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3章 我很像会迷路的样子吗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夏季的尾巴在远离,天气开始转凉,但大汉的人心仍旧火热,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炙热。

以至于有了肃杀之气!

一开始仅限于朝堂,随后弥漫至民间,最后,触及到大汉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入秋。

京师仓大开,地方府库尽开,数十万民夫被征调,车马相连,一眼望不到头,将无数粮秣运往北方。

与此同时。

各地郡兵收到军令,由都尉、郡丞率领,明年三月前,需从大汉数十个直属郡治赶赴北地边关。

设立在上郡、陇西等边郡的三十六所牧师苑,以及武威、酒泉等新建军马场,也被抽调一空!

战争的脚步,正在逐渐靠近……

长安,未央宫。

宣室殿内群臣静坐,皇帝环顾一周,抬了抬手,御史大夫石庆随即拱手,奏道:

“朝廷已征集马匹十四万,郡兵四十五万,将于明年三月之前,相继抵达代郡、定襄郡。”

“粮草、军需已在转运,大汉境内,由民夫负责,届时大军出边塞,深入漠北千里后,粮秣将由郡兵转运。”

话罢。

石庆后退一步,大将军卫青上前:“从陇西、北地等郡抽调的精锐已达京师,朔方、右北平等郡骑兵,将于定襄集结!”

“好!”

刘彻站起身,虎视左右。

此刻殿内入座者,有御史大夫、大将军,还有骠骑将军、郎中令、太仆、大行令等一众武将。

见陛下视线望来。

众人尽皆挺胸抬头,战意勃发。

“在座诸将,有的知情、有的不知情,朕重申一遍,明年一战,兵力不是一两万、三四万,而是数十万!”

“朕要一劳永逸,将匈奴彻底打趴下!”

听到陛下这话,大殿气温又升几分,将领们呼吸不由自主的粗重起来,李广盯住皇帝的眼神尤为炽热。

身体直往前顶。

好似在说:“我我,陛下看我!”

不想上阵杀敌的武将,不是好武将,此时此刻,殿内一干人等又雀跃又紧张。

数次战前商讨中,如何出兵、出兵多少、谁领兵,皇帝与大将军已经反复推敲过。

心中有数,所以眼下没有犹豫。

“霍去病!”

“臣在!”

刘彻看着这位英武小将,语重心长道:“朕将大汉最悍勇的骑兵交由你手,让你独领一军,不设裨将。”

“五万人,出定襄郡。”

“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匈奴大单于!”

“喏!”霍去病应的干脆,答的豪迈,“陛下且在京城安坐,臣定手提虏首来献!”

又是霍去病独领一军,但这一次没有质疑之声,也无需争执,河西一战的表现,足够堵住所有人的嘴。

眼见五万人划拉出去,殿内诸将连根毛都没捞着,有人开始急了,不能怼霍去病,表现自己总行吧。

“咳!”

李广重重假咳一声,身上就像长了虱子,扭来扭去,引得身上甲胄一阵响动。

刘彻循声望去,目光深沉,似乎是在斟酌,“郎中令年事已高,此战远征漠北,伱……”

“嗯!?”

话音未落,李广就像被针扎了一样,噌的一下站起,嗓门陡然拉到最大,“臣上马能开大黄弓!何谈年事已高?”

问话间,李老头眼珠子瞪的似铜铃。

皇帝适时道,“好,郎中令老当益壮,既如此……”

“众将听令!”

现在点的不是霍去病一人,而是众将,遂李广立刻收了怒容,大将军等人也跟着起身,郑重以对。

刘彻肃穆道:“着,郎中令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卫尉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

“皆属大将军卫青统帅!”

“领骑兵五万,步兵仍由调遣,出代郡,寻觅匈奴主力,歼灭之!”

自卫青起,众人闻声轰然拜道:“喏!”

至此。

大汉整体出兵战略,一览无余,张骞出使西域,断匈奴右臂,卫青、霍去病兵分两路,趁机攻打单于本部与左部。

全面开花!

军令下达后,明显察觉到时局愈发紧凑,深秋之际,长安城外骑卒穿梭往来不断,每日都有传令兵冲向大汉各地。

御史大夫府灯火通明、彻夜不休。

代行丞相事的石庆接连数月住在官署,大将军卫青进驻北军大营,骠骑将军霍去病日日操练兵士,以磨合军阵……

同一时刻。

太子刘据也开始了太子宫、上林苑的两点一线。

皇帝给蔡成画的大饼终究是个大饼,数十万大军,把蔡成榨干也不可能短时间列装完成。

新式兵器,只能先紧着自己人。

不过。

霍去病认为他是太子的自己人,还有一位,也觉得老夫和太子是自己人……    太子宫,后花园。

“殿下,咱们这关系……”李广来回比划道:“那钢刀怎么也得给臣一批吧。”

刘据诧异的看向李老头,原以为他像以往一样,是日常来太子宫拜访,没想到,今天目的不纯呐。

“郎中令别急。”

刘据语气平缓,“父皇已经授意,大将军那一部也有份额,你不就在我舅舅麾下?”

“嗐!”

李广登时便道:“大将军麾下将领多了去,一个个分,轮到我还能剩多少?”

现在军中谁不知道,朝廷新打造出一批武器,耐用又锋利,简简单单两个属性,在战场上的作用却会发大无数倍。

兵士活命的机会更大,战局取胜的几率更大!

再然后。

将领建功立业、封侯的可能性不就更大?任何能帮助封侯的因素,李广都能拉下脸争一争。

“殿下,冠军侯是你表兄,你偏袒,可臣跟你的关系也不远啊!”李老头如是道。

闻言。

刘据愣愣的盯着他,心说:‘以前怎么没发现李广是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我跟他的关系,近吗?’

不过念着对方一直跟自己来往热切的份上,刘据捏着鼻子认了,思量片刻,答应了会跟蔡成打声招呼。

“哈哈,谢殿下!”

得偿所愿,李广笑得合不拢嘴。

刘据失笑摇头,“战场之上,兵卒、将领才是主导走向的主要因素,外物倒是次要。”

说到这儿。

他看着花园里飘飘零零的落叶,沉下脸,劝道:“郎中令去了漠北,切勿冲动行事!”

刘据这句话,并非心血来潮,在意识到明年战事将会是霍去病的‘封神’之战。

不可避免的。

刘据也想到了,此战将是李广的‘自刎’之战。

李老头虽然脾气暴躁,缺点也一大堆,可上阵杀敌、为国征战的那颗心,确凿无疑是热烈的,否则皇帝也不会屡屡启用他。

既然猜到可能有悲剧发生,刘据自当劝一劝,而李广,听劝了……

“殿下说的是。”

李广一向豪放的举止,此刻罕见的沉稳下来,声音低沉,“老臣虽不服老,但岁月不饶人,我不知还能上几次战场,今生惟愿封侯,再不敢任性胡为。”

刘据转过身,看着这位须发灰白的老将,一时轻叹。

踌躇再三。

太子殿下仍旧对一事放不下心,朝李广真心实意的道了一句:“老将军,此次北上大漠,找几个向导吧!”

看着太子真诚的眼神,李广眨了眨眼,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我很像会迷路的样子吗?’

什么情况?

不过他终究是没能问出口,只是欲言又止,欲止又言道:“我……”

“唉!”

不知是出于对封侯的谨慎,还是出于对‘孙女婿’劝诫的重视,仇恨了匈奴人一辈子的李广,做出了妥协。

回去当日。

便从陇西塞外,征调了一批匈奴斥候……

忙碌的时间总会过的很快,等太子宫中的树木彻底凋零,秋天也走到了尽头。

当第一片雪花落地,便标志着冬天来临。

冬天到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活动好似都陷入了沉寂,粮草不再转运,兵马不再调动,都在蛰伏着,等待着。

等来了元狩五年,也等来了……

春天。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草木如此,人,同样如此。

长安,宣平门。

沉闷的马蹄声以及街道嘈杂声中,刘据拉住霍去病的胳膊,最后一次叮嘱道:“表兄切记,严防疫病!”

霍去病重重点头,“殿下放心!”

等他翻身上马,在一队骑士的簇拥下冲出城门后,刘据又看向一身戎装的金日磾,“跟着冠军侯,谨慎行事!”

一句话,却是两个任务。

金日磾神情肃穆,抱拳一礼:“喏!”

待他们相继冲出城去,刘据随即上了城门楼,此时城楼之上,公卿具在,皇帝肃然而立。

咚!咚!咚!

城外连绵的将旗中,擂起了响彻云霄的鼓声,杂乱的呼喝逐渐停歇,不多时,天地间一切杂音消失不见。

唯有鼓声阵阵,咚!咚!

某一刻。

鼓声骤停,数万骑兵于城外整齐列阵,鸦雀无声,沉默的注视着城头,这时,皇帝猛地抽出天子剑。

剑尖斜刺北方,沉声高喝:

“发兵!”

城下兵马应声而动,令旗挥舞,骑卒奔走,层层向后传达的军令声此起彼伏。

“发兵!”

“陛下有令,发兵——!”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7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