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7章 各路牛鬼神蛇

书名: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作者:木屋城堡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45

“邸报传达朝廷政令,又兼具宣朗之责,职能不可谓不重,然,民间若起了纷争议论,朝廷更应予以重视!”

不出所料的。

李广利前半句延续了‘褒’的话锋,可后半句一出来,味道就有点变了,找茬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这一刻。

宣室殿内目光齐聚李广利身上,就连刘据也不例外。

只是看归看,他却没搭话,先前谏议大夫指名道姓的点太子,刘据这个太子无法避。

可现在对方只提了‘邸报’,没提‘太子’,那便属于政务方面,这方面扯皮,无需刘据亲自下场。

太子稳坐钓鱼台,回应李广利的人是……

“哼!”

李广粗矿的声音响起,开口就来:“大行令不必人模狗样的打官腔,直接说,你想怎么挑刺?”

“车骑将军,此处乃宣室殿,不是任你撒泼的街头,水衡都尉府所管辖的邸报,引起民间异议是事实!”

李广利语气生硬的顶回去:“有错难道不能让人说?再者,太子殿下先前也认了。”

话至此处。

他对着刘据的方向拱手一礼,以示歉意。

刘据见状笑了笑,还抬了抬手,示意大行令但说无妨,孤最是心胸开阔、善于纳谏。

他俩无声的对话尽玩虚的,另一头需要张嘴的对喷,可全都明着来。

“你想怎样?”

骠骑将军霍去病言简意赅,冷声问道。

此时,李广利理应回‘我不想怎么样,是朝廷该怎样’的官腔,但这会儿他没回这句话。

回应霍去病的人,是另一位。

“陛下,臣以为大行令所言甚是。”谏大夫孔安国出列,朗声道:“邸报事关朝廷政令、颜面,引起非议终究不太妥当。”

“臣建议,当增设一个特定机构刊印邸报,并置监察官员,以免再有疏漏。”

说着。

孔安国对着龙榻施礼道:“此策既然是臣提出,臣愿自请,将来事有不逮,臣同样自请惩处!”

他话音未落,殿下群臣已起骚动,一是对孔安国此刻站出来所代表的意义骚动,二,则是对这番话。

前者不必多说,毫不掩饰的站队!

而后者。

当真又无耻又毒辣,借着由头,公然抢夺太子宫权柄,偏偏他还说的大义凛然、滴水不漏!

言语里涉及到的当事人,以及对话人,也就是太子和皇帝,当下,他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皇帝在龙榻上,太子在御阶下,都深深看了一眼孔安国,默然不语……

这时。

大臣前列又响起一道苍老声音,缓缓道:“谏大夫勿要操之过急,民间的非议是否别有用心,尚未可知。”

“即便部分为真……”

丞相石庆顿了顿,再道:“民间一有非议,朝廷便畏首畏尾,乃至苛责、更换治政的官员,以后还有谁敢勇于任事?”

这话一出,殿内便有大臣频频点头,他们并非在站队,而是因为老丞相的话在理。

余光扫到这一幕。

李广利面色微变,正要开口挽回,却不料,此时一个看似出乎意料、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人,冒头了。

“呵呵呵。”

“丞相说的是,不过,谏大夫担心的也有道理,增设一个机构管辖邸报倒不至于,可以另寻他法嘛。”    说话之人位居前列,四十左右,身材富态,面容和蔼,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的笑容。

此人正是御史大夫,卜式!

这位主站出来,也和孔安国一样,是在站队吗?

是,也不是。

站队确实有站队的味道,但卜式并非站李广利、李夫人、皇四子刘髆的队,在升任三公之前,卜式的身上,便天然带着另一个队的标志——

卜式,齐王前太傅,齐国前国相。

也就是。

他站皇次子,刘闳的队!

百官侧目之际,御史大夫卜式还在说着,笑呵呵道:“邸报是刊印之物,水衡都尉府能办,少府也能办嘛,交给少府,不正好又有了监察之便?”

那可不是。

少府管着皇家钱袋子,本就被盯得紧,再塞进去一个皇家笔杆子,岂不是顺理成章?

然而。

‘彼其娘之!’原本正吃瓜看戏的赵禹,脸色大变,心里直骂娘:‘你们斗法,怎么又扯上老子!?’

‘老子招谁惹谁了!’

上次被当街闷了一拳,赵禹记忆犹新,眼见御史大夫转头来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位少府卿两眼一闭。

再次上演龟缩大法。

见状。

李广利目光闪烁,下一秒,他果断跟上,附和道:“将邸报交由少府掌管,臣以为可行!”

他带了头,骑郎将上官桀、谏大夫孔安等人自然附议,附议御史大夫的建言……

局面走到这一步,李老头可就要站起来骂街了,世间任何胡搅蛮缠的本质,其实都是己方不占道理。

眼下也一样。

那个‘沸反之声’是事实,邸报权限移交少府,更是合适的很,难道太子党还能说不信任少府?

或者不愿让权给少府?

不愿让权给老二、老四一脉,情有可原,但少府,那是当老子的地盘!皇帝的地盘!

就在李广准备扯起嗓子骂街、一直修炼闭口禅的大将军也蹙眉时,龙榻上响起拍板声:

“好了。”

“既然如此,赵禹也没有异议,便将邸报收归少府管辖。”

皇帝话音落下,外人看不透赵禹心里想什么,只能看到他木然出列,拱手道:“是,陛下……”

散朝后。

宣室殿外,大将军和太子同行,卫青面露愧色,叹道:“我不开口尚好,刚准备出言……”

“好像起了反作用。”

“舅舅言重了。”刘据摇摇头,神色平静道:“父皇有意称量孤,即便今天不跌个跟头,也会有明天。”

对于今天这一幕,刘据看的很开,真就是迟早的事,这个跟头不是今天跌、就是明天。

如今跌了,他心中反而犹如一块重石落地。

况且。

刘据神态忽然昂扬起来,笑道:“有失必有得嘛,丢出去一个邸报,不就探出来一路牛鬼蛇神?”

卫青闻言哑然失笑,笑过一阵,他渐渐沉下脸,提醒道:“经此一事,殿下日后也需注意点东边……”

东边有什么?

有一个齐国,一个燕国。

还有两个已经显露獠牙的皇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0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