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1章 曹文诏眼前的难题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151章曹文诏眼前的难题

任职三边总督后,杨鹤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命令宣府、大同府、辽东三镇兵马南下。同时,命令川北老将吴国辅拖住商洛道的王大梁,着令陕西兵备刘应遇率兵北上,配合宣府三镇兵马,打败盘踞在延安府的吴延贵。

杨鹤的意图很明显,陕西的兵马不足,那就集中兵力先灭掉乱当中的一路。

杨鹤的决定也不算有错,可他真的高估了陕西当地兵马的战斗力。

刘应遇作为陕西兵备,最是了解陕西各卫所兵的情况。看上去麾下有三万多卫所兵,可实际上兵员素质参差不齐。能配合吴国辅把王大梁这股乱党限制在商洛道,已经是极限了。去陕北剿灭吴延贵,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文管一张嘴,武将跑断腿。

刘应遇心里一肚子火气,可又不能说,在拖延两日之后,还是从潼关去陕北。不过刘应遇也是沙场老将了,在出发前已经修书一封紧急送往米脂。

此去陕北,更多的是因为朝廷命令,毕竟三边总督杨鹤大人就在陕南待着呢,要是什么都不做,朝廷肯定会发怒的。去肯定要去的,但必须陕北边军配合才行。如果边军不把吴延贵的乱党拖住,乱党趁机兵出甘泉,半路上打一场伏击,那他刘应遇非倒霉不可。

陕南韩城,如今陕西烽烟四起,杨鹤巡视陕南,后来乱党王嘉胤南下围攻西安府。西安府暂时回不去,杨鹤便停在了韩城。

随着杨鹤一起待在韩城的,还有陕西布政司的几名官员,其中一人便是布政使参政洪承畴。

有鉴于陕西目前的局势,杨鹤愁眉不展,却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尤其是朝廷许他总领陕西一切军政要务后,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些。最近,更是对陕西兵备刘应遇的行为生气。着令刘应遇去陕北,可是对方竟然磨磨蹭蹭的拖了两三天,要不是再三催促,恐怕刘应遇还窝在潼关呢。

“堂堂一方兵备,值此危难之际,不思报效朝廷,实在可气。”

杨鹤的脸色很难看,洪承畴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不过,洪承畴并不觉得刘应遇有什么错,吴延贵可不是王大梁,其麾下乱党可有不少之前反叛的官兵,战力不是王大梁的流民能比的。

心里很明白,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劝杨鹤。

杨大人一心为国,可他对军务以及人情世故几乎一窍不通。这个时候催促刘应遇去陕北跟吴延贵打,这不是逼着他去送死么

刘应遇又不是傻子,不提前跟陕北的边军打好招呼,怎么可能会轻易出兵北上可惜,杨大人根本看不到这一点。而且,对杨鹤的一些政策,洪承畴也是颇有微词。

杨老大人给各部兵马下了命令,多以招抚为主。呵呵,招抚,拿什么招抚朝廷不能有效赈灾,那些乱党就算放下刀枪,过不了几天还得继续造反。

饥民造反,那是因为活不下去,缺粮才是根本原因。没有粮食,官兵招抚有个屁用

对于乱党,没有多余粮食安置的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陕北米脂,铁墨等人聚在一起,也在商量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杨鹤现在可是名义上的陕西最大的官员,不仅仅是三边总督,更是辖制陕西所有兵马。如今杨鹤有令,如果什么都不做,也说不过去,毕竟杨鹤现在代表的可是朝廷。

刘应遇已经领兵北上,估计不出两日便会抵达陕北,到时候该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哎,杨总督可是给咱们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啊”曹文诏捏了捏眉心,自打从军辽东,大大小小的仗经历了不知凡几,也算见多识广了。可即使如此,也依旧想不出有效的主意应对眼前的局面。

李自成突然反叛,导致宁夏、甘肃几镇边军损失惨重,就连王国和李显宗也死在了高柏山上。

陕北边军,本来是兵分两路,齐头并进的,现在白洛城那一路边军算是彻底残掉了。甘肃、宁夏几镇边军还躲在白洛城舔伤口呢,哪还有精力配合米脂边军进攻延安府

想过需多主意,但有一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那就是单靠宣府、大同府、辽东三镇边军,兵力太少。

兵力,成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哪怕曹文诏胸有韬略,善于行军布阵,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凭空弄出几千兵马来。

“铁将军、娄将军,咱们如果一直待在米脂城按兵不动,估计不出几日,朝廷就会辖制责令我们出兵了。无论如何,我们总得做点什么才行。”

铁墨和娄大集面面相觑,就连旁边的曹变蛟也挠起了头。

“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白洛城那一路兵马已经折掉了,光靠咱们不到一万人的兵力,如何面对近十万贼兵如今李自成率领三千多边军加入乱党,吴延贵那些人正寻思着找咱们晦气呢。”

曹变蛟刚发完牢骚,就被曹文诏吼了一嗓子,“你闭嘴,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娄大集赶紧抬起手,打了个圆场,“曹将军,你也别骂小曹了,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如今乱党士气高涨,咱们自保尚且怕兵力不足,哪还有心思进攻延安府。真要按照杨总督的命令办,最后就算能打败吴延贵,估计咱们和刘守备麾下儿郎,能活下来的也剩不下几个了。”

“如果真要打,也不是不行,除非增兵”

说到“增兵”二字,娄大集就面露苦笑。曹文诏苦恼的瞧着额头,愁色越来越深。

其实曹文诏也知道,增兵那是在做梦。九边重镇也有自己的利益考虑,尤其是宣府、大同府和辽东要防着蒙古和女真人,更不会派更多兵力填到陕西这个无底洞的。

但凡有脑子的,都知道陕西民乱剿灭不了,没有足够的粮食,老天爷还年年闹旱灾,民乱停不了,除非把陕西地界上的活人全杀干净。

正因为明白,所以从一开始,侯世禄以及满桂等人都打着小算盘,寻思着让麾下兵马装装样子。派兵,纯粹是因为朝廷命令,不得不派,可要是继续增兵陕西,那对不起了,请朝廷先准备好粮草。

增兵,不现实。可是不增兵,想要打败盘踞在陕北的吴延贵,几乎是不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03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