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052章 讨要良策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1052章讨要良策

如果是之前,王都将士们一定会据理力争,可经历几场大战后,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双方的差距。以前还嘲笑汉阳城的崔氏大军娘娘腔,现在他们自己也步了后尘。退到平川城,当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那里还有李资谦的七千大军,合兵一处的话,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问题是平川城距离淅川太近了,谁又知道王本固是怎么想的呢王本固做起落井下石的事情来,那可是得心应手的。

李资谦与王本固可是一对老冤家了,恐怕没人比李资谦更了解王本固了,「王将军,你明日就起程去一趟淅川,转告王本固,就说本王会领兵驻防平川城的,他要是想一起死的话,可尽心来打平川城。本王以前不怕他,现在一样不会怕他。」

李资谦的话语之中可以听出些许怒气,当然,他也有着不小把握,虽然王本固这个人心胸狭隘,但大是大非上应该不会犯糊涂。如今王都已经陷落,晋北军势必会沿着官道北上,到时候第一个要打的就是淅川城,王本固该不会蠢到这个时候吞并王都将士的。

崔卓也相信李资谦的判断,但他还是有些许担忧的,汉人刚刚大胜一场,又岂会容许王都将士平平静静的撤到平川城其实崔卓一直都在思考为什么会屡战屡败,李资谦也算一代雄才了,也在王都城外栽了这么大的跟头,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好像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每次主动权似乎都在铁默手里,他就好像牵着缰绳的骑士,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所以王都将士才会万分被动,「大王,我们必须做些改变才行,如果想平安撤到平川城,就必须将晋北军的注意力调到别处。」

李资谦本就是聪明之人,他点点头,沉声问道,「崔大人,不知你有何良策」

「很简单,咱们就攻其必救,之前咱们完全忽略了停靠在温泉镇的水师舰队,听闻这支舰队可是铁默耗费巨资打造,日前李万庆率水师大军攻打王都,那么驻守温泉镇的人一定很少。如果此时有一支奇兵从水面上偷袭水师舰队,必能大有收获,只要温泉镇出了问题,铁默绝不会不管不问,到时候汉人驰援温泉镇,就顾不上咱们了。」

「偷袭水师舰队」李资谦不是没想过这个方法,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最大的问题就是船只哪里去弄。朝鲜可不比晋北军,晋北军水师光龙骨船就有四艘,朝鲜呢,别说龙骨船了,连小点的帆船都不多见,实力相差太悬殊了,没有船怎么跟人家晋北军水师打,到了海上,可不是人多就厉害的,人再多,掉进水里也得变王八。

沉思良久,李资谦总算有了一条妙策,他招招手,示意王英仁侧耳过来,「你到淅川城后,一定要装作无意间,透露出一个消息,就说温泉镇汉人舰队上边载了无数财宝。」

李资谦如此一说,王英仁便明白了,呵呵,王本固那家伙可是出了名的爱财如命,如果让他知道温泉镇水师舰队上有金银财宝,难保他不动心。李资谦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弄不到船只的,但王本固可以,王家本身就有一只船队,常年运送货物,再加上附近大小渔船,去袭扰温泉镇完全足够了。

李资谦谋划着如何撤出庙镇大营,铁默自然琢摸着如何再捞点便宜,李资谦撤兵的时候如果不趁势掩杀一番,岂不是浪费机会么当然,铁默完全不知道王英仁的事情,如果知道的话,他也不会如此乐观了。淅川城内,王本固的日子可比李资谦过得舒坦多了,自打晋北军围攻王都,他心里就像抹了蜜一般,有道是狗牙狗一嘴毛,最好这两条狗拼个你死我活。

王英仁快马加鞭仅用了五个时辰就赶到了淅川城,虽然同为朝鲜王姓,可王本固对这位本家兄弟并不怎么看上眼,因为此人出身虎头军。不怎么受重视,还遭了一顿白眼,但王英仁没

有放在心上,晚上的时候,将温泉镇的事情悄悄泄露了出去。

王本固可不知道自己被李资谦算计了,他此时满心想的怎么打劫温泉镇呢,如今汉人水师大军大部分都在王都,此时不偷袭更待何时随着王本固一声令下,李资谦的祸水东引的计谋算是彻底成功了。

崇祯十四年二月十九,太平无事的温泉小镇突然风云突变,在西北海面出现无数船只,这些船虽然很小,但这里是近海,蚁多咬死象的事情可一点都不稀奇。

李万庆离开的时候,将舰队交给了副将糜飞,连日来温泉镇都没什么事情,突然间出现这种情况,糜飞顿时有点慌神了,他想也没想就下令请求援兵,随后温泉镇所有水师士兵登船,放弃了驻守温泉镇,将舰队开到了远海待战。糜飞慌乱中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将舰队开到远海了,近海作战,完全发挥不了水师的优势,但他急着请求援兵,也完全中了别人算计。

庙镇大营那边有了动静,王都将士整装待发,铁默自然想欢送一下的,「尚可喜,你去准备一下,一会儿领着兄弟们去送送李资谦,否则,走那么远路,岂不是很寂寞」

铁默高兴地太早了,尚可喜这边还没准备好,温泉镇的求援军报就送到了王都。权衡利弊之下,铁默还是决定先驰援温泉镇,对晋北军来说,水师舰队远比李资谦的兵马重要多了。李万庆和尚可喜一起领兵去了温泉镇,当他们到达时,战况进展的正是激烈,无数无人的渔船帮着尖锐的铁棍往巨船上撞去,有三艘巨船已经被限制的不能动弹。

看到这里,李万庆气的脸都绿了,这个糜飞,当真是太年轻了,面对这种情况,何须巨船在前,只需要把那些铁甲撞船摆在前边就行了,铁甲撞船来回冲上几次,就这些朝鲜小帆船大多得翻掉。根本没时间计较糜飞的事情了,李万庆心系水师舰队,当即道,「尚将军,麻烦你命令骑兵兄弟们多找引火之物,尽量在敌军后方制造混乱。」

由于骑兵的加入,战场形势得到扭转,王本固的偷袭计划彻底泡汤,但庙镇大营的撤退计划却进行的非常顺利。没有骑兵帮忙,铁默不可能让步卒冲上去的,搞不好被人家杀个回马枪可就不好了。当然,在温泉镇一无所获的王本固也知道自己上了恶当,可也只能忍气吞声了,正如李资谦预想的那样,他王本固再怎么胡来,也不可能便宜汉人的。

朝鲜战事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似乎并不怎么顺利,而在大明中原,也面临着一场空前绝后的战事。

对大明百姓来说,近期听说最惨烈的战事也就是当年的流寇袭扰了吧,可眼下中原面临的情况远比张献忠作乱可怕十倍不止。进入二月二份,田志阳所部宋乔兵马、叛军叶天明所部、以及毕永浩大军共计四路兵马,十一万大军一起威逼唐州。

至此,形势已经变得明朗化,那就是叶天明也好,田志阳也好,这几路兵马全都为流寇所用。而刘国能当时一个犹豫,不愿意彻底放弃襄州的决定,彻底让驻守唐州的三万多大军面临全军覆灭的境地。十一万叛军围困唐州,三万多晋北军精锐危在旦夕,自晋北军成军以来,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危机情况。八壹

颍州知府衙门内,这些天吏员忙忙碌碌不断进出,就连大将军刘国能也已经两天没合眼了,「报秦新凯所部大军抵达唐州,现已经与刘錡将军的援军接触。」

「报叶天明所部五万兵马已经抵达陈州通往唐州的官道,杨将军所部一万大军被阻于里阳坡」

军报频传,却没有一个好消息,刘国能喘着粗气,拳头握得紧紧的。突然院中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后,瞬间变得安静下来,刘国能抬起头来,却见一名女子提着马鞭怒气冲冲的走了进来,「属下刘国能,参见夫人」

原来是海蓝珠到了,

三万精锐大军被困唐州城,海蓝珠就算再怎么能忍,也在京城待不下去了。那可是三万精锐大军,晋北军算得上精锐的总共才十四万,一下子被困三万多,谁能受得了夫君离开的时候将中原以及江南全部托付给她,可是才过了几个月,就要葬送三万精锐大军,如何对得起他的信任

看到刘国能赤红的双眼,海蓝珠叹口气也不忍责怪,虽然刘国能没有完全按照命令撤兵,但留下大军监视襄州也完全可以理解,襄州乃是长江枢纽,哪是说放弃就放弃的

「免礼,现在战况如何了」海蓝珠将马鞭丢到椅子上,解去披风凑到了地图前,刘国能赶紧叙述道,「夫人,现在丁山已经驰援唐州,但都在半路上遭到了叛军顽强阻挡,丁山的骑兵更是背挡在了里阳坡,信叔也被挡在了陈州南部。」

「嘶,看来叛军是早有准备啊」海蓝珠长呼口气,秀眉紧紧蹙在一起,明亮的眸子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地图。

不知为何,她总有种不好的感觉,里阳坡方圆不足十里地,而周定山麾下可是上万精锐骑兵,一旦这些骑兵被困在里阳坡,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叛军好像至今都没有攻打唐州城,似乎是在用唐州做诱饵。

顺着陈州城往南看去,取来炭笔,海蓝珠将颍州、唐州、陈州连接起来,这时方才发现里阳坡竟然在三角中心地带。相交秦新凯的大军,竟然比叶天明的大军还要靠北

「不对,有问题,李九成所部可是两万步卒,为何秦新凯却要用一万轻骑三万步卒去阻挡,还靠陈州如此近」海蓝珠神色中透出眸中忧虑,刘国能也琢磨起来,很快他回过味儿来了,「果然有问题,秦新凯要抵挡信叔的兵马,根本不需要带着那上万轻骑,这是为丁山的骑兵准备的。」

呼,想通关节,不由得心底直冒冷气,秦新凯一副阻挡援兵威逼陈州的架势,其实都是假的,他真正的意图就是在合适的时机调转马头,往东南方向一插,直接出现在里阳坡后方,那样就可以与叶天明大军将周定山的上万骑兵合围在里阳坡了。

当真是可怕的计划,既困着唐州三万多大军,又一口气解决掉晋北军骑兵这个心腹大患,当真是一石多鸟啊。

咬着银牙,海蓝珠闭上眼睛思索着,虽然只是片刻,却像是过了几个时辰一般,「传令李九成,不要驰援唐州了,全力前往里阳坡,另外着令关宁弃守中牟,驰援里阳坡。」

「那唐州呢」

「顾不上唐州了,耿忠明领军多年,更是深知中原的兵力情况,他应该不会困守唐州的,最后到底如何,就看天意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海蓝珠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晋北军兵力有限,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驰援唐州,耿忠明以及他麾下大军是生是死,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唐州,位于襄州东北,陈州与颍州南部,北面直接与中牟对望,襄州可就是襄阳城,此地扼守长江口,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有古语有云自古得襄阳者,必能回望西南夺取荆州,进而入主汉中,博取天下。

东汉末年刘备就是靠着荆湘大地,向西南夺取了蜀中和汉中,最后成就了三国霸业。只要是懂兵法的人,都知道襄州有多重要,所以刘国能才不愿意轻易放弃襄州,而当时留在唐州监控襄州,也是得到耿忠明同意的,海蓝珠也是大意了,在她看来,流寇与弥勒教一体的可能性毕竟很小,万一流寇与弥勒教不是一条心,那乖乖让出唐州似乎有点太过谨慎了。

所以当耿忠明率领大军留在唐州后,她也没强行下令耿忠明撤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30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