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47章 :实话实说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长乐和陈永威忙了一个多钟头把罐子绑好,看看时间,才一点多。

想到今天退潮的时间要比昨天还要晚一些,两人又拿了用钢丝做好的骨架,去巷子里开始做地笼网。

做了一会儿李大嫂也来了,“阿乐,你让阿楠做这么多地笼,又买那么多罐子抓章鱼,再花点钱把家里的船修补好,出海去下网多好。”

李长乐见她主动提起,玩笑道:“大嫂,你不怕我把船霸占了啊?”

“你两口子我还真不怕。”李大嫂睨了李长乐一眼,“二老一直都担心你还像前些天那样瞎混,现在你愿意好好干活挣钱,我看他们巴不得呢!”

二老本来就宠阿乐,等老爷子出院把身体养好了,肯定要想办法把船修补好,带着阿乐一起出海下网。

与其那样,还不如阿乐拿钱出来修船,省得以后二老问他们借钱修船。

周若楠拉过板凳给她坐下,“大嫂,不瞒你说,阿乐今天在医院跟阿爸说了,我们想办法凑点钱把船买下来,阿爸说回来跟你们商量一下。”

“有什么好商量的?分家的时候,二老说阿欢还没成家,船就不拿出来分了,等阿欢成家,阿爸年岁大了没精力出海了,几房人哪个愿意要,就拿钱买下来。”

“那也要跟你们说一下的,一家人就要明明白白的,省得起隔阂,伤了情分。”

“大嫂明白。”李大嫂说着坐到周若楠旁边,小声对她说道,“阿楠,跟你说句真心话,

如果不是跟船东签下了三年长约,我就让阿平把船上的活辞了,拿钱把家里的渔船修补好,就在近海淘海捕鱼,一家人还能经常在一起呢!”

周若楠想到大伯二伯跟船出海这一年多以来,回航休整几天,又再次跟船去渔场,一家子聚少离多。

“等大哥三年期满,你们应该也攒下买渔船的钱了,到时候你们就自己买船,跟美花家一样,夫妻俩雇两个人一起出海。”

李大嫂纠结的说:“我都快愁死了,算来算去就那么点钱,起新房就没买船的钱,买船就不能建房子。

小洋、小涛是男孩子不管怎么样都好,小慧一天天大了,还跟兄弟挤在一屋,不像样的。”

周若楠想到俗话也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小青、小慧也一天天大了,大房、二房起房子的事,的确也是件大事。

李长乐笑着插嘴道:“大嫂,这有什么好愁的,你拿一半钱先建两间,还有一半,跟二哥家合伙买船就行了。运道好,一网下去起新房子的钱就回来了。”

上辈子大哥和二哥不晓得怎么想的?三年期满后,两家都把钱拿去起了新房。

兄弟俩又帮了三年船,八八年还是八九年物价大涨,三年的工钱,已经买不起三年前渔船不说,连小的都差一大截。

李长乐现在想想,觉得跟后世买房子差不多,早下手,早挣钱!

陈永威接过去说道:“大嫂,我听我阿奶说,我小阿姑去年起两间两层小楼花了四千多,你们可以先把底层起好,挣了钱建二楼。”

李大嫂笑道:“你俩的办法都不错,等你大哥回来我跟他商量一下。”

李长乐:“我哥他们还在码头上躲台风啊?”

“嗯!我回来的时候特意去了大房一趟,大伯母说,阿财打电话到村委了,说他们避过台风就回航。”

“台风就这两天了吧?”

“说是就这两天。”

“家里的船是停在码头,还是在港湾?”

“你忘啦?阿爸上次就遇到台风撞坏了的。”

“我以前又不管事,哪记得住?”

“以后可得好好干,别让阿楠和二老担心。”李大嫂说罢,也不等他应答,就凑到了周若楠耳边,嘀咕起来。

“阿楠,我觉得阿威说的办法不错,但阿珍那性子,你说她会同意合伙吗?”

周若楠沉吟片刻后,说道:“二嫂就是孤僻了点,大是大非上做的还是不错的。

再说,这事对你们两家都有利,我觉得等大哥回来,你让他先跟二哥提一下,让他跟二嫂商量。”

“嗯!”李大嫂笑着说道,“我还是喜欢跟周老师说话,跟她说,你说十句她回一句,没意思!”

周若楠嗔怪的瞪了她一眼,“又打趣我。”

“嘻嘻!”李大嫂了却一件心事,一手拿梭尺,一手拿梭子,梭子飞快地一上一下,绿色的渔线在她手中交叉变换,织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网格。

四个人将织好的网片像缝衣服一样拼接起来,一起做到两点多,睡午觉的孩子们也起床了,才做好几口地笼,

虽说慢,质量却没得说。

李大嫂看了看排排坐在长凳上的,还有些迷糊的李小洋,“放假一个多月了,你作业开始写了没?”

“哎呀,这么慌做什么,还有二十多天呢,你别管我什么时候做,只要开学能报上名就行了呗!”李小洋边说边起身坐得离她远一些,省得挨打。

李大嫂眼刀飞了过去,“你以为老娘想管你啊?我还不耐烦问你呢,先跟你说清楚,等开学你作业都没做完,老娘就让你婶娘跟你班主任说,不给你报名!”

李小洋撇了撇嘴,“不报名才好呢!我跟三叔一起淘海挣钱去。”

“就你那小身板还想去淘海?”李长乐屈指弹了他脑门一下,“去了陷进淤泥,爬都爬不起来!”

说起读书的事,他心里就一阵得意,李家乃至沙头村读书最好的孩子就是他儿子,最差的就是李小洋,小学毕业就开始淘海讨生活。

十六不到,就跟着他阿爸出海捕鱼,后来还当了船老大,虽说辛苦,但挣的也多。

挣得多没用,走到哪儿都没他两个儿子有面子。

李小洋摸摸脑门,“我跟阿爷去过,才不会陷进淤泥呢!”

“你也晓得是阿爷带你一起去的啊,你一个人去试试,陷进去有人还好,没人就等着涨潮喂鱼!”

李大嫂说着目光像刀子般剜了他一眼,“不去写作业就帮忙把这些梭子绕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