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98章 你杀我杀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898章你杀我杀

死了多少人,不知道,反正整个枯黄的伊宁大草原都被染红了,尸体一个挨一个,遍布整个大草原。夜陵王惨败,只能拼命地往焉耆镇逃去,可到了焉耆镇的,等待他的不是尊重,而是毁灭。原来周定山早就奉命占据了焉耆镇,就等着夜陵王逃来了,碰上夜陵王,那也是活怪夜陵王倒霉,周定山两三招内,就取了夜陵王的头颅。

伊宁大战,共斩敌六万余,此次晋北军没要俘虏,将这六万人的透露全部割下来,在焉耆镇之南组成了一做人头山。

一些人逃回去后,依旧是睡不着,甚至竟有些痴傻,因为他们忘不了那是一场什么样的屠杀,鲜血几乎能盖住整条孔雀河,死者的人头组成了一座山。

不管怎样,这一仗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不仅灭了夜陵王,最重要的是还重重的警告了那些西域部落,以后谁要是敢惹晋北军伊宁大草原上的人头观就是例子。

对于这些西域各部来说,这一天是可怕的,鲜血染红了整个伊宁草原,寒风里,枯草清冷,肆虐着一股无尽的悲哀。曾经的可汗浮图城里,铁墨手抚城垛,俯瞰整个天地,他要的就是杀戮,要的就是征服,只要征服了这里,他就可以拿出全部精力去对付如狼似虎的女真。当然,还有大明朝廷,也许从今天开始,大明朝廷再也容不下他铁墨了,因为如今的铁墨已经让许多人深深恐惧。

伊宁大战,双方共投入近二十万大军,历经四个时辰的厮杀,最终晋北军依靠着强大的骑兵取得了胜利,一战斩联军六万余,占据了龟兹、焉耆镇等大片土地。经过这一战,不仅打垮了西域最强势力,也将高原上的吐蕃人困在西南方。

这一场大战,远比拿下瓦剌要重要得多,伊宁大战,让铁墨变得再无后顾之忧。伊宁大战的胜利,对于某些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多尔衮做梦也想不到铁墨会这么快就发起河套平原上的大战,刚刚打下瓦剌,连续大战,谁能吃得消多尔衮真的走入了误区,或者说他没有真正的了解瓦剌之战的详细情况。攻伐瓦剌,晋北军并没有太多损耗,这种情况下,立刻发起伊宁大战,一点都不稀奇。

消息传到京城,朱由检的脸都绿了,他坐在椅子里,面无表情的看着那封边关急报。征服瓦剌,夺伊宁草原,这是何等样的丰功伟业,可以说铁墨正一步步开拓着一场大唐盛世之风貌。如今大明子民各个都说铁墨的好,在他们眼里,这个曾经的小小军户已经是大明不可战胜的战神。朱由检真的不想看到这种结果,大明是他朱由检的,不是铁墨的,朱由检不想看着这种局面一点点恶化下去,清流百官更痛恨铁墨。

现在铁墨手握瓦剌河套走廊,更是占据了林丹汗势力西面大片土地,等到他将这些地方消化后,是何等的强大,一旦晋北党生出别的想法,会出现什么局面。东林党可不想自己手里的权力受到威胁,有时候绝境中,往往会变得疯狂,此时成基命就冒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

这些天成基命的脸色都阴沉的可怕,好像在谋划着什么。周知寰从辽阳府回到了京城,成基命与几名大臣经常和周知寰进宫议事,也没人知道朝廷到底想做什么。

张北都督府,随着晋北军势力一步步扩张,晋北一点点变得繁荣,前工部侍郎李航也不再那么顽固,铁墨当然不会埋没李航这位大才,回到张北后就调李航到张北就任晋北大学堂总祭酒,有了李航,陈子龙也能解脱出来,全心担任青狼王府宰执,统筹调度晋北大小事务。

如今晋北大小事务已经走向正轨,一切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尤其是晋北大运河,已经连通几个州县,覆盖大半个晋北,也许明年就可以因黄河水了。打下回鹘和瓦剌,总要有大将坐镇,铁墨只能将耿仲明调到可汗浮图城,马芳调任王庭任知府。铁墨倍感人才太少,好在晋北大学堂的学子明年就可以做事了。

十一月二十七,文武群臣集聚都督府,众人商议的依旧是蒙古人与女真之间的战事,自得到京城传来的消息后,铁墨就头疼起来。他能想到朝廷想做什么,与虎谋皮的事儿朝廷可没少做,可是这次真有点愚蠢到家了,这么急着灭了杜棱洪,对大明又有什么好处虽然能拿回应昌,但女真人又是那么好伺候的,保不准会在应昌开点后门,到时候重新夺取应昌,还不是易如反掌

陈子龙主持都督府大小事务,所以这次议事依旧由他主持,倒是铁督师和王左挂看上去悠闲得很。陈子龙也习惯了铁督师撒手掌柜的作风,至于王左挂,除了打仗出歪点子整人,其他时候别指望他能有什么帮助。很快陈子龙就拿出了方案,调敏特、奥尔格、耿仲明共同驻守西关一带,以防止女真人突然对西关发动突袭。

十一月二十八,铁墨就离开了张北,这次同行的人可不少,海兰珠和常闵月总是要跟着的,因为朝廷要联姻女真,她们两位不可能不到场的。由于大婚设在腊月二十四,有着喜迎新春的意思,又叫双喜临门,所以这次去京城,肯定是要在京城过年了。

腊月初六,经过长时间的奔波,一行人终于回到了京城城,这次回来,明显的感觉到一丝不同,变量的街道宽阔了许多,而且城中也多了不少异族人,这些人大都是来京城经商的金国商客。自从金国与大明盟约的消息传出来之后,金国商客可是络绎不绝的来京城做买卖,大明朝给的最惠国待遇,可真是让这些金国商客赚了满满的。

由于天气寒冷,所以海兰珠一路上坐在温暖的马车里,入了京城,才从马车里出来。说起来也有一年半时间没回京城了,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朱琏顿生感慨。裹着一件黑色披风,行走在永定河沿岸,在南边与蔡河交界的地方,并没有太多人。常闵月领着大队人马回督师府,铁墨则陪着海兰珠沿着河边慢慢走着,犹记得当年初次相见,曾经的故事远去,留下来的是久久的回忆。海兰珠牵着铁墨的手,她美丽大方,端庄绝伦,她高雅的气质,让人望之钦佩。杨柳低垂,却已干枯,铁墨帮着海兰珠紧了紧披风,笑着问道,“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到什么不一样”

海兰珠莞尔一笑,白了自家官人一眼,走到杨柳下,踮着脚,折断柳枝,“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海兰珠话里有着几分柔情,几分自信,这里是大明的国都,是属于王者的地方。铁墨拉起海兰珠的手,轻轻地吻了吻,是的,终究要回到京城的,也许,那一天不会太迟。

腊月初九,由于临近郡主大婚,各国使节纷纷来到京城,让铁墨倍感意外的是,金国使节竟然是那位十三贝勒多尔衮。多尔衮是来庆贺婚礼的

呵呵,铁墨绝不相信,恐怕是为了和朝廷商量如何拿下南京临应昌的吧。铁墨也没想过去跟十三贝勒见个面,他们双方之间的约定已经算过去了,如今多尔衮坐拥广宁,手握四万大军,已经超出皇太极的掌控了,要是这会儿逼着皇太极下狠手,估计多尔衮转过脸就跟杜棱洪联合,合兵一处攻打河北。千万不要小瞧了多尔衮,这位十三贝勒务实的很,只要对自己有利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腊月十四,朝廷于御花园宴请群臣以及各国使节,铁墨做为晋北之主,没有理由不参加,临近傍晚,海兰珠就帮铁墨换上一身锦服。酉时初,天色就已经暗下来,铁墨便领着几个娘子军去了御花园,徐美菱对那官家举办的宴席没有兴趣的,但耐不住海兰珠说。

其实都督府所有的女人,还没有敢违逆海兰珠的,这一点是常闵月无法做到的。阿琪格算得上狡诈多智,心黑手辣了,哪怕面对萧公主,她依旧没有半点畏惧,可面对海兰珠,却心虚的很。因为海兰珠不会有什么激烈的手段,却往往让你浑身不自在。

宴会进行的很顺利,少了李航那样的顽固派出来闹事,还有谁会打朝廷的脸呢大明不乏智者,他们也许知道朝廷一味讨好后金国有什么后果,但就是不说,当坐在位子上的人已经迷失了双眼,那么底下的人为了自保就会封住自己的嘴。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本来是大好的日子,偏偏有一些事情搞得人心绪不宁。今日常闵月领着人来街上采办年货,铁墨闲来无事陪着师师一起上街,本来挺好的事,却碰上一件恼人的破事。

在永定河街上,围拢着一群人,挤进去一看,打听一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今日一个金国商客与一个商贩起了冲突,二人言语不和,那金国商客估计是猎户出身,掏出一把短刀直接把那商贩刺死了。这不,百姓们正围着这名金国商客大肆攻伐,要将他扭送开封府呢。

虽然杀了人,但这位金国商客却凛然不惧,也不逃也不骂,就大刺刺的坐在桥墩上,等着开封府的人来。铁墨好奇了,这可真是邪门了,杀了人都如此镇定,还不怕见官。

铁墨觉得奇怪,常闵月可是早就见怪不怪了,悄声细语道,“夫君有所不知,自从我大明与金国盟约之后,金国人在京城可是横行霸道,就是杀了人也就是配上百贯钱的事情。”

“还有这事儿”铁墨有点不信,还有意去开封府凑了下热闹,正如常闵月所言,金国商人进了开封府并没有受到半点虐待,还好茶好水的伺候着。等着十三贝勒一来,只是说了几句话,就留下两百贯钱走了

铁墨算是明白了,敢情在多尔衮眼里,死个大明百姓就值二百贯钱啊。赵天泽主政顺天府,看上去懦弱不堪,但铁墨也不会去怪赵天泽,之所以如此,还不是因为大明朝廷签署的盟约限制不过铁墨可不是那种忍气吞声之人,既然拼谁有钱,那就拼一把,看看到最后多尔衮会怎样。

临近年关,京城人满为患,做为大明国都,自然有着国都的繁华风貌。京城百姓忙着过年,那些金国商人却不会,因为他们可没有过年的传统,随着金国商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多尔衮与大明朝廷签署新的盟约,金国商人可是越来越嚣张了,在京城城中强买强卖的事情可不少见。

许多大明商户有时也只能忍气吞声,脾气不好的,还会将这些金国商人告到顺天府,只可惜,对这些金国商人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这些人还是该怎么样就怎样。顺天府也曾将这些金国商人拘捕,但每过一天又放出来,那些吃了亏的大明商户自然是不乐意的,找到顺天府讨要说法,顺天府知府赵天泽殿下更绝,竟然自己出资弥补商户的损失,美其名曰为了维护友邦情谊。赵天泽两边和稀泥,搞得那些金国商客越来越嚣张,简直就是有恃无恐。

这些金国商客说是商人,其实大都有过从军经验的,女真人数不多,男子十三便要追随部族作战,所以女真人大都非常好斗。腊月二十八,京城天香楼举行鉴酒大会,其实每年天香楼都会举行鉴酒大会,这一日大明各地酒商都会云集此地,因为天香楼可是京城第一楼,这里的美味佳肴号称赛过了御膳房,酒商们也都想接着天香楼推销下自己的酒。

今日酉时一年一度的鉴酒大会,别说京城里的大户了,就是苏杭一带的人也跑到这里凑热闹,尤其是那些才子们,可是号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只要是文雅的事,那都要说出点一二三来才行,像品酒这样的雅事,才子们怎么可能错过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69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