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6章 兵败孟家峪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276章兵败孟家峪

土坡之后,一个长相英武,胡须泛黄的中年男子靠着矮坡,喝了酒口水。看看头顶的太阳,他轻轻地拍了拍脸颊上的灰尘。

已经在这里躲了一天了,风吹日晒,尘土飞扬,都快变成土人了。这一天,吃土估计吃了有半斤,“前边摸得怎么样了官兵有没有发现我们”

一个瘦削男子趴在旁边,低声道:“张爷,你就放心吧,那帮子狗官兵一点防备都没有。之前还派人去西边,也都是防着不沾泥的,绝对没想到咱们会从他们后边摸上来。”

“好,让兄弟们都耐心点,等到了晚上,老子带着大家吃肉”张献忠舔舔有些干裂的嘴唇,面露微笑。他对今天晚上的行动信心十足,这个杜洪一看就是死脑筋,没跟义军打过交道。到了孟家峪,居然敢把营地建在地势低的地方,对后方也缺少警戒。这批官兵,就差在脸上写几个字“赶紧来打我”了。

张献忠虽然长相粗犷威猛,为人却是心细如发,杜洪壶里去,否则,不可能只有杜洪这一支兵马来孟家峪。以前大同府方面倒有两千人在孟家峪附近驻扎的,但杜洪到了之后,大同府的兵马就撤了。

杜洪还真是个蠢货,初来乍到,不想办法跟大同府和宣府的人打成一片,居然想着自寻出路。

春天的风真的很大,孟家峪植被不多,多是黄土坡,一阵强风扫过,漫天黄尘,遮天蔽日。常年生活在西北的张献忠,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但从锦绣中原来到西北的杜洪,却真有点受不了。这两天,他一直躲在屋里,门都不愿意出,这鬼天气,只要出门,张嘴就吃土。

“这是什么破地方天天与这黄土为伴”杜洪免不了发几句牢骚,旁边几位将领心中腹诽。这个时候,有的人已经开始后悔了。当初真不该站到杜洪这边来,这家伙虽然表现的很是不凡,可是到了孟家峪,一番瞎操作,便看出这人是个草包了。

“杜总兵,末将觉得咱们还是撤出孟家峪吧,到镇上安营再合适不过了”千总林辰出言劝道,杜洪眉头一挑,有些不悦的摆了摆手,“不可,我们若是撤出孟家峪,让别人看了,还以为我们怕了那些流寇呢,岂不是让某些人嘲笑我们”

林辰嘴角一抽,脸色有些复杂的笑了笑。娘的,你跟铁总兵斗气,别让我们跟着活受罪啊,这他娘的在孟家峪土坡下安营,摆明了是要吃土啊。真到了孟家峪,才发现杜总兵实在没什么军事才能,偏偏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就在此时,孟家峪外来嘞一批车队,这支车队是太原府高捷派来的,这可让杜洪脸上有光,开心了不少。高捷和杜洪都是内阁点的人,在杜洪遭人白眼的时候,总得帮帮忙才行。

有人送来一批物资,杜洪着实很高兴,可他哪里想到,因为这批物资,更坚定了张献忠偷袭的决心。

夜,繁星点缀,晚上的孟家峪不再像白天那样尘土飞扬,反而有种清爽感。杜洪与几名宣府将领,席地而坐,吃着烤肉,或许是因为今日高捷送来物资的原因吧,让杜洪对未来的宣府生涯有了许多信心,说起话来自然大气多了。

撕下一片肉,送给对面的人,杜洪笑道:“几位兄弟,杜某人是个粗人,说话不会文绉绉的。但今日杜某向大家保证,既然大家选了杜某,那杜某绝不会亏待大家,等这次回去,保大家升官发财,吃香的喝辣的。”

“哈哈,那谢谢杜总兵了”众人喜上眉梢,当初选择杜洪,就是看准了杜洪的后台。有内阁帮扶,升官发财可就容易多了。舍掉比较强势的铁总兵,退而选择杜总兵,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了。至少林辰觉得自己没选错,几十年来,文官跟武将争权,到头来哪个武将有好下场这场围绕着宣府展开的权力争夺,林辰并不看好铁墨,杜洪虽然废物,但挡不住杜洪身后站着内阁六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躲藏在阴暗处的那群人终于动了。张献忠吐掉叼在嘴里的稻草,翻个身,目光中露出贪婪之色,嘴角一咧,几颗黄牙有些扎眼,“嘿,活该骗我们啊,兄弟们,动手,干掉这群狗贼,那些好东西就是我们的了。”

对于物资,农民军也是馋得很。这年头,在西北扎根的,谁不缺粮食官兵多少还有人管着,农民军可全靠抢,谁抢了算谁的。

亥时中旬,几个身影佝偻着身子,悄悄地从坡上滑了下来。一名巡逻兵耳朵灵,支棱着耳朵听了听,转头望暗处看了看,“咦,怎么听到有动静”

队头回头看了看,甩手给了对方一个后脑勺,“毛都没有,别疑神疑鬼的,赶紧走,再撑半个时辰就回去睡觉。大佬熊那货就耍滑,都这会儿了还不来替班。”

话音刚落,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传来,队头刚想说些什么,就看到草丛中窜出十几个人。

“速战速决,赶紧冲进去”随着张献忠的到来,这支巡逻小队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杀了个干净。谁来队头吹响了挂在脖子上的竹哨,可是张献忠的人来的太快了。他们冲进临时行营,四处放火,很快便将大营烧成了火海。

张献忠提着大刀,捋了捋胡须,一马当先的走在中间。大手一伸,仰天笑道,“兄弟们,吃肉的时候到了,随我杀啊”

张献忠早年间在绥德从军,自有一部分部曲,这些人战力彪悍,便是与李自成麾下的兵马相比也不差。这群人杀进营地,配合相当娴熟,各自带队朝不同方向摸过去,一边杀一边制造声势。一时间整个营地火光四起,到处都是厮杀声,就仿佛来的是千军万马。

由于临近子时,许多士兵已经休息。当贼寇杀进来时,外围营帐的士兵来不及出来,就被砍死在营房中。

杜洪慌慌张张的跑出来,看到营中的情况,脑袋嗡嗡作响,他揪住一个乱兵,大声吼道:“前边是怎么回事儿不要乱跑,给本将回去,谁再”

“总兵大人,是贼兵杀过来了,好多的贼兵,领头的是黄老虎,前边兄弟们已经挡不住了,总兵快撤,再晚就来不及了”乱兵挣脱杜洪的手,继续往后边跑。在陕北,张献忠可谓是凶名赫赫,此人杀人如麻,嗜血狂躁。半年时间里,张献忠杀过多少人,数都数不清,他的凶名直追张大受和张存孟。

近些年,农民军内部更是称这三人为“三张王”,大王张大受,二王张存孟,三王张献忠。官兵不怕张大受和张存孟,就怕碰上张献忠。

杜洪不了解西北的情况,见那小兵居然继续逃,气得他浑身发颤,伸手去摸腰间的刀,“混蛋,老子宰了你”

刚想追上去,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越来越近,声音中满是恐惧与慌乱。抬头望去,就看到林辰披头散发的跑过来,对方浑身是血,一身甲胄也是破破烂烂的,“杜总兵,快走,张献忠很是凶猛,大营保不住了啊”

“哈哈,哪里跑”不等杜洪回话,远处传来一声咆哮,紧接着一个胡须飘飘的魁梧大汉带人扑了上来。杜洪大怒,抓起佩刀就冲了上去,“贼寇休得猖狂,老子剁了你。”

张献忠不退反进,脸色大喜,“来得好”说话间,张献忠与杜洪便撞在了一起,双刀相击,火星四溅,一招过后,张献忠神色如常,杜洪那张脸却涨成了猪肝色,握刀的手也轻轻打起了哆嗦。杜洪彻底慌了神,如果再打下去,非被砍死不可。

林辰心中暗骂,可是杜洪要真死在这里,他就算活着离开孟家峪,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只好带着人回来救杜洪。林辰手持双刀,拦在了张献忠前边,亲兵一拥而上,总算将杜洪抢了回来。捡回一条命的杜洪,总算认清了现实,随着林辰一起往外边逃去。

张献忠并没有付出多少代价,便轻松占领了孟家峪,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不得不说张献忠命好,碰上了杜洪这个不会打仗的料,但凡换个人,也不会把孟家峪轻松让给张献忠的,哪怕撤,也该把物资毁掉的。

一夜奔逃,来到孟家峪外,从小镇上向西看去,依旧能看到孟家峪隐隐传来的火光。杜洪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断喘着粗气,这可怎么办啊,自己带着人来捞功绩,结果功绩没捞到,反而大败一场,损兵折将。

杜洪想瞒着,至少想个过得去的理由把这事圆过去,但铁墨和满桂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孟家峪新败,宣府和大同府立刻往京城送了两道公文。

满桂和铁墨这两道公文完全相反,满桂在公文中大肆痛骂杜洪,说杜洪不顾劝阻,不念同僚之谊,任意抢占别人防区。如今轻敌之下,一场大败,必须严惩。

铁墨那道公文就有意思了,通篇竟然替杜洪说话。大体意思是:杜洪缺少领兵经验,初来乍到,没处理好各方关系,有此败情有可原,还请朝廷给他时间。

乍一看,仿佛是替杜洪求情,可仔细一琢磨,这内容太损了,摆明了是说杜洪无能,是个废物,还不会做人。

京城,内阁班房,钱谦益、成基命面色阴沉的相对而坐,气得够呛。铁墨把杜洪损成那个样子,杜洪这么废物,那选杜洪去宣府的人,岂不是有眼无珠了这个铁墨,骂人都不吐脏字,简直让你想发泄都找不到地方。

“这个杜洪,也实在是让人失望,之前再三嘱咐,要好生打关系,不要乱来。他倒好,刚到宣府没几天,就拉着人去打流寇,结果狐狸肉没吃到反惹一身骚”钱谦益恨不得抽杜洪两巴掌,这家伙简直是去宣府惹麻烦的。

成基命摆摆手,叹道:“此事也不能全怪杜洪,杜洪也是一片好意。这次孟家峪之事,大同府以及宣府一点反应都没有,摆明了就是看热闹。”

周廷儒眯着眼,轻轻地撇了撇嘴。宣府和大同府这个反应,不是很正常么杜洪是去干嘛的,是个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指望满桂和铁墨为杜洪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宣府和大同府没有下绊子,杜洪就该烧高香了。

内阁有些老大人作威作福惯了,有些不讲道理啊。之前伊宁大战,仗还没打,就给人家下绊子。轮到杜洪了,就冠冕堂皇的正义凛然了。果然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第二天,讨论的果然是孟家峪的事情,崇祯有意将杜洪抓回来问罪,省的杜洪在宣府分权。可崇祯刚刚露出这个意思,成基命等人就站出来一起替杜洪说话。

“陛下,杜洪初到,对陕北缺乏了解,有此败也情有可原。有道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若是一战而言罪,边军诸将岂不是人人背着包袱,以后还如何作战”

钱谦益拱手附和:“陛下,臣觉得成大人所言有理,此次可以略施薄惩,以儆效尤。如今陕北民乱越闹越大,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陛下三思啊”

朱由检双手扶着龙椅,嘴角含笑。看着这些人争前恐后的替杜洪说话,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生气。

很快,朝廷的处理意见就发了下来。杜洪因孟家峪之事,指挥不当,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消息传达到下边,满桂大骂一声无耻,罚俸三年,这算什么惩罚爬到杜洪这个位置的,有几个是靠朝廷俸禄生活的这惩罚,有等于无。满桂如此,身在西安府的陈奇瑜也有点看不下去,这次偏袒的也太过分了。孟家峪一战,死伤两千余人,仅仅是罚俸三年,这让下边的人怎么想

不过接下来,宣府和大同府已经没心思纠缠这点小事了。因为占据孟家峪的张献忠,并没有如众人预想的那样撤回去,而是向北攻取了府谷。张献忠这一举动,直接导致整个西北的局势紧张了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3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