒术、又是攻打匈奴,心血确实没白花。’

可不是嘛。

放在文帝、景帝时期,断然不会有此类满朝文武喊打喊杀的场景。

但在现如今,受皇帝几十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天天听‘不能怂、就是干!’

听的多了,朝臣们也刚猛起来了。

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反之,皇帝若猛,整个朝堂、乃至天下人,都会猛!

在此背景下。

不管是霍去病,还是别人,他们刚才的发言其实都在情理之中,南越国都快成大汉养熟的疆域了,还能让他蹦跶?

敢跳,就弄你!

也因为这种心理,造就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大汉官员内心极度自信,一旦他们成为使臣,出使外邦,就会自动激活‘搞事’技能……

比如此刻。

刘据对终军请缨的态度、言语间的坚毅很满意,所以笑问道:“不错,谏大夫勇于任事!”

“你想出使南越,心中可有方略?”

终军拱手一揖,肃穆道:“回殿下,先前御史大夫与大行令已经点明,既然南越如今是由两股势力把持,臣就去会一会对大汉怀有异心的南越丞相。”

“他愿归顺则罢,不愿归顺,臣设计取他头颅,杀他一人,便可不动刀兵,轻而易举谋得一国!”

简而言之。

能谈谈,不能谈杀!

大汉的使臣,就是这么直接,刚猛!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6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