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23章 : 兄弟下罐子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父不想跟他做无谓的争执,抬手道:“你听我把刚才的话说完,我现在干不了重活,老三又不成器,做事三天张虾,四天筛网的。

既然你家阿贵说了,求你家给活干的船工排着队等,我把老大老二留家里伺候我,也耽误不了你们的事,他们以后就不跟船出去了。”

再次躺枪的李长乐扭头翻了个白眼,啥都能扯到我头上。

李桂高见他用李长贵的话来堵自己,到嘴的话也不好再说出口,“阿堂,你腿也没啥大碍啊,

就算你家老三不成器,还有弟妹和几个儿媳妇伺候你,你留他们守着你也没用啊?”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父母养儿子就是为了有病有痛时,有人照顾他们。”

李父满眼讥讽的看着李桂高,“这话还是以前阿爸病的时侯你说的,大哥,当初阿爸为啥硬要我留下,不用我说吧?现在我腿伤了,要孩子留下没错吧?”

李长乐听后立马来了精神,双眼在李父兄弟俩脸上来回看。

还有我不知道的事?阿爷病倒让李父留下伺候?李桂高算计阿爸啥了?怎么都没听阿娘、阿奶说过。

李桂高听后想起以前的事,脸色变换了几下,“你想留他们下来我做大伯的又有啥好说的,工钱的事我会尽力跟那边说的。”

“那就麻烦你了。”李父淡淡的说道。

“你好好养着,我家里还有事,有空闲了再来看你。”李桂高忍气说道。

李父看向李长乐,“阿乐,送送你大伯!”

“好嘞!”李长乐笑嘻嘻的起身,“大伯慢走,有空来家坐!”着急忙慌的把人送出去,就连忙回屋。

“阿爸,到底啥事啊,李桂高又算计你啥了?”

李大哥和李二哥也好奇的看着他,“是啊,我们在他家的时候,他可没这么好说话。”

“我十八九岁的时候的事了。”李父叹了口气,“盘镇刚成立船行的时候,来村里行招船工,我也被他们挑中。

你大伯撺掇你阿爷装病硬要我留下来照顾他,他顶替我去船行当工人,你大伯是长子长孙,你阿爷一直都偏心他,就听了他的,把我留下了。

你大伯顶替我去了船行,人家嫌他做事不利索,干了几天就让他回来了,我也没了机会。”

李长乐兄弟仨听后都气得不行,“那你咋不找他算账?”

船行虽说要解散了,但生产队的时候,一月十几块钱的工资,一大家子日子就好过多了。

李父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我一直都被蒙在鼓里,直到你阿奶走,老大非要大办,你二伯气不过才说给我听的。

毕竟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当时晓得去揪住他给了几拳,骂了他一顿,他自己做了亏心事,也不敢声张,任由我打骂了一顿。”

李长乐见三人都不吭气,嬉皮笑脸的说道:“幸好你没当工人,不然就没我们了。”

李二哥不解的看着他,“啥意思?”

李长乐耸耸肩,“阿爸当了工人,就不会讨我们阿娘做老婆,他们没结婚,我们从哪来?”

李大哥和李二哥瞪眼,还有这种说法?

“吃柴坯!”李父用拐棍敲了他一下,“我那时候都十八九岁了,早就跟你阿娘定亲,家里没钱才没办喜事的。”

“这样啊!”李长乐痛心疾首,“那你不早点说,你大哥害我们做不成工人阶级,看我不啐他一脸。”

“活宝!”李父好笑的敲了他一下,“二十好几的人了,小海再大点看着都比你稳重。”

李长乐插科打诨一番,气氛总算松快起来,既然已经决定不去帮船,李大哥和李二哥准备一边淘海一边寻摸二手船。

李父让他们像李长乐家一样,去买材料回来,做地笼、蟹笼,爷几个正说得热闹,李大嫂就来喊吃饭。

冬瓜排骨汤里面还放了些虾干,李长乐喝了一口汤,才想起早上想得流口水的豆腐炖跳跳鱼。

李大哥听后说,想吃跳跳鱼他去抓就是,吃不完的用稻草熏干放起来能吃好久。

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吃完饭,刚放下筷子,陈永威就来了。

李长乐回家拿了周若楠买回来的樟脑丸,准备今晚守夜抓王麻子那猢狲。

他和陈永威这次就带了二十来口地笼,四人挑着装满了罐子的麻袋,提着水桶朝小树林那边走。

走在昏暗的弄巷里,远远看去,就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在去的路上,李长乐把王麻子下黑手的事告诉了李大哥和李二哥,兄弟俩让他放心去鹿城,晚上他们会守着地笼。

他们在渔场捕鱼的时候,一夜只睡一两个钟头都算是正常的,晚上不睡守地笼,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算事。

夜里的风有点大,月光被云层遮住,到处都漆黑一片。

到了小树林,阿发和他大哥阿富已经开始收地笼,李长乐看了一圈没看到王老扁,看到另外两家在下地笼,看样子有十来口。

“阿发,渔获咋样?”

“第一网不行,就收了几条毛毛鱼,一只石蟹,第二网还好有两只青蟹……”葛昌发提着地笼上岸,放下后和大伙儿打招呼。

“大哥,二哥,今年的渔汛咋样?”

“还行!”李大哥接过他递来的香烟,“你真打算买船淘海啊?”

“嗯!我跟我哥已经说好了,你们这次回来歇几天?”

“这次回来就不去了,打算跟你们兄弟一样,买条二手船在近海干。”

“二手船不好找,我阿姐帮我们打听消息,走到人家就已经卖了。”

“慢慢来,买船的事越小心都不为过。”两人又客套了几句,李大哥就跟着陈永威去收地笼网去了。

葛昌发拐了装饵料的李长乐一下,“还是你们兄弟好。”两个哥哥宁愿慢慢打听买船,也没说要他把渔船拿出来重新镶股。

“我们兄弟当然好咯!”李长乐睨了他一眼,“你们兄弟不也挺好?”

“都好,都好!”葛昌发连声应道。

陈永威和李大哥提着地笼上岸,这次下的几个地笼收获不是很好,一条海鳗、几条鳓鱼,三只青蟹,两只母蟹一只公蟹,个头都不大。

四人一起干,动作快了不少,十几分钟就把十几口地笼全都下好,李二哥和葛昌发留下守地笼。

三人背着小山一样的罐子去了礁石滩,到那三人脱下衣裤,提着塑料罐朝海边走,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冲刷着沙滩。

下水后,冰凉的海水驱散了一路走来的燥热,数不清的蚊虫不停飞来撞击头灯。

李大哥干这些是老手了,下好一串塑料罐后,根本不用两人提醒,抓住浮标提起渔绳,就开始顺藤摸罐。

第一个塑料罐里就住着只望潮,还是那种一二两一只,一口能爆头的极品。

他拿着望潮,激动的连声惊呼起来,“这办法好,多买点塑料罐回来,等把船接回来,带去荒岛下,肯定比下这儿钓的八爪鱼还多。”

李长乐笑了笑,“上次我们去的就是你带我去过的凹槽岛,岛上有礁石滩,到时候我们就去那儿下罐子。”

“难怪你大嫂眼红,硬要我回来买船淘海,几百个塑料罐只要能住进去一半,一天的收入都有十几块。”

“还不止!”李长乐得意的说道,“像你刚才抓的极品望潮,我们送酒楼卖四角五一只。

望潮只要是好货,有多少他们要多少,八爪鱼一次只要三十斤,他们收三角一斤。”

李长平听后羡慕的说:“我的乖乖,你们这次就带了六串塑料罐,加上以前的有八九百个吧?一次只收一百只望潮,就算只有一半是极品都是十几块。”

“有八百个塑料罐,以前下的两百,隔天收一次,差不多七八成罐子里有货,一次几十斤八爪鱼,望潮三四十只。”

“太好了,这样下去明年我们就有钱建新房了。”李大哥激动的将八爪鱼装水桶里,动作比李长乐和陈永威还要利落。

两百个罐子很快就收完,收了三十多只望潮,极品的有二十来只,八爪鱼有三十来斤的样子。

这次带来的十串一千个塑料罐,李大哥和李二哥下了两百个在这边,李长乐又下了三百,剩下的准备送到水坑那下。

塑料罐多起来了,三人游出老远才全部下完,穿好衣裤背着背篓往回走,在半道进入烂泥滩,在陈永威的带领下,深一脚浅一脚的朝水坑走。

潮水才退下不久,烂泥滩的烂泥愈发黏糊糊的,不一会儿小腿肚子上就黏满淤泥。

“卧槽!好大一只青蟹!”

李长乐惊呼一声,比他手掌还大的青蟹飞快的朝水洼逃逸。

他拔腿冲过去,伸手压住蟹壳将大青蟹抓起,从腰间抽出一根麻绳,快速绑好放入水桶。

动作那叫一个利落,把李长平都看傻眼了,“可以啊阿乐,你绑青蟹的速度比我还快。”说着又指着他裤腰,“你怎么想起来把麻绳绑裤腰上的?”

“我们遇到螃蟹搬家那次,绳子没带够,弄断了不少蟹钳大鳌,少卖了不少钱,从那我就吸取教训,每次出门都带一大把麻绳。”

“你这是还想遇到第二次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