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3章 攻略野猪峡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153章攻略野猪峡

“二弟,你以为吴延贵真能守得住延安府么如今延安、甘泉、安塞几座城中是什么情形,你不知道么自入城后,吴头领麾下烧伤抢掠,城中十室九空,那袁马更是吃人为乐。甘泉、安塞已经成了地狱。不知收揽人心,不知经营一城一镇,岂有不败之理”

“若是吴头领愿意听我的,舍了延安府领兵南下,或许还能多活几年,可惜,他舍不得那几座城池。他让几座被自己毁的不成样子的城墙跟拴住了失败就在眼前”

听着王左挂的话,苗美面露惊色,轻轻地摇着头,“这怎么可能官兵能打下延安府”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你可知盘踞在米脂城的是哪几路兵马宣府铁墨、大同府娄大集、辽东镇曹文诏,你不知娄大集和曹文诏,总应该晓得铁墨是何许人吧”

“当然知道”苗美苦笑起来,如今农民军之中,还有几个不知道铁墨的名号的

晋北活阎王,杀人葬火场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吴延贵,这些人哪个没吃过活阎王的亏。就最近,吴延贵麾下最凶狠的袁马,也差点被活阎王杀的全军覆没。

“小弟承认,活阎王很厉害,但是官兵兵力不足啊。”

“兵力不足或许吧,但是你敢保证官兵不会增兵陕北只要官兵肯增兵,兵力不足的问题就荡然无存了。而且,依为兄推测,官兵肯定会增兵的。”

虽然是推测,但是王左挂的语气却异常坚定。他不是没对吴延贵表达过自己的担忧,可是得到延安府后的吴延贵仿佛换了一个人,再也听不进半点意见,尤其是李自成率兵投靠后,吴延贵更是信心极度膨胀。

“二弟,你还记得当初咱们在绥德起兵,为的是什么吗”

苗美眉头一挑,笑道:“当然记得,大哥是想让更多的乡亲能吃上饭,这才领着兄弟们攻破县城,对抗朝廷。为了不起冲突,大哥还把头把交椅让给了王嘉胤。”

“是啊,我们只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吃上饭,可是自从拿下延安府之后,你看看吴延贵那些人都做了些什么观之前种种,他们只会让更多的人吃不上饭,从来没想过怎样让更多的人填饱肚子。”

“延安府本来还算不错的,自吴延贵带兵进城,才一个月时间,便换了样子。百姓易子而食,人骨为碳。这情形,可是我们想要的”

“可是,咱们来麻陂山做什么如果吴延贵靠不住,为何不去咸阳找王嘉胤”

“找王嘉胤他与吴延贵又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吴延贵”王左挂面露冷笑,无不讥讽的瞥了下嘴角,“莫看王嘉胤好几次请为兄去,那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的,若是为兄真去他麾下坐第二把交椅,你觉得他真能容得下为兄如今王自用、高迎祥等人尽归王嘉胤,咱们兄弟去了,还能有命在”

“这”苗美顿时哑然,“小弟倒是忽略了这些,那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总不能一直待在麻陂山上吧”

王左挂蹙着眉头,抬手指了指韩城所在的方向,“我们只需要等着就行,我们的机会就在韩城。”

“韩城”

苗美想破脑袋,也想不出韩城能有什么机会。

陕北以及陕南烽烟四起,白骨遍地。崇祯二年的春天,比以往都要干旱,好多地方地皮已经裂开,像一张张饥渴的嘴巴,等待着天降甘露。

可是老天爷不知道犯了什么病,从二月中旬,一直到四月初,初春已过,上天没降下一滴雨。

四月初,陕北大地看不到一丝绿意,草木枯焦,赤地千里。饥荒越来越严重,好多地方已经住不下去,饥民外逃。

草木尽,人相食。

或许这句话是如今陕北的缩影吧,沿着乡间土路,走上半里地,就会看到路边撒着破碎的白骨。有一些骨头焦黑如炭,让人心颤。

三月份,为了给朝廷一个交代,驻扎在米脂城的三镇边军慢悠悠的占据了清涧和绥德。但也只限于攻占这两座空城,却为在前进一步。

三镇兵马与吴延贵的乱党形成了对峙之势,而刘应遇的陕北兵马也进入清涧城,与三镇边军合兵一处。

三边总督杨鹤连发好几道手令,催促着曹文诏、刘应遇等人赶紧与乱党展开决战,拿下延安府。除了刘应遇象征性的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后,再没有任何大的军事行动。

曹文诏等人也有苦衷,他们不是不想决战,而是时机未到。总之,强攻甘泉和安塞几座坚城,是万万不能干的。

陕北局势如此,陕南的局势更加不堪,王嘉胤以王自用和高迎祥为主将,几乎横扫西安府和凤翔府,就剩下把西安城拿下来了。陕西官员的求救信一封一封的送到杨鹤手中,可是杨鹤一点办法都没有。

陕西的官兵就这么多,哪有援兵支援西安府越是如此,杨鹤越是心急如焚,在他想来,只要陕北的边军能打垮吴延贵,就能有更多的兵力去对付王嘉胤了。

杨鹤思来想去,修书一封送往京城,希望朝廷以圣旨的形式催促一下驻扎在米脂城的边军。

两天后,杨鹤的信便送到了崇祯皇帝手中。此时,崇祯手里除了杨鹤的信,还有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礼部郎中马懋才亲笔所写,崇祯一字一句的看着,神色严肃。

自陕北大旱,民乱四起之后,久居紫禁城的朱由检苦于不知道陕西的真实情况,一直下不定决心该如何对待这些闹事的乱党。这种情况下,礼部郎中马懋才主动请缨,前往陕西,替朱由检监察民情。马懋才历经四个月的时间,才写下这封信。

“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

一封信,详细的描述了陕西的情景,人相食,烧人骨。更可怕的是,因为死的人太多,气温回暖,疫病也随之弥漫开来。

这哪里是陕西,简直是一片炼狱啊。

崇祯的手不受控制的颤抖着,眼眶微红,不多时几滴泪水落在了信纸上。这一刻,他的心是如此的疼痛。

那些所谓的盗匪乱党,也是朕之子民,天降大灾,朝廷赈灾不力,是朕之过。

这封信,让崇祯皇帝的心变得更加坚定,他终于做出了选择。

一共两道旨意,一道送往韩城,一道送往米脂城。

圣旨中,崇祯不仅催促宣府三镇边军尽快打开局面,还着令陕西兵马对待乱当时,要以招抚为主。

得到圣旨后,曹文诏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招抚为主拿什么招抚陛下也是太想当然,招抚哪是这么简单的,难道咱们还要去感化吴延贵那帮子人”

铁墨也是暗自摇头,不怪曹文诏发牢骚,实在是这事儿很不靠谱。怪崇祯么似乎也不怪他,他只是太年轻了,考虑不周罢了。

仔细来说,崇祯真的很努力,他想当个好皇帝的,也有成为好皇帝的潜质。可惜,眼下这种局势,根本没时间让崇祯一点点成长起来。因为环境不允许,反而是做得越多,错的越多。

对招抚这事儿,铁墨等人不以为然,可是朝廷的旨意却不能不理会。

拖了这么久,要是再不动点真格的,朝廷就该对他们这些将领动真格的了。在这种情况下,三镇边军联合刘应遇,终于展开了新的军事行动。

崇祯二年四月初七,铁墨以刘国能为先锋,直扑野猪峡。与此同时,刘应遇率兵威逼甘泉,而曹文诏和娄大集则率领边军主力,牵制安塞城的乱党。

野猪峡并不起眼,乱党并没把野猪峡当回事儿。直到刘应遇率兵逼近甘泉后,龟缩在甘泉的乱党才感觉到一丝不同。此时,驻扎在延安城的吴延贵,也开始头疼起来。

自刘应遇逼近甘泉,延安城就跟甘泉失去了联系,吴延贵派一支兵马前往甘泉,想要了解那里的情况,结果这支兵马刚走到半路,斜刺里杀出一支官兵,最后仓皇逃了回来。

知道这时,吴延贵才知道野猪峡的重要性。野猪峡看似不起眼,却横在甘泉和延安中间。官兵驻扎一支兵马于野猪峡,随时出动,直接切断了两座城池之间的联系。

甘泉不比安塞,这里的粮草给养一直是从延安调拨的。而且,因为之前边军主力驻扎北面的原因,大部分兵马都集中到了安塞城,此时甘泉的守兵并不是太多。

以前,倒没什么危险,可是现在刘应遇的陕西兵马也加入进来,甘泉的守兵就有点不够用了。虽然陕西卫所兵战斗力有限,但是人多啊。

此时吴延贵开始担心起甘泉的安全,万一甘泉被官兵拿下,那延安府南边的屏障就没了。

吴延贵很想调援兵入甘泉,可以为此事,又犯起了愁。援兵太多,延安和安塞的安全就无法保障,援兵派少了,估计又会遭到野猪峡那支官兵的拦截。

一时间,野猪峡成了吴延贵心里的一根刺,不除不痛快。

总之,不把野猪峡的官兵灭掉,干什么事儿都舒服不了。不过,吴延贵生性谨慎,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

接下来两天时间,乱党向甘泉送粮草和援兵,半路上全被野猪峡上的官兵拦截了下,搞得吴延贵不胜其烦。野猪峡上的官兵不要人命,但是恶心人啊。

吴延贵终于还是忍不住了,踌躇良久,决定派混世王武自才和九条虫石钗率一万兵马围剿野猪峡。

吴延贵着实被野猪峡上的官兵搞烦了,一心要拿下野猪峡。武自才和石钗这次率领的兵马,不少人是以前陕西的卫所兵,战力还是可以的。

武自才和石钗得到了吴延贵的严令,所以一点都不敢耽搁。休息半日后,便对野猪峡发起了猛攻。

野猪峡两侧为丘陵,海拔也不是太高,防守起来很困难。乱党来势汹汹,刘国能顿时压力很大,打了两个时辰,至傍晚时分,野猪峡有一半地方已经被乱党拿下。

照这种情况,等第二天天一亮,乱党再加把劲儿,便可以将野猪峡掌控在手中了。

武自才和石钗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们心情变得愉悦了许多。来之前,听说驻守野猪峡的官兵是活阎王的部队,还颇有担忧,没想到,活阎王的兵马也不怎么样啊。

次日,不到辰时,天刚蒙蒙亮,野猪峡就响起了一阵厮杀声。武自才一个激灵坐了起来,看看天色,小声嘀咕了一句。

“这个九条虫,还是原来的急性子。”

武自才以为是石钗立功心切,急着抢功,率先对官兵发起了进攻,所以没将外边的厮杀声放在心上。

可是很快,他就看到一个人一脸惊慌的跑了过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九条虫石钗。

“武兄弟,不好啦,官兵的援兵到了,现在正对咱们发起猛攻。”

“援兵哪来的援兵”武自才头都大了,活跃在陕北的官兵就那么多,白洛城的边军还歇了菜,官兵哪来的援兵支援野猪峡再说了,调集援兵,为何一点迹象都没发现

见武自才不信,石钗急道:“能是哪来的是甘泉城外的官兵呗,那个刘应遇不知道吃了什么药,竟然舍了甘泉,带着所有人扑过来了。”

“什么”武自才的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惊讶道,“刘应遇疯了吧那甘泉城的高长贺呢”

高长贺,诨号瓦背王。此人在乱党之中地位颇高,所以驻守甘泉的重任落在他的身上。不过武自才一直对高长贺颇有微词,觉得这家伙只知道龟缩,一点血性都没有。

如今自己在野猪峡打得好好的,高长贺竟然没能看住刘应遇,让人家带兵杀到了野猪峡,武自才能不生气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06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