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825章 设圈套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825章设圈套

重回西华楼,花小荣对西门风说了些话,西门风一个劲儿的点头,活像个乖宝宝。

要不怎么说恶人自有恶人磨呢,像西门风这样的人,也只有花小荣这样的狠人能镇得住。

巢湖上诸头领的日子可非常不好过,尤其是韩英。对韩英来说, 不能出水泊的日子,简直是生不如死。韩英这辈子,好色如命,偏偏张大王听了陆通的话,非要学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大旗下,韩英也不敢违了规矩。

再说了, 自从举起大旗后, 兄弟们可少干那些强抢民女的事情了,所以巢湖内女子少得可怜,有数的几个女子要么有强人护着,要么不堪入目。

没有女人的日子有多难熬,看看韩英无精打采的脸就知道了,提着一根木棒,沿着水寨漫无目的的走着,无意间,瞅到一艘小船悠悠驶来。自打官军发兵巢湖,水寨附近方圆几十里都进行了戒严,怎么会有一艘小船驶进来生怕是官军派出的耳目,韩英领着几个喽啰飞也似的跑到了水边,小船上一共两个人,一个乘船的瘦削男子,还有一个人裹着一件灰色斗篷。

“呔,你们这招子怎么长的,快快靠岸,再不过来,老子可就要放箭了”韩英肥脸一抖, 举起木棒朝船上的人一声大喝,此时那些守寨子的喽啰们也持着长弓,对准了那艘孤零零的小船。

灰色斗篷下的人一阵气愤,他觉得这韩英简直没长脑子,水寨外围防卫森严,暗哨密布,如果不是自己人,怎么可能通过偏偏这韩英想不通其中关节,把他当做了打探消息的官兵,斗篷人实在不想在大庭广众下露面的,否则也不可能裹得如此严实了。

现在好了,韩英一番威胁,又有喽啰们张弓待命,为了活命,只好撤掉斗篷,露出一张俊俏的脸。

仔细瞧瞧,不正是西华县的大人物西门风么韩英自然认得西门风的,最近两年寨子里的粮草物资大都经西门风之手买入,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 西门风也算是自己人了。要是知道韩英心里怎么想的,西门风一定会找机会把王头领丢水里喂王八去。他西门风求的是财,绝不是真心要依附巢湖的,每次来的时候,都要裹着斗篷,遮住脸面,就是不想给自己留下什么后患,往常都很好,今日碰上了韩英这个不开眼的。

“王头领,是某家啊,西门风,呵呵,王头领不记得某家了”站在船头,西门风遥遥拱了拱手。韩英摆摆手,把木棒子丢给小喽啰,示意众人撤了防备,也摆着笑脸回礼道,“哈哈,原来是西门风啊,今个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韩英长相实在猥琐,五短身材,肥脸小眼,这笑起来,总是透着股奸诈的味道。西门风心中暗衬道,先由着韩英高兴一会儿吧,也许过几天,这位王头领的脑袋就要落到赵殿下手中了。船靠岸后,寒暄一番,韩英便引着西门风上了山,听说西门风前来,吴用和宋江对视一眼,难道是粮食出了问题

韩英并未领西门风去聚义厅,而是直接来到了后山张献忠休息的地方。陆通和张献忠早已猜到可能是粮食出了问题,不过二人面上神色不动,如往日般笑着迎出门,拱手道,“西门兄来此,怎地不提前通知一声,也好让张某提前准备一下。”

张献忠笑容满面,语声和缓,他拱手弯腰,那架子哪有半点巢湖之主的样子,就好像西门风才是大佬一般。也许有人会因此小瞧了张献忠,可这也是张献忠的厉害之处,他若不是有求于西门风,也许转头就能杀了西门风。可现在,粮食之事还要着落在这位西门风手中,所以躬身讨好一些,又有何妨大丈夫能屈能伸,何须在意那么多脸面

做大事者,当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有时为了大业,就是屈身讨好也是应该的。当然张献忠能有此觉悟,也离不开陆通的开导,放以前张献忠绝对干不出这种事。

张献忠能将巢湖经营的风生水起,也得益于这种改变。

张献忠态度和善,西门风也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自己与巢湖的关系,莫看姓张的又是行礼,又是微笑的,那是觉得他西门风有用呢,要是没用了,姓张的转眼就敢杀人。当年王嘉胤麾下无数头领,要说水最狠,当属张献忠。这张献忠不光脸色黑,心更黑,当年连自己的女人豆沙,真可谓心狠手辣了。阎有道是一夜夫妻百日恩,对自己的女人,说杀就能杀。

自打知道张献忠杀了自己的女人之后,西门风都知道张献忠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知道张献忠的为人,所以西门风和巢湖打交道时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双方只是生意来往,绝不会给张献忠留下什么把柄的。

入屋落座,有侍者奉上茶水,陆通摸着灰不灰黄不黄的胡子,笑眯眯的问道,“西门兄急着进山,可是有什么急事”

闻听陆通问起,西门风脸上浮现出一些凝重之色,他放下茶杯,拱拱手,长叹了口气,“不瞒二位,某家这次上山,是来谢罪的。日前,得张大王口信,某家好生准备筹粮一事,本来一切如常的,可是昨日出了变故。那杨嗣昌派兵扼守流河河口,严查过往商船,但有运粮运盐船只,一律截留,说是要等战事结束后才能放行。”

西门风表情真切,不似作假,当然,他也不怕张献忠派人去查,杨嗣昌令呼延宝山紧守柳河南娅子口,想来呼延宝山不敢违令的。陆通确实在留意着西门风的神色,这西门风狡诈非常,不得不小心应对,可看了好一会儿,又觉得西门风不似作假。怪了,杨嗣昌怎么想到派人扼守柳河南娅子口了这南娅子口位于柳河南端,向西一拐就入河道,可以说大部分商船都要经过南娅子口,要是官军守住河口,想要从那里运粮食就难如登天了。

谷輡

陆通没再说话,而是朝张献忠打了个眼色,张献忠心领神会,脸上满是愁苦,起了身,走到西门风面前,又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西门兄,如今巢湖几万条性命可都在西门兄手中握着呢,这粮食如何运来,还请西门兄再挥长袖。西门兄可放心,此事要成,张某当奉上厚礼。”

张献忠言辞恳切,又行此大礼,西门风赶紧起身,拱手回了一礼,“张大王可莫要如此,折煞某家了,粮食的事,某家自会尽力而为。”

尽力而为那西门风一定是有办法了,如果没有办法,西门风这样的人绝不会应下这份差事的。张献忠心中暗笑,果然猜对了,这西门风上山诉苦是假,借机要更多的好处是真啊。转身回座时,张献忠眼中闪过一丝阴鸷,西门风的胃口越来越大了,说不得过了这道坎,就要撇了这个贪得无厌的西门风了。而西门风呢,他心中也在琢磨着,以后多半是没法跟巢湖打交道了,所幸最后重重的捞上一笔。

一杯香茗,袅袅白雾,西门风凝眉苦思,似乎费尽心神一般。屋中很安静,陆通面上含笑,心里一阵暗骂,这个西门风,明明已经有了主意,偏要装腔作势。陆通为何如此确定想西门风狡诈似鬼,没有主意,敢跑到巢湖上现眼么他就不怕宋哥哥一怒之下,剁了他的脑袋

约有半柱香的时间,西门风放蹙着眉头,缓缓言道,“张大王,某家倒是有个主意,只是这主意要多仰仗诸位兄弟才行。”

“哦西门兄先说一说,到底是什么主意”

“如今官军扼守柳河,想经河道运粮实无可能,某家在西边倒有些关系,可将粮食装船,经河道运到开封南部的固始城。不过从固始到庐州,某家实在无能为力,还要张大王多想些办法才行。”

如果西门风真能把粮食运到固始,自己派人运粮过过庐州回巢湖,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想了想,张献忠拱手笑道,“张某谢西门兄了,如此,就这样定下,西门兄尽快将粮食运到固始,我等自派人去固始取粮。”

“好的,张大王既然同意,那某家就早些回去,也好早日去一趟海州”西门风告辞而去,张献忠和陆通亲自送到山下。西门风这一走,张献忠那张脸也绷了起来,“西门风此人,贪心太盛,老子千辛万苦弄来点东西,一多半落入了此人口袋里。”

“大王无需恼怒,等着粮食运进来,陆某略施小计,便让这西门风吃进多少吐出多少。为今之计,当尽快定下派谁去接粮才对。”

听陆通所言,张献忠收拢心情,召集巢湖诸位头领前来议事,将接粮的事情说了说,韩英就第一个站了出来,“大哥,此次接粮,就让小弟走一趟吧,大哥不知,小弟在这山上,快窝出病来了”韩英言辞急切,似乎送大当家要是不答应,他便死在当场一般。

韩英梗着脖子,如一只大公鸡,此时厅中一有人笑出声来,那发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小霸王黄禅。话说这位黄禅也是位好色之人,与这韩英一样的病,所以颇为理解为何王头领这般急着接下取粮的差事。这下了山,又是远去固始,王头领要是不解解渴,那还是他么

连黄禅这样的人都知道韩英的心思,张献忠自然也晓得。韩英是什么人,那是无女不欢的浑人,他荒了这么多年,还不是给他张献忠面子韩兄弟如此义气,张献忠也记在心里,于是这接粮一事,他便点头应了下来。

以前,张献忠每做决定之前都会询问下陆通的意见,这不仅仅为了稳妥,也是给陆通面子。这些年,还是唯一一次没有询问陆通,实在是觉得没什么可担忧的,不就是接粮么,谁去不是去张献忠未有担忧,陆通却蹙了蹙眉头,他当然不是对张献忠不满,只是如此草率的让韩英去,是不是有些不妥呢

虽然韩英和庄淮一样,乃是张献忠心腹爱将,可说实话,对韩英的本事,陆通实在没什么信心的,此人好似如命,匪性十足,他要是去了固始,谁能保证不干点出格的事情有意不想让韩英下山,可现在张献忠已经发话,再劝阻也不合适,首先张献忠面子上会过不去。莫看张献忠表面上对他陆某人从善如流,可陆通可深知张献忠的为人,若是出言劝阻了,张献忠一定会听从,还会说一句“军师说的有道理”,只是这心中嘛,呵呵,八成是要记恨的。

“兄长,王头领一人下山,遇事恐有不细之处,倒不如派一人帮扶王头领,有人伴着,相互也有个照应,出了事亦可商量一下嘛”陆通如此说,也是委婉的劝阻张献忠了。张献忠此时才反应过来,接粮可是大事,怎地就草草的决定让韩英去了呢,这韩英性子要是犯了,岂不是要误事

有些歉意的看了陆通一眼,张献忠顿时心中一阵计较,他琢磨了一下,扫视厅中诸位头领,缓声道,“关头领,麻烦你陪着韩兄弟下山一趟吧。”

张献忠口中的关头领,那可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其人名叫关兴平,乃三国关羽后人,善使一把家传青龙偃月刀。关兴平军伍出身,为人稳重,派他为副,实则是为主将。当然,韩英对此也是颇有微词,张大王是信不过他嘛,把关兴平这个闷葫芦派出来。

张献忠有令,关兴平自无不从。诸事安排完毕,就等着西门风那边来消息了。张献忠准备接粮,而远在河南府的铁墨则不慌不忙的练着书法。

在这两天时间里,徐美菱也带着兵马赶到了渑池。与徐美菱也是许久未见,这次见面发现徐美菱比以前成熟了许多,也多了几分清冷

徐美菱对铁墨自然是很有意见,婚约订下来后也没个动静,还跑到西伯利亚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折腾。虽然心中有所不满,不过徐美菱也知道眼下不是算账的时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5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