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35章:好贵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翌日一早,李母婆媳就起来把碗头啥的都准备好了。

五点不到,李家人全家都去了新地基,摆好八仙桌,将香烛纸钱、碗头老酒啥的摆上桌。

涨潮的时间一到,敬过土地神,在鞭炮声中,李长乐兄弟几个挖下了第一锄,接着,张得金就带着工匠和粗工,甩开膀子正式开工。

李父扭头看向李母,刚好她也扭头看了过来,老夫妻对视一眼,两双眼里皆满是欢欣。

陈阿奶看着跟金蝉说话的陈永威,眼里的欢喜都快溢出来了。

李长乐看了看时间,见已快八点了,冲周若楠和孩子说道:“要上课了,你们先走吧。”

周若楠应下,伸手牵住李小洲和李小美,冲大的几个说道:“走了,都赶紧跟我一起去学校。”

“三婶,我们从老爷殿旁边那条小路过去,就是长塘桥头。”李小洋兄弟几个忙在前面带路。

见上学的走了,李母对李长乐说道:“我们回去晒干货,你去码头一趟。

昨天你小舅带信来说,今早请卖肉的阿帆帮带些大骨、猪肺、肥肠过来,你骑车过去拿了回来。”

说罢就叫上两个儿媳,跟陈阿奶急匆匆的走了。

李长乐推了脚踏车,想到去山里的事,过去叫了李大哥、李二哥还有陈永威到一旁,把买枪的事对三人说了一下。

三人听后毫不犹豫的支持他的主张,让他尽管去买,用了多少钱四家照摊。

李大哥担心他拿着钱一个人进山不安全,又让陈永威陪他一起去,工地这边,他们在这照看。

“好,等我把肉菜拿回来就去。”

李长乐蹬着脚踏车朝码头走,这边的路没村里去码头的路好走,坑坑洼洼的,骑脚踏车没问题,拉板车和三轮就难走一些了。

快到码头时,看到项小鱼背着背篓,提着水桶朝这边走,头发上面还糊着泥浆。

李长乐想到他今天第一次独自收罐子,想看看收获咋样,便捏住刹车停了下来。

项小鱼看到他,高兴的快走几步,“阿乐叔,你今天没出海啊?”说着又道,“村里都在说阿赖家的事,你们出海要小心点。”

“小鬼头,操那么多心,以后长不高的。”李长乐说着伸手接过他的背篓,挂在后座,估计有十几斤的样子。

“我有长的,裤子衣服都短了。”项小鱼提了提裤腿,“昨天我跟陈家太婆一起去镇上,买了棉花还有布料,周老师帮我们做夹衣。”

“家里有缝纫机,你送去就是。”李长乐拍拍后座,“自己爬上去,我带你去码头。“

“嗯!”项小鱼爬上去坐好,“阿乐叔,我收罐子的时候数过了,空罐子有二十多个,钓到十七只望潮,其他的都是八爪鱼。”

“不错嘛,这边的鱼获比那边好多了。”

“我还抓到两只青蟹,三只沙噀,就是有点小。”

“太小的酒楼不要,到码头送去卖给阿东家好了。”李长乐扭头看了看他头上的泥浆,

“你回去把头发洗洗,换身干净的衣服,我去码头拿了肉菜,就去你家接你,带你去酒楼认认门,以后就你自己去。”

项小鱼点了点头,“阿乐叔,你也要去镇上卖鱼获啊?”

“昨晚没去淘海。”李长乐顿了一下,“有点事要去山里一趟,顺道送你去镇上,来回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麻烦你了。”

李长乐停车,接过他提着的水桶,“我去拿肉,你快去卖青蟹和沙噀去。”

“哦哦!”项小鱼下车,接过水桶就朝陈记跑。

李长乐看了一圈,见卖肉的跟卖豆腐那些的都在小卖部门口,推着车过去,摸出香烟递了一支给油腻腻瘦巴巴的猪肉佬。

“阿帆老板,我来拿我小舅带的东西。”

“我给你拿!”阿帆接过香烟夹在耳后,提了一个网兜给他,“拿好了。”

“谢谢!”李长乐接过装的沉甸甸胀鼓鼓的网兜,忙挂在车龙头,调转车头回了南山。

把肉菜交给李父,找张得金拿了脚踏车钥匙,叫上陈永威蹬着脚踏车回了老宅。

家里的被褥已经打包,等木匠帮忙拆了架子床,用板车拉到南山,晚上就住那边了。

李长乐去父母那屋拿了四五百块钱,又拿了些鮳头,几个馒头,蹬车去了项小鱼家。

半个小时后,三人就到了酒楼后厨,李长乐敲开门见是阿雨,笑道:“坤叔在么?”

阿雨笑着摇头,“坤叔去海门了,他跟我说过,你家的鱼获照老价钱。”

“今天没别的鱼获,就是些八爪鱼和望潮。”

李长乐说着揽过项小鱼,“上次跟坤叔说了的,这孩子以后会送鱼获来卖。”说着又把阿雨介绍给他认识。

“好,坤叔回来我就跟他说。”

李长乐客气的道谢,帮着将八爪鱼倒进竹筐过秤,阿雨清点望潮。

望潮十七只,四角五一只的9只,剩下的就是三角一只的,八爪鱼十一斤七两,加起来刚好九块九角六。

李长乐让项小鱼接过钱,把他带到盘镇路口,两人才调转车头朝鲤鱼山走。

路过菜市的时候,李长乐想到王小舅今天带来的东西,又拐弯去了他的肉摊一趟。

只见王小舅穿了件土布褂子,光着膀子忙着给人割肉,刚想回头,就被他叫住了。

“小兔崽子,来都来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想跑啊?”

“小娘舅!”李长乐忙掏出香烟上前,递给他一支,“我就是来看看,谢你送的那些东西的。见你生意这么忙,想着等哪天你空了,再找你说话的。”

王小舅白了他一眼,“一点猪内脏,又值不了几个铜钿,哪就值得你跑一趟?”

“那你最好天天送,省得我们买肉菜了。”

“想的美!”王小舅笑着把称好的肉,用麻绳绑好给了顾客。

收了钱,甥舅俩说了没两句话,又有人来割肉了,李长乐忙告辞走了。

两人出了盘镇,很快就进了山路,浅山还能看到人干活,越往上走,人越少,两人弓着身子推着车到半山,肚子饿得咕咕叫。

“阿威,吃点东西再走。”

“好嘞!”两人停好车,找了块石头坐下,拿出馒头就着开水吃了起来。

“哥,枪贵么?”

李长乐想起上辈子帮船的那家船老大,买了把猎枪花了两万多,“自己做的土枪应该不贵,如果是正规厂家制造的,两三百块应该能买到吧?”

陈永威咂舌,“好贵,比脚踏车还贵!”说着又问,“猎枪打得死人么?”

“只要不对准致命的部位打,应该不会死人。”

李长乐觉得真刀真枪的,明抢的人不可怕,背地里下黑手的那种才吓人。

陈永威松了一口气,“打不死就好,我就怕把人打死了,良心上过意不去。”

“也要看情况的,只要我们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

陈永威点了点头,“也是。”

两人休息了一会儿,继续赶路,到钱阿聪家已经一点多了。

刚下山,就看到两条狗子在田埂上,这次不咬他了,冲着陈永威叫个不停。

在屋后番薯地挖垄沟的钱阿聪听到动静,才看到他们来了,“你们今天怎么有空来家?”

李长乐笑道:“找你帮忙来了。”

“只要我办得到,你开口就是。”钱阿聪笑着把两人往屋里迎,“新房动工了吧?”

“今天动工。”李长乐把网兜递给他,“家里晒的鮳头,带了一些来给你们。”

钱阿聪也不客气,高兴的接过,“你家晒的鮳头好吃,不像镇上买的,吃着就像咸盐不要钱似的。”

李长乐笑道:“你别说,海边有的人家,咸盐还真不要钱!”

“我晓得,有盐田的人家,还卖盐呢!”钱阿聪拉了竹椅给他们坐下,“你们没吃饭吧?我给你们做点吃的!”

“带了几个馒头,在路上吃饱了的。”

“几个馒头哪填的饱肚子?我帮你弄点饭去。”

“我跟你还客气啊!”李长乐笑着拉他,“真的不用,三个大馒头还喝了半壶水,饱的不能再饱了。”

钱阿聪见他这样说,也坐了下来,“你来找我,是不是木料不够?”

“不是,我们村……”李长乐把事情的经过对他说了一遍,开门见山道,“我们想买把枪防身,阿发说你们这里有,我就来找你了。”

“对,山里有枪的人家多,我家就有两把,你们要一把我可以分一把给你。”钱阿聪说着起身道,“我拿来给你看看。”

“行!”李长乐点头应下。

陈永威看了一圈,“哥,我觉得山里也不错,比我们那凉快。”

“你们那啥都好,就是风太大了。”钱阿聪一手提着把枪走了出来,“不过你们吃鲜货是真的方便。”

李长乐笑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是这个道理。”钱阿聪把枪放在桌上,“这把是我阿爸做的土枪,这把是在我五六年前,在鹿城买的双管短筒猎枪,买来打野猪、黑熊的。”

这两年,附近的山林大多都开成了山地,打猎的地方也不多,卖掉一把,家里还有两把,够用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