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48章 :卖鱼咯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那边,李大哥已经把船停靠在涂下桥码头,活舱里的鱼已经捞进橡皮桶装着了。

李大哥见李长乐挑了好几条金枪鱼出来,说是留着拿回家吃的,心疼的嘴角直抽抽,觉得留三四分一斤的青占、黄占回家吃就成。

李长乐想着前世贵的时候舍不得吃,这辈子才几角钱一斤,还是舍不得吃的话,难到等它长到几十上百一斤才吃啊?

不顾他眼刀频频发送,乐呵呵的把鱼装桶里了,这些虽说也放过血,但总归是死了才放的,没活鱼放的那么干净,他不想送去卖给酒楼,倒自己牌子。

虎子拍上来的那些鲳鱼,鳎鱼皮、水潺等杂鱼,死了的大概有二十来斤,

延绳钓钓上来的青占、黄占大概有三四十斤,全卖也才几角钱,他也懒得送去卖,都留活舱里养着,到家杀了晒干做鮳头。

李长乐还挑了一条黑鲷、一条四五斤重的黄翅鱼准备送给阿坤,还挑了一条四五斤重的红鲷和黄翅鱼,送给顾老板。

这点李大哥三人倒是举双手赞成,他们也晓得自家的渔获还得靠顾家关照,人家是大老板,得拿点好东西才送得出手。

鱼装进橡皮桶后,李长乐就上岸雇拉板车的拉鱼去凤凰酒楼,从码头到酒楼,空手走的话要走十几分钟,抬着上百斤重的渔获,起码要半个小时。

就他和李二哥陈永威三人,可没办法把几百斤渔获送过去。

拉板车的汉子帮着几人把鱼抬到车上,李大哥得知一车鱼拉到凤凰酒楼要五角钱,想着要卖十几斤青占了,打算下次把三轮带上,省得花钱雇板车。

把渔获抬到板车上放好,李大哥才跳回船上,船舱里还有渔获,渔具还有延绳钓,这两年虽说管的严,但小偷小摸人依旧不少。

现在像发动机一类的大件,他们不敢偷,但渔获、渔具,被他们看到的话,可不会手下留情。

李长乐几人帮着拉板车的汉子推着板车,一路走得飞快,十几分钟的路程,只用了几分钟就到了。

板车刚停下,阿坤就从旋转门走了出来,笑嘻嘻的冲李长乐说道:“我在里面看那推车的卷毛有点像你,果然是你这小子。”

李长乐撸了一把被风吹乱了的蓬松卷发,抽出香烟递了过去,“坤叔,我的卷毛是娘胎自带的,可不是赶时髦哦!”

“哈哈,自带的好,省不少烫卷毛的钞票!”阿坤笑着接过香烟,“今天首航渔获怎么样?”

“还行,算是开门红了!”李长乐也不谦虚,得意的指着板车上的橡皮桶,“这些都是今天的渔获。”

阿坤走到板车边看了看,橡皮桶里的鱼还是鲜活的,几个竹筐里面装的都是金枪鱼,顿时两眼瞪得溜圆,“卧槽,这么多金枪鱼,你们这是遇到鱼群了啊?”

“下好延绳钓我们打算去荒岛淘海的,看到几头虎鲸捕鱼,那场面震撼极了,我兴奋之下就冲它们打了个招呼……”

李长乐想到当时的情形,还有些激动,手舞足蹈的比划着,“可能是凑巧吧,它用那大尾一扫,海里的鱼就像下雨似的落到了岸上。”

“我们当时都看呆了,以为自己眼睛花了呢!”李二哥也笑着说道。

老实人陈永威在一旁连连点头,证明他哥没吹牛。

阿坤和几个酒楼的员工,还有拉板车的汉子都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几人的样子,又不像吹牛,只觉得太稀奇了,海兽还能听懂人话?

片刻后,阿坤大笑着拍拍李长乐肩膀,“好小子,神了啊,连虎鲸都愿意亲近你。”

“就是,这小后生肯定是有大运道的。”

“凑巧罢了、凑巧罢了!”

“这样的巧事,还真没人遇到。”阿坤想着得把这稀奇事跟老板说说。

几人走到后厨门口,卸下橡皮桶,李长乐笑着把拉板车的钱递给了拉车的师傅,几人把鱼抬进了后厨的院子。

阿坤看到橡皮桶里那条红甘鱼还有红鲷鱼时,眼都亮了,连忙冲里面的阿胜招手,“赶紧把秤搬出来过秤,把鱼弄进去放打着氧气的那个鱼池里面养着。”

说着又冲李长乐说道,“阿乐,以前你送来的海货都是这样一条,那样一条的,叔得跟你说说,鱼大的跟小的价钱不一样,死的跟活的价钱又不一样。”

“坤叔,你我还不信么!”

“老话说,先讲后不论,我也是把话说在前头。”

“坤叔是实在人。”李二哥笑着把鱼捞进竹筐里过秤。

“都是实在人,大家才凑得到一起。”

“红甘鱼一条,十五斤六两,六块五一斤。”阿坤一边记账一边报数给李长乐三人听。

李二哥和阿威高兴的嘴都笑歪了,李长乐唇角抽了抽,想到前世野生红甘鱼,才几斤重一条的活鱼都上百一斤,跟那个比起来,六块五就是毛毛雨。

三条红鲷,最大的那条十二斤六两,其他两条的重量分别是四斤七,三斤八,大的那条三块一斤,小的一块五。

那条鲥鱼最后还是死了,但价钱也超出了三人的预期,五块一斤收的,五斤二两鱼卖了二十多,一条鱼就卖到别的几条鱼的钱。

黄翅鱼大的五条,一共十八斤六两,两块八一斤,小的六条,十一斤,一块五一斤。

十五条黑鲷,一共五十六斤,八角钱一斤,黄姑鱼、墨鱼、蓝点马鲛还有海鳗、鲈鱼加起来一百一十五斤,全都照六角一斤收的。

李二哥和阿威帮着把鱼抬进后厨,阿坤扭头看到水桶里的鱼,“这儿还有几条。”

李长乐笑道:“叔,这四条鱼是给你和顾老板留的,给你们加道菜。”

“行,我就不跟你客气了,提进去养着,我下班回去的时候,就给老板带去。”坤叔顿了一下,又道,“我们两家就两隔壁,从小一起玩泥巴长大的。”

李长乐笑着奉承道:“原来坤叔跟顾老板是发小,怪不得顾老板那么信任你。”

阿坤有些得意的说:“上次戴眼镜那个是老板的堂侄,一直跟我较劲,想抢总采购的位置,老板连瞄都不瞄他一眼。”

“坤叔人品好,做事靠谱,值得信任。”李长乐跟他接触一段时间后,也了解阿坤,有点小贪,但采买回酒楼的东西从不弄虚作假。

“这话我爱听。”阿坤叹道,“说实话,没老板提携,我阿坤现在不是在街头拉黄包,就是拉板车,咱们做事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李长乐觉得他说的很对,现在条件不怎么好,但人与人之间起码的信任还是有的,往后走,日子是好起来了,但不少人为了钱把良心都丢了。

“阿乐,那些金枪鱼坤叔要么?”李二哥提着水桶出来问道。

“那得看你们这些鱼放过血没有?”阿坤说着朝竹筐走去。

“你放心,都是放了血的。”李长乐上前翻开鱼鳃,“你看,都是放过了的,保证新鲜。”

阿坤看着刀口,满意的点头,“没放血的我们不要的,有的近海捕鱼的就不晓得这点。”

“我哥他们都是跑远洋的,他们晓得大酒楼要卖生鱼片,活的全都放过血了。”

李长乐拿开面上的几条四五斤重的小鱼,“你看,还有条四五十斤重的蓝鳍金枪鱼。”

“哟~这条不错,这么大的……”阿坤想了一下,“给你算一块钱一斤,其他的照六角一斤收。”

这么大一条,几斤鱼片的鱼片就把本钱赚回来了,那些暴发户就喜欢跟着港台那些人学,要他说,生的有啥吃头,咋就不怕拉肚子?

“谢谢坤叔关照。”李长乐感激的说道。

李二哥跟陈永威听说那条大鱼能卖一块一斤,激动的过去帮着过秤。

大鱼刚好四十五斤,竹筐里的一共一百七十六斤,虎子一尾巴就送了他们一百五十。

加上活鱼卖的三百三,首航挣了四百八,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数。

结了账之后,天已经暗下来了,三人想到家里人还等着他们回去,提着橡皮桶和水桶急匆匆的赶到码头,跳上船,李大哥就发动了渔船急匆匆的往回赶。

远远的就看到周若楠婆媳几个,还有陈阿奶和孩子们站在码头,伸着脖子朝海面上看。

太阳下山,周若楠就跟李小洋蹬着三轮来码头等他们回航了,看过陆陆续续回航的渔船,都不见他们影踪。

向熟悉的人打听,都说没看到他们,眼看天暗下来了,他们还没回来,周若楠的心都悬了起来,不一会儿李母婆媳和陈阿奶也来了。

大家都等着急了,担心他们遇到啥不好的事,或是被大船撞了……

李小洋眼尖,远远看到有灯光过来,盯着看了一会儿,看到了站在甲板上的李长乐和阿威。

高兴的指着他们,“阿娘,你看那边,我阿爸跟三叔他们回来了。”

“在哪儿?”

周若楠几个都扭头朝他指的方向看过去,看到站在船头的两人时,悬着的心一下就落到了实处。

李母看他们回航的方向,“看样子他们把鱼送到涂下桥卖了才回来的。”

“回来了,回来了。”陈阿奶低头悄悄擦掉眼角的泪,欣慰的看着冲自己咧嘴笑着的孙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