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008章 朱常演的心态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章朱常演的心态

挥挥手,帐中诸将全都如临大赦般跑了出去,望着空荡荡的帅帐,朱常演有点出神。虽然很少读兵法,可朱常演也知道仓促攻城不太好,可是,谁又知道他朱常演的苦楚呢这些年朱常演过得非常憋屈,凭什么那些封疆大吏都可以过得比皇族还好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你朱由检都封别人异姓王了,别人还在意什么这江山流寇可以争,老朱家的人凭什么不能争,总好过让那些乱党掌了皇权强啊。

一直以来,他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要让天下人知道,他朱常演绝不是默默无闻之徒,也有问鼎江山的勇气和决心。而打下苏州,就是最好的证明方式,不能让朱常溪先打下苏州,那样天下人又只知道朱常溪而不知越王朱常演了。

他不想当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更不像被人无视,或许,大家起兵都是为了那高高在上的宝座,可是他朱常演并非完全如此,更多的还是想像世人证明自己,哪怕代价是死亡。心里也明白,那个宝座最终轮不到自己,除非铁墨被灭,晋北党一脉分崩离析,铁墨的孩子化为白骨,除非朱常溪战死。条件太多了,满足一条都是那么的艰难,更何况是全都要满足那个宝座,希望渺茫,可是他完全有能力让世人震撼,那个老朱家的藩王,也并非全都是无能之辈。

朱常演被小小的吴江挡住了,而此时的朱常溪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那就是晋北军打过来了。晋北军的行军速度出人意料的快,濠州还没安稳下来,李九成便率五千部众奇袭苏州虹县,一战拿下了这个不起眼的淮南小县。

平时没人留意这个县城,在淮南,这个地方不算富饶,甚至还有些穷,人口也不多,物资更不丰厚,更不是什么战略要地。可当李九成派兵夺取此处后,朱常溪以及陆通等人才发现这个地方如此重要。因为从虹县可以直接向东攻打淮阴,进而夺取运河渡口,直入淮扬腹地扬州城。

江南之美甲天下,三分在杭州,三分在苏州,四分在扬州。富饶的扬州,谁不动心若是晋北军先顺着运河取下扬州城,不仅可以控制这块富庶之地,还可以迅速在东南方组织起防御,对濠州的兵马进行两面夹攻,到那时候,朱常溪别说通过扬州,攻打苏州府了,能不能自保都两说呢。

朱常溪一身本事,绝不是假的,陆通号称梁山大才,出谋划策,更不是假。可二人全都忽略了虹县,忽略了运河,只因为他们没有水军,于是想当然的认为晋北军也不会有水军。可事实上呢铁墨早已经传令驻守皮岛的李万庆和徐成,三日前二人便领四千水兵顺着大运河南下了,而此时已经快杀到淮阴了。四千水兵,再配合李九成的兵马,拿下淮阴,简直就是小意思。果不其然,仅仅在虹县失陷半日后,就传来了淮阴陷落的消息。淮阴落入晋北军之手,李万庆、徐成兵锋直指扬州,这下子直接打乱了朱常溪原来的部署。

本来,朱常溪还想着依靠濠州以及周围兵马牵制晋北军,自己好领着大军直接突入扬州攻打苏州府的,而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安排什么阻击计划了。就是拼时间,看谁先打下扬州,还想不急不慢的更晋北军耗,非让晋北军困死不可。摆在朱常溪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赶紧打下扬州,反过身回应天府

开什么玩笑,铁墨的四万大军是吃素的么,一路上还不被晋北军骑兵打成筛子

李万庆的水军顺流而下,其速度比朱常溪的兵马不知道快了多少,扬州知府宋希高高兴兴的将李万庆的兵马迎进了城。宋希也不是糊涂蛋,这天下大势他还是看得清楚的,晋王殿下坐拥二十余万精锐兵马,又有西北广袤的土地以及北方西伯利亚和蒙古各部支持,再加上晋王殿下本来就英武不凡,掌控大明那是早晚的事情。各地藩王以及流寇,最终不是晋北军的对手。

宋希做出了选择,李万庆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责怪宋希为什么不早早派兵攻打濠州。人嘛,都是自私的,至少宋希没有改旗易帜,投降朱常溪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毕竟朱常溪可是整个八经的皇族子弟,身份在那摆着呢。

周口县里还有着华世旭和秦朗大军,本来这里才是战场的开始,可没想到最大规模的战役反而先在扬州爆发。秋,家人团聚,欢歌笑语的日子,扬州内外却剑拔弩张,一片肃然。原兵部侍郎、现任扬州兵马指挥使的孟连亲自统领两万大军,开始威逼扬州城。

李万庆也不是蠢货,自己麾下这几千儿郎可是水上勇士,去岸上跟叛军捉对厮杀,那不是自寻死路么知府衙门内,李万庆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下边做着扬州文武官员,“宋知府,眼下局面你也清楚,孟连领兵前来,那就是被逼急眼的疯狗,诸位若是能抵挡得住,等晋王大军前来,便是大功一件。还望诸位不遗余力,共同对敌,倘若让李某人发现哪个人两面三刀,当那墙头草,就别怪李某手中的刀不认人了。”

说罢,寒光一闪,一声轰响,那张厚重古朴的桌子变成了两半,扬州府官员无不心神一凛,好家伙,晋北军出来的人果然都够彪悍的,也很不讲道理。

扬州不比其他地方,其他地方守住城池便可,但是扬州城水路四通八达,尤其是南北两端,由于运河所在,城门之外还有水门,而偏偏扬州城内水军不足。孟连很聪明,他早就研究过扬州的城防图了,对扬州城的弱点可谓是了如指掌,虽说李万庆的水军已经进入了扬州,但南北两侧水门依旧是扬州城的防守弱点。

先行一万大军,操着征调来的小船,猛攻扬州南边的水门。至八月十五傍晚,可以听到城外金鼓齐鸣,杀声震天,箭雨如幕布般洒下,给守城士兵带来了很大损伤。

孟连所部兵马,大多来自江南,所以水性很好,这些人操着小船在箭矢的掩护下很快就冲到了水门前。他们也不与晋北军水兵对面,直接跳入运河之中,持着锯条游向水闸。

李万庆着令士卒也入水中阻挡水军,一时间运河之中漂浮起来许多尸体,红色血水顺着运河向南流去。

为了拿下扬州,孟连也是下了死命令,必须在戌时之前拿下水闸才行。如此做,并不是孟连有多忠心,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若是晋北军打过来,许多人都可以投降,甚至连郓王殿下都可以投降,可是他孟连不行。

碍于悠悠众口以及那皇族身份,各地藩王可能会被囚禁,这也是以往皇室造反的结果了,可是那些随着皇室亲王造反的亲信文武大臣,可就没什么好结果了,直接是砍脑袋,株连九族。孟连不想死,所以必须打下扬州城。能不能攻打苏州府不知道,但只要有了扬州,就有了周旋的余地,扬州富庶繁华,水路四通战定乾坤,痴心妄想。

傍晚时分的扬州,笼罩在一片通红之下,就像城外的河水,红的让人心动。一个个叛军从船上跃入水中,而晋北军士兵也陪着入水。漂浮在水面的尸体越来越多,大有阻塞河道的趋势,李万庆的神色越来越不好看,身上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随着时间推移,已经接近夜晚,过了酉时三刻,天色就彻底黑下来了,可是叛军完全没有停止进攻的架势,反而越攻越猛。

按照正常情况,夜晚攻城是非常吃亏的,所以一般哪怕再心急,夜色降临,攻城一方也会下令撤兵,可是这次孟连简直就像是吃错了药,已经做好了夜战的打算。李万庆的感觉可不怎么好,到现在为止,就没有打退过叛军,这绝对不是什么好迹象。

虽然扬州城表面上平平静静,上下文武也发誓效忠晋王,可其中的水分有多大,用屁股想都能想出来。要是一直打不退叛军,晋北军显露颓势,那城中一些墙头草可就要生出其他心思了。

“报,李将军,东面水闸已经有所松动,扈将军已经亲自领兵顶上去了,此外,徐将军让末将告知将军,留意扬州大营,一旦生变,立刻率领水军南下,在南边三岔口组成防线”

什么李万庆神色越来越难看,东面水闸竟然已经快撑不住了,孟连真是疯了,同时两路进攻,是将所有人马都压上来了么徐成亲自顶了上去,由不得他不担心,徐成可是徐美玲的亲戚。

李万庆觉得现在不需要什么保留了,如果徐成死,那他也陪着一起死,生的之后见到殿下窝囊死,拔出佩剑,李万庆阴测测的喝道,“程远,带你的人去扬州大营,那些扬州将校谁敢轻举妄动,直接宰了,你先去,本将一会儿就到。”

负责传令的副将程远没来得及喘口粗气,又火急火燎的领人去了扬州大营,他似乎已经猜到李万庆将军要干嘛了,非常时刻,非常做法,为了保证扬州万无一失,兵权在握,也只能用狠招了。

送走程远,将自己的亲信爱将耿定向叫了过来,神情严肃地吩咐道,“老耿,这里你先顶着,某家去一趟扬州大营,如果实在顶不住,就将所有人都投到河中做水鬼,总之,先毁掉叛军的船,还有,让人盯好东边水闸,就是你死了,徐将军也不能出事。咱们累受殿下厚恩,岂能让徐家绝了后”

耿定向重重的点了点头,而后李万庆转身离开。如今扬州城内人心惶惶,满是紧张气氛,城内乱成了一锅粥,以往繁花似锦莺歌燕语的运河河畔,几乎是户户关紧房门。

扬州不比苏州府,这里的百姓对那些朝堂争斗一点兴趣都没有,至于是各地藩王还是那个异姓王,谁统治扬州都没关系。与百姓不同,扬州官员可就是心态不一了,起初他们久闻晋北军之名,相传晋北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前不久还于永定河畔一战全胜女真,致使女真龟缩辽东,再无南下之力。

跟着晋北军一定不会错吧,可是当叛军攻城之后,他们就开始觉得自己当初的判断有问题了,因为已经过去半天,晋北军水军竟然还没打退叛军进攻,如此,就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一下了,如果叛军真的打败晋北军,冲入扬州城,他们这些扬州官吏该怎么办

李万庆想到了扬州官场可能发生的危机,所以他来到了扬州大营,相比扬州吏员,军营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控制住扬州大营里的士卒,之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都有一战之力。想要控制扬州大营,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一部分扬州士兵陪着晋北军拱卫城池,而大部分都留在大营之中,但从人数上来说,扬州士兵可是远多于晋北军,一旦扬州大营生变,李万庆就是有通天之能,也只能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所以此时李万庆深入扬州大营,冒了天大的风险。

一共十余名亲兵,副将程远早已经在营中等候,十几名扬州将校坐在帐中交头接耳,人人脸上显露几分疑惑,他们很好奇李万庆叫他们来做什么,虽然有的人猜到了李万庆可能是来劝诫的,但他们并没有太过担心,这里是扬州大营,是他们的老巢,李万庆再是晋王心腹,那也是外来户,扬州的事情还轮不到李万庆这个外来户说了算。

很快,李万庆大踏步走了进来,一身染血戎装,黑须浓烈,配上一张方正脸,尽显威猛之气。一入大帐,李万庆也没有客气,直接坐在了主位上,他俯视帐中所有将校,声如洪钟道,“老子也不与你们废话,现在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叛军攻城猛烈如火,为保扬州太平无事,李某人要借诸位手中令符一用,待打退叛军,令符自当奉还。”

1秒记住猎:。

7017k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60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