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02章 :好多钱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九点多,大伙儿就把墨鱼杀完清洗干净,码好后送到陈永威家,将墨鱼用竹篾撑开,挂在竹架上面。

李大嫂笑道:“幸好阿爸一大早就起来,请了几个阿伯帮忙做了架子,还编了不少竹扁,不然这会儿就抓瞎了。”

李长乐得意的说:“所以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隔房的嫂子笑道:“阿乐跟周老师后面学了不少东西,说话都文绉绉的了。”

“家里有老师当然不一样咯!”

人多力量大,没用多少功夫就把所有的墨鱼全都挂好了,李大嫂带着帮工的妇人回家拿工钱。

陈阿奶让陈永威和李长乐,把阁楼上闲置的小床搬到廊檐下,安装好后挂好蚊帐,打算今晚就睡在外面守夜。

她家的院子虽说有围墙,但里面挂着几百块钱的墨鱼,还有虾干和银鲳鱼鮳头。

白天还好,晚上就怕有三只手翻墙进来偷东西。

陈永威原本以为是他在外面守夜,听后忙道:“阿奶,你本来觉就少,还是我在外面守好一些。”

“你来守哪行。”陈阿奶笑眯眯的看着他,“睡着了连打雷都听不到,贼骨头进来把鱼干全搬走,你都不晓得。”

陈永威:“我把大黄抱家来,有人狗子叫两声,我就醒了。”

“狗子抱来也好,省得我耳朵不好,听不清楚。”

陈阿奶慈爱的看着孙子,“阿奶白天能眯一会儿,你们明天一大早就要出海,在船上打瞌睡可不是闹着玩的。”

“阿威,你就听阿奶的。”李长乐说道,“我们先回去帮着把剩下的皮皮虾剥出来,等会儿还要分今天卖东西的钱!”

陈永威笑着点头,哥俩往外走。

“哥,听嫂子说,有几颗珠子卖到两百八一颗啊?”

“九颗两百八的!走之前,我让你嫂子挑了三颗小的起来留着,还从那些不成型的珠子里面,挑了些看着有趣的留下来,等以后有闲钱了,让她们去打几样首饰。”

“你怎么不让嫂子留几颗好的?”

“她说不喜欢大的,就喜欢小的,我有什么办法?”

“明明就是大的更好看,我看嫂子跟我阿奶一样,舍不得花钱才说小的好。”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李长乐听后忽然觉得傻阿威说的有道理,阿楠很有可能就是舍不得花钱,才说喜欢小珠子的。

现在卖都卖了,买回来就不是那个价钱了。海里产珠子的贝类多的是,以后再给她找别的更好的珠子。

两人到家,最后一盆皮皮虾虾仁也快剥完了。

项小鱼也没刚到那么拘谨了,项小星也活泼了很多,跟李家几个孩子有说有笑的打闹。

“都去洗手,吃完点心再回去睡觉,省得半夜饿醒了睡不着。”周若楠和李母端着米面出来,对孩子们说道。

李小海忙道:“阿娘,我吃了好多皮皮虾,我要小碗的。”

“好!”周若楠把小碗的放他面前,对起身要走的项小鱼说道:“小鱼、小星先别走,在阿奶家吃了再回去。”

项小鱼拉了一下弟弟,“周老师我们吃……”

李母笑道:“小鱼,吃过晚饭这会儿也饿了,阿奶做的不好吃,将就吃一碗。”

李小青把面放项小鱼兄弟面前,“坐下吃,男孩子做事爽快点,扭扭捏捏的像小阿囡一样。”

李小洋点头,“就是,你以前也请我们吃米花糖了的。”

“谢谢李阿奶,周老师!”

项小鱼道谢后牵着弟弟坐下,想到自从父母走了后,他们的日子……

兄弟俩吃着吃着,眼泪不由自主的往下掉,忙埋头将泪水揩干净,大口吃了起来。

李长乐兄弟几个唏哩呼噜的吃完,就去他家分钱说事。

李大哥关上房门,把陈东送来的八千两百四十块钱,从麻布袋里拿出来放在桌上,“这些是阿东送来的钱,还有今天卖的八十多块。

我跟你们说,你大嫂说自从她拿到这些钱,放哪里她都觉得不放心,去新地基那边干活,都让阿爸、阿娘在外面看着,就怕有人钻屋里偷走了。”

“这么多钱,换成我也不放心。”

陈永威说着把今天卖八爪鱼和大货的钱拿了出来,“我这里还有五百块!”

“我也有。”李长乐回屋把单子和钱提出来,将一扎一扎大团结拿出来放在桌上。

几人看着桌上那一扎一扎的大团结,眼都直了,一万多块呢!都是他们几个挣的。

李大哥兄弟和陈永威做梦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一天挣上万块,开牡蛎就能挣几大千块的那天。

李长乐笑嘻嘻的看着三人,又从裤兜里拿了两百四出来,“这是阿楠拿的那三颗小珠子的钱。

加上金店卖的五千八,还有药铺卖的一百三,一共卖了六千一百七十块。

我们带走了五百七十五斤蛎肉干,一块二一斤卖的,一共六百九,鳗鲞和马鲛鮳头一共一百二十四斤,卖了一百八十六块。

二十五斤虾干,两块一斤卖了五十块,一百一十六斤青占鮳头,两角一斤,抹零后卖了二十三块。

三十斤水潺鱼干,三角一斤卖了九块,买烟攀交情加上车费、做货柜一共花了九十块钱。

下午收鱼虾,加上请人的工钱,一共用去七百六十七块,这里一共还有六千两百七。”

李大哥几个看着桌上的钱,高兴的不知说啥才好,“这下好了,房子建好家里还有余钱。”

陈永威只晓得憨笑。

李二哥高兴的直搓手,“我还以为运道好的话,也要干到年底才能把建房子赊欠的那些钱还上,哪晓得转眼就有余钱了。”

李长乐也很高兴,“我家也有余钱,我打算明天下午领了奖励后,就去埠头和船厂打听一下铁皮船的价钱,合适就把船定下来。”

陈永威听后憨笑道:“哥,我的钱你就别分给我了,拿去买铁皮船,你别想把我甩下一个人单干。”

李大哥和李二哥立马接上,“还有我们,这次要定就定一条大点的,等船打好,我们攒的钱应该就差不多了。”

李长乐笑道:“老话说打虎亲兄弟,就算你们不提这事,我也要拉着你们一起干。

现在不比以前,出海能挣钱,干货也能挣。我算过了,不算人工,水潺和青占干有一半的利润。

马鲛和鳗鲞将近一半的利润,虾干只有四成的利润,学校两个礼拜就要送几百斤干货过去,一月下来就学校那里都是几百块的收入。”

李大哥三人算了一下,水潺和青占一半利润的话就有一角了,虾干四成就是八角,马鲛和鳗鲞有七角了。

惊喜的看着他,“你不说,我们还没发现,卖干货比卖鲜货强多了。”

“算上人工就没这么多了。”李长乐看着几人,“学校马上要开学了,阿楠要上班,家里的事全靠三个老的和嫂子帮着做。

这样一来,他们就没工夫织网、编织凉帽挣工钱了,我觉得我们该给点工钱给他们。”

李大哥笑道:“陈阿奶还有阿娘阿爸那里,给工钱是应该的,你嫂子她们本来就该帮着干,我们挣得钱还不是都交给她们了。”

李二哥点头,“就是,哪有给自家干活还给工钱的道理?”

李长乐摇头道:“哥,账不能这样算。你们也晓得,干货买卖做起来后,洗洗晒晒的活,不是一月两月的事,我决定从九月起,就照一天一块的工钱给她们。”

去的时候阿楠就说了,干货买卖他们家占的大头,三个老的帮着干,不管干多久,都不会有怨言。

但两个嫂子就不一样了,干一月两月还行,时间一长,难免有怨言。

也不是说她们心眼小斤斤计较,因为人心就这样,换成她也一样。

三人见他决定了,只得点头。

“家里的事就这样说定了。”李长乐看着三人,“我们再说鹿城那边铺子的事。

我丈母娘说,等我们把货准备充足摆上架,一月收我们三十块的房租,然后就是抽头的事,你们商量一下,一斤干货我们抽多少给她?”

陈永威干脆的很,“哥,我不晓得多少合适,你说给多少就给多少。”

李大哥听后想了一下,也没想个名堂出来,“就是,这个我们都不懂,你看着办就成了啊!”

李二哥也道:“我们连东西都没卖过,哪晓得给多少合适?要不你问问亲家外婆,城里那些人是怎么给的,我们就怎么给!”

李长乐:“丈母娘说城里都是自己做买卖的,没帮别人卖的,她倒是多少都无所谓。

只求大家和和气气的开始,到以后不干了,也和和气气的拆伙就行。

但我觉得这样不行,因为一旦开始做,就不是一年两载的事,先把规矩定下来,省得以后大家心里起隔阂。

你们回去跟嫂子,阿奶商量一下,学校定下的鱼干晒好前,跟我说就成。”

陈永威觉得不可能有这样的事。

李大哥和李二哥想了一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到底给多少合适,他们心里真的没谱。

“好,我们回去跟你嫂子商量一下,再跟你说。”

李长乐拿起钱,“明天还要收鱼虾回来晒,我们留一千块起来做本钱,剩下的都分了,等我把船看好了,看看交多少定钱?再找你们拿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