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932章 江南再起乱局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932章江南再起乱局

“督师这些话不知是何意思呢,杜棱洪督师归顺我大明,不是好事一桩么难道督师还有其他看法不成”

成基命回答的甚是巧妙,听上去说了许多话,可实际上又是什么都没说。

走到成基命面前,铁墨脸色异常难看,他并没有回答成基命,而是绕过成基命,对朱紫嫣淡淡的说道,“朱紫嫣,你可真是心思大了,什么都想插一手了哼,还不回去”

守着成基命直呼赵朱紫嫣的名字,可是让朱紫嫣气怒的很,她本来还带着点甜甜的假笑的,可这会儿连笑也欠奉了,“铁督师,我的事儿你少管”

“回去,你难道还要本督师亲自派人送你回去么亦或者,我告诉陛下一声,你说,他要是听了,会作何感想”铁墨神色难看得很,语气也是不容置疑,他有很多话想跟成基命聊一聊,但这些话是不能让朱紫嫣听的。面对着铁墨的威胁,朱紫嫣咬紧银牙,哼了一声,只能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等着看不到朱紫嫣的身影了,铁墨松一口气,只是右手慢慢攥起,突然间转过身,脸色顿时冷下来,成基命心中一凛,冷声道,“督师,你这是何意”

“何意成基命啊成基命,本督师警告你一举,以后离郡主远一点,如果郡主受到一点伤害,本督师不介意送你进阎王殿。”铁墨阴测测的笑着,走上两步,“现在说说吧,你到底想做什么”

“督师,本官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成基命嘴角一翘,面色居然比之前还好些了。

“很好,成大人,你好自为之吧”

杜棱洪降了,大明重新夺回了全宁城,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不过再美好的事情也会过去的,一个月后,杜棱洪归降的事情就淡了下来。不过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崇祯十年注定是不平静的,大胜的消息还未完全过去,江南百姓又遭受到一场磨难。

当年张献忠流窜江南搞得江南沿海百姓民不聊生,直到晋北军联合杨嗣昌的大军,多方努力,再加上南京应天府京营兵马配合,好不容易才压住张献忠之乱,最后将张献忠困死在浙江东南一带。张献忠被杀,距离现在并不久远,江南百姓还没有完全忘却,可江南又再次爆发了一场洪灾。

去年大明朝各地干旱眼中,可今年又出奇的多雨,尤其是江南一带,七月份大雨滂沱,这一下就是半个月,雨水积累,水位高涨,再加上早些年民乱四起,河床年久失修,后果可想而知。

崇祯十年七月二十八日,宣州境内西津河河堤被冲垮,冲塌房屋无数,大水蔓延,淹死百姓不计其数,造成十几万灾民无家可归。随着西津河河堤被冲垮,随后就是东津河,仅仅几天后位于苏州府境内的娄江江堤也被冲垮,大雨没有停下,江南百姓彻底遭了大难。江南急报一封封送到京城,朝廷也是没什么好办法。进入八月份,大雨是停了,可救灾成了大难题。

当然江南局面如何糜烂,铁墨不用担心的,因为至少目前看来,这些都是朱由检的事情。可个消息震惊了整个京城。

由于宣州知府赈灾不利,致使民怨沸腾,有南陵人陈七破了南陵县衙,将物资抢劫一空,陈七作乱,一时间引起了一连锁的反应,泾县、苏州昆山、太仓也相继出现了民乱现象,眨眼的功夫,整个江南陷入了混乱中。

铁墨有点懵,因为他真的没料到局面会转变的如此之快,好好地赈灾局面,竟然会如此快的失去控制。当民乱爆发,铁墨第一个感觉就是有问题,如果不是有人故意为之,民乱怎么会蔓延的如此之快宣州的事情还好说,那宣州知府孟腾轩确实贪赃枉法,扣了南陵的赈灾款也有可能,但昆山和太仓又是怎么回事据铁墨所知,在朝廷命令下达之前,苏州府就已经开始赈灾了,为何还会发生这么大民乱

宣州也就罢了,那昆山和太仓南边可是秀州,如果民乱蔓延的太快,谁敢保证乱民不会冲击秀州各大盐场,如今都督府有很大一部分财源都来自秀州以及杭州的盐场,如此就不由得铁墨不着急了。督师府内,海兰珠和铁墨坐在榻上,二人蜷着腿,大眼瞪小眼,“夫君,这江南民乱甚是蹊跷,尤其是昆山和太仓,恐怕还得夫君亲自走一趟苏州府才行,虽说苏州府还在督师掌控中,可那位宜阳候并非督师亲信呢。”

“嗯”铁墨淡淡的点了点头,朝廷倒是封了宜阳候安抚江南,全权负责平乱,但这宜阳候刘彻可是朱紫嫣朱紫嫣的亲舅舅,与都督府关系微妙的很,如果他借着平乱的机会,做些别的事情就再轻松不过了。

不到江南不知道江南局面有多糜烂,当铁墨赶到苏州府后,才知道整个苏州府地界乱成了什么样。至旬,昆山、太仓、嘉定、宝山一带已经连成了一片,整个乱兵已经将苏州和秀州分隔成了两半,乱民足有几十万人。甚是苦恼的坐在太师椅上,王婼然乖巧的忙铁墨揉着太阳穴,“督师,你也别太担心了,之前张献忠作乱不也让督师轻松应付了,眼下的事情也算不了什么的。”

铁墨一边咧嘴,一边暗道,王小娘子还是有点天真了,这次和上次可不一样,朝廷可有点盼着苏州乱呢,因为苏州可是都督府的地盘,要是不能尽快平定民乱,有心人再借机进入秀州和杭州,到时候盐场可就要易手了。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强行镇压这些乱兵,可现在手中真正能掌握的就是万余苏州府兵,至于宜阳候刘彻的两万大军,那是绝对指望不上的,没瞧见人家宜阳候一点发兵南下的意思都没有。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铁墨到现在还没摸清楚苏州这边是怎么乱起来的,要有行动,必须等沙雕那边带回来消息才行。

苏州之乱,江南大灾,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

此时在太湖中有一艘小船,船上坐着两个衣着华贵的人,这二人可不是别人,正是这苏州府最有权势的两个人。自从张献忠被剿灭之后,彭鑫就坐稳了苏州知府的位子,这一坐就是两年。彭鑫这个苏州知府与其他州府知府可完全两码事,他不仅管着苏州,还管着秀州和杭州,尤其是杭州湾一带的盐场。

短短两年时间,江南百姓就给现任苏州知府起了个外号,叫做“彭大胆”。有此外号,就因为彭鑫铁面冷目,对祸害百姓的官吏绝不手软,只要找到证据,直接打入苏州府大牢。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彭鑫做事根本不看朝廷脸色,就拿秀州和杭州盐场的税赋来说,直接自己做账,反而朝廷派人来插手,则立马被苏州总兵宁国晓逼走,总之,如今的秀州和苏州已经不是朝廷的地盘了。

苏州太华山庄里,铁墨已经在这里待了几天了。这两天铁墨可着实不好过,苏州的事情跟一堆烂泥似的,如今昆山一带乱成了一锅粥,却一点头绪都没有,宣州那边是因为陈七挑头,可苏州府这边就有点奇怪了,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

阿莎有些焦急的走过来,拱手施了一礼,“督师,彭知府和宁将军到了,现正在装在外等着。”

太华山庄环境优雅,守着天湖湖畔,便是最炎热的夏季,这里依旧清爽宜人。宁国晓和彭鑫也是少有这么清闲过,好不容易来次太华山庄,总要放松下才行,二人席地而坐,背靠着一棵参天榕树,码头上徐美菱正在钓鱼,头戴斗笠,宛若一个老翁,不过看她时不时的晃晃身子,估计这鱼也没钓上来。

眼见铁墨到来,宁国晓和彭鑫赶紧起身,向前两步拱手行了一礼,“参见督师”

“嗯,都来了啊,不必拘谨,都坐下说话吧”铁墨也不是讲究之人,盘腿坐在草地上,便于二人交谈起来。几个人聊得无非是最近苏州府发生的事情,彭鑫摆着一张万年不变的扑克脸,神情严肃的说着,“说起来这苏州民乱也是怪哉,自从水灾以来,下官可是紧急调拨物资救济灾民,光被褥粮食就送了两次,可不知怎地,民乱还是发生了。事后,州府吏员和宁将军的副将也曾去昆山调查过,得到的结论是粮食不见了。”

“粮食不见了”铁墨听罢就想笑,这怎么可能呢,大批的粮食运到昆山,必然是大军守护,怎么可能不翼而飞呢

如果换做他人,一定就笑出声了,不过铁墨没有笑,彭鑫和宁国晓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这种事情上作假的,因为唐淼定能将这些事情查清楚的,而且,彭鑫和宁国晓有什么理由这样做,苏州府闹乱子,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俩。铁墨眉头紧皱,一只手不断摸着下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昆山当地官吏弄虚作假,中饱私囊”

宁国晓直接摇了摇头,“督师,这种可能性并不大,事发后,末将就派兵将昆山知县曹仁光和县丞白青松控制了起来,经过严格审问,这二人要的很死,他们确定是亲眼看着粮食入库的,可不知怎地就不见了。”

铁墨觉得不可能的,好好的粮食怎么可能消失不见看来这其中甚是蹊跷啊,交待二人一些事情后,铁墨就回到了太华山庄,在事情没有头绪之前,他不会轻举妄动的,谁知道这种种迷局下隐藏着什么陷阱呢

又是一天过去,终于等来了沙雕,此时沙雕身上脏乱不堪,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来不及梳洗,便对铁墨做起了汇报,“督师,昆山的事情现已查明,此次作乱的乃是吴县人侯方义以及太仓人蒙则旭,作乱原因,乃是太仓和昆山等地不放粥铺,百姓无家可归,无法活下去。令属下特别调查过昆山粮库,除了空空的粮袋,确实不见粮食。”

有粮袋没粮食,这事可真是奇怪了,如今时局混沌,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再调一批粮食,不过苏州府存粮本就不多,直接从苏州府调是没戏了,从开封调,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最根本的方法还是找到那些消失的粮食。坐在椅子里,铁墨皱眉沉思着,他在想如果这时一场阴谋,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

一定是搅乱苏州府,也好从中渔利吧,所以最正确的方法不是急着剿匪,而是安抚,可现在没有粮食,又如何安抚这些暴民呢想了许久,铁墨方才慢慢叹道,“给宁国晓、周定山传令,所有兵马撤出太仓,驻守吴县和青龙镇,本督师要亲自走一趟太仓。”

铁墨此话一出,沙雕可着实吓了一跳,苏州之乱,最严重的就是太仓,那蒙则旭和侯方义纠集近万青壮,占据太仓,督师亲自走一趟太仓,这不是冒险么心中担忧,所以沙雕赶紧退后一步,躬身急道,“督师,此事万万不可,那蒙则旭草莽之人,如何值得督师千金之躯前去”

“沙雕,你觉得除了本督师亲自走一趟太仓,还有更好的办法么”铁墨这话说完,沙雕就沉默了,因为铁墨说的是事实,可以不去太仓,但是必须有粮食,可一时半会儿如何找到消失的粮食没有粮食,就得先安抚,否则的话就只能兵戎相见,兵戎相见,铁墨自然是不怕的,可这样做对自己统治苏州府又有什么好处

沙雕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无奈之下,只能默认了铁墨的想法。八月十九,铁墨离开苏州府直接去了太仓,太仓县枕着娄江,紧邻吴县和昆山,在苏州府境内,太仓也算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了,不过现在的太仓可一点都不美,到处是倒塌的房屋和庄稼,乡间路上处处都可看见大水过后留下的尸体。

哎,这场大雨太惨了,江南多雨是好事,可雨水太多了也是灾难啊,铁墨并不怪这些百姓,没饭吃了,除了造反还能怎样,该恨的是那些弄走粮食的恶徒。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71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