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7章 加征商税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217章加征商税

崇祯当这个皇帝,颇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意思。年轻的时候,崇祯没有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他自己也没想过当什么皇帝。

但是朱由校的死,让朱由检不得不承担起这份责任来。朱由检是个有志气的人,既然做了皇帝,就一定要做个好皇帝,把大明打造成一个太平盛世。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辽东,为了西北,他节衣缩食,甚至内帑都没留一分银子。

两年前,意气风发,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当好这个皇帝。可是现在,崇祯有些迷茫了,自己这般努力,这般用心,大明却变得更加风雨飘摇了。

皇兄在世时,表面上看皇兄并不怎么勤勉,可每有大灾,朝廷总能拿出赈灾银来,哪怕每有,也能及时弄到足够多的钱粮。可是到了自己这里,明明比皇兄勤勉多了,为何却拿不到钱了

堂堂大明朝,真的到了拿不出钱来的地步了么不,大明朝有钱,山东的粮食,江南与山西的钱财。

崇祯一无所知,至少他知道大明朝是有钱有粮的。崇祯下定了决心,明天无论如何也得弄到钱粮,否则陕西赈灾就是一纸空话。

次日,又是紧急朝会,文武集聚大殿之中,全都垮着脸,一副忧心国事的样子。

见没人提什么建议,崇祯提高声音,说道:“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可朝廷却无钱粮可用,陕西那边,可急等着粮食用呢。昨夜朕想了许久,想出一个办法,诸位爱卿不妨听一听,看看是否可行。”

“朕着人了解过,江南、山西商贸发达,尤其是江南一带,富商云集,财帛众多,可是他们每年却只需要交很少量的税。朕觉得这点需要改改,为了应对眼前的困局,不妨加商税为十税一,并提高山东士绅的粮税。如此一来,短时间内便能募集一批钱粮,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崇祯想出这个主意,可是相当不容易的。昨夜还特意将皇嫂找来,聊了聊商税一事,觉得着实可行,这才拿到朝堂上来商议。

自以为不错,可让崇祯没想到的是,这番话刚说出来,排在前边的钱龙锡等人就脸色大变。不过钱龙锡等人并没有说话,倒是站在后边的人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

户部员外郎崔文冠神色严肃的嚷声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此举有伤国体啊。”

崇祯有点懵,不就是加收商税和粮税,怎么还有伤国体了被人扣了个这么大的帽子,崇祯的脸色自然有些难看,他皱着眉头,神色不悦的说道:“崔爱卿,真错在何处了”

是个人都听得出崇祯语气不善,可是崔文冠一点都没怕,梗着脖子答道:“敢问陛下,三十税一,是何人定下的规矩”

“自然是太祖皇帝”

“那陛下可知太祖皇帝当年为何这般定下税赋这是太祖皇帝对我朝有识之士的褒奖,如今陛下要加收商税,不是违背了太祖皇帝的初衷不守祖制,擅改赋税,于国不利啊。江南,乃我大明根基所在,赋税钱粮一半来自江南,若是江南一乱,我大明必是永无宁日啊,还请陛下三思啊,陛下莫不是忘了先帝年间,苏州颜佩韦等人的抗税之举如今那篇五人墓碑记,可还犹在耳畔呢”

崔文冠说完,便有吏部等其他官员站出来出声附和,这下崇祯有点骑虎难下了。

颜佩韦抗税,当时在苏杭一带闹得特别大,崇祯之所以恨阉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崇祯觉得崔文冠说的并不一定全对,可是在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

先祖皇帝加上祖制就够让崇祯头疼的了,再加上苏州抗税之事。如果加收商税,江南真的暴动抗税,那该怎么办崇祯可不想西北的乱子没压下去,江南又生出大乱子。

“这不行,那不行,那你们倒是给朕说说,现在该怎么办”崇祯紧皱着眉头,目视着殿武群臣。

这时有户部官员站出来,提议道:“陛下,江南乃我大明根基所在,不可轻动,但山西商贾这些年外通蒙古,更有甚至,与后金勾结,赚得盆满钵满。值此时刻,正该他们出力的时候,臣以为,陕西商贾大赚不良财帛,当多征税赋,另外,中原富足,粮食多有盈余,不妨多加粮税,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崇祯现在也不是刚刚当皇帝的时候了,有些事情他看得明白。这两年,江南士绅捐输不咋样,倒是晋商不断给朝廷输血,上次蓟州闹饷,要不是晋商出力,估计朝廷连年都过不好。

后来,晋商更是去陕西赈灾,还打着他崇祯的旗号,替他崇祯挣了许多面子。观此种种,崇祯哪好意思多征晋商的税

崇祯不想,可是内阁六部的官员们却齐声附和,这下子崇祯更加为难了。

一场朝会,弄的不欢而散,崇祯脑袋有点嗡嗡的。明明是想在江南富商身上多弄点钱的,怎么弄到最后成了满朝文武要加晋商的税崇祯自然不能同意的,可内个为首,六部大部分官员支持,这项提议挡都挡不住。回到文华殿,崇祯越想越觉得自己对不住铁墨。

时至今日,崇祯也有点后悔当初的举动了。横扫阉党,打压晋商,根本就是愚蠢的举动啊。

可事情发生了,已经成了定局,想弥补都弥补不了。这一刻,崇祯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当的很憋屈,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不成,不想做的事情,却一件件在眼前发生。

崇祯二年九月中旬,就在陕西战事如火如荼的时候,同样有一把火烧到了晋北。朝廷突然传来公文,着令山西各地官员对地方士绅,加征商税农税,今年秋税比往年多两倍。

这下子整个三晋大地都炸了锅,凭什么今年商税翻两倍如果朝廷一视同仁也就罢了,可是找人一问,江南商税不变。

哦,最有钱的江南商税不变,生活相对不容易的晋商却要翻倍,凭什么啊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这样欺负人的,欺负我们朝中无人么

同一时刻,铁墨也收到了张嫣的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141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