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654章 平静的前夕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654章平静的前夕

刘国能猜的并没有错,撤走南城守军,就是给流寇夺取南城门制造机会,只要城门被破,上官义一定会像疯狗一样把大部分兵马投入进来,到那时候,城中伏兵再突然出现,打流寇一个措手不及,彻底缠住上官义的兵马,那上官义就是想撤也没那么容易了。

上官义的进攻就是攻中带守,跟晋北军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上官义别的没学会,但学会了万事都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现在上官义无论跟谁打仗,每次想的不是如何赢,而是如何撤退,这些年被晋北军牵着鼻子吊打了不知道多少次,好多次不是因为进攻不力造成的,而是因为撤退不利才导致的大败。

随着南城守军撤走一部分人,南城防御压力骤增,流寇进攻反而犀利了许多,这就给上官义一个假象,那就是汝阳守军已经展露颓势了。

战到酉时,双方罢兵,不过这种平静又能持续多久呢次日卯时天刚蒙蒙亮,流寇大军就扑向了汝阳城,这一次上官义有意加强了对南城门的进攻力度,几十辆冲城车轮番撞击,轰隆隆的响声震撼人心,在流寇不断的努力下,南城门终于被撞塌,双方在南城门门洞内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南城门倒塌,给流寇打了一针强心剂,也让流寇大军看到了夺回汝阳城的希望,到了这个时候,即使再保守的人,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的,上官义看到南城门倒下那一刻,恨不得从马上跳下来,“后军立刻向前,以最快的速度打垮南城守军,哈哈汝阳城,老子终于拿下来了,我军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

城门倒塌,再不必喋血城头,麾下儿郎,在上官义心里,汝阳城已经是唾手可得。兴奋的流寇士兵一批又一批的涌入门洞,这个时候就算汝阳守军在顽强,也不可能抵挡流寇大军进入汝阳城了,巳时初,南城守军被打残,流寇也顺利突破了门洞,开始向城中深入,这个时候上官义再无保留,手底下的大军全部投入到战场之上,目的就是想以最快的速度将汝阳控制在自己手中。一时间汝阳城到处都是流寇的身影,双方于城中每一个角落展开反复争夺。

汝阳,似乎已经是流寇的了,至少上官义是这么认为的,汝阳本来就兵力不足,没有了城墙作为支撑,他们靠什么争高下只要己方稳扎稳打,剿灭汝阳守军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夺取汝阳,也是上官义人生中第一次战胜刘国能,对上官义来说,刘国能就是一个噩梦,这家伙无论战场指挥还是领兵厮杀,都是那么的骇人。流寇夺取南城墙后,一切进展顺利,各处捷报频传,强大的兵力优势,让流寇不断前进,官兵只能节节败退,可是上官义没有发现,到目前为止,官兵竟然没有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

刘国能组织的防守,什么时候打得如此无能过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上官义,根本没发现这一点,他现在想的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拿下整个汝阳城。

当流寇靠近北城后,已经来到末时了,刚刚越过城中大街南施街,流寇突然遭到了顽强的阻击,许多士兵从两侧民宅中杀出,这些人一个个如狼似虎,精神饱满,一看就是休息多时的生力军。流寇大军遭到了迎头痛击,很多人直接被突如其来的打击给整蒙了,怎么北城突然冒出这么多人来一时间流寇各路进攻被顶了回来,而且随着杀出来的官兵越来越多,流寇竟然被打的节节败退,尤其是之前进攻最为顺利的东路兵马,被打的折损严重。

之前还捷报频传,现在到处起火,上官义半张着嘴,脑袋嗡嗡作响,根本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这他娘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报报庞头领在西面遭到敌军围困,官兵从后包抄,庞头领所部十分危险,请求从西门撤出”副将的话就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上官义脑袋上。

上官义所有的疑惑都解开了,一想明白其中关节,上官义就有种想哭的冲动,小心翼翼了这么久,到头来还是上了刘国能的恶当。王八蛋的老天爷,难道就看他上官义不爽么,为什么非要这样其实一听到西边的情况,上官义就知道刘国能和孙传庭又给挖了一个大坑,最惨的是自己还兴冲冲地往里边跳。

石克楠可是曹文诏麾下的先锋大将,一个石克楠、一个呼延宝庆号称曹文诏坐下双先锋,不是大的军事调动,石克楠一般不会离开的。因为曹文诏很多时候都要依靠石克楠的冲击力。石克楠竟然来到了汝阳城,那么呼延宝庆呢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进入汝阳城的流寇兵马就发现了呼延宝庆的踪影,负责进攻中央街道的流寇遭受到了呼延宝庆所部最为猛烈的反击,一支手持厚重盾牌的步兵将冲的靠前的流寇兵马拦腰截断,弓矢配上隐藏在暗处的投石机,对农民军造成了无法估量的伤害。

呼延宝庆指挥打仗不如石克楠凶猛,但绝对要比石克楠阴毒许多,就像现在,根本不给流寇拼死反抗的机会,外围用火,后边用盾牌兵顶住,把所有的箭矢弹药都倾泻出去,没有掩护的叛军只有任人宰割得分,短短半个时辰,中央大街变成了一座屠宰场,在取得决定优势后,呼延宝庆才命令所部兵马一点点碾压过去,无情的收割着叛军的生命。在呼延宝庆这种狠毒的打法下,很多流寇士兵被打的信心崩溃,一听说呼延宝庆打过来,多数人第一个反应就是跑。

随着呼延宝庆和石克楠领兵杀出,隐藏在汝阳城内的官兵一下子涌现出来,这些晋北军兵马,为了骗过黄城山兵马,可是乔装打扮进入汝阳附近。前日汝阳城紧闭城门,其实根本不是因为怕流寇攻过来。紧闭四门,只不过是为了防止消息走漏出去。毕竟这些兵马,一旦潜伏进汝阳城,不可能不被发现的,所以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紧闭四门,封锁消息,可怜的上官义却以为是汝阳兵马不足的表现,之后兴冲冲地命令大军围困汝阳。

当晋北军主力加入战局,从总兵力上,官兵已经没有了多少劣势,甚至在局部已经形成了优势,一时间流寇变得漏洞百出,到处都是求援的信息。到了这个时候,上官义已经不想夺取汝阳城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迅速撤回黄城山。官兵想尽一切办法将黄城山大军吸引到汝阳城来,不可能没有后续计划的,“撤,命令各部兵马全部朝城外撤,以最快的速度赶回黄城山。”

上官义没有丝毫的犹豫,但对上万流寇大军来说,想要撤退,并非那么容易的,晋北军士兵咬的死死地,再加上流寇骑兵不多,双方从汝阳城,一直厮杀到北面的齐道坡。晋北军紧追不舍,不惜体力的死死地咬着叛军,致使叛军撤退速度犹如蜗牛一般,随着骑兵到来,上官义的黄城山大军彻底陷入溃败,数千骑兵共同奔跑,气势排山倒海,看着骑兵群中那个熟悉的面孔,上官义心中满是苦涩。

竟然是孙传庭,他上官义这次败得可真是一点都不冤,没想到孙传庭这个河南巡抚都上战场了。

骑兵扑过来,流寇根本毫无反抗之力,面对着骑兵犀利的分割追杀,很多崩溃的流寇士兵选择了跪地投降。人跑的再快,也跑不过骑兵啊,靠两条腿想要跑回黄城山,没被杀死也被累死了。孙传庭收住马,紧望着前方,“命令将士们不要管那些降兵,直接绕过去,一定要咬住上官义本部兵马,务必位夺取黄城山关隘赢得足够的时间。”

“孙大人放心”随着刘国能亲自下令,战场上出现诡异的一幕,那些投降的流寇士兵在地上跪了半天,竟然没人来收缴武器,再抬头时,一个个官军士兵已经跑到前边去了。可即使这样,那些投降的流寇士兵竟然没有逃跑,而是老老实实的坐在原地等着官兵回头。

上官义心里暗叫一声苦,官兵是吃过药了,一直盯着他的中军追,喘息的机会都不给,本以为大批的降兵会拖延一点时间呢,哪曾想孙传庭和刘国能如此果断,理都不理降兵。上官义根本不敢停下来,依旧严令本部兵马拼命往北逃窜,到了傍晚时分,流寇残兵总算逃回了黄城山关隘,可是迎接上官义的并不是他的亲兵,而是一个扛着鬼头刀的青年,“哈哈哈哈,上官义,你来的有些晚了哦,曹某真要谢谢你了,竟然将黄城山经营的如此稳固。”

嗡,上官义的脑袋都快炸开了,完蛋了,黄城山彻底丢了,此时上官义一点逃命的心思都没有了,丢了黄城山防线,大军又折损过半,他上官义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张大王惨然一笑,握紧刀柄,就要往脖子上抹,刀锋锐利,真要割刀,怕是神仙也难救了。

好在旁边副将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了上官义的胳膊,“上官兄,不可啊,你要是这么走了,兄弟们怎么办,大家好不容易逃回来,你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他们去死么”

如果副将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上官义未必听得进去,可是看到那些迷茫的士兵,一个个露出惊恐失望的眼神,上官义内心立刻升起一股羞愧。他倒是死了一了百了了,这些兄弟们呢抬头望着城头嚣张无比的曹变蛟,上官义紧咬着牙关,随后收刀怒道,“所有人往北撤,从山脊撤回临颍。”

上官义自杀没有成功,曹变蛟可是大失所望,看着流寇残兵往西面山脊逃窜,他也没有出去追击,这次混战,只要拿下黄城山防线,就已经是胜利了,至于追杀上官义并不是那么重要。上官义坐镇黄城山两个多月时间,对这一片地形异常熟悉,如今的情况下,流寇唯一的生机就是北面山脊了,虽然山路难行,处处都有危险,也好过跟官兵正面硬碰硬。

得到黄城山防线,晋北军也算完成了一次壮举,自此之后,张献忠所部流寇在中原一带就没了主动出击的可能了,现在官兵不主动攻打临颍,张献忠就该烧高香了。黄城山的陷落,上官义肯定难辞其咎,可张献忠自己也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经过如此惨痛的失败后,张献忠反而并没有想象中的暴怒,而是下令各部渐渐往商水以及沈丘方向转移,这也算是准备随时跑路了。

当夜深人静,没有了旁人,张献忠那张脸变得阴沉可怕,手里不断捏着一个泥人,“刘国能、孙传庭,算你们很,又把老子骗了。”

诏自然要领着兵马赶回晋北的,至于收尾的事情则交给孙传庭了。经过此事,孙传庭本人对晋北军的印象大为改观,至少在明知道受朝廷排挤的情况下,曹文诏和刘国能碍于大局还是帮忙打赢了黄城山一战。

铁墨野心勃勃,晋北军势力不断膨胀,一步步将本就动乱不堪的大明割裂开来。孙传庭承认铁墨很优秀,可是偏偏无法支持铁墨的做法,这与他从小受到的教导背道而驰。

自从通古斯卡河大战之后,不管是西伯利亚方面军还是西方联军,双方都无力再发起新一轮的攻势。西伯利亚驻军撤到西伯利亚城,而联军也顺利拿下泰梅尔高原。通古斯卡河一战,叶利钦和洛泰尔认识到了很多问题,这一战的惨烈程度,也让他们收起了小觑之心,有一点他们是达成一致的,就是想靠眼下兵马,彻底打垮东方人,夺取整个西伯利亚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夺取泰梅尔高原后,趁着休整的时间,叶利钦修书一封,请求沃尔康从莫斯科方向增派兵马,可以说,现在神圣罗马和俄国已经集中了所有精力来应对这场远东战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20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