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08章 袁崇焕的生机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308章袁崇焕的生机

随着许春阳的死,九原山大战也终于落下了帷幕。这一战,张存孟所部几乎溃败,伤亡过半,降者无数。若不是张存孟反应够快,强行突围,估计这支殿后的大军就要被全歼了。

转战九原山,也不能说张存孟犯了什么错。就算他继续按照原定计划,进攻翼城,突击周定山的疲惫之师,也未必能讨到好处。最重要的是,周定山只需要退回翼城,休息半日,依旧能靠着骑兵的机动力,缠住张存孟的大军。在平原地带,被一只精锐骑兵咬住,下场只会比在九原山更惨。

九原山这条路,让张存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相比之下,这种损失已经是最划算的了。

这一战,也再次刷新了农民军对宣府边军的认知。自此之后,王自用所部真的无心与宣府边军正面对抗了。尤其是张存孟,连番恶战下来,无一胜算,信心直接被打没了。

九原山一战结束后,铁墨下令各部进入平阳府休整,只留周定山所部尾随张存孟残部,并未对陕州发起强攻。就这样,张存孟撤回陕州,随着邓演达一起渡过了黄河。

王自用十万大军过黄河,在渑池一带掀起了腥风血雨,朝廷也再起波澜,矛头直指新任三省总督铁墨。

七月十一,群臣集聚大殿之上。炎热的夏天里,大殿之上充斥着闷热与潮湿,这天气让人心更加烦躁。成基命、钱谦益等人全都寒着脸,当崇祯落座之后,钱谦益第一个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三省总督罔顾大局,九原山一战不追击残余,任由贼兵渡过黄河,此乃大大的失职。”

崇祯大皱眉头,九原山的事情,他心里一清二楚。自从铁墨接任三省总督之后,每有战事,自己都会比内阁兵部先收到军报。当然,兵部收到的军报源自府衙,内容就不一样了。

九原山大战,战果丰硕,可这帮子人竟然还要问罪铁墨。铁墨麾下那几万精兵,又不是铁人,打完一场恶仗不需要休息么

“钱爱卿说得有理,这样吧,既然爱卿觉得铁墨不称职,那朕就把他撤了,让他回宣化府。这个三省总督,就由钱爱卿担任吧”

嘎,钱谦益瞪着一双老眼,愣是半天说不出话来。让他钱谦益去当三省总督,这不是让秀才老爷去杀猪么他钱谦益也就说说还行,真带兵打仗,两眼一抹黑。流寇肆虐中原,河南危在旦夕,三省总督这差事可不是什么肥差,多半是要背黑锅的。

吞了吞唾沫,钱谦益严肃地拱手道:“臣身体老迈,虽有心戮力王事,率兵破贼,终究是这身子扛不住啊”

“哎可惜啊,若爱卿年轻一些,朕何至于让铁墨当此大任”崇祯看似慨叹,可眼神里却透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钱谦益嘴唇动了动,心里一阵苦叹,陛下什么时候学会拐着弯骂人了陛下虽然说话委婉,可是人老成精的老大人们还是听明白了。

崇祯皇帝想表达的意思很明白

你行你上,不行就别叨叨

钱谦益被几句话逼到了墙角上,搞得成基命等人也不敢贸然开口了。什么叫你行你上虽然不愿承认,这群老大人们自认为自己上还真不行。但凡要是有一个有把握当好三省总督的,就直接对陛下吼一声:“我行,让我上”了。

钱谦益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合着以后不能找铁墨麻烦了只要铁墨还在剿匪,陛下就拿这话招呼你,这不是耍无赖么什么时候陛下脸皮这么厚了

张凤翼还想再说,却被成基命使个眼色制止了。成基命人老成精,心里已经有所猜测。陛下如此维护铁墨,八成是铁墨已经提前跟陛下通消息了。有时候成基命也慨叹,铁墨这家伙明明很年轻,可是做事却滴水不漏,比混迹朝堂几十年的老人还油滑。不管大事小情,他总是先让陛下知晓,这样陛下就不会怀疑铁墨。

铁墨这一点,可比袁崇焕强太多了。此子从来不恃宠而骄,做事情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躁,搞得想要给他挑刺,都不好找理由。一些小问题,根本没法对铁墨造成伤害。

进入七月份,大明王朝中原腹地遭到了农民军连番打击,可是祸不单行,到了中旬,山东也开始有人闹事儿。白莲教趁着黄河决堤的机会,趁势而起,扰乱登州等地,后来攻破了范阳,将范阳粮仓一抢而空。山东白莲教,中原有农民军,北直隶又冒出来一个更加神秘的金蝉教,大明朝廷被弄的焦头烂额。

内阁一方面催促宣府兵马赶紧去河南剿匪,另一方面也在头疼镇压白莲教起义的事情。派谁去山东,让众人有些拿不定主意了,无论是剿匪还是镇压白莲教,其实都不是什么好差事。白莲教从某方面来说比流寇还难缠,自大明立国,白莲教伴随至今,偶有造反,朝廷却从来没法彻底剿灭白莲教,归根结底,白莲教隐匿民间,一有机会,就会发展信徒教众。

派人去山东,万一没镇压白莲教,反而让白莲教越闹越大,那可就是引火烧身了。

成基命坐在椅子里,眉头紧皱,左手放在桌面上,手指轻轻点着。一下又一下的敲击声,仿佛一把小锤头,不断敲打着每个人的心,“诸位同僚,登州方面已经催促好几次,希望朝廷调兵山东,镇压白莲教叛贼。如今朝廷大部分兵力都用在河南了,山东的事情该怎么办”

朝廷真的无兵可用么当然不是,相比较山东,成基命等人更想保中原,有兵马那也是往河南调。可是,山东布政司连同登州船舶司不断催促援兵,要是不加理会也不行。

张凤翼想了想,拱手道:“我们不妨将大名府等地兵马调往登州附近,上次鞑子扣京,观那大名府知府卢象升文武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可以一用。”

成基命回忆了一下,很快便有了一丝印象。记得当时有一个叫卢象升的文官,提着凤嘴刀,愣是从敌营杀了个对穿,当时此事被传为美谈。

“卢象升可以一用,不过以卢象升的身份,主持山东政务,怕是有些不妥。而且,大名府附近那些兵马,可当不得大用”

“嗯,成大人所言甚是,卢象升主持军务,是有不妥,不过有一个人很合适”说罢,张凤翼神秘一笑,抬手往西南方向指了指。

此时屋中几位大人,那可都是人老成精的人物,稍一愣神,很快就明白张凤翼说的是谁了。钱谦益捋着胡须,淡淡的笑道:“张大人说的是袁崇焕此人倒是有几分威望,只是,我们可以用他么”

钱谦益对此表示怀疑,袁崇焕这人志大才疏,偏偏心思很多。若是用袁崇焕,谁敢保证以后袁崇焕不会做什么恶心人的事情。

倒是成基命抬起手,示意钱谦益不必着急,“本官倒是觉得这是个好建议,袁崇焕被关进天牢,陛下已经下令不久之后与南城凌迟处死。只要袁崇焕想要活命,他就必须听我们的,此人求生欲还是很强烈的我们试试又何妨”

成基命这番话,算是做了决定,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议明天朝会该怎么将袁崇焕捞出来。当然成基命想用袁崇焕,也不仅仅是镇压白莲教这点事儿。既然陛下铁了心要保铁墨,大家暂时拿铁墨没办法,那不妨扶持另一个人给铁墨制造掣肘。思来想去,只有袁崇焕最合适担当这个角色了。

他数次任职辽东,任蓟辽督师时期,更是收拢许多心腹,军中影响力也有。只要袁崇焕知道怎么做人,就会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这件事儿成功地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袁崇焕这个人心思多,野心大,内心充满欲望的人,会真的甘愿领死

天牢,关押的都是朝廷钦定的要犯,此处长期由锦衣卫看守,并非什么人都可以来的。不过自从崇祯上台,配合东林党整垮厂卫体系后,锦衣卫就已经不复当年了,锦衣卫内部,有很大部分人依附在了东林党门下。所以,对成基命等人来说,进天牢并非什么难事。

在天牢最里边一间还算宽阔的牢房内,坐着一名长须男子,他一身白衫,盘腿坐在桌前,看上起很安静。这个人便是袁崇焕,自从被关进天牢后,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运,他没有过多的挣扎,也没有喊冤。不是他不想喊,而是觉得喊了也没用。

轻促的脚步声传来,却停在门口,“袁大人好雅兴啊,没想到在天牢之中,还能静心冥想。”

“嗯”由于光线太暗,袁崇焕眯着眼仔细看了看,随后露出诧异的神情,“钱大人,竟然是你,袁某没想到,这么长时间,第一个来看袁某的,竟然会是你。”

没错,来人正是曾经的好友钱龙锡,当初袁崇焕身在辽东,却能对朝廷的事情了如指掌,也是多亏了钱龙锡帮忙。对于这位好友,袁崇焕了解的很深。自从被陛下打入天牢之后,钱龙锡就怕因为以前的事情,被找麻烦,所以躲的远远地。

一名锦衣校尉将牢门打开,钱龙锡迈步走了进去,与袁崇焕相对而坐,并没有急着开口。他仔细端详着袁崇焕,发现入狱这么久,袁崇焕除了胡子长了些,竟然依旧精神饱满,就连衣服看上去也是如此的整洁。

怪不得成大人那么笃定袁崇焕不想死,一个认命赴死的人,还会在意那么多形象么也许,就像成大人说的那样,袁崇焕一直在等,等着崇祯皇帝能回心转意,或许,从心底里,觉得崇祯皇帝不会真的将他袁崇焕送上断头台。

“袁大人,你或许不知道吧,南城菜市口已经开始准备了,陛下也发下公文,入秋便会执行。”

袁崇焕虽然看上去很镇定,可轻蹙的眉头,还是出卖了他心,菜市口准备刑场,陛下真是铁了心要他袁崇焕性命了么

磔刑啊,陛下,你就这么恨么

钱龙锡心中笑了,看到袁崇焕的反应,说服他的信心有增添了几分,“袁大人,钱某还可以告诉你另外一些事情。最近铁墨已经升任三省总督,监管南直隶、河南、山西军务,而且还刚刚在岳阳附近重创了流寇王自用部”

钱龙锡慢慢说着,将最近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对方听。随着内容越来越多,他发现袁崇焕的手放在矮桌下,慢慢攥了起来。

果然,袁崇焕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铁墨越强大,他袁崇焕生的希望就越小。

陛下是记仇的,铁墨越优秀,越能打,就会让他觉得袁崇焕当初在辽东是多么的无能。而钱龙锡的目的也很简单,他就是要将袁崇焕心中那为数不多的希望彻底碾碎,明确地告诉他,想要活命,不要指望陛下,只能指望内阁。

接下来,二人又说了些什么,别人并不知晓。

当第二天到来,崇祯像往常一样上朝,本以为今天会商讨河南剿匪的事情,谁曾想内个为首的六部官员竟然联合请命,替袁崇焕求情。

看到这一幕,崇祯整个人有些发懵,在他的印象里,以前成基命那些人不也一样希望袁崇焕去死的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看到这么多官员替袁崇焕求情,崇祯的脸色可想而知,“袁崇焕主政辽东,擅自斩杀毛文龙,任由鞑子扣关,袭扰京畿腹地,此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诸位爱卿不必多言了。”

钱谦益当即出列道:“陛下,鞑子扣关,袁崇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能全怪袁崇焕。鞑子狡诈,偷袭京师,袁崇焕紧急驰援,足见其拳拳忠君之心。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何不让他戴罪立功”

“哼”

崇祯看着满朝文武,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现在都替袁崇焕开脱,以前你们可不是这样说的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56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