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59章 群臣密谋

书名:明末凶兵 作者:怒江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第259章群臣密谋

愤怒的百姓找到了发泄点,他们本就对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有意见,拱卫辽东,却让鞑子绕过辽东进京城,罪责难逃。现在朝廷决议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当真是大快人心。不久之后,长街上有人提前放起了鞭炮,更有人借着酒劲大声聒噪,“等那一天,老子一定要去抢一块袁鞑子的肉来吃”

也许,袁崇焕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这么遭人恨,或许,他真的很冤枉。至少,袁崇焕真的是想守护大明王朝,是想守护大明百姓的,可最终他成了京畿百姓最恨的人。

公文下发之后,辽东各级将领彻底绝望了。祖大寿、何可纲等人各有各的担忧,他们不知道朝廷接下来会不会继续对其他人下手,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回辽东,只要回到自己的地盘,朝廷就算想动他们,那也得考虑一下造成的后果。

何可纲传下命令,各部兵马准备着回辽东的事情。可以说,此时大明王朝面临着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一旦辽东兵马与朝廷有了隔阂,那对大明朝将是巨大的灾难。

从萨尔浒大战到现在,辽东兵马早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军事利益集团,在袁崇焕的打造下,更是联系紧密。十几万辽东兵马,一旦跟朝廷貌合神离,后果可想而知。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个老人带着两名仆从来到了军营之中。

望着营中形形色色的士兵,孙承宗神情复杂。当崇祯皇帝决定将袁崇焕凌迟处死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了。有心理准备,可真的看到了,还是不免有些生气和伤心。孙承宗的到来,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何可纲等人赶紧将他请到了帐中。

腊月寒冬,帐中燃着两个火盆,将大帐烘的暖暖的,孙承宗解下披风,布满沧桑的双眸扫过帐中众人。祖大寿也好,何可纲也罢,许多人其实都是孙承宗一手提拔起来的。

良久后,坐在椅子里,他严肃地看着何可纲,“告诉老夫,外边在做什么你们是想私自回辽东没有朝廷旨意,私自回去,知道是什么后果么”

何可纲有些哑然,祖大寿以及赵率教等人更是不敢凝视孙承宗的目光,有些惭愧的低下头。可这个时候,总得有人站出来,何可纲想了想,拱手道:“督师,末将不敢瞒你,我等就是心中不服,袁督师呕心沥血,守卫辽东,更带着兄弟们在北京城下恶战鞑子。这一路走来,死了多少人,袁督师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是朝廷是怎么做的陛下又是怎么对待袁督师的兄弟们心寒啊与其如此,还不如回辽东呢”

何可纲刚说完,孙承宗猛地拍了下桌子。沉重的响声,震得众人心头一颤。孙承宗虽然卸任有些时日,可是他的威望依旧不减,白眉皱起,威势逼人。

“一派胡言,朝廷有些做法不妥,你们就可以随意调动辽东大军了老夫倒要问问你们,辽东大军是你们的私兵么何可纲,你一口一个朝廷不公,老夫问你,朝廷哪里不公了”

“老夫再问你一个问题,当初熊廷弼再到老夫,几代人的努力,经营辽东,建关宁铁骑,目的是什么你,何可纲,回答老夫,亦或者你们,谁能告诉老夫”

何可纲等人对视一番,赵率教满脸苦涩的说道:“督师,我部经营辽东,最终的目的是抵御牵制鞑子,最后剿灭鞑子,平定辽东。”

孙承宗冷冷的笑了起来,眼中多了几分轻蔑之意,“呵呵,看来你们没忘记自己的职责啊,可是,自土木堡之变后,我大明朝京畿之地多少年没遭受过兵灾了。可就是在你们眼皮子底下,女真鞑子绕过辽东,从喜峰口杀了进来,你们就是这样对付鞑子的”

被孙承宗如此冷嘲热讽,何可纲等人脸上臊得慌,可多少有点不服气。左良玉性情最是直接,梗着脖子说道:“孙督师,你这样说就有失偏颇了,鞑子不走辽东,偷偷地绕到喜峰口,我等也是没办法啊,毕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左良玉不说还好,此话一出,何可纲等人顿时脸色大变。果然,孙承宗的脸色绷紧,面无表情的看过来,“好好好,鞑子绕过辽东,就跟你们没关系了,那岂不是说,以后鞑子每年都可以绕道喜峰口或者宣府扣关了既然如此,朝廷养你们这群废物做什么”

“何可纲,这就是你带的人”

这下可把何可纲弄的有些难堪了,只觉得脸上烧得慌,他没胆子跟孙承宗顶,只能回头瞪了左良玉一眼,“左昆山,你给老子闭上你的破嘴。”

骂了左良玉几句,何可纲这才脸色复杂的说道:“督师,虽然左昆山胡说八道,可多少有点道理的。此次鞑子隐藏的太深了,之前各种手段迷惑了我们,若是看出鞑子阴谋,断不可能让鞑子去喜峰口的。”

“哎,何可纲,你至今还不明白你们错在了什么地方”孙承宗长长的叹了口气,“鞑子故布疑阵,瞒过你们,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接下来的反应。你们也是领兵多年的沙场老将了,难道连最基本的围魏救赵都不懂了么”

“这”何可纲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他与赵率教以及祖大寿等人,那可是十几年的军旅生涯,征讨蒙古,对阵女真鞑子。要说兵法,哪个不是滚瓜乱熟,战场对敌经验更是老道。围魏救赵,逼鞑子回援沈阳,这个道理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懂

何可纲张了张嘴,可神色为难,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孙承宗叹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你不说,那老夫替你说,你们懂,你们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可是有人不同意,对嘛”

“哎,你们扪心自问,朝廷要追究责任,可真的冤枉了谁你们该庆幸,朝廷并不想牵连太多人,否则,被凌迟处死的,就不只有一个袁崇焕了”

孙承宗的话,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何可纲等人心头。这番话,可是透着好几层意思,同样也是在点播何可纲等人。

鞑子扣关,京畿遭难,士绅百姓的怒火需要发泄,朝廷需要有人负责。而恰恰,辽东大军是第一责任人,而袁崇焕这个蓟辽督师要负全责。所以,袁崇焕不冤枉,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

同样,朝廷只治袁崇焕的罪,并不想扩大化。只要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让百姓找到发泄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朝廷没想定其他人的罪,那么大家也别再给自己找麻烦。

三层含义,何可纲等人瞬间就想明白了。当然也有左良玉这种脑瓜子不活络的,依旧没想明白,但被何可纲骂过之后,也不敢再乱说话了。

何可纲、祖大寿也不傻,既然事情已成定局,朝廷也没有深究的意思,那干嘛给自己惹麻烦呢大家都拖家带口的,没有谁愿意往绝路上逼。

次日,朝廷再下一道旨意,由于袁崇焕被关进天牢,有鉴于辽东局势糜烂不堪,朝廷决定重新启用老臣孙承宗再度主政辽东。孙承宗再任蓟辽督师,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辽东许多将领都是孙承宗早年间提拔的,没人敢跟孙承宗动歪心眼子。同样,孙承宗威望十足,内阁六部也找不到理由阻止。

孙承宗已经老迈,又能在辽东撑多久这一点谁也不清楚。但是孙承宗还有一股热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的鲜血也依旧会洒在大明王朝的土地上。

西城,一座古朴的宅院里。虽然夜色降临,可是后堂依旧人影憧憧,客厅里坐着几个人,无不是眉头紧锁,神色发愁。

若有人看到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的,这里坐着的无不是朝中重臣。成基命、钱谦益、张凤翼、何如宠等人全部都在。众人凑在一起,如此发愁,不为别的,只为铁墨一人。

可以说鞑子扣关,打乱了朝廷相对稳定的形势。自土木堡事变以来,兵权逐步回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勋贵们被踢出权力中枢。可是正德年间,武宗皇帝想出一招阉党平衡策略,搞得百官不胜其烦。这一招一直沿用了近百年,直到几年前,经过不懈努力,再加上朱由检配合,这才将阉党一举踢出朝堂。

内阁六部已经慢慢握紧权力,兵部更是对九边兵权进一步收紧。本来,按照计划,九边第一重镇,应该是落到自己手中的。可是鞑子这么一闹,全乱套了。

侯世禄积功入朝为兵部尚书,更让人头疼的是铁墨横空出世,居然立了盖世奇功,代掌宣府万全都司。

最近一年时间,随着铁墨的崛起,成基命等人也慢慢对铁墨进行了了解。真的了解多了,才发现铁墨这个人比侯世禄还可怕。铁墨跟侯世禄不一样,侯世禄是个地地道道的官,无论做什么,都受朝廷束缚。可是铁墨不一样,这是个彻头彻尾的地头蛇。

铁墨麾下几万大军,从头到尾没花朝廷一分钱,没用朝廷一粒粮,那可是全靠自己打拼起来的。铁墨身后,站着的是财富不可估量的晋商集团。让铁墨掌控了宣府,只要铁墨不愿意,内阁六部别说手,就是一根手指头都别想伸到宣府去。

宣府万全都司,不仅是京畿门户,更牵涉到无数的利益,不说别的,光北地一年的皮毛和药材贸易,那都是一笔天文数字。这还仅仅只是一部分,其中利益是无法准确计算的。

“诸位,铁墨此人已成气候,若让他再控制了万全都司,那兵部、户部恐怕连一滴水也洒不进去了。此事,必须想办法阻止才行”钱谦益冷冷的说道。

成基命拍了拍腿,小声道:“可是,我们没有理由阻止啊。此子虽然年轻,却很谨慎,知进退,因为孙督师的关系,陛下对他更是信任有加。更何况,他名义上还是代掌宣府军务”

众人苦恼的摇摇头,不由得陷入思索,可一时半会谁也想不出个好主意来。

约有半个时辰的样子,何如宠吹了吹茶杯冒出的热气,突然神色一动,“陛下对他信任有加,可若是,我们想办法让陛下不再信任他,甚至反感他呢”

“嗯何大人可有何妙策”

“这妙策不敢说,只是”

何如宠将心中所想说出,厅中众人无不脸色复杂。好一会儿,钱谦益放下茶杯,泰然道:“为了我大明万世基业,为了不让小人扰乱朝纲,有些事该做还是要做的。”

成基命深表赞同,“那就这样吧”

京城,英国公府大明英国公,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大明勋贵无数,可以说唯有英国公张家至今尊贵无比。今日,英国公府非常热闹,府上仆人端着各种碗碟匆匆走过,宾客们也越来越多。

虽说是为了庆祝打退了鞑子,可实际上不过是找个理由,为京中权贵们相互结识一下罢了。

铁墨如约而至,张维贤竟然热情的将他请到了内厅。宴席还没正式开始,二人便在内厅聊了起来。张维贤寒暄几句,便聊起了正题。

“铁将军,那多福号可是让人眼红的很哪,只是不知这多福号可有意扩充下分号若有此意,老夫这有些好友也有意参上一股,就是不知铁将军意下如何”

铁墨神色一动,心中暗笑。这张公爷还真是个会做生意的主,看他眼下的样子,哪像个国公爷,更像个老奸巨猾的商人。张辅那些人要是活着,看到自己的后人,变成这副样子,肯定会气疯掉的。

不过这事,还真怪不得张维贤,自从勋贵们手官抢走后,这些勋贵除了琢磨下多赚钱,似乎也没别的事可做了。

多福号,说到底是晋商的钱袋子,轻易不愿意让别人掺和进来。可开口的是张维贤,就必须多考虑考虑了,不仅仅是张嫣的面子。张维贤这些勋贵虽然没多少实权了,可世袭罔替,几代人下来,也是树大根深,影响力依旧不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12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