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60章 孙承宗的担忧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160章孙承宗的担忧

陕北大胜,消息送达京城,长时间没有一点喜色的崇祯皇帝的脸上也终于多了一点笑容。

这段时间,许多糟心的事情都压在崇祯心头,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这两年,几乎把国库已经内帑大部分钱都送到辽东去了,可辽饷依旧不够,几天前袁崇焕又上书请求增加饷银。

崇祯想不通,不是一直在精简兵员么怎么兵员减少,饷银反而越要越多若是换个人,崇祯早就一封圣旨发下去,将那人抓到京城问个清楚了。可对方是袁崇焕,崇祯什么都没说,召集官员,想尽办法弄银子。

不为别的,只因为对方是袁崇焕。袁崇焕说五年平辽,只要能五年内把辽东乱事给平了,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崇祯不会说一个不字。

袁崇焕可是他崇祯选定的人,既然认定了他,那就得先想尽办法支持他。

十多天时间,崇祯想尽办法,又将内帑刮了一遍,发配给锦衣卫的俸禄往后拖了拖,这才凑出十八万两白银,紧急送往辽东。因为此事,朝廷官员可是颇有微词。陕西民乱越来越烈,好多陕西兵马饷银还没足额发放,陕西官员上书好几次,催促军饷了,朝廷一分钱都没给。袁崇焕倒好,写一封信,陛下就凑了十八万两白银赶紧送过去了。

莫说朝廷某些官员,就算九边一些总兵,对此也是相当不满。九边之首的宣府,这些年军饷也一直都是大问题,为了弄到足够的饷银,侯世禄不得不想些歪主意,要不是情况特殊,他也不会由着铁墨折腾了。总之,谁能给宣府折腾出钱来,侯世禄心里就喜欢得很。

九边都想着法子找活路,凭什么袁崇焕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凭他是蓟辽督师

朝廷内外多有不满,崇祯不是不知道,他总不能这个时候给袁崇焕拖后腿啊,袁崇焕做不成事儿,打得还不是他崇祯的脸

愁心事一茬接一茬,好在陕西那边有了好消息。闻听陕西两支流寇中的吴延贵一党被击溃,崇祯不由得大松一口气,脸上的喜色也多了些。

军报中,崇祯再次看到了铁墨的名字。又是这个铁墨,以骑兵突袭,这才彻底击溃吴延贵所部。从军报中可以看出,陕西众将有意推铁墨为首功。

铁墨,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居然两年内屡立战功,尤其是年纪,才刚刚二十。

不到二十岁已经是云府守备,游击将军。按他立的功劳,不赏又不行。思来想去,重振还是决定晋升铁墨为宣府参将,依旧任云府守备。

陕北大胜其他立功的将领,崇祯没费太多心思,直接把事情扔给了内阁,内阁拿出意见后,便直接通过,拟旨送往陕北。

文华殿,崇祯坐在书桌后,眯着眼睛,享受着不多的空闲时间。

下方椅子上,懿安皇后张嫣优雅的坐在一旁,仔细倾听着。

“皇嫂,你去过张北,与铁墨见过面,你可否说说,铁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可用不可用”

张嫣黛眉轻蹙,不知为何,心里突然紧张起来。不由自主的,眼前闪过那个男人的身影。

狂风大作的草原上,背对斜阳,一人一狼。

张嫣永远忘不了那一幕,这一生,还是第一次见到那样的杀戮,一人一狼,仿佛千军万马。

同样,张嫣也了解自己的皇弟朱由检。铁墨能力出众,却又有野心,皇弟心里肯定容不下这种人的。张嫣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平生第一次,在朱由检面前撒起了谎。

“陛下,铁墨这个人年纪轻轻,能力还是可以的,最重要的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几个月前,蓟州闹饷,本宫去山西募捐,那些人可是一分钱不愿意掏的,也是铁将军出面,这才凑足了钱。”

话一出口,张嫣便暗骂自己两句。自己干嘛非要替铁墨说好话

崇祯点点头,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样啊,朕让人了解过一些,此人穷苦出身,还去北边走过货。短短时间内,能在晋北打出一片天地,也算能力出众了。若是他真如皇嫂说的那样心向朝廷,倒是可以重用一下。”

“但是他太年轻了,还得好生打磨一下才行”

“朕也很年轻”崇祯淡淡的笑了笑,刚想再说些什么,这时门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仔细一听,原来是孙承宗在外边候着呢。

面对孙承宗,崇祯不敢怠慢,赶紧让王承恩把孙承宗请进来。年过花甲的孙承宗已经白发苍苍,可脚不利索,精神矍铄,一点也不像行将就木的老人。

进了文华殿,看到张嫣也在,孙承宗微有些错愕,拱手施了一礼,“老臣见过娘娘。”

张嫣哪敢受孙承宗的大礼,赶紧虚扶一把。

扶着孙承宗落座后,朱由检笑道:“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哎,臣是不得不莱啊,老臣想问一下,关于袁崇焕弹劾毛文龙一事,陛下打算怎么处理”

“这”崇祯立刻面露难色,倒不是不想回答,实在是他真的没想好该怎么办。

自袁崇焕到辽东之后,就跟毛文龙不对付,已经数次上书弹劾毛文龙,请朝廷治毛文龙的罪。之前好几次,崇祯都是和稀泥,劝袁崇焕忍一忍。不过这一次,袁崇焕态度很坚决,说毛文龙私通后金,要治毛文龙的罪。

对于毛文龙一事,崇祯答不上来,孙承宗面色一紧,叹道:“陛下,你之前不该把那十八万两银子送往辽东啊,袁崇焕既然是蓟辽督师,有些事情就得想办法自己解决,不能什么事都找朝廷。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内帑也空空如也,他不知道么”

“陛下如此惯着袁崇焕,他必生骄心,怕辽东要出乱子啊。”

崇祯坐在旁边,不解道:“出乱子老师,那你说学生该怎么办”

“陛下若没把十有忌讳,自然不敢乱来。但是现在,可不一定了。总之,老臣以为毛文龙必须要用的,毛文龙虽然私通贸易,冒领军功,做事儿如同贼寇。可有一点,毛文龙只要在那里,后金就不敢离开辽东太远。只要后金敢离开辽东,以毛文龙的性子,必然发兵辽东,在后金心口上挖一个窟窿。”

“毛文龙有他存在的意义,所以,哪怕毛文龙再不讨喜,也要用他。”

“为今之计,陛下最好修书一封,呵斥袁崇焕一番,让他顾及大局,维系好辽东的关系。”

“嗯老师,有这个必要么”

崇祯挠挠头,颇有些无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41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