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30章 :触手怪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二哥过来把桶里的黑鲷鱼提过去倒进了活舱,又抓了几块冰在里面,“阿乐,剩下的我来绑,你手气好,继续收地笼去。”

“好嘞!”

李长乐拉起渔绳,感觉比刚才那一笼还要重一些,第二口地笼缓缓露出了水面,被困在笼网里的鱼噼里啪啦地扑腾起来,溅起一浪浪水花。

“卧槽~这么重,不会有好几条大虎鳗吧?”

地笼网到船边时,差点没拉上甲板,李二哥赶上来帮了一把才拉到上面。

“快看看,进了啥好货了?”李长乐提起地笼,看到笼网里面和集鱼袋里的鱼获时,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卧槽~这些地笼是不是,刚好落在虎鳗老窝上面了啊?”

李二哥兴奋的说道:“阿乐,我数过了,集鱼袋里两条,笼网里三条,一共有五条虎鳗。”

“我看看。”陈永威也颠颠的跑了过来,看到地笼网里的鳗鱼时,大喜道:“幸好那天听我哥的来这边下地笼。”

“虎鳗喜欢在珊瑚岛礁觅食,可能是这里有好几个岛礁的缘故,才容易弄到这些东西。”

“有可能,每次在岛礁附近,都特别容易捕捞到黑鲷。”

李长乐高兴的拿了网兜拢在那个大水桶上面,提起地笼网,将虎鳗抖到集鱼袋里,只见里面除了几条虎鳗,和几个螺,连一只大虾都没有。

“哥,赶紧把鳗鱼倒进来,我还要继续收地笼去!”

“哦哦!”李二哥忙提起集鱼袋,将绳子解开,把里面的虎鳗倒进网兜里面,收紧袋口,有些吃力的提着网兜活舱前,将网兜放了进去。

陈永威想到上次的大虎鳗卖的一块五一斤,“哥,这六条虎鳗能卖一百来块了哦!”

“能!”李二哥高兴的点头。

第三个地笼就要差一些了,拉起来就几只兰花蟹、三眼蟹、还有两条鲈鱼,算算也能卖上四五块,心里也很高兴。

接连拉了几个起来都差不多,直到第一组十口地笼全部拉完,也没再拉到什么大货。

李长乐哥几个也不气馁,因为第一组地笼的鱼获全部加起来,已经有一百多块的收入了。

第一组拉完后,他和李二哥将地笼网里的海草、虾蟹壳抖干净,又把地笼网整理了一下,检查了一遍,没发现打结,才开始把桶里的小杂鱼,抓起来装进饵料袋里。

李二哥抓住渔绳连接第二口,李长乐将浮球抛出再放地笼,一个地笼放完,李二哥把第二口也弄好了,兄弟俩配合默契,没用多少时间就把地笼放回海里。

陈永威发动渔船,朝第二组地笼驶去。

李长乐拿起毛巾擦了擦汗,转身去拿挂在桅杆上的草帽,忽然看到海面上漂浮着的长长触手,跟以前在电影里看到的巨型章鱼十分相似。

“哥,你看海面上飘着的是啥东西?”

李二哥闻声站了起来,将手遮在前额,眯着眼看了过去,摇头道:“有点像大八爪。”

“阿威,开过去看看。”李长乐激动的跑到驾驶位,指着前面冲陈永威说道。

渔船靠近后,李长乐看着比电影里触手怪还长的触须时,不由得一阵毛骨悚然,只见触手下面还有不少小鱼围在下面啃噬。

“杀甲,真的有这么大的八爪鱼。”

李二哥和陈永威也惊讶的张大了嘴,片刻后,两人那几乎张成了鸡蛋的嘴才又慢慢合上。

“卧槽!还有这么大的八爪鱼,触须都有五六米长了吧?”

“有,要是在水里遇到这样的东西,三五个人都不是它的对手。”

“哥,我捞上来看看。”陈永威说着就去拿铁钩。

“别捞!”李二哥忙拦住了他,“你看脑袋都爆浆了,捞上来能把人臭晕过去。”

李长乐也嫌弃的摇头,“就算没烂也不要,十来斤重的大八爪吃着跟咬橡皮差不多,一点都不好吃。”

陈永威见没啥好处,把铁钩往橡皮桶里一扔,“那还站着干啥?回去继续捞地笼去,再耽搁一会儿,大哥都回来了。”

李长乐笑着拍拍他肩膀,“小后生,这就叫长见识,晓得么?”

“是啊,我在船上跑了两年,荒洋都去过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八爪鱼,都快成精了吧?”

李长乐想起抹香鲸最喜欢的巨型乌贼,“海底里的东西谁晓得?说不定还有比它更长的呢!”

“倒也是!”李二哥笑道,“在舟山渔场的时候,听老渔民说他们见到过长得跟人差不多海妖,也不晓得是真是假?”

“不清楚。”李长乐从自己重生后,觉得这世间要么就真的有神明,要么就跟上辈子网络上说的一样,有平行世界。

说话间就到了浮球前,李二哥拿起铁钩,将浮球勾了上来,“轻飘飘的,不会是空网吧?”

李长乐走过去,“丑媳妇也要见公婆,先拉上来看看。”

“哗啦~”李二哥一把将地笼拉出水面,直接提到了甲板上。

李长乐提着地笼,看着网笼里的鱼获,“有几只龙虾、两只兰花螃,三只青蟹,还有三条辫子鱼,也不算空军哈!”

“也能卖个几块。”李二哥笑着将集鱼袋打开,把鱼获倒在桶里,“阿乐,辫子鱼治水肿病效果好,坐月子的人吃也有好处。”

“就是抓的时候要小心,辫子鱼的背刺特别硬,毒性也大,还不值钱。”

辫子鱼的头和身体很宽,脑袋又扁又平,像是被汽车压扁的一样,身体越往后越小,鱼尾很细,看起来就像大辫子一样。

“放心,老渔民了还能被它刺中不成。”李长乐将鱼抓起来扔进橡皮桶,“几分钱一斤也懒得卖了,拿回去红烧,吃了也有点好处。”

他以前送海马去药铺的时候,听里面坐诊的老中医说,辫子鱼吃了能利水消肿,软坚散结,对水肿,肝硬化腹水,风湿性关节炎,伤口久不愈合等症也有疗效。

沿海的渔民到老,几乎都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吃一些辫子鱼防治一下。

等他把龙虾扔进活舱,几只螃蟹绑好,地笼清理干净收起来放好,李二哥已经把第二口地笼拉到甲板上。

第二口也没啥稀罕的鱼获,有螺、蛤蜊、剑虾、两只一两斤重的大青蟹,还有两条两三斤重的黑鲷和一些小鱼。

一连拉了五六口地笼起来,一网比一网差,几网的螃蟹加起来,也就七八斤的样子,还有些小鱼小虾,连他们嫌弃的黑鲷也没了。

李二哥有些沉不住气了,“阿乐,我手气臭,换你来。”

“行,换我就换我。”李长乐搓了搓手,“海龙爷保佑,这网上大货。”

“动作快点,还有四组没收呢!”

“看阿乐老大的。”李长乐笑着拉起渔绳,上手没多少重量,有些心冷的将网拉到甲板上,“好像还是龙虾和螃蟹。”

“螃蟹和龙虾总比小杂鱼好。”李二哥提起地笼,将鱼获倒进水桶时,看到里面的螃蟹时,瞬间变得眉飞色舞起来。

抓起一只螃蟹冲李长乐喊,“阿乐,三只红膏蟹,两只兰花蟹,还有四只龙虾,全是大货,早就该换你上了。”

李长乐高兴的凑上前,抓起一只螃蟹,想到蒸熟后,那浑身的膏红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马上就入秋了,青蟹也是最肥的时候,到时候弄些青蟹回家,煮上老酒,吃个高兴。”

李二哥白了他一眼,“中秋那几天的青蟹价钱最好,你敢弄回去吃,阿娘不骂你才怪。”

陈永威连连点头,“我阿奶也是这样,以前我抓到好货,想留下吃,每次都说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李长乐冲他笑笑,把绑好的螃蟹扔进水桶,想着到时候把大鳌掰断,舍不得也舍得了。

第二组最后一个地笼拉起来,两条鲈鱼、一条黄翅鱼,还有几只青蟹,比李二哥的手气是要好一些。

李长乐接着又拉了两组地笼起来,一共收获了,两三斤剑虾、一斤多对虾,两条白鳗,十几只青蟹,梭子蟹,二十多条鲈鱼,十几条黑鲷鱼。

到五组时,手就有些脱力,李二哥去掌舵将陈永威换来拉网。

他今天的手气也不怎么好,跟李二哥差不多,三人轮流把最后四组地笼全部拉了上来,又放回海里。

六组地笼,总的来说鱼获还算不错,六条虎鳗,虾一共有七八斤,龙虾十五只,青蟹总共有三四十只,总共有五六十斤,兰花蟹有十六七斤,梭子蟹十来斤。

鲈鱼有六七十斤,黑鲷也有四十多斤的样子,那些螺、杂鱼蛤蜊没打算卖,留着回家送工地上吃。

李二哥等两人将地笼放下水,冲两人喊了一声,“出发,收罐子去。”说罢加足马力朝离这里十几分钟海程的罐子驶去。

李长乐靠着船舷坐在甲板上,叼着香烟揉着发酸的手腕,有些得意的说道:“产业太多,还挺累人。”

陈永威乐呵呵的看着他,“哥,我不累,等会儿你歇着,看着我收就行。”

“唉!”李长乐叹了一声,对自己这个情商时不时不在线的兄弟,一时间有些不晓得说啥才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