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45章 暗中博弈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345章暗中博弈

李自成一直都是个果决的人,只要想做的事情,从来不会犹豫。在确定泥江河附近不会有什么大战后,他迅速将李岩和吕伟良调回来,开始了下一步行动。继铜陵大战过后,平静了没几天,南直隶再起风云。

崇祯三年十一月十四,李自成以刘宗敏为先锋,猛攻宁国府南陵城。如今京营主力在芜湖,宣府大军在庐州府,宁国府境内兵力有限,兵马战力参差不齐。仅仅半天时间,在两万农民军的围攻下,南陵城陷落。拿下南陵之后,刘宗敏立功心切,竟绕过宣城,直扑东南方向的宁国县。

刘宗敏可是兵行险招,可还真让他赌对了。宣城的三千多卫所兵根本不敢出城阻拦,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刘宗敏的先锋大军大摇大摆的绕了过去。十一月十七,一万农民军强攻宁国县。宁国县仅有军民不到两千,哪里是农民军的对手说来也可笑,宁国县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攻破了。

刘宗敏拿下宁国县之后,不等李岩的兵马赶到,也没休整,迅速率兵扑向天目山。

天目山,天目山,古来神仙在临安。到农民军的脚步踏上西天目山那一刻起,意味着农民军正是踏入了浙江地界。农民军兵锋直指浙江,一时间天下震动,杭州大乱。

浙江对整个大明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自大明开国以来,苏扬与浙江几乎顶了大明三分之一的税赋,此地之繁华,一点也不比苏扬差。虽说近几十年江南赋税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但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是清流百官的命根子。朝廷收税,有固定的程序,清流百官们有的是办法,可是面对流寇,那可就没辙了。

流寇可不跟你讲什么道理,更不会在乎什么程序,他们会毫无顾忌的抢。这里可是浙江啊,任由流寇抢掠一番,江南的半壁江山就要塌掉了。这个时候,南直隶众官员真的急眼了。这个时候,他们也顾不得许多了,不管是什么方面的兵马,只要能把浙江保住,什么代价都愿意负。

南京六部忙成了一锅粥,不仅要忙着调兵遣将,还要忙着安抚民众。如今南直隶士绅对南京方面失望至极,之前铜陵陷落,顶多是慌乱。可是现在,流寇都打到天目山了,一只手已经伸到了浙江,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南京城里的士绅权贵们,几乎全都跟浙江有利益瓜葛,尤其是那些富商,浙江真要出岔子,绸缎、瓷器、茶叶,全都要受到影响。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要命的是盐,浙江八大盐场,管着南方几省几百万百姓吃喝。

流寇只是刚刚打下天目山而已,南京、苏州、扬州、江都等地盐价便有所上扬。有危机意识的,已经开始大量购买盐巴了。这还只是开始,一旦流寇真的肆虐浙江,影响到盐场运作,到时候必然是盐价飞涨。到那时,你就是再有钱,也未必能买得到盐。

这时候的盐价飞涨,可跟盐商故意囤货不一样,那可是真的没盐引起的。这还不如盐商故意囤货呢,至少还有盐,现在,各大盐商可都愁死了。之前水也没预料到这种局面,别说流寇打到浙江了,就算打到庐州府,都觉得有些天方夜谭。所以,盐商们也没有刻意囤货,现在反应过来,想要囤货,也有点晚了。

盐,绝对不能断。当然,盐商们考虑的不是民生问题,而是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的。盐商们每年卖盐靠的就是盐引和引岸,这些都是有数的,每年结算,为了拿到相应的份额,盐商们拼了命的抢盐引和引岸,就指望着后边卖盐呢。流寇肆虐浙江,盐场供货一断,不用多,只要一个月,盐商们的损失就会非常大,甚至一年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这似乎有些可笑,官盐买卖不是暴利么似的,官盐买卖乃是暴利,可是相应的,盐引和引岸也不容易拿,想从盐苛司拿到份额,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盐商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个月是收回成本,剩下两个月才是真的赚钱。别看只有两个月是赚钱,可每个月少说也是上万两的收入。正因为如此,所以才说官盐暴利,但同样,你要是这一年有俩月拿不到盐,那铁定就没得赚了。

当然,想赚钱也容易,提高盐价就行了,但偏偏盐价官方监管,严格控制,岂是说提价就能提价的放在平常时候,大家靠着关系,官商勾结,稍微提价还行。现在这节骨眼敢提价,惹得民怨沸腾,朝廷为了安抚民心,搞不好会下死手。

苏扬等地富商云集,以盐商、织造商为主,其中盐商可谓商贾主流。而江南四大盐商,吴、杨、徐、萧,全都集中在扬州以及南京。而扬州与南京不过一江之隔,所以流寇南下天目山之后,各大盐商就全都跑到了南京向朝廷施压。

盐商也是被逼的,要是不能尽快打退流寇,搞不好盐商们就得亏得血本无归。官盐生意,意味着暴利,而且相对其他生意,也是非常稳定的。正因为如此,盐商们每年的投入那也是天文数字,绝对不是其他行业商贾能比的。盐商们去盐运司拿份额,动辄几百万两,那是司空见惯。就拿今年来说,萧家和徐家为了拿下扬州府和苏州府的引岸,加上购买盐引,一家九百万两,一家七百万两。

这么大一笔钱,要是折了,饶是徐家和萧家这样的大家族,也会伤到元气的。真要是流寇折腾个半年,官盐生意一落千丈,那你投的越多亏得越多,所以,向朝廷施压最积极的肯定是盐商,而带头的就是萧家和徐家。

最近因为疫病的事情,萧如雪从河南府弄来一大批药材,让萧家趁着这股东风发了一笔横财。可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就发生了流寇入南直隶的事情,因倒卖药材带来的喜悦,瞬间就被冲走了。萧振麟作为萧家之主,向朝廷施压这种大事,自然是要亲自来一趟南京的。萧如雪也同行至此,此时,萧如雪的心情非常差。

萧如雪跟着来南京,可不是去跟那帮子朝廷官员扯皮的,她是冲着其他人来的。有些事情,旁人不知道,她却是知道的。

自从宣府兵马打到庐州府后,铁墨家的两位贤内助就悄悄进了南京城。此事虽然隐秘,但对于一心留意这两个女人的萧如雪来说,想要得知,并不是件难事。

南直隶士绅权贵们全都把目光放到了铁墨身上,却浑然不知海兰珠和常闵月这两个女人有多可怕。流寇入南直隶,要说铁墨一点不知情,那纯属是骗鬼的,在萧如雪看来,流寇就是铁墨故意放进南直隶的。现在流寇打到了浙江,倒要问问那俩女人,此事该怎么收场。

进了南京城,萧如雪让仆人赶着马车往秦淮河畔而去,仆人甚是纳闷,“大小姐,咱们不跟着家主去盐运司么”

“不,去暖馨阁”萧如雪眉头紧蹙,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从一开始,她跟父亲萧振麟的想法就不一样。她觉得这个时候找盐运司,给朝廷施压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南京六部那帮子官员,又有什么好办法他们要是能把流寇赶出去,还用等到现在所以啊,找那帮子官员一点用处都没有,给盐运司施压,那就更没用了。这个时候,真正能扭转南直隶局面的,只有铁墨。最近这家伙几乎隐居幕后,躲在庐州府什么都没做,这可太不正常了。

暖馨阁,乃是秦淮河畔非常有名的酒楼,因为这座酒楼位于秦淮河中段,左右紧邻着十几家勾栏画舫,生意自然是火爆异常。暖馨阁集酒楼住宿一体,伸手来往宾客欢迎,甚至许多南京士绅,每个月也会来这里小住两日。

战争的阴霾笼罩在江南上空,整个南直隶都慌了。可是在秦淮河两岸,却又是另一方光景。入夜后,两岸灯笼高挂,虽说冬日寒冷,画舫不再,可是勾栏之中依旧是靡靡之音,乐声不断,来往路人笑容满面,长街之上一幅繁华的光景。一幕长河,一幕欢声,仿佛外边的阴霾与这里毫不相关。

暖馨阁三楼雅间一处窗户稍微打开着,凉风习习,两名花容月貌的女子站在窗口,遥望着秦淮夜景。两边不断传来丝竹声,偶尔伴着姑娘们悦耳的歌声,这两名女子却是黛眉微蹙,没有半点喜色。好一会儿,其中一人关上窗户,轻声叹道:“总算知道为何古人会一声长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情此景,可不就是嘛”

今夜,海兰珠真正体会到了那种意境,写出这样的诗词,当时会是怎样的无奈呢当然,这些跟她没有太大关系,似乎越是这样对自己越有利呢。

常闵月坐在矮桌旁,满上一杯热茶。刚想喝一口,却转过头用帕子掩住口鼻,打了个喷嚏。二女久居北方,不惧寒冷,可对这南方的湿冷气候,却有点不太适应。来到南京没几天,常闵月就染上了风寒,好在并不严重。

喝口茶,暖暖身子,常闵月淡淡的笑道:“姐姐就不要替古人忧心了,咱们还是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吧,你想好要什么价码了么”

海兰珠想了想,微微一笑,纤手在空中虚划一下,“现在还不是时候啊,要什么价码,还得看浙江那边能弄出多大动静。现在找那些人要加码,恐怕人家会把咱们当傻子呢。不过嘛,这里的生意,着实很诱人,这里的钱,可比在北边好赚多了。”

“是啊,要不怎么说江南养人呢”常闵月清秀的脸上浮现一丝无奈之色。皮贸生意也是暴利,可以说是皮贸生意托起了晋商,可是想想皮毛交易,走一趟库伦乌尔格,十个人里剩一半。皮毛暴利,那可是用命拼啊。哪像这江南的生意,同样是一年百万两的利润,人家江南富商在家躺着优哉游哉就赚了,哪像北边的生意,提心吊胆的。

或许正因为江南利润足,生活滋润,所以江南商贾才抱团抵制外部势力流入吧。几十年来,北地商人无不想着办法把生意做到南边来,但全都折戟此地。概因为江南官商一体,一致对外,区区北地商贾,岂有得逞的道理

这次,常闵月想把手伸过来。

流寇祸乱南直隶,对江南商贾来说是灾难,可是对她常闵月来说,却是机会。

二人聊了一会儿,便有婢女敲响了房门,“二位小姐,萧家大小姐求见,现在正在楼下呢。”

海兰珠愣了下,却也没太觉得意外,萧如雪知道她们在南京城内,实属正常。萧如雪可是个十分精明的女子,恐怕流寇闯入庐州府的时候,她就有所察觉了。放下手里的热茶,对常闵月笑道:“妹妹,想来萧大小姐这次是来找我们兴师问罪的呢”

常闵月展颜一笑,“兴师问罪那又如何只要有足够的好处,萧如雪又能如何,照样会跟我们合作。她呀,问罪是假,讨好处才是真。”

海兰珠赞同的点了点头,她与常闵月的看法一致。萧如雪真要是问罪,就不是一个人来了。真问罪的话,这会儿暖馨阁外边估计已经挤满江南商贾了,那些南直隶官员也会毫不客气的冲上来讨个说法。

很快,萧如雪便上了楼,她与海兰珠二人也算熟稔了,所以见了面之后,寒着脸直接问道:“二位夫人,请问你们到底是何居心督师大人陈兵不前,别说流寇打到浙江这事儿,跟你们没关系。”

铁墨做什么事情,这俩女人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要说其中有什么阴谋,海兰珠和常闵月能不知情

萧如雪坐在桌旁,脸色发寒。海兰珠与常闵月相视一笑,常闵月帮着满上一杯茶,轻声说道:“萧小姐既然来了,那我们也不瞒你,流寇去浙江,确实跟我们有关系。那么,你待如何呢告诉宫里那群官老爷,把我们抓起来”

常闵月承认的很干脆,回答的更直白。可越是如此,萧如雪越是发懵,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990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