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41章 抢功劳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641章抢功劳

咚咚咚,一阵敲门声响起,张献忠不得不坐起来,应答一声,杜福冲推门走了进来,“张头领邓州宝丰陷落”

“嗯,邓州、宝丰”张献忠眯着眼嘟嘟哝哝的,突然间双目睁大,直接从榻上站了起来,“宝丰丢了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柏桂是干什么的”

杜福冲低着头,一句话不敢答,不管张献忠如何生气,邓州和宝丰确实丢掉了,也就是说,大军逃出空峒山,南下襄樊的美梦破灭了。如今邓州和宝丰被破,可供大军驻守的也只剩下淅川城了,虽然淅川城还算坚固,但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呢当初张头领真不该听信他人之言,直接南下襄樊多好,非要去抢洛阳城,洛阳可是几朝古都,不管是朝廷,还是晋北活阎王,都不会眼看着洛阳落到义军之手的。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最重要的是如何活下去。

南边的路被堵,北边又过不去,西边是晋北军的地盘,东北防线面临郑州和开封兵马重重阻拦,眼下真的是陷入死地了。张献忠苦思冥想,可又能有什么办法久久之后,张献忠一脸颓败的瘫坐在榻上,眸子里的精光渐渐消散,当杜福冲以为张献忠决定投降朝廷,委屈求全的时候,却见张献忠突然抬起头,脸上还带着点近乎病态的笑,“嘿嘿桀桀去临颍,嘿嘿,老子要去临颍,狗娘养的官兵,以为老子会认命么”

张献忠在笑,可那双眼睛里透出的是毒蛇一般的目光,哪怕杜福冲,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此时的张献忠也不称本王了,他好像摘掉了遮在脸上的所有面具,张献忠疯了,一个疯了的张献忠,到底能做出何等疯狂的事,就只能看以后了。

九月十五,张献忠突然放弃回宝丰城,调头向东,一头扎进了开封府南部,很快就逼近了临颍城。同日,曹文诏等人也登上了空峒山。若问空峒山什么最吸引人,不是老君庙,而是登山望云海。清晨,秋风吹拂,打乱了长长地发丝,裹着厚厚的披风,站在高耸的中鼎之上。

放眼望去,云潮涌动,犹如在脚下,大风吹来,风起云涌,遮蔽了千里翠峰,一个个勇气的浪潮,仿佛大海里的波涛。翠峰若隐若现,似那沉舟侧畔,千帆争渡,立于虚幻之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看风起云涌,江山尽在掌中,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极顶我为峰,云升雪落,天地一片白茫茫。

曹文诏和刘国能并没有在空峒山停留太久,次日,大军过空峒山,追着张献忠而去,而刘国能已经于昨日抵达临颍城外围。这一次,晋北军没有在玩什么围三缺一的把戏,四面合围,大有不灭张献忠,誓不罢休的架势。临颍城里虽然还有这近五万贼兵,可这些人各个面带菜色,无事时耷拉着脑袋,他们都知道,属于他们的末日快来了,当城破之日,他们的命运会如何

这些农民军士兵已经没了斗志,他们再也不想打下去了,打到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打了,一场场仗打下来,丢了那么多性命,一点好处都没有。

其实到这个时候,就连张献忠自己也没多少信心了。张献忠没想到这次官兵追击的态度如此坚决,竟然前后脚跟着来到了临颍。如今到处都是官兵,离着湖广又越来越远,临颍一战过后,就算是不死,他这个义军张大王估计也剩不下多少实力了。

张献忠现在非常后悔,如果当初不打洛阳,直接跑到巴蜀或者湖广哪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心投降,可是打到这个份上,朝廷真未必会考虑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无论是谁,都不会觉得张献忠能有什么活路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吧,各路朝廷兵马不可避免的松懈了些,心思也多了一些。

曹文诏率领边军去而复返,配合河南各路兵马来了一出四面张网之计,张献忠覆灭在即,大大地鼓舞了人心。朝堂上下更是喜气洋洋,辽东刚刚一场胜利,中原剿匪也打开了局面,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若是能灭了张献忠,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之前打垮高迎祥,可是晋北军独占首功,兵部反而没捞到多少功劳,这次内阁方面可不会放过这块到嘴的肥肉了。于是,很快一道公文送到了开封府前线,开封府知府闵正元只是瞅了两眼便直接派人送到了曹文诏手里。战事进展顺利,曹文诏心情非常不错,接到公文后也没多想,只是看了一遍后,脸色立马就变了。

刘国能和曹变蛟等人好奇得很,曹变蛟作为曹文诏的亲侄子,自然没什么顾忌,直接将公文接了过来,看了看随后怒色冲冲道:“混蛋,简直是欺人太甚,仗打到这个份上,竟然让我回去守洛阳。眼下张献忠所部流寇全在开封府境内,我们回洛阳干嘛说的冠冕堂皇,还不是想让兵部独占功劳”

听曹变蛟说完,陈耀峰等年轻一辈哪里收的住脾气,“去他娘的,朝廷不给吃不给喝,我们还千里迢迢过来帮忙剿匪。眼看着要赢了,就要把我们一脚踢开,这是看督师不在这里,欺负咱们呢。什么未接调令,私自出兵剿匪,合着咱们主动配合剿匪还犯法了”

刘国能和曹文诏可不是曹变蛟这些年轻人,考虑事情成熟了许多。曹文诏心情也很差,但他不至于失了理智,想了想叹息道:“行了,都不要骂了,其实我们这次出兵剿匪,确实没有正式的朝廷调令,真闹起来,恐怕对督师不利。”

朝堂上的事情,曹文诏多少了解一些,随着晋北军实力越来越强,需要注意的地方反而越来越多。莫看督师跟陛下表面上关系融洽,实际上陛下能不防着么就拿这份公文来说,若陛下铁了心要拦着,这道公文就出不了紫禁城。一味地来硬的,到时候一顶意图谋反的罪名扣下来,终究是麻烦得很。

铁督师未必会怕,可眼下还是少惹点麻烦的好,毕竟督师还不想跟陛下闹僵了。为了避免惹麻烦,曹文诏只能说道:“我告诉你们几个小子,这件事不要传出去,尽量安抚各部,督师的命令没送过来之前,谁要是敢轻举妄动,别怪老子军法处置。”

曹文诏一旦摆脸色,曹变蛟这些人还真怕,在执行军法方面,曹文诏可比刘国能狠多了。

就在辽东战事结束,中原剿匪顺利进行的时候,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却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铁墨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一切还得从伊凡杰这个人说起,自从投靠晋北军,拥有了大明国民身份后,伊凡杰就将自己的能力展露的淋漓尽致。

在韩牛儿以及达哈勒的支持下,再加上陈子龙提供支援,伊凡杰以及韩牛儿等人在西伯利亚折腾出很大的动静。他们率领着一支远征小分队征讨西伯利亚各部,抢夺资源,这些资源再经过乌尔格转运到归宁城和图兰城,为晋北军大业供血。

可以说有这支小分队在西伯利亚折腾,也给铁墨解决了许多麻烦。所以,铁墨让陈子龙和达哈勒对西伯利亚方面加大支援力度,不仅扩充了西伯利亚远征小分队的兵力,更是将装备换了一茬。如今西伯利亚远征小分队手里不仅有新式火枪,连火炮也添了十多门,兵马多了,物资多了,以前那种抢了就走的模式显然不行了,在西伯利亚建城,设立据点的计划势在必行。

于是在崇祯五年中旬的时候,经过张北大本营的商议后,决议在西伯利亚建城,取名西伯利亚城。西伯利亚城建好后,与归宁城、乌兰城连成了一线,也加强了晋北军对漠北的掌控。

十七世纪初期,虽然西方社会发生了许多事情,但是社会形态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尤其是北欧以及东欧一带,几乎连年征战,公国林立。

而铁墨对西伯利亚如此大的地方自然是要有许多想法的,就目前来看,西伯利亚出产的木材和皮毛还有焦煤,就是一块庞大的利益。既然西方世界乱哄哄的,不正是夺取西伯利亚的好机会么

随着斯拉夫人扩张意识越来越严重,向东夺取西伯利亚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事情来的很快,自从米哈伊尔继任罗曼诺夫一世之后,沙俄扩充的脚步便有些加快了。不过,暂时铁墨也没太多想法,如此大片土地,只需要守住西伯利亚城就可以了,在城池西面,叶尼塞河就是一条天然屏障,铁墨有意夺取叶尼塞河,在叶尼塞河附近构筑一条防御带,以阻挡斯拉夫人的冲击。

至于叶尼塞河以西的地方,铁墨并不感兴趣。有道是贪多嚼不烂,以晋北军目前的实力,还远远无法将控制力延伸到叶尼塞河以西。以前蒙古人建立的强大帝国,之所以迅速崩塌,根本原因就是蒙古人无法消化那么多领地,致使多处叛乱丛生,蒙古人只能连年征战,疲于应付,最终强大的帝国被硬生生拖垮。战争需要辎重,当辎重无法满足,就只能进一步剥削百姓,最终百姓苦不堪言,犯上作乱也就不稀奇了。

崇祯六年进入九月中旬,新建的西伯利亚城已经被一片皑皑白雪所笼罩,高大的城墙,巍峨的建筑,在吸收了西方世界的圆顶城堡建筑风格外,还保留着许多汉文化气息,城头迎风飘扬的金龙旗,象征着晋北军对西伯利亚的统治。近两年,晋北军四面出击,恩威并施之下,当地各部落人大都安心归顺,叛乱事件也少了许多。

这一次回到西伯利亚,韩牛儿明显的感觉到轻松了许多。记得刚刚驻兵西伯利亚的时候,不仅当地人奋起反抗,就连很多晋北军子弟也颇有怨言,因为大家对这片冰天雪地没什么好印象,这种冬天冷的要死,夏天晒得冒油的鬼地方,哪是人呆的地

但随着西伯利亚出产的东西不断运回大宋,大家才发现这里是一片未开发的地方。西伯利亚城建成没有多久,但城中已经颇具规模,许多东西伯利亚商人选择来到西伯利亚城,窝过一个冬季,当然,那些有皮毛、药材的西伯利亚人也来到西伯利亚城换取生活必需品。再加上许多大明百姓移居此地,更给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西伯利亚城商贸发展远超北面的其他地方,如果按照这种速度发展下去,恐怕不出两年,西伯利亚城就会成为西伯利亚经贸中心城市。

雪,是西伯利亚冬天最常见的东西,而且雪一下就非常大,鹅毛般的雪片落下,经久不化。韩牛儿裹着厚厚的毛皮裘,不断哈着热气,这鬼天气,真是适应不了。旁边的伊凡杰更是不堪,裹得跟个大狗熊一样,伊凡杰长得本就黝黑粗犷,再加上一身黑裘衣,说是黑熊怪,绝对有人信。两位西伯利亚大将军,一同顶着大雪,不断张望着,只是为了等着伊丽莎白平安归来。

伊丽莎白与督师关系密切,再加上她本就是沙俄贵族出身,对西伯利亚非常了解,所以督师经过深思熟虑后,暂时把伊丽莎白派过来。伊丽莎白坐镇西伯利亚城,绝对有利于晋北军对这一带的统治,但这位姑奶奶领着士兵出征,就不是韩牛儿乐意看到的了。

自从铁墨的信送到西伯利亚后,接纳米努辛斯克部落的事情就提上了日程。可惜,韩牛儿等人虽然在西伯利亚呆的时间不短,但对那个什么米努辛斯克部落还是缺少足够的了解,只知道在叶尼塞河下游。

这不,趁着韩牛儿一不留神,伊丽莎白就领着一千多人离开了西伯利亚城。伊丽莎白一心帮忙,却把韩牛儿和伊凡杰惊得够呛,要是伊丽莎白出什么事,该如何向督师交待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105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