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39章 :仙女跟屎壳郎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大哥和李二哥从李长乐家出来,先去了父母那边,把他说的对二老说了一遍。

“阿爸,阿乐说的那些话让我脸发烫,我们以前吃了点亏,背地里就嘀咕,阿乐一点都不计较,还带我们去分钱。”

“我跟你阿娘晓得这些年你们吃了不少亏,就这次把渔船卖给阿乐,你们也吃亏了。”

“阿爸,以前我们也没想过要回来自己干,再说阿乐买之前,也问过他两个嫂子,她们同意了才买下的,你们还分了钱给我们,哪就吃亏了。”

兄弟俩更加自责了,觉得自己一点用都没有,连父母卖船的钱都要分。

李父欣慰的拍拍兄弟俩,“对,兄弟间就该这样。还有,你们两个一起合伙买船干,不管做什么事,心都要放宽一些。”

“大的让着小的一点,小的想着大的一些,互相体谅,兄弟间才会和睦,才不容易闹矛盾。”

他以前心直口快,没分家的时候吃了不少亏,有了孩子后,担心自家几个孩子也像他们兄弟一样,没少拿他们兄弟以前的事来教几个孩子。

兄弟俩连连点头,“晓得的,你以前就跟我们说过,我们都记着呢!”

父母虽说偏心阿乐,但也是只拿自己挣的钱补贴他们,不像有的父母,硬拉着孩子帮着养自己偏心的那个。

李母补充道:“老大、老二,阿娘觉得你们最好像阿乐跟阿威合伙那样,事先写个协议。

挣了钱该怎么分,出钱保养维修的时候,钱该怎么出,把丑话说在前头,省得以后跟陈家兄弟一样,合伙前高高兴兴的,才干了半年就闹得不可开交。”

附近几个渔村,兄弟朋友合伙买船出海的多的是,闹矛盾的也多。

“晓得了,我们商量一下就开始写协议。”兄弟俩都觉得李母说的没错,做事好头不如好尾,事先商量好,黑字落在白纸上,省得以后伤了兄弟情分。

兄弟俩走后,李父欣慰的冲李母说道:“这下好了,兄弟几个都和和气气的,不会像我们跟大房那样,扯破脸闹了。

李母高兴地点头,“阿乐虽说惫懒,但也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他心里记着哥嫂对他们的好,想补偿他们呢!”

她说着冲着双手合十冲着佛龛拜了几拜,“求祖宗保佑兄弟几个,出海顺风顺水,互相帮衬着早点把新房子建起来。”

……

晚饭,李长乐总算吃到了馋得流口水的跳跳鱼炖豆腐,一口气干了三大碗。

兄弟几个还要去溶洞,也不敢多喝,两杯黄酒下肚后,就开始吃饭。

吃饱喝足后,回家休息了一会儿,时间一到,带上周若楠婆媳准备的玉米棒子,收拾了工具准备出发。

担心有人跟着,李长乐先走一步,然后李二哥,最后是李大哥和阿威。

晚上的风有点大,月亮也很亮,月光白晃晃的照在石阶上,连头灯都省了。

一直走到山洞前,李长乐才开了头灯照着穿过山洞,见四下无人才下山朝礁石堆走去。

四人在山洞里汇合,李长乐先下水,三人跟在他后面,游进了溶洞。

李大哥和李二哥看着溶洞里惊叹不已,李长乐和陈永威忙去查看三个水坑,在第一口水坑里,就看到一群水潺在水坑里悠闲自得的游着。

水潺,还有个威风凛凛的大名叫龙头鱼,各地的叫法也不一样,豆腐鱼、鼻涕鱼,只要听到挂上这些名号的都是龙头鱼。

龙头鱼可没龙长得霸气,最长的也才三四十厘米左右,二三两重的样子,短得才十几厘米,也就一两重。

其肉质细嫩鲜美非常,肌间刺少,肉多,无腥味,红烧或是煮汤都十分美味,煮熟的水潺肉,放进嘴轻轻抿一下,就跟豆腐一样融化。

将水潺去头去尾,裹上红薯淀粉和面粉还有蛋液调制的糊糊,煎炸成香喷喷的水潺饼,外酥里嫩,吃过一次就忘不掉。

关于龙头鱼的来历,还有种比较有趣的传说。

说这龙头鱼原是龙王的第十子,但因为自己老子的地位和财富,干尽了坏事,被其他水族所唾弃。

龙王爷忍无可忍,将这个不争气的逆子逐出龙宫,于是它便从一条真龙,变成了一条龙头鱼。

中医认为,龙头鱼味甘,性平,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可用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水肿等问题。

“哥,赶紧拿抄网捞水潺啊,等会儿还要凿牡蛎和佛手螺呢!”李长乐扭头冲好奇的参观溶洞的两人喊道。

“来了!”

李大哥走近一看,“乖乖,这么多水潺啊!简直就跟自家挖的鱼塘一样,时间一到来捞海货就是。”

李二哥两眼发光的看着几口水坑,“难怪不得阿乐这么小心,要是能保住溶洞的秘密就好了。”

“保不住的,多来几次肯定会被人发现,只能趁现在没人发现,把牡蛎还有佛手螺都凿下来送出去卖了,把钱揣自己兜里,才是自己的。”

“对,赶紧动手,等会儿还要凿牡蛎和佛手螺呢!”李大哥提着抄网下水干了起来。

李长乐去了最后一口水坑,连只虾都没看到,刚想撤退,忽然看到水坑角落,有团黑影快速朝礁石边游去,走近一看,原来是条蛤蟆鱼,个头还挺大。

难怪水坑里的鱼虾都不见了,原来是被这家伙给吃了。

这东西一般都在深海里捕食,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难不成又有台风?

蛤蟆鱼学名鮟鱇鱼,丑得令人无法描述,跟奔波儿灞、霸波尔奔兄弟不差上下。

鮟鱇鱼头部长有三根长棘刺,其中有一根还长有假饵的钓棘。

它们在捕捉食物时,就会潜行到鱼群中竖起钓棘诱惑鱼虾,等这些分不清敌人还是食物的憨憨靠近,立马张开那张比面盆还大的大嘴,连同海水和猎物一口吞下。

李长乐激动的上前,先用抄网杆子将蛤蟆鱼从礁石下面赶出来,然后兜头一网,将它网住,起网时,沉甸甸的差点没捞起来。

“哈哈,弄到一条大货。”

“哥,弄到啥好货了?”陈永威伸着脖子问,李大哥和李二哥也扭头看了过去。

“一条十来斤重的蛤蟆鱼。”

“切~”三人嗤声,扭头连看都不看他网兜一眼,埋头干了起来。

李长乐奇怪了,这鱼是丑,但肉质跟龙虾一样鲜美,鱼肚、鱼籽是高营养食品,皮可制胶,肝可提取鱼肝油,鱼骨还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原料。

价钱不比别的鱼便宜啊!

他记得有人弄到过一条二三十斤的,卖了十好几万呢!

“哥,这东西真不值钱啊?”

“还好,跟马鲛差不多,大概三四角钱一斤吧,十来斤也能卖三四块钞票。”

“阿乐,这种鱼太丑了,都没什么人买了吃。我们在舟山的时候,遇到几个文化人上船找鱼搞啥研究的。”

“他们看到蛤蟆鱼时,跟我们说,这种鱼的身体会释放一种东西,跟雌鱼黏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合为一体了。”

“我晓得,听说雄的还会变身,把自己变成雌的勾引别的雄鱼来附身。”

李长乐心想,这边的人不识货,酒楼住的那些港商肯定识货。

明天把船接回来,送佛手螺的时候,顺便把蛤蟆鱼送过去,价钱好就卖,不好就自家消化。

还有,坤叔还让他去一趟,说有好事跟他说呢!

“哈哈哈,我抓到一只大青蟹!”李大哥举着徒劳的挥舞着大鳌的青蟹,冲几人得意的炫耀,“看看,至少三斤多。”

“切~大青蟹有啥稀罕的,我这条才是最大的。”李长乐撇嘴,把鱼装网兜里,将网兜拴在礁石上面。

“看看,儿子都要上小学了,还喜欢大的。”

“哥,你们看!”陈永威咧着嘴,举着抄网,“我这里也有好货,东星斑一条,可能有四五斤重。”

“这条才是正宗的大货,明天送过去又能卖个好价钱。”

“阿威童子手,等会儿多凿点珍珠。”

东星斑学名豹纹腮棘鲈,鱼身瘦长,身体两侧均匀分布细小的蓝色斑点,形似天上的繁星,故称为“星斑。

东星斑有蓝色、红色、褐色和黄色等,跟蛤蟆鱼比起来,一个是天上的七仙女,一个是地上的屎壳郎。

海鲜界还曾流传着“花中樱,鱼中鲷,若论东星,二者皆抛”的说法。

四人在三口水坑忙乎了半个小时,除了刚才那几条大货,还捞到两条三四斤一条的海鲈鱼,水潺也捞了不少,有七八斤的样子。

把能装在一起的渔获装倒在一起,拴在礁石上,拿起锤子凿子上岸忙碌起来。

李长乐凿下一个,拿在手里冲几人喊,“卧槽,这个比我脚板大多了,起码有四五斤重。”

“随便挑一个都是大货。”李大哥兴奋的挥动着锤子,溶洞里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打凿声。

李大哥和李二哥的战斗力,比起李长乐强了不止一点,只见两人凿子不停在崖壁上挪动,不一会儿脚下就堆了一大堆牡蛎。

目测起码有四五百斤,主要是大的多,小的少,最小的也有一斤多一个。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