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5章 卷土重来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215章卷土重来

阿巴特做出了选择,又把博果尔送到了铁墨手中。至此,铁墨有些懂了,虽然一来一去,似乎什么都没改变,但是却让阿巴特变得更加忠心了。

崇祯二年,云府守备铁墨终于完成了对土默特各部的清剿,彻底将土默特部的地盘纳入云府管辖范围之内。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统治,将土默川与瀚海和张北连成一片,铁墨开始筹措人力物力,在瀚海草原中部修建一座新城。

军报与博果尔一同送往京城,得知土默特部的事情后,崇祯自然高兴的很,尤其是铁墨请崇祯为新城命名的行为,更是让崇祯脸上颇有光彩。

对修建新城的事情,崇祯还是很上心的,特意交内阁商议。其实这么点事儿,没必要交内阁经手的,但是崇祯愿意这么做,他就是要让朝堂上的官员们看看,他朱由检手底下还是有忠臣良将的。简单点说,崇祯就是想显摆显摆,毕竟这么长时间,糟心事不断。

两天时间,经过内阁商议,崇祯拍板,新城命名为乌兰城。只可惜,崇祯只是口头上鼓励夸奖一番,实质性的东西一点都没给。

按说,建新城,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统治,这对大明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管怎么说,云府也是大明宣府治下,朝廷在怎么也得划拨银两物资才行。关于这一点,崇祯着实有些不好意思,不是崇祯不想给,是实在给不了。

最近收上来一部分税赋,却因为毛文龙被杀,要安抚皮岛兵马,全都当粮饷送到了辽东。眼下,崇祯手里的内帑都是空的,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了。

不过,崇祯也不是什么事儿都没做,已经派人去南直隶,找江南士绅募捐。

对崇祯的募捐举动,铁墨没报什么希望,江南可是东林党的后花园,南直隶更是东林党老巢。崇祯要是能募捐个十万两,都算上天开了眼。

朝堂官员们待在京城里,崇祯都弄不到钱,去了江南,那更没戏了。有道是山高皇帝远,近的你都没法子,远了就更没法子了。

铁墨是个很有魄力的人,这一点连孙承宗都自愧不如。这可是一座城,不是一个村,铁墨说建就建。更让孙承宗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在云府居然没遇到太大的阻力。晋商们也不是傻子,若是瀚海草原上有一座城,整个商路会被拓宽不少,到时候好处也自然少不了。

利益面前,以常、曹、乔几家为首的晋商,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泥瓦匠、劳壮力,一时间全往瀚海草原跑。不到四天时间里,整个三晋大地都因为乌兰城忙活起来。

从另一方面,不得不慨叹一下晋商的影响力。对铁墨这个便宜学生,孙承宗接触的时间越久越是喜欢。铁墨与崇祯的年龄相差不大,但做事却更加稳重。

铁墨出身低微,可是他善用各种资源,能将兼顾各方利益,将所有势力捏合起来,为我所用。

晋商啊,这支支撑着晋党的庞大势力,如今已经真正与铁墨的利益融在一起了。如果,另一个学生有铁墨一半的成熟,也不会大规模清缴阉党,把晋商这股强大的势力推到与朝廷对立的地步。朝堂,应该是兼顾各方利益的地方,皇帝就是那个掌舵人。

可惜,现在大明朝已经变成了东林党的天下。

作为老师,有些事情可以劝,有些事情没法劝。至少,在崇祯眼里,阉党就是害群之马,必须除之。

朝堂平衡,帝王之术,没有自幼研习,那就只能在以后的帝王生涯里慢慢学了。总有一天,另一个学生会明白,朝堂官员,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可用与不可用之分。

进入九月份,天气变凉,乌兰城一点点修建着,在瀚海草原东边,后金与林丹汗之间的冲突也暂时告一段落。瀚海草原东边一部分草场,成了林丹汗的地盘,可是林丹汗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快乐。汉人丢了一些草场,却又在草原上修起了乌兰城。

一旦乌兰城建成,林丹汗西进一统蒙古的道路就多了一道阻碍。林丹汗是最不希望瀚海草原上多一座坚城的人,可这个时候,他无暇顾及。林丹汗生怕自己一对瀚海草原用兵,女真人就会从屁股后边杀上来。而且,如今的铁墨,也远不是之前的铁墨了。

手掌云府,吞并土默特部,握着四万带甲之士,而且全都是精兵悍将。跟铁墨打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有结果的。至少,铁墨现在没有东进的意思,倒是女真人小动作不断,这个时候,林丹汗真不想给自己惹更多的麻烦。

自从双方罢兵之后,女真人并没有闲下来,相反,兵马调动更平凡了,似乎有意对辽东发起新一轮的攻势。虽然如此,林丹汗也不敢大意,万一女真人是冲着自己来的,自己要是毫无防备,那岂不是要倒霉

女真人磨刀霍霍,林丹汗很紧张,辽东方面的大明兵马也进入严防戒备的状态。

如今的袁崇焕,可谓是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除掉了毛文龙,朝廷不仅没有责罚,还勉励了一番。到了现在,在辽东,再没人敢明着反对他袁崇焕的政令了。

女真人调兵频繁,袁崇焕并没有太多担忧,女真人要来,那便来,靠着坚城铁骑,定让那女真人吃不了兜着走。

瀚海草原平静,辽东暂时无战事,可大明朝却无法真正的平静下来。

入秋之后,原本盘踞在西北的王嘉胤突然南下凤翔府,一日破三城,重新杀回了陕西腹地。王嘉胤这股农民军,在西北避难半年,实力不降反增。短短几个月时间,王嘉胤麾下的兵力,居然激增到了十万余人,这么一股兵马卷土重来,整个陕西为之颤抖。

时任三边总督的杨鹤,赶紧下令刘应遇进驻西安府,同时调驻扎在绥德境内的曹文诏领边军紧急驰援西安府。

刚刚入秋,可是随着王嘉胤的农民军卷土重来,整个陕西风声鹤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728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