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342章 徐公爷的烦恼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342章徐公爷的烦恼

流寇只是打下一个铜陵城而已,南直隶有何至于乱到这种程度呢不仅士绅百姓心慌意乱,就连一部分官员也是同样的想法。可仔细想想,似乎又不是那么难以理解。自大明开国,南方虽经历过倭寇之乱,但总体来说还是承平太久。当初倭寇之乱比之现在的流寇,也是差了太多。

流寇席卷中原,弄出来的事情太多了,种种传闻之下,也就埋下了层层恐慌情绪。南直隶乱套了,南京六部官员们紧急磋商,却拿不出个像样的主意来。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老公爷徐弘基,如果有人还能统领京营,打一打硬仗,那非徐公爷莫属了。其他将领们就是再能打,但对京营的掌控力还是太弱了。

阮大铖因与徐弘基有旧,便被六部官员推举,带人前往魏国公府,企图说服徐弘基带兵出征。阮大铖自从被赶到南京后,日子过得也不怎么样,他为人性格有点孤傲,不太会经营关系,但内心的权力欲却一点都不小。本来,也有想法与东林党以及复社等缓和关系,有此机会,自然不愿放过的。

徐弘基身体抱恙,但总体恢复的很不错,听闻阮大铖来访,他只是淡淡的说道:“让他等着”

古朴的房间里,一身紫金长袍的徐弘基有些苦恼的抓着头发。虽然还未老去,但头发已经花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了不少。不过,徐弘基遗传了老徐家的优良基因,身材魁梧,相貌阳刚,浑身散发着一股锋锐之气。在他身前,一名双十年华的女子坐在镜前,慢条斯理的梳着头发。

透过镜面,可以依稀看到,她相貌清丽,眉宇间隐约有一股英气。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徐弘基的嫡女徐芷欣。

“闺女啊,刚刚跟你说的周公子,你考虑考虑啊,为父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挑出这么个人”说到这里,徐弘基就忍不住皱起眉头,心中一片哀苦。为了闺女的婚事,愁的饭都快吃不下去了,可这位小姑奶奶,却一点都不上心。

果不其然,徐芷欣放下梳子,轻声哼了哼。随着慢慢起身,那妖娆高挑的身段,尽显无疑,“爹爹,你挑了半天,就挑了一个周世贵此人白白生了一副好皮囊,整日里除了会摆弄几句酸诗,就是流连于画舫河畔,女儿岂会看上这种人”

徐弘基不禁有点傻眼了,自己好不容易挑出来的年轻俊杰,转眼间被宝贝女儿说的一无是处。明明是翩翩公子,转眼间变成了臭狗屎。

“哎,我的小姑奶奶,什么叫摆弄酸诗流连画舫,但凡有点学识的年轻人,哪个不这样,这叫风雅啊。哎你别瞪着为父,那你倒是说说,你到底想找个啥样的”

此时,徐弘基也有点生气了。眼看着宝贝闺女年龄一年比一年大,能不气么女子年龄可是大敌啊,一岁一岁堆下来,那就越来越不好嫁人了。整个南京城,二十岁还没嫁人的大家闺秀,也只有自家闺女这么一位了,听说此事都成坊间谈资了。更让徐弘基生气的是,前些年前来求婚的把门槛都快踏平了,近两年却是越来越少。

徐弘基心里也明白,随着闺女年龄越来越大,有点不受欢迎了。徐弘基是什么人堂堂魏国公,心里还能没点傲气你们越是不看好,那越是要找个年轻俊秀当女婿。可真付诸行动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南直隶的年轻俊杰也有那么几个,可一听说跟自家女儿谈婚事,一个个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那些有点才学,又愿意谈婚事的,徐弘基又有点看不上,这个周世贵可是搜寻了好几个月才找出来的。周世贵家世不错,才学不俗,最重要的是他徐弘基看着也顺眼。一切都好,偏偏宝贝闺女死活看不上。

父女二人全都寒着脸,瞪着对方,好一会儿,徐芷欣淡淡的说道:“女儿的意中人,那是顶天立地的男儿,但有危险,他能挡在女儿身前。女儿所想,便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好男儿”

“”徐弘基眉头大皱,文武双全的好男儿,这他娘的去哪找。再说了,有这样的人物,人家愿不愿意还是一回事儿呢。

什么好男儿,哎,不就是有才学,还得能打么徐弘基还是了解自家闺女的,这个能打,不是说能打架,而是能打仗。说起来也是自己上辈子造了孽,生个宝贝闺女,要身材有身材,有相貌有相貌,偏偏这闺女不爱红装爱武装。倒是那几个儿子,一个个抛弃了老徐家看上谁了,为父是真不知道去哪儿给你找这样的人啊。要不,你再考虑考虑周公子咋样人家怎么说也是周家”

徐芷欣抬起手,在徐弘基眼前晃了晃:“爹爹,此事休要再提,若是别人,孩儿还会想想,至于他嘛废物一个。好了,阮大人不是找你有事么,还是正事要紧,搞不好是因为铜陵军情,爹爹还不赶紧去”

“你你为父早晚有一天得让你气死”徐弘基手指头哆嗦了一会儿,叹口气无奈的出了屋。徐弘基走后,徐芷欣眉宇间也浮现一丝哀色,对于婚事,她又怎么可能不放心上呢可是她真的不想勉强自己,如果要跟一个自己看不上眼的男人过一辈子,她宁愿孤独终老。

坊间一些传言,她不是不知道,但更多的是不加理会。那些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阮大铖在外边等了约有半个时辰,方才得到见面的机会。按照以往的暴脾气,他早就挥袖而去甩脸子了,可这一次他不仅不能这样,还得摆着笑脸。这些年,他的性子也收敛了不少,在遭到现实毒打后,要还是我行我素,那就是傻子了。

徐弘基其实挺看不上阮大铖的,这家伙当初在北直隶身居要职,可谓是意气风发,可惜不会做人,不仅跟东林同僚起冲突,后来有一些东林后辈弄复社,这家伙也说三说四,渐渐地,搞得跟周遭很多人关系不睦。这不,袁崇焕被拿下的时候,他受到了牵连,站出来为他说话的却寥寥无几,最后,命虽然保住了,人却被扔到了南京担了个闲差。

以前,阮大铖对这些东林同僚可是有点鄙夷的,现在,为了重新往上爬,还不是乖乖听别人话了哎,权力果然是一瓶毒药啊,任你多么硬的臭石头,都能给你毒软了。

走进客厅,徐弘基神色自然地拱手道:“后宅有些琐事,耽搁了些时间,劳阮大人久等了。阮大人请坐,这个时候,不知阮大人来府上,所谓何事”

“无妨无妨”阮大铖赶紧回了一礼,连忙道:“公爷诸事繁忙,下官等得起,等得起。其实此次过来,公爷应该也猜到了一些了。如今铜陵陷落,流寇必将肆虐南直隶,浙江与铜陵近在咫尺,若流寇过宁国府,祸乱浙江,后果不堪设想啊。所以,下官恳请公爷,能够尽快统兵出征,平稳局面。眼下南直隶,能稳住大局者,唯公爷莫属啊。”

“哦”徐弘基面有难色的皱了皱眉头,他想了想,咳嗽了两声,小声道:“阮大人真的是高看徐某了啊,徐某身体一直抱病,领兵能力也是稀松平常。倒是兵部顾同恩顾大人文武双全,带兵出征,最合适不过了。”

徐弘基一副病殃殃的样子,言语间不无讥讽。阮大铖岂能听不出他面色尴尬,只能装作听不懂。徐弘基说这番话,一点都不稀罕。一直以来,南京六部作为北直隶六部的跟班,跟魏国公府的关系就没有融洽过。最近一段时间,更是关系僵硬的很。

自正德年间以后,勋贵尤其是武将勋贵们手里的权力被一点点剥离。内阁六部手里的权力却一点点膨胀,至万历末年,武勋们手里的兵权已经所剩无几,北直隶方面盛极一时的英国公府除了还有一个五军都督府虚名,兵权其实已经大部落入六部之手。南直隶这里,也只剩下魏国公府徐家还在苦苦支撑。

魏国公府手中的兵权,可以说是武勋们最后的阵地了,说什么都要保住的。对这最后一块阵地,南京六部自然是垂涎若渴,迫不及待想拿下的。两年前,兵部便以徐弘基身体抱恙为由,打算派人分权,但被徐弘基巧妙的化解了。再后来,兵部又以监管军需为由,打算往都督府掺沙子,被徐芷欣找个理由把那十几个人打了个半死。

徐芷欣把那几个军需官打个半死,事实上是在打六部的脸,这下子六部与魏国公府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其实,有没有这件事,跟六部的关系都不会好,徐弘基并不是太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后继无人。那几个儿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继任者徐文爵初担军务,弄的一塌糊涂,这会儿徐弘基还想着怎么教训教训那小子呢。

宝贝闺女倒是能文能武,可终究是女孩子啊

因为种种原因,徐弘基刁难六部,完全可以理解。阮大铖对此心知肚明,可他还得想办法说动徐弘基,为了能重回北直隶,必须把握住眼前的机会。至于说什么让顾大人带兵出征,想都不用想。顾同恩一介儒士,懂带兵蹙眉想了想,他苦笑道:“公爷,你又何必如此呢虽说之前多有不快,可眼下的事情,毕竟关乎南直隶安危啊。流寇若是肆虐南直隶,对公爷也没什么好处啊。”

徐弘基也没有否认,而是不言不语的翻了个白眼,那意思好像是在说:“对本公爷没好处,但对六部那些老爷更没好处。”

阮大铖看懂了徐弘基的眼神,心里一阵苦笑。都怪那帮子人之前把徐家得罪的太狠了,否则徐弘基也不会这般刁难。魏国公府与六部孰是孰非,阮大铖不想评断,也没资格评断,他关心的是如何说服徐弘基出征。徐弘基自然不可能看着南直隶大乱的,但要他出征,就必须有所付出。仔细想了想,阮大铖有点明白对方想要什么了。

“公爷,只要你老人家愿意平定南直隶,将流寇赶出去,下官回去之后,一定告知六部同僚们,之前所存放的军饷物资,如数送至都督府。”

见时机差不多了,徐弘基也没有再为难阮大铖,而是严肃的看着对方,轻声道:“阮大人说话算话只要军饷物资补足,徐某这身残躯还可堪一用”

徐弘基这番话说的也很明白了,只要军饷物资到位,他就出征,否则免谈。阮大铖急着玉成此事,拱拱手告辞而去。阮大铖刚走,徐芷欣便进了门,她坐在旁边的椅子里,秀眉微蹙,“爹爹,虽然这一次那些人会把军饷等物资补足,可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啊。”

“哎,那又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难不成真的看着流寇肆虐南直隶,不管不问”徐弘基有些烦闷的戳了戳脑门。武勋与六部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双方必然要争权,因为权力意味着利益。英国公府在没了兵权之后,影响力不复当年,徐弘基可不希望魏国公府也步了后尘。

可是想要对抗六部,真的很不容易。六部铁板一块,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行,就是掐死军饷物资。都督府有兵马,但没有进项,军需物资全靠朝廷分拨。无论给谁当兵,都是养家糊口,没有进项,都督府手里的权力自然会一点点落到六部手中的。当初北直隶五军都督府手中的权力,不就是这样一点点流失得么南京六部,只不过重复之前的手段罢了。

什么都明白,但是徐弘基没办法,因为他虽然贵为魏国公,却没法凭空变出钱粮物资来。

只要都督府军需钱粮还受钳制,那么就会一直处在被动的位置。这次要不是流寇涌入南直隶,那些人依旧不会松口,搞不好还会变本加厉的向南京都督府掺沙子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65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