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22章 五日之约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322章五日之约

李信的父亲李精白,早年间官拜山东巡抚,挂兵部尚书衔,当之无愧的朝廷重臣。后来崇祯当政,东林党崛起,朝廷大肆打压阉党一派,李精白因与阉党有旧,自然逃不掉被打击的命运。好在李家颇有财帛,用几万两银子捐输朝廷,这才免罪。心灰意冷之下的李精白彻底远离了官场,回到了老家杞县青龙岗。

李精白虽与阉党有旧,但名声并不差,尤其是在老家青龙岗镇,李家常有救济穷人的义举,所以百姓对李精白非常拥戴。自此之后,李精白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儿子李信身上。李信也没很争气,天启年间便已经中举,前两年会试,大有希望。可是让李家父子没想到的是,李信都没来得及参加会试,便被断绝了仕途。

由于李精白的原因,李信也被打上了阉党印记,当了京城,会考官员直接将李信打发了回来。仕途被断绝,算是倒霉透顶了。李精白心里不舒坦,但是李信倒很想得开。

李信本人对官场并没多少兴趣的,若不是因为父亲的原因,他也不会执意去考什么科举。现在仕途被断,反而不用天天抱着书本啃了。不用科举,李信就彻底放开了,他本身性情直爽,喜好舞枪弄棒,加之李家又是当地土财主,不用为生计发愁,于是乎李信结交了一群好友,专门打抱不平,伸张正义。每个月,李信还会带着人去镇子外的娘娘庙开设粥棚,救济穷人。

渐渐地,李信的名声越来越响,成了四里八乡最有名气的少年郎,不少人与他结为好友。李信闲暇之余,还将家里的仆人以及镇上一些同龄人集中起来,教习枪棒。

有一次,杞县有恶公子来镇上玩,看上镇上一位女子,想要抢走做丫鬟。李信闻讯之后,带着麾下这群年轻人出手,将恶公子的手下打得哭爹喊娘,最后还把恶公子抓起来,逼着那家人付了赎金。得到赎金后,李信没有留下,分给了手下的年轻人还有镇上的穷人,一时间李信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时间一长,青龙岗附近的人都不再喊李信的名字了,而是称呼他为“李公子”。在青龙岗,李公子是李信的独有称呼,其他姓李的富家子弟,支配称李大郎李二郎。

李信文武双全,博得周遭人的赞誉。可是李精白却气得够呛,舞枪弄棒就算了,还训练青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招兵买马呢。杞县巡检司过问过这件事儿,巡检司也是喜李信之才,想把他招到巡检司来。不过李信说什么也不去,搞得巡检牛耳力很没面子,好在李精白长袖善舞,给了些好处,才把这事儿摆平。

本以为巡检司的事情过后,李信会有所收敛的,哪曾想这小子变本加厉。李精白一直在考虑是不是该让着小子赶紧结婚,等成了婚就稳重多了。可还没来得及定亲呢,流寇就打下了杞县,紧接着便是有流寇袭扰青龙岗。

在李精白想来,流寇势大,让流寇卷走些财物就算了。可是一个没留神,自家儿子跑了出去,竟带着自己训练的青壮在镇外跟流寇打了起来。这一战,青壮们在李信的带领下击溃流寇,还斩了领头的韦布利。

李信得到了镇民的欢呼,可是李精白心里却是咯噔一下,这下彻底坏菜了

杞县,听吕伟良娓娓道来,吕伟良显然对李信做过一番了解的,介绍起李信,非常详细。听完之后,李自成不禁一阵慨叹,也生出几分爱才之意。似李信这等少年郎,若是招之麾下,必将如虎添翼啊。李自成想收李信,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自起兵以来,无论做什么,在别人眼里都是流寇。可李信的身份不一样,他爹李精白可是做过山东巡抚的人,更是挂兵部尚书衔,李信要是肯过来,那影响力绝对不同。

现在总算明白吕伟良为什么说李信不一般了,若是能招揽李信,死一个韦布利算得了什么背着手想了想,李自成笑道:“备马,咱们去青龙岗,这次,本将要亲自会会这个李信。”

李自成领着一票人马前往青龙岗,而此时李家正传来一阵阵怒喝咆哮。

大厅外几十个青年挤作一团,朝着大厅张望着,却没人敢进去。厅里,头发花白的李精白拿着一根竹棍,把桌子敲的砰砰响。在大厅正中央,跪着一个相貌俊朗的青衫少年郎,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李公子。

“逆子逆子啊你到现在还不知错吗为父说过多少次,少惹事,少逞凶,可你就是不听。”

李信虽然跪在地上,可瞪着眼睛,满脸的不服气,“父亲此话,孩儿不敢苟同,流寇犯我青龙岗,难道还要听之任之堂堂男儿,若不能保护乡里,任由流寇祸害乡邻,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杞县巡检司指望不上,难道孩儿带着人保护乡里还有错”

“你你总是有理你保护乡里是没错,可你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么韦布利那点人,不过是小部分罢了,他们就算来了青龙岗,顶多搜刮点财帛就走了。我们不惹事,他们也不会伤人性命。可是,你现在杀了韦布利还有那么多人,必激怒流寇,届时那李自成率大量流寇来犯老夫问你,就依你那点人,能挡得住上万流寇么”

“我孩儿”年轻气盛的李信顿时哑然,此时此刻,竟有种如坠冰窖的感觉。他本就是聪明人,李精白一番话,很快就想明白了。如此想来,自己并不是保护乡里,而是害了青龙岗啊。流寇的作风,李信一清二楚,盛怒下的流寇,要的恐怕就不是财帛那么简单了,到时候势必会血洗青龙岗的。

见李信垂着头不说话,李精白便知道儿子已经认识到错误了。暗自叹口气,放下竹棍,伸手将李信拉了起来。拍拍李信身上的尘土,直视着李信那张俊朗的脸,似乎想将这张脸永远印在脑海中。渐渐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悲伤气息,李精白浑浊的眼睛里似有水雾升起。

“阿信,你带着外边的人走吧”

李信哦了一声,可很快又愣住了,他呆呆的看着李精白,失声道:“爹爹,你让孩儿去哪儿朝哪儿走”

“哎,傻孩子,你们杀了那么多流寇,肯定会激怒流寇的。流寇很快就会来报复,你们不走,难道留在这里等死”

李精白按住李信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你带着那些人去亳州,亳州县丞林芝苏与为父是多年老友,他自会照顾你们。等过了风头,你们再回来,谨记,流寇未退,切莫回青龙岗。”

李信哪里肯接受,执拗的说道:“不,孩儿不走,一人做事一人当,此次祸端是孩儿惹下的,没道理让爹爹受累。若是孩儿带着人走了,累及爹爹和乡亲遭难,那孩儿岂不成不忠不义之徒了”

李信振振有词,李精白却是怒不可遏的扇了对方一个耳光,“混账话,这个时候知道忠孝仁义了当初下手的时候,怎么没想过这些了逞匹夫之勇,就是忠孝了小祖宗,这个时候就别说这些了,你要是真有心,带着那些人走,给咱们青龙岗留点根,难道真要我青龙岗尽数覆灭,亡于流寇,你才甘心”

“我孩儿不是这个意思孩儿”一向足智多谋,心智坚定的李信,这一刻慌了神。李精白的话让他有一种莫大的压力,仿佛千斤巨石压在了心头。

“什么都不要说了,为父晓得你的心思,这个时候,多保住点才最重要啊”李精白挥挥手,将一个包袱递给了李信,“孩子,赶紧走”

李信深深的望着父亲略显苍老的脸,一时间悲从心中来,咬紧牙关,重重的转过身,“爹爹保重,孩儿这就走”

院外的那群年轻人都很听李信的话,李信说有要事去亳州,他们也没多问,提着棍棒跟着他上了路。青龙岗镇离着亳州有上百里路,中间还隔着一个归德府,李信一心赶路,半日间便来到了归德府宁陵县。

李信走后没多久,李自成的大军也来到了青龙岗。李自成下令麾下兵马将青龙岗重重围困,带着吕伟良等人来到了李家大院。

早已有所预料的李精白,对流寇的到来并不觉得意外,他并没有太多慌乱,反而镇定自若的迎了上去。李自成初见李精白,也不禁暗自慨叹,不愧是做过一方巡抚的人,气度就是跟别的士绅权贵不一样。

这一次,李自成严令各部约束好手下,对青龙岗更是秋毫无犯。见了李精白,便拱手道:“李先生安好,本将冒昧前来,还望勿怪。”

“素闻李将军治军有方,能征善战,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还请将军移步大厅”李精白心中暗笑,并没有把李自成的客套放在心上。同样,李自成也没觉得李精白是真的好客。

二人心里都很明白,接下来的谈话才是最紧要的,一旦谈不拢,转眼间流寇就会血洗青龙岗。

客厅内,侍女战战兢兢的将茶水放在桌上,逃也似的离开了。李自成好整以暇的观察着客厅里的装饰,很随意的问道:“李先生,久闻令郎少年英杰,文武全才,不知可否找来一叙”

李精白心中苦笑,果然是冲着儿子李信来的,幸好自己让儿子离开了青龙岗,“恐怕要让将军失望了,昨日逆子闹脾气,带着人去了商丘,眼下并不在镇上。”

李自成双眼一眯,露出古怪的笑容,“是嘛真让人失望啊,商丘,好地方呀。不过像令郎这样的大才,本将军等上几天也是无妨的。五天时间,相信足够令郎在商丘打个来回了。”

李自成笑容和善,可是李精白却心中大怒。五天,说白了五天内要是见不到李信,李自成就要血洗青龙岗镇。见话说到这份上,李精白也不打算装下去了,于是语气一变,脸色变得有些森然,“哈哈,别说五天,十天你也等不到我儿,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李自成并没有生气,指着李精白,轻声道:“李先生,你又何必动怒呢我们不妨打个赌,若是令郎五日内归来,你便不再阻拦,如何”

“休想”

“李先生,有些事情可由不得你”

李自成撇撇嘴,早已经有了决断。李信此人,肯定要收归己用的,若是不能为我所用,那便除掉他。

话说身在宁陵县的李信又真的会舍得下青龙岗么答案是否定的。在宁陵停下脚步后,李信就再也无法继续南下了,一想起青龙岗可能的遭遇,他就狠不下心来。就在这时,一队商客聊起了流寇进驻青龙岗的事情,这下去亳州的路彻底断绝了。

那些从青龙岗出来的年轻人哪里舍得下家乡,知道真相的他们,有许多人不愿意去亳州,哪怕是死也要跟爹娘死在一起。

三日后的青龙岗镇,风和日丽,一队年轻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镇子南口,领头的青年手持长枪,相貌堂堂。

李精白愤怒而绝望,他做梦也没想到李信竟然带着人回来了这是羊入后口啊,这种情况下,许多事情就由不得自己了。

依旧是那个大厅,相对而坐的却变成了李自成和李信。李信眼中怒火熊熊,充满了斗志,这与李精白的圆滑老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韦布利是小爷杀的,要杀要剐冲我来,不要祸害青龙岗的百姓”

“呵呵,李公子果然是性情中人,本将军何时说过要屠戮青龙岗了”李自成扶着桌子,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今日只要李公子一句话,跟不跟本将军走”

“走如何不走又如何”

“李公子是聪明人,那应该知道,本将军不喜欢被人拒绝而且,似李公子这等英杰,真的愿意一辈子窝在小小的青龙镇么如今朝廷昏庸无道,累及百姓没有活路,正需你我有志之士,振臂一呼,重现朗朗乾坤”

好一个朗朗乾坤

这话出自李自成之口,竟有种讽刺的感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409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