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8章 有兵无粮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278章有兵无粮

这边攻城呢,千户赵九和千户胡百里,突然调头攻打自己人,致使山西兵马乱作一团,一时间不知谁是敌人谁是同袍。饶永辉居于后方,让眼前的事情搞得彻底懵掉了。

“赵九,你这个混蛋老子要是宰了你”饶永辉只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直接把赵九砍了,眼下各部被冲击的大乱,这仗还怎么打

城内的张献忠,确定了城外的情况后,哪里会放过这个好机会。至于之前张存孟的交待,责被他放到了一边。自己可是给足了官兵面子,可是对方给脸不要脸,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再说了,是官兵自己先内讧的,这种眼前的便宜不要,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片刻之后,城门大开,张献忠亲率三千虎狼扑了出来,对着倒霉的山西兵重重一击,这一下,勉强维持的局面彻底崩溃,各路兵马开始向东边溃逃。

饶永辉哪里肯甘心,这次溃败下去,就算朝里有人,恐怕自己这位子也要被撸掉了。才在山西总兵的位子上坐了没半年,真的不愿意放弃,他想尽办法阻拦乱兵,结果却被乱兵裹挟着一起朝东而去。张献忠麾下可是有着两千骑兵,这股骑兵揪着溃兵不放,一路追杀,竟追到了镇西卫。

镇西卫这边,也没想到山西兵马浩浩荡荡去府谷,没两天就溃败回来,见饶永辉领兵回来,赶紧开门迎着。这个时候,后边张献忠带着骑兵还在追,饶永辉带着人刚进城,对方就打了过来。

此时,饶永辉已经失去了搏命的勇气,反正到最后都不会有好果子吃,官职保不住,那就保命要紧了。更何况,军心涣散,大多数人已经被张献忠吓破了胆。饶永辉带着残兵不敢守镇西卫,一刻不停的继续往东奔,由此一来,镇西卫彻底放空,成了不设防的城市。

张献忠带着骑兵杀到,得知镇西卫的情况后,他也愣了下神。张献忠是做梦也没想到饶永辉这么不经打,居然吓得连镇西卫都不守。

一座不设防的镇西卫就在眼前,占还是不占犹豫了一会儿,他一咬牙,还是挥手带兵进了城。面对这么一块肥肉,要是不吃,麾下这两千骑兵恐怕也会有怨言的。

事实上,张献忠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占领镇西卫,一切都是意外。他也知道一旦占领镇西卫,会过度刺激宣府和大同府边军,陕南的官军也会展开报复。可这能怪他张献忠么好好的一座镇西卫,对方守都不守,谁能想得到

陕北,甘泉城府谷军情传来后,身在甘泉前线的曹文诏惊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以他沉着成熟的心性,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眉头一锁,拍着桌子吼道:“那帮子人到底是怎么把镇西卫丢了的府谷兵败也就罢了,怎么还守不住镇西卫但凡守上一两天,贼兵自会退去这真是气煞我也”

曹文诏对晋西北的情况非常了解,镇西卫可是个军镇,远不是府谷能比的。只要五千人守镇西卫,就凭张献忠那点人,凭什么打下这座军镇镇西卫一丢,等于让贼兵在河套以东多了一个桥头堡。饶文辉怎么打的仗府谷没打下来,还丢了镇西卫。

生了一会儿闷气,曹文诏对屋中诸将说道:“约束好各部,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出大事了。哎,半年时间,只需要半年时间可惜啊,饶文辉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宣府和大同府精兵,刚刚经过了京城之战和喀尔喀之战,需要一段时间休养。只要半年,曹文诏就有信心联合铁墨和满桂对陕北的流寇展开一次大的行动。一切都在计划之内,可饶文辉却把所有的计划都打破了。

出了这桩子事情,朝廷肯定震怒,一定会严令宣府和大同府出兵。可是,现在出兵,跟半年后出兵,效果绝对不一样,这次,能把河套夺回来就不错了。

一切如曹文诏预想的那样,随着军报飞传京城,朝廷让饶永辉这一系列操作彻底搞崩溃了。仅仅一天时间,六百里加急文书送到太原府,饶永辉原地革职待办,至于山西方面其他将领,也是重罚,有几个还被砍了脑袋。

此事,引起了许多山西兵的不满,导致兵败的罪魁祸首饶永辉只是丢官,其他杂鱼反而丢了脑袋。不过,如今朝廷被民乱搞得焦头乱额,也没人会理会小兵的心声了。

朝廷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拿王自用开刀了,但用兵就必须有足够的军需物资支撑。对此时的大明朝廷来说,钱财物资就是个大难题。崇祯为了剿灭民乱,为了辽东,几乎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最近皇庄有些进项,他一分钱都没敢动。

清晨,朱由检从后宫走出来,沿着青石路慢慢走着。一路上他垂着头,一直想着剿匪的事情。钱粮到底该怎么弄让晋商捐输只是想想罢了,最近这两年,晋商可没少给朝廷送钱,到了这个时候,他这个皇帝都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

以前,因为阉党的原因,对晋商没什么好印象,但是接触多了,才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未必是对的。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一切已成定局,很多事情没法改了。江南啊江南,那里有着无数钱粮,却是弄不来。曾经数次想对江南征税,全都被钱谦益等人以各种理由挡了下来。

走过拱门,看到一队宫女走过来,崇祯本能的将手放在黄袍下摆,不让春天的风吹起下摆。因为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裤腿上打着一块补丁。

宫女们停下来施了一礼,其中一名宫装女子正是张嫣。见朱由检神色犯愁,她犹豫了下,暗叹口气,还是上前说道:“陛下,刚刚铁将军私下里给本宫递了消息,这次剿匪的事情能拖就拖。如果拖个半年,宣府和大同府积蓄好力量,定能一举解决陕北民乱。”

二人并排朝着文华殿走去,朱由检面露苦涩,有些无奈的笑道:“皇嫂,你以为朕不晓得此事有些太过着急么朕虽不懂行军打仗,但也知道宣府和大同府刚刚经历数场恶战,正该休整。可眼下的情况,不是朕一个人能决定的。”

“这”张嫣能体谅崇祯的难处,这几日,为剿匪的事情,皇弟已经多日没休息好了,“陛下,便是出兵,也不宜大动干戈,看铁将军信里的意思,之前连番征战,云府那边也是物资紧缺,钱粮不多,撑不起一场大战。”

崇祯仔细听着,很快便面露尴尬之色。铁墨这是从头到尾都没想过找朝廷要钱粮啊,果然是难得的好臣子啊,看看铁墨,再想想之前的袁弘换,高下立判。袁崇焕主政辽东时,几乎每个月都要催粮饷,从没想过自己想办法。崇祯念铁墨的好,可越是如此,越觉得有愧。

“哎,是朕愧对列祖列宗啊,边军剿匪,本该朝廷补足钱粮军饷的,可是数次都要让铁爱卿自己想办法。就这样,有些人还想往宣府掺沙子,让他们主政宣府,他们除了伸手跟朕要钱,能干成什么事”

渐渐地,崇祯露出了几分厌恶之色。自从孙承宗重新主政辽东后,至今没跟朝廷再催过一次饷,宣府那边更是铁墨自己想办法。如今除了辽东和宣府,其他地方则是催饷不停,办起事情来倒是催三阻四。

执掌大明三年时间,崇祯已经成熟多了,至少,在他心里开始有了“自己人”这个概念,对于结党也不再那么厌恶了。

“皇嫂,一会儿你跟王伴伴去看看今年的收成,留下一部分宫里的用度,剩下的给宣府那边送去吧。”

例行的朝会,讨论的不是如何出兵,而是如何征集钱粮。自古以来,朝廷不差饿兵,可提到钱粮,满朝文武全都皱起了眉头,似乎不知所措。

成基命拱手道:“陛下,老臣听说今年皇庄的进项不少,何不先补给各路兵马,熬过这个夏天,相信形势会有所好转的。”

崇祯心中暗笑,果然如此。一个个都盯着朕的内帑呢,幸亏朕早有准备。眉头挑了挑,苦笑道:“成爱卿,此事怕是不妥啊,皇庄的进项,朕已经着人送到云府那边去了。”

“什么”成基命愣了下神,钱谦益抖着胡子出列,大为不满,“陛下,如今各路兵马缺粮少饷,许多人已经向户部催了好几次了,内帑有盈余,为何单单补给云府”

崇祯甚是不悦,冷声道:“内帑归皇家所有,难道内帑支出使用,朕还要向内阁六部报备不成”

“你们问朕为何单独补给云府,哼,去年鞑子入京,边军勤王,云府大军更是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攻打辽东,这才将鞑子逼回去。为此,云府兵马差点全军覆没。今年开春,铁总兵以宣府各路兵马,招降瓦剌,打垮喀尔喀部阿巴岱汗,战功彪炳。云府兵马数次征战,立下大功,可是朝廷却未给过奖赏,反倒是云府方面时常筹措银两解朝廷危局。”

“如今朝廷还欠着云府晋商四百多万两白银呢,现在,眼看着又要催促宣府和大同府对陕北流寇用兵,朕优先补给,何错之有”

成基命、钱谦益等人被堵的哑然无语,几乎找不到理由去反驳。实在是铁墨那实打实的功绩在那放着呢,谁都否认不了。

见内帑的主意打不成,成基命等人眼神交流一番,张凤翼出列道:“陛下,如今不仅陕北局势告急,河南亦是如此,流寇高迎祥部,已经驻扎于襄阳西北,威胁河南。必须调集重兵于洛阳才可,臣建议调南直隶、河北、山东兵马进入河南。只是,兵马调动,需要大量粮草。臣建议,重加农税,以解燃眉之急。”

崇祯眉头一跳,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听到“农税”两个字,有时候,他真的心动。增加农税,有了钱粮,只要把流寇灭了,再把税降下去。可他很害怕这样做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老师孙承宗离开时,再三嘱咐,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能加农税。

崇祯没有说话,侯世禄已经出列,指着张凤翼的鼻子怒喝道:“张大人,如今中原一带,本就忧患很多,百姓不堪重负,你还要加农税,这不是要将我大明往火坑里推老夫倒是要问你,你到底是何居心”

虽然侯世禄是自己的顶头上司,但张凤翼丝毫不惧,冷声道:“侯大人,何出此言下官一腔热血,忠心为国,何来祸心如今国库空虚,内帑又补给了宣府,可民乱四起,又急需钱粮兵马,不加农税,你告诉下官,这钱粮从何而来”

“哼,农税万万不可加,此风不可开。要说钱粮,这有何难只需一员能吏,坐镇南直隶,征收江南商税,自能解燃眉之急”

侯世禄目露凶光,话一说完,钱谦益等人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跳了出来。成基命拱手怒道:“陛下,江南乃我大明根本,不可轻动啊。陛下可不要忘了当年阉党横行时,江南士子为此死了不少人啊。江南士林乡绅,乃我大明根基所在,一旦江南生乱,天下必乱。”

看到钱谦益等人的反应,侯世禄便暗叹口气。一提加征江南,全都一副不死不休抗争到底的架势,动不动就把五人墓碑记的破事拿出来说。东林士林,这是把南直隶江南当成自家后花园了,别人手伸不得,腿迈不得。

内心里,倒是希望有另一个魏忠贤,最好能跑到江南好好折腾下这群人。

一场朝会,在争论不休中结束,最终也没拿出个有效的办法。崇祯也好,侯世禄也罢,其实很多人心里也明白,大明朝不缺钱粮,只要江南士绅肯掏腰包,许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可怎么让江南士绅掏腰包这是最大的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0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