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400章 盐腿子不值钱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400章盐腿子不值钱

怀着复杂的心思,堪当先锋的河南总兵丁路言已经抵达了宁国府南部,不日便可南下浙江。不过主力大军的速度并不是太快,至于铁墨,则在江宁城停了下来,借着徐家的宅子,与一群人坐在一起聊起了事情。

秦良玉、曹文诏、赵率教等人赫然在列,若是费扬等人看到这种情形,非气炸了不可。按说九华山战斗早就结束了,曹文诏和秦良玉等人也该领兵回中原,听陈奇瑜以及袁崇焕调遣才对。可这些人愣是找理由在南直隶赖着不走,现在更生出了跟着铁墨去浙江做事的心思。秦良玉倒是没多少想法,走或者留,都可以的,不过赵率教和曹文诏是真的不想回中原的,倒不是因为陈奇瑜,而是因为袁崇焕。

赵率教跟袁崇焕那是有过节,再加上当年差点被袁崇焕坑死在遵化城,赵率教对此人恨得是咬牙切齿,现在让他回诏当初被袁崇焕一脚踢到陕西,严格上来说已经不属辽东体系了,那就更不可能替袁崇焕卖命了。

“赵兄,曹兄,你们可想好了,如果继续待在南直隶,朝廷肯定会借机整治你们的。倒是秦将军,那些人还真不敢拿你怎么样,不过有些话还要说在前头。咱们都是自己人,铁某也不瞒着大家,秦将军,铁某此去浙江,不单纯是为了盐场的事情,而是为了海贸一事。说白了,铁某想借着这乱局,进行开海。此事前途艰难,风险极大,赵兄和曹兄,铁某便不说了,但秦将军还有机会做出选择的。”

铁墨很诚恳的向秦良玉说出了心中所想,开海远航,乃是大势所趋,不跟上时代潮流,就必将被时代抛弃。这是好事,但同样,在大明朝,开海困难重重,一旦失败,必是万劫不复之地,绝对不比造反失败的下场好多少。崇祯年间,虽说海禁已经名存实亡,但要是明着挑战海禁这条国策,那又是另一种情形了。

铁墨心里很明白,自己要开海,要建舰队,面临的不仅仅是海禁这条国策,最大阻力来自几十年来形成的那批利益团体。南直隶以及郑芝龙,有多少人在海贸这条路上赚的盆满钵满,自己开海,就要跟这些人抢饭吃,到时候危险重重啊。

秦良玉身为巴蜀土司,完全没必要冒险掺和这事的。至于曹文诏和赵率教,有没有开海这事,影响都不大。之前发生那么多的事情,旁人早把这俩人看成他铁某人的死党了。总之,就算不开海,只要他铁某人倒台,这俩人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这俩家伙想的也明白,该干嘛干嘛,从不考虑陈奇瑜等人的想法。

铁墨语出真诚,并不是有意不让秦良玉参与浙江的事情,这一点秦良玉能感觉得到。秦良玉也不得仔细思索下参与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以前跟着铁墨在九华山打流寇,再怎么违抗朝廷调令,也有的解释。可如果参与了浙江的事情,那么就等于被打上铁墨这一派的烙印了。

秦良玉虽为女子,却并不似寻常女子那般优柔寡断,她很清楚朝堂上的事情,要说这辈子不站队,那是不可能的。就这段时间来看,跟着铁墨打流寇,那可是实打实的捞了不少好处。得到的物资不仅可以送到川北赈灾,一部分还能留下来养着族中将士。反观兵部和户部那边,这么长时间,可是一点实际好处都没给。是人就要吃饭,不能光讲忠孝仁义的。秦良玉不知道跟着铁墨一路走下去,会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经过长时间接触,她比较了解赵率教和曹文诏的,这二人的选择或许就是她秦良玉的选择。

想了一会儿,秦良玉拱手言道:“督师多虑了,既然秦某留在了南直隶,自然是要与大家共同进退。来日好也罢,坏也罢,我们共同承担便是。不过,据我所知,浙江的水一直很深,咱们虽说兵强马壮,可到了浙江那边,不是说打打杀杀就能解决的。”

秦良玉答应留下来,铁墨等人也着实开心。秦良玉贵为巴蜀土司,在四川一带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有她的加入,很多事情会顺利许多的。至于秦良玉担忧的问题,铁墨早就考虑过了,“浙江的水是很深,但只要我们手段巧妙一些,还是可以成事的。而且啊,我们兵强马壮,只要拳头够硬,不犯什么大错,他们能奈我们如何”

铁墨对这种路数早就摸得清清楚楚了,跟这帮子人斗法,有时候就得直接点。只要拳头够硬,自己不造反,不犯原则性错误,他们能怎么办逼急眼了就拼拳头,那些人拼得过

对于这些人,能讲道理就讲道理,讲不通就直接揍。真要是按照他们的方法,按部就班的来,估计就是熬到死也斗不过他们的。

诸事商量妥当,大家意见一致,铁墨就少了许多担忧,他就怕到了浙江以后,自己人各有各的想法,那可就麻烦了。对浙江那边的事情,铁墨早就派人做过详细的了解,浙江可以说是东林党在南直隶最核心的根基所在,浙江那自然是铁板一块,从上到下,官商一体,水泼不进。想要在浙江弄出点动静来,不是去抢东湾码头,而是先想办法从这块铁板上拆下一块来。

“诸位,此去浙江,我们有三个任务,其一,压制盐场民乱,让官盐市场重新恢复正常,其二,要拿下东湾码头,其三,想办法把白轩拉到我们这边来”铁墨重点说了下白轩的情况,这个人可以说是浙江铁板中非常重要的一小块。此人非武举出身,没有功名,靠的是世袭,白轩在浙东一带势力很大,遍布黑白两道。

本来铁墨是没想过挖这块铁板的,但最近因为流寇的事情,白轩跟杜福山那些人闹得很不愉快。如果再加把火,让白轩给杜福山等人闹僵了,他铁某人再及时出手,完全有可能把白轩拉到自己阵营下的。如此一来,有白轩这个地头蛇在,再加上自己留在浙江这边的兵马,配上东湾船厂以及有可能归顺过来的徐文海,航海之事就有保障了。

“曹兄,白轩的事情就麻烦你了,你到了浙江之后,直接带兵去杭州,拿着陛下的尚方宝剑,就说彻查流寇祸乱浙江之事,惩戒剿匪不力人员”铁墨嘴角含笑,说着话将旁边的尚方宝剑推给了曹文诏。曹文诏瞪着眼,看了看眼前的宝剑,不由得露出苦笑。

白轩碰上铁墨算是倒八辈子霉了,有尚方宝剑在,杭州城那帮子人明面上绝对不敢乱来。流寇祸乱浙江,事后并没有惩戒浙江方面的官员,一方面是朝廷因为流寇在中原折腾,一时间没腾出手跟浙江这边算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六部有意护犊子。

内阁六部不找浙江官员算账,但是铁墨要算账的。怎么说也担着三省总督的职位呢,按照常理,是有权处理这件事儿的。铁墨拿着尚方宝剑秋后算账,杜福山那些人定然没有办法的,浙江的事情必须有人负责,而这个最佳的人选便是都指挥使白轩。当初钱塘大败、临安溃败,白轩难辞其咎,再加上现在关系又有点僵硬,杜福山等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把白轩推出来顶缸。

当然,不排除杜福山等人拼命保白轩,但铁墨也不怕,真要铁了心保白轩,那就对杜福山本人下手,到时候看看浙江这帮子官员最后会保谁。

崇祯四年三月二十九,三省总督铁墨率领各路大军,攻击六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浙江境内,而此时浙江盐场之乱,已经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盐场的事情,再次将江南卫所兵的无能展露了出来。盐丁闹事这么久,坐拥五万大军的都指挥司竟然毫无办法。浙江八大盐场,当属海宁县盐官镇闹得最厉害,海宁盐场,可以说是浙江境内最大的盐场,江南有五分之一的官盐出自这里。浙江方面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夺回海宁盐场,可是攻打了两次,愣是没能打进盐场,还死伤不少。

当然,浙江官兵也不是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之所以短时间内拿不下盐场,也是投鼠忌器,有所忌讳。盐场,有着许多场地器械,要是逼急眼了,盐丁们一股脑的把盐场给毁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杜福山等人头疼得很,打又不能没有顾忌的打,不打,那些盐腿子又死抓着官盐不松手。

其实想解决盐场的问题也简单,只要发赈灾银,让这些盐丁有吃有喝就行了。可眼下杜福山手里哪还有多余的资金赈济盐丁流寇祸乱浙江,导致杭州一带损失惨重,为了请京营入浙江,打走流寇,按察使吴昕还跑到芜湖跟徐弘基见了一面。徐弘基那老狐狸把浙江钱袋子一股脑的刮了一半,浙江这边还有钱,可这些钱是给内阁六部的,是给那些权贵的,是那些江南士绅的,根本不可能拿出来给这些盐腿子。

本来以为盐丁闹事,会像以前一样杀几个领头的,很快就能控制住了,可谁也没想到这些盐腿子跟吃了药一样,铁了心要造反。不知道是不是流寇的事情刺激的,盐腿子的胆子也变大了。盐场之乱压不下去,浙江这帮子官员也是一个个压力陡增。

海宁盐场,作为最先闹事的地方,此时却成了最安静的地方。都指挥司和巡检司的兵马就在对面不到十里的地方,但是双方都没有动手的意思。有些潮湿的房间里,有些黑乎乎的,一名男子弯着腰坐在木板上,眉头紧锁,满是污泥的双手用力揉着膝盖。

他便是带头闹事的盐丁头领魏晨,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要说心中不害怕,那厮骗人的。当时起事,一方面是被逼无奈,另一方面也是被流寇刺激的。同样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都是苦哈哈,凭什么那些流寇就可以嚣张跋扈一怒之下,魏晨学着流寇干起了造反的事情。可撑了一段时间,方才明白这条路就是一条死路。

盐丁与那些流寇不同,盐丁世世代代世居于此,盐场就像一道枷锁,锁住了几代人。除了这片土地,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熟悉。要不走出海宁,像流寇一样烧杀抢掠可魏晨悲哀的发现,自己做不到。可是这一步已经迈出来了,想要收手也已经不可能了。魏晨能接受问罪被杀,可他不想看着上千万条性命跟着自己一起上断头台。

都是一些活不下去的人而已,为什么老天爷就不能给我们一条活路为什么那些人这么心狠魏晨自认为自己的要求不过分,盐丁们就希望得到足够的工钱,有饭吃有衣穿,之前已经将自己的诉求说的明明白白了,可盐运司以及都指挥司的人根本没和谈的意思,到现在一分钱都没送过来。

魏晨以为浙江官场不想谈,可他哪里知道浙江的钱并不多了,完全是因为没有多余的钱给盐丁罢了。浙江官员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欠钱,那就欠盐丁的。浙江官员们也想谈,但他们知道没钱,谈也没有用。可惜,杜福山等人高估了江南卫所兵的战斗力,这些卫所兵打不过流寇也就罢了,竟然连盐丁也整不过。

在这种情况下,铁墨的大军来到了浙江,杜福山等人心情无比复杂。一方面盼着边军来,可另一方面又怕铁墨借着机会整别的事情。丁路言的兵马停在了德清县,并没有急着赶往杭州,反倒是从后赶来的曹文诏带着兵马过了德清县,一路逼近杭州。

浙江可是自家地盘,杜福山自然不希望边军想干嘛就干嘛的,于是早早地写了一封信送到铁墨手中,希望铁墨能本着三省总督的责任之心,先把盐场的乱子解决了。杜福山这一招颇有祸水东引的意思,盐场之乱,说难听点是个死局。不给钱,盐丁们是不会放下手里的屠刀的,可朝廷又不能把盐丁全灭了。盐丁被灭了,盐场被毁了,官盐找谁弄盐场如何恢复生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19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