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24章 意见相左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424章意见相左

郑州,离着河阴与荥阳非常近,再往西便是有名的虎牢关。所以,郑州陷落,最着急的不是开封知府闵正元,而是河南知府于成龙。此时于成龙急的头发都快白了,原因无他,手中兵力不足,根本无法应对眼前的局面。

自从丁路言领着兵马跟着铁墨去了南直隶之后,河南府境内的兵力就一直不够用,知道陈奇瑜的兵马到了河南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可即使如此,为了应付伏牛山以及房州一带的张献忠以及王自用,能够用在洛阳附近的兵马反而不多。至于虎牢关,由于天下承平已久,关隘年久失修,平时驻防的兵马本就不多,伏牛山那边军情紧急,便将兵马调到南边,听从陈奇瑜调遣。可谁能想到郑州居然出了事情,没几天时间,郑州城让流寇给拿了下来,这下整个洛阳东边门户大开,形势十分严峻。

郑州城一出事儿,陈奇瑜就赶紧回到了洛阳,此时府衙内气氛压抑,来往官员一个个面带菜色,眉头皱的紧紧的。于成龙早早地就在外边等着了,进屋之后,陈奇瑜才发现竟然有个女人。那女子一身蓝色长裙,长相颇为艳丽,刚刚看过去,她便起身福了一礼,“民女萧如雪,见过陈督师。”

萧如雪陈奇瑜不禁露出一丝苦笑,这个女人怎么过来了今日众人议事,萧如雪过来是不是不太合适可是碍于萧如雪的身份,也没法说什么,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铁墨的面子不能不给,以后想要在陕西站稳脚跟,免得跟杨鹤一个下场,必须跟铁墨打好关系才行。

陈奇瑜只是跟萧如雪回了一礼,便神色复杂的看向于成龙。于成龙只好将陈奇瑜请到里边,附耳小声道:“陈督师,萧小姐是因为郑州的事情来的,最近有一批重要的物资刚好到了郑州,本来这些物资是留给铁督师大军剿匪用的,没想到郑州突然出了事情,萧小姐的意思是,希望咱们能想想办法,保住这批物资。”

于成龙这么一说,陈奇瑜便什么都明白了。八成是铁墨早就知道会被调回中原剿匪,所以预先让人准备了物资,结果自己还没调到中原,郑州反而被流寇抢走了。这个铁墨也真是够滑溜的,有物资也不紧着中原其他兵马,凭白便宜了那些流寇。心中有些芥蒂,但能说什么呢以铁墨的处境,不为自己做打算,估计他就活不到现在了。

于成龙用简短的语言将物资情况说了一遍,渐渐地陈奇瑜的额头就渗出了一层冷汗,那里不仅有流寇急需的粮食,居然还有一些供晋北兵马使用的新式火枪。这下陈奇瑜真有点急眼了,这些火器要是落入流寇之手,那中原各路兵马可就要遭殃了。

陈奇瑜有点生气了,铁墨的人是怎么办事的,这么重要的火器怎么会放到郑州这批火器肯定不能让流寇吃下去的,趁着对方还没有发现这些火器,不如赶紧想办法把流寇赶出郑州城。本来陈奇瑜不想往郑州方向调集重兵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弄得他不得不改变策略了。

“诸位,郑州形势紧急,流寇很快就会对荥阳和河阴动手,我们不得不早做防备。本官决定调伏牛山兵马兵出虎牢关,前往荥阳,扼住流寇从郑州西进的路,然后会同开封府方面的兵马,围困流寇,争取将流寇逼出郑州”

陈奇瑜的话刚说完,于成龙等人便露出不满之色,这番安排下来,伏牛山几乎放空了,那张献忠以及王自用还不得撒开欢闹腾。郑州的形势是控制住了,却让洛阳南部陷入乱局,这如何能行于是洛阳守备庄恒起身道:“如此大为不妥,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张献忠和王自用困在伏牛山上,现在将兵马调离伏牛山,以那二人的性子,很快就会兵出伏牛山,祸害周遭州县的。”

陈奇瑜大皱眉头,不过没等他说话,便有另一人站起身来,定睛一看,陈奇瑜就有些头疼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孙传庭。如今河南境内兵马众多,各路兵马都有,唯独这个孙传庭最为特殊。孙传庭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河南方面的兵马,他当初是追着高迎祥这支流寇进的中原,时至今日,孙传庭头上可还安着陕西总兵的官职呢,不过孙传庭从来没觉得自己是陕西兵马,就得听陈奇瑜的。以前,就没少跟陈奇瑜有冲突,这次也不例外。

“陈督师,我军本来就兵马不多,现在李养纯已经出宝丰城,涌入汝宁府和南阳府。现在还把伏牛山一带的大军调到郑州一带,如此一来,岂不是把洛阳南部大好河山拱手让给张献忠之流到时候,百姓生灵涂炭,皆是我等责任。我们身为朝廷命官,当忠心为国,岂能因私废公不能因为郑州方面事涉铁督师,便不顾洛阳安危,其几十万河南百姓不顾吧”

孙传庭话还没说完,萧如雪便有些听不下去了,“孙大人此话严重了,铁督师可从来没说过让河南各路兵马帮他抢回物资。诸位如若不想,那便守着伏牛山,继续跟张献忠和王自用厮斗,郑州的事情,我们会自己想办法。”

萧如雪自然是舍不得那些火器的,可更多的还是不想让火器落入流寇之手。一旦流寇手里多了几千只火枪,那破坏力太大了。这批新式火枪本来是供应给徐文海的皇家水师的,没想到半路上出了岔子。火器的破坏力有多大,大家都见识过,而且郑州位于中原腹地,就算没有这批火器,也应该先把流寇赶出郑州吧。一支人数庞大的流寇盘踞在中原腹地,开封、洛阳等地,天天都得提留着心过日子。

萧如雪不说还好,她一说话,孙传庭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扫过于成龙等人,神色严肃的说道:“大明规矩,官员议事,何时允许女子一起参政了”

这次不光说萧如雪,连带着于成龙等人也跟着被敲打了一番。于成龙瞪着眼,心里一阵苦笑,孙传庭啊孙传庭,知道你因为之前赵率教等人的事情对铁墨有意见,但你也没必要像疯狗一样到处乱咬啊。人家萧如雪是代表铁墨来议事的,虽然不怎么合规矩,但这个时候就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真是按照规矩来,就凭你孙传庭屡次顶撞陈督师,早该下放到下边养马去了。

“咳咳,孙大人息怒,本督师自然知道这样做不妥,可眼下中原各路兵马全被牵制着,兵力有限,本督师不在伏牛山调兵,又该从何处调兵难道再从北边调边军来帮忙不说朝廷允不允许,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啊。陈某身为三边总督,有决断之权,事情就这样办吧,出了问题,陈某一力扛之。”

说罢,陈奇瑜不无警告的盯了孙传庭一眼。话说到这里了,你孙传庭要是还不识抬举,那就别怪陈某不讲往日情面了。另一边,于成龙无奈的叹了口气,点点头算是同意了陈奇瑜的计划。于成龙有几分理解陈奇瑜的,郑州乃中原腹地,中原粮仓一半集中在郑州一带,若是让流寇在郑州周遭折腾,中原非炸锅不可,到时候可比丢了房州和汝州还严重。陈奇瑜将重点放到郑州一带,无可指摘,不过作为河南府的官员,当然不太想看到这一幕的。

他于成龙也好,闵正元也罢,其实都有着自己的私心,都不希望自己所辖的范围内闹出太大的乱子。而陈奇瑜呢,也有私心,陈奇瑜肯定知道铁墨很快就会率兵入中原了。铁墨只要带兵回到中原,那么首要目标肯定是盘踞在郑州一带的高迎祥大军,到时候陈奇瑜、袁崇焕以及铁墨三路大军围攻高迎祥,高迎祥岂有不退之理,强行留在郑州,那只有倒霉的份儿。只要高迎祥这支流寇被打跑,那就是功劳一件,这可比在伏牛山死靠着强多了。

留在伏牛山,虽说能牵制住张献忠和王自用,但官兵想要进一步对伏牛山用兵也不现实,到时候也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

身在官场,一个个忠心爱国,可谁没有点私心呢,哪像孙传庭就认死理。当然,如果陈奇瑜不是三边总督,于成龙完全可以否定这个提议。想起这事儿,于成龙就很郁闷,如今河南境内可真是山头林立,西边有个三边总督陈奇瑜,东边有个三省巡抚袁崇焕,没多久还会来一个三省总督铁墨。这下可热闹了,到时候该听谁的

孙传庭虽然不点头,但是陈奇瑜也没想让所有人都同意,很快,各路兵马接到命令,开始陆陆续续的撤离伏牛山一带。朝廷兵马调动,自然瞒不过张献忠和王自用的,知道情况后,二人皆是大喜过望。虽说陈奇瑜抵达河南府后没什么大动作,可对张献忠和王自用来说,依旧不好受。朝廷兵马打不上伏牛山,但是一直在附近盯着,你也不敢大规模的下山劫掠啊。伏牛山物资不多,就靠着房州的物资供应,最近一段时间,孙传庭没有困住宝丰城的李养纯,让李养纯肆虐南阳和汝州府。于是,孙传庭后退一步,把所有火气都撒到了房州的农民军头上。这下子张献忠和王自用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尤其是张献忠,如果再熬上一个月,兄弟们就要啃树皮了。

朝廷大军一退,张献忠立刻命令刘文秀等人兵出伏牛山,进入汝州府,开始在汝州府抢掠物资。没多久,便和孙传庭的兵马在马岭关一带打了一仗,双方互有伤亡后,刘文秀丢下一部分物资退回了伏牛山。面对一片狼藉的汝州府,孙传庭大怒之下,一纸书信送到了北直隶京城,状告陈奇瑜不顾河南百姓安危,一味地围困郑州方面的流寇。

很快,朝廷就做出了反应,内阁行文,通过兵部下发公文措辞严厉的敲打了一下陈奇瑜。此时陈奇瑜已经身在虎牢关了,各路大军也调到了虎牢关以东,准备对郑州附近的流寇用兵,朝廷突然发来一份这样的公文,弄的陈奇瑜一肚子火气。

陈奇瑜是个地地道道的文人,平日里最注重涵养,自从收到这封公文后,他的脸色就有些不大好了,过了一会儿,终于忍不住怕了句脏话,“那是一群憨瞎子么孙传庭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他们知道河南这边的情形么真要是流寇破了荥阳,抢了粮仓,到时候士气大振,破虎牢关肆虐洛阳周遭,那责任还不是我们来担着一群没心没肺的家伙”

洪承畴将地上的公文捡起来,简单地看了一遍,沉着眉头说道:“督师也不必生这么大气,只要我们能在郑州控制住流寇的嚣张气焰,打个胜仗,他们就没理由找我们麻烦。他们啊,也未必是不考虑督师的处境,只是觉得督师有意交好铁督师吧。”

“嗯”陈奇瑜渐渐冷静了下来,他当然听懂了洪承畴话里的意思。实在提醒他陈奇瑜对铁墨的态度有些不明确呢,这一点似乎很重要。铁墨在大明官场绝对是一个另类,这个人起家晋北,养的全都是私兵,整一个三不靠。如此一来,铁墨自然跟东林清流百官尿不到一个壶里去的,再加上铁墨现在又是皇帝麾下的马前卒,那更是被百官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跟铁墨走的太近,关系模糊不清,上边的人岂能没意见当初派他陈奇瑜去陕西接任杨鹤的三边总督职位,就是想减小铁墨在陕西的影响力。可是,真到了陕西,就会发现想做点事儿根本绕不开铁墨,跟铁墨起冲突,对他陈奇瑜一点好处都没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陕西剿匪如果出了岔子,一旦出了大的纰漏,到时候担责的可是他陈奇瑜。他陈某人可不想当第二个杨鹤,既然走到这一步了,又怎么可能不为将来考虑一下不跟铁墨打好关系,拿什么剿匪袁崇焕倒是剿匪时间不短了,可是高迎祥这股败退回来的流寇,却让袁崇焕越剿越红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43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