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38章 集结老营堡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章集结老营堡

崇祯元年腊月末,吴延贵在攻打山西不利后,与王嘉胤所部分兵。

王嘉胤所部兵出铜川,过咸阳,威逼西安府。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西安府的时候,吴延贵麾下第一猛将李养纯突然从野猪峡出现,直接拿下了甘泉。甘泉位于延安城之南,号称延安府门户,一时间延安府震动,连忙调各路兵马包围延安。

就在延安府各部手忙脚乱的时候,冲天柱蓝刀等人配合李养纯,两面夹击,两天时间便拿下了宜川、延川、米脂。自此,延安府东面屏障彻底失陷,吴延贵集结四万乱党裹挟着大量流民扑向延安城。延安城被围,花小荣又趁机拿下了安塞城,自此,吴延贵对延安城形成了合围之势。

腊月三十,除夕夜。延安城内有不少贫苦百姓闹事,更有守军受不了压力,放开了城门,乱党鱼贯而入,转眼间便占据了延安城。

延安府陷落,这件事儿狠狠地给多灾多难的大明朝加了一道深深的伤口。

在此之前,虽然陕西民乱四起,可从来没有过一府之地的情况。这件事儿充分说明,在经过多年的争斗后,流寇已经变得越来越强,已经有实力攻城略地了。

此事儿一出,山西风声鹤唳,几乎将所有兵马调到了西边,以防乱党再次涌入山西。

大明朝权力中枢,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吓懵了,大过年的,谁碰上这事儿都要懵。

注定这个年是过不好了,大年初一,朝臣们愁眉苦脸的上了朝,内阁更是紧急磋商。崇祯皇帝朱由检,更是恨不得把这些大臣的脸扇一遍,然后骂个狗血淋头。

记得年前,还曾经找内阁问话,对延安府之现状表示担忧。不过当时朝臣们都说延安府无忧,流寇就是流寇,他们四处流窜,抢抢东西还行,想要攻占延安府,那就是痴人说梦。

可结果呢,俩月不到,流寇就用实际行动狠狠地把朝廷的脸给抽肿了。

何止是一城一地,简直是把延安府全占了。如此情况下,还有别的办法么只能剿匪。

剿匪,光靠陕西那些兵马,那是痴心妄想。思来想去,必须调边军精锐进入陕西,不把流寇灭掉,大明王朝非被这群流寇折腾散架了不可。

崇祯二年,大年初一,崇祯与群臣经过两个时辰的紧急议事后,最后决定调宣府、大同府、辽东、宁夏、固原一部分边军精锐进入陕西剿匪。

这次,朝廷是下了很大决心,一心想在短时间内把民乱的势头给压下去。

朝会结束,公文便飞速下发九边。

九边重镇,负有要责,边军精锐不能轻动。不过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命令已经下达,总得照令办事。

很快,各边镇便调出了人手前往陕西,这些人那也都是当地有名的狠人。

辽东镇游击将军曹文诏、宣府游击将军铁墨、甘肃参将王国、固原游击将军李国奇、宁夏参将崔宗荫、延绥游击将军李显宗、大同府游击将军娄大集。这几位,哪一位都不是善茬,尤其是曹文诏和铁墨,一个是常年跟女真人打,一个是征战瀚海草原。

朝廷有意剿匪,各地边镇也没有敷衍。

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去陕西剿匪的,唯独铁墨是个例外。崇祯二年正月初三,铁墨便点齐两千兵马带着麾下众将前往集结地老营堡。

当到达老营堡之后,才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的,总之,像铁墨这样积极地,还是头一次见。在老营堡待了两天,大同府游击将军娄大集才领着人姗姗来迟。

娄大集跟铁墨也算是老相识了,之前雁门关出事儿,大同府和宣府联合出兵的时候,二人就见过面。后来倒卖残次军械给多尔衮,娄大集也有份儿。不过,第一次认识的时候,铁墨还是个小小的千户,而娄大集是一名游击将军。现在,不到一年时间,铁墨都跟娄大集平起平坐了。

有时候娄大集也羡慕铁墨升官的速度,可有些事情羡慕归羡慕,也说不出什么来。人家铁墨之所以升这么快,那可是实打实的军功,一点水分都没有。更重要的是,人家年纪轻轻,掌控了瀚海草原,手底下有三万蒙古士卒。同是游击将军,但双方没有什么可比性。

“铁老弟,为兄是真搞不懂你,陕西这摊子事就是泥潭,大家都想尽办法拖延,也就你,竟然如此积极”

“哈哈,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嘛”说到这里,铁墨双眼就开始放光了。对他来说,这次还真是个好机会。

乱党拿下延安府,一番抢掠,手底下肯定有不少钱财。作为官兵,不能抢州府,可是抢乱党应该不犯法啊。剿匪鬼才剿匪,老子是来抢钱抢物资的。

闲来无事,铁墨跟娄大集总是会聊起陕西的事情,二人对陕西乱局都没报什么希望。

陕西乱局,不在兵事,而在民生,朝廷只要一天不能全面赈灾,那民乱就不会断。

崇祯二年正月十三,曹文诏才带着兵马赶到老营堡。这倒不是曹文诏有意拖延,概因为辽东到陕西有一段路程,赶路也需要好几天时间。

对于曹文诏,铁墨可是闻名已久。此人历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三代总督,从辽东底层,一路积功升到游击将军。从某些方面来说,曹文诏跟铁墨很像,几乎全靠实打实的功劳一步步爬上来的。

不过,曹文诏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和善的大叔,留着短须,一脸笑容。甚至,感受不到半点杀气。

铁墨可就不同了,虽然相貌憨厚,可杀伐不断,浑身散发着军人的铁血气息。曹文诏并不是独行,他身边一直跟着一位相貌威猛的年轻人,此人便是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

自从会面后,曹变蛟便一直盯着铁墨看个不停。对于这个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家伙,曹变蛟心中还是有点不服气的。

凭什么都是年轻人,这小子就能当游击将军了

三路兵马集结,其余王国、崔宗荫、李国奇等人在延绥集结。此时不必再等其他人,于是经过商议之后,三方兵马合兵一处,决定先进攻最近的米脂。

此次,娄大集和曹文诏居后,铁墨负责主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41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