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93章 谁都想要钱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393章谁都想要钱

经过流寇这么一闹,海兰珠与常闵月在南直隶暗中操作之下,晋商入南直隶势不可挡,那干嘛还非要跟铁墨对着干

南直隶官商一体,南直隶官场与外来势力势同水火,不可调和。但商人之间的矛盾就不同了,江南商人与晋商有利益之争,但同样也是可以合作的,所以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想了想,徐乐重重的点了点头,“德文,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那好,孩儿准备一下,明日就启程去九华山”

徐德文办事雷厉风行,徐乐对此非常满意。徐家这边有动作,自然瞒不过南直隶商贾的,更何况徐家也没想藏着掖着。次日,当徐德文赶往九华山的时候,竟有十余名宁国府织造商随行。宁国府离着南京并不远,很快消息便经江宁知府,传到了南京众官员耳朵里。得知消息后,顾同恩等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本来想着借机会挑起铁墨与织造商之间的矛盾,结果却让铁墨逮住机会,与制造商的关系拉近了几分。

徐德文一行人抵达九华山以后,受到了铁墨的热情招待,双方就晋商入江南的事情详细的谈了谈。铁墨的态度很明确,晋商入江南,不参与织造、茶叶等江南固有产业。如此一来,晋商与江南商人就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反之,在其他方面倒是可以合作一下。

可以说第一次见面,双方谈得非常不错,至少表面上看,铁墨与江南织造商之间的关系并不像预想也是识趣之人,返还物资的事情自然是要提的,却不会全要,若是全要,那就有点不通人性了。人家边军舍生忘死从流寇那抢来的,凭什么都物归原主就凭南直隶权贵一句话

一张圆桌,放着琳琅满目的菜肴,趁着喝的火热,徐德文起身向铁墨举起酒杯,“督师,这一杯酒徐某代所有江南商人敬你,你打跑了流寇,夺回那么多物资,可是救了我们的命啊。”

铁墨心高看了两眼。果然是聪明人啊,明明是想讨要物资,却不明着说,先把你架在高处,让你都不好意思拒绝。物资,肯定会还一部分的,但不是所有人的物资都还,点点头,和善的笑道:“二公子哪里话,本督师担着三省剿匪军务,这些事都是分内之事,当不得夸奖。物资一事,二公子和诸位尽可放心,铁某会着人清查统计,待三日后在南京决定返还数目。还请二公子理解,物资庞大,为了防止有人冒领,本督师也是无奈之举。”

“督师这样做只是应该的,我等没有其他意见,那我们就三日后去南京再瞻仰督师风采”徐德文神色如常,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铁墨这么说,他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若是不这么说,那才是见了鬼呢。铁督师说这番话,就是告诉大家赶紧站队呢。

想跟铁督师打好关系的,铁督师自然乐意返还一部分物资的,若是没这个打算,那铁督师自然不会吐一文钱的。物资在督师手里握着,给谁不给谁,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铁督师这么做无可厚非,换作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的。而且跟铁督师打好关系,也就是变相承认晋商入南直隶的事实。这些事情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徐德文都没多说什么,那其他人就更不会有意见了,毕竟江南织造商,大部分都要指着徐家吃饭呢。

三天时间眨眼便过,当铁墨一行人前往南京的时候,而此时北直隶京城也在上演着一场好戏。此时金銮殿上,群臣集聚,成基命、何如宠等人面色难看,反倒是皇帝朱由检红光满面,一副喜事临门的样子。自打继位以来,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开心过了。

两天前,军报送达京师,铁墨与徐弘基率大军不仅击溃了流寇,还缴获金银财富无数。铁墨也没忘记跟朱由检之间的约定,当即着人将番踌躇之后,朱由检将这分为二,五百两归内帑,三百万两入户部。这不,因为白银分配的事情,朝堂上又起了冲突。

如今已经没人追究这八百万两白银是怎么来的了,个月,你别想运过来。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肯定是铁墨利用多福号放出来的银子。南直隶那边收八百万两,北直隶吐八百万两,可以想象,多福号以及晋商吃进肚子里的绝对不止这八百万两银子。这事儿皇帝朱由检都不过问,其他人就更没理由管了。

成基命等人想管都找不到理由,这种事儿需要证据的,岂能空口白话乱说不过,银子分配问题,大家还是有话语权的,如此重要的事情,皇帝朱由检私下将大部分钱入了内帑,实在有些过分了。户部尚书李琼拱着手,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陕西大旱,山东遭灾,户部入不敷出,正需大量钱粮赈灾呢,陛下将大部分钱截留到内帑,后边该如何赈灾”

李琼一上来便以大义压人,这一招可以说是屡试不爽,朱由检不由得皱起眉头。面对这一套,愣是没什么好办法,只好说道:“李爱卿,朕乃大明之主,天下臣民乃朕之子民,内帑财帛,朕哪次吝啬过,赈灾一事,钱放在内帑还是放在户部,又有何区别”

成基命等人自然是不屑的,钱放在谁口袋里,那就是谁说了算。皇帝说得好听,可到时候不拿钱,还能逼着皇帝掏钱所以,不能在乎陛下说什么,得把钱拿到手才行,成基命使个眼色,周廷儒站到李琼身旁,认真道:陛下此言差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我大明立国以来,财帛进项,多入国库。内帑乃陛下私财,以皇庄等收益为主,这样擅自截留缴获物资,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此事若传扬出去,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陛下

朱由检本来心情很不错的,可是渐渐地被这些人弄的有些发火了。这哪是跟皇帝谈话,俨然已经软中带刺,暗中威胁了。这要是不把大头分给国库,这些人又要在民间大搞舆论攻势了,到时候他朱由检岂不是变成无道昏君了

百姓可不懂那么多大道理,他们只知道你皇帝把钱踹自己腰包里,就是不打算赈济百姓。可事实并非如此,朱由检自然是有其他打算的,可他骨子里也是心系灾民的。必要的时候,从内帑掏钱,他绝不会眨一下眼睛,否则的话,也不会短短几年时间,内帑空空如也了。

朱由检不放心把这么多钱放到户部,虽说眼下厂卫体系荒废,但他朱由检还不是彻底的聋子瞎子。以前赈灾,内帑流出也好,户部也好,只要经六部的手,最后落到百姓手里的实惠十不存三。八百万两白银,若是大头分到国库,那最后有三百万两银子用到实处就已经烧高香了。

五百万两白银入内帑,朱由检早有打算。一部分用来重建厂卫体系,另一部分用在其他地方。计划的很好,可是还没实施就已经遇到了巨大阻碍。成基命、周廷儒等人全都出列,说着不同的理由,总之,内帑不能占大头。让朱由检郁闷的是,侯世禄也没站出来说话,这下整个朝堂上一片反对声。

面对这种局面,朱由检只能做出让步,重新分配,五百万两白银入国库,归户部管,剩下的归内帑。一前一后,两百万两的出入,这差距可就大了。眼下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三百万两,还要兼顾厂卫,几乎是不可能的,指望户部出钱养内廷厂卫,那更是天方夜谭了。

时至今日,朱由检也早不是当年的热血少年,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了巨大的错误。所以,一直想尽办法补救,若是能重建厂卫体系,或许压力就没这么大了。计划早就有了,可直到现在,一步也没能卖出去。有些东西毁起来容易,可想要重建就千难万难了。

银子分配有了议案,接下来便是浙江的事情了。浙江盐场大乱,盐价飞升,江南民怨沸腾,此事已经影响到了北直隶,所以当南京方面的公文送来后,就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成基命拱手言道:“陛下,浙江盐场关系到我大明福祉,需早点将麻烦解决才是。臣建议铁督师可率众多停留些日子,解决了浙江的麻烦后,再行入中原配合各部继续剿匪。”

成基命此话一出,侯世禄当即回道:“此事万万不可,铁墨身负重任,眼下剿匪才是重中之重,岂能避重就轻,舍了流寇,去浙江管盐场的事情陛下,臣以为浙江的事情还是交由浙江处理比较好,实在不行,还有南京方面与京营帮忙,想来不会出什么大事儿的。”

其实就算侯世禄不说,朱由检心里也不怎么同意这个建议的。虽然不知道这里边有什么猫腻,但成基命等人想把铁墨调到浙江去,摆明了是没安好心。仔细想了想,他耐心的说道:“朕觉得侯爱卿所言甚是在理,剿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眼下河南、开封求援的公文不断送来,军情紧急,还是赶紧让边军调入中原吧,最好是尽快把流寇赶回陕西。”

朱由检虽然急着剿匪,但还没急糊涂。他也知道段时间内剿灭流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流寇逼回陕西。陕西已经糜烂到底了,也不怕流寇再折腾。

成基命嘴角一撇,显然没打算轻易退让,这时钱谦益义正言辞的说道:“陛下,江南乃我朝之根本,断不能乱,官盐事关天下民生。反观高迎祥所部流寇,刚刚溃败,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已经无力祸乱中原,趁着这段时间,调边军入浙江,尽快平息盐场之乱,方是良策。”

似乎生怕朱由检会找其他理由似的,成基命补充道:“陛下,如今袁崇焕在山东重创白莲逆党,效果显著。逆党已经折腾不起什么风浪了,完全可以调袁崇焕率兵入河南。”

“这”朱由检眉头狂跳,心中更是已经火冒三丈。当时大家意见一致,都想斩杀袁崇焕,后来这帮子人把袁崇焕保了出去。现在倒好,得寸进尺,竟然还想着让袁崇焕插手河南剿匪一事。崇祯早已不是几年前的吴下阿蒙,这里边的道道多少能猜到几分。

调袁崇焕入河南剿匪,总得给袁崇焕一个说得过去的身份吧,否则以什么名义去剿匪

果不其然,不待崇祯说话,何如宠接着成基命的话继续说道:“臣以为成大人的主意甚好,眼下袁崇焕在山东没什么事儿,调他去剿匪最好了。当然,这白莲逆党的事情也不能放下,可以暂时许他一个两省巡抚,管着山东、河南剿匪事宜。”

何如宠此言一出,崇祯总算明白这些人想干嘛了。已经有了铁墨这个三省总督了,又封袁崇焕为两省巡抚,还都管着河南军务,那要是袁崇焕和铁墨全都在,到底该听谁的试听两省巡抚的还是听三省总督的

铁墨那边刚有了点起色,这些人就有些按奈不住了。

崇祯正琢磨着该怎么拒绝,侯世禄却叹声道:“何大人所言有理,既然如此,不如暂时遵诸位大人的意思,就让铁督师暂时调入浙江,将袁崇焕调到河南吧。”

“嗯”崇祯很是纳闷,怎么侯世禄突然同意了认真的看了看,不觉得侯世禄是在开玩笑,无奈之下,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传令,袁崇焕剿灭逆党有功,暂任两省巡抚,监管山东、河南军务,即日带兵入河南,以解开封危急”

崇祯下令口谕,接下来就是走过场的事情了。不过事情如此顺利,成基命等人还真有点高兴不起来的,按说侯世禄作为铁杆的宣府派,这个时候应该据理力争才对。事出反常必有妖,可事情是自己提出来的,总不能陛下答应了,自己再转口说不行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8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