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76章 :漂浮的小钱钱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大嫂夫妻听后眼都亮了,全都扭头看向李二哥夫妻,“你们觉得咋样?”

马上就要动工建房子了,家里的钱还有那么大的缺口,又遇到台风天不能出海挣钱,现在又有了挣钱的机会,大伙儿都一门心思想多挣钱。

“一个海蜇的赚头相差那么多,还有什么好说的!”李二嫂毫不犹豫的说道,“全都腌起来送鹿城请亲家母卖,到时候我们给她老人家抽头。”

李长乐笑道:“我也是这样打算的,毕竟还要用她老人家的铺子。”

“有铺子还愁啥,赶紧下水捞,等潮水涨起来,我们去阿珍二叔家买海盐。”李二哥说罢提着竹筐下水继续干了起来。

鲜的海蜇吃在嘴里是苦的,腌制海蜇皮得用粗粒海盐,还有一定比例的食用白矾。李二嫂二叔家是晒盐卖的,一担盐也才四五块钱。

“哥,我来了。”陈永威扛着一堆家伙什跑了过来,后面还跟着陈阿奶、李母,李长水兄妹、金家兄弟和金老头爷俩。

原来,陈永威回去拿家什的时候,陈阿奶去了李家帮着织拖网,她和李母得知李长乐几人去海边捞水母去了,心里不放心,就跟了上来。

走到半路遇到李长水兄妹,干脆把他们也叫上了,到了南山,金家看到他们一群人背着家什朝海边走,又跟了上来。

“哎哟喂~”陈阿奶看着那堆海蜇惊喜的喊了起来,“这些海蜇的个头还挺大。”

“嗯嗯!可能是要打台风了,被吹到岸上来的。”

金老头看到那堆海蜇时,羊角胡都翘了起来,“天爷,你们都捞了这么多海蜇了啊?”

他早上来海边就捡了几条毛毛鱼,和一些贝类,连一个海蜇都没看到。

他来就看到了,难怪村里人都说阿乐海运好!

“三叔,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去拿家什来捞啊!”金老大话音未落,人已经跑出老远。

大海里的宝贝都是大家伙儿的,只要没捞进网装进筐,谁看到都可以捕捞。

“快点,指着大的捞!”李大哥和李二哥拿起抄网,飞快地朝海里跑。

开玩笑,能不跑快点么,金家都来了,等会儿还会有别的人家。

那些海蜇小的一角,中间的两角,大的三角,腌制好后更加值钱,这会儿海面上漂浮的都是一张张小钱钱。

捞回家就是自己的,手快的多挣,手慢就少挣!

李长乐大声安排起来,“阿威、阿水赶紧下水捞,小心点别被浪头卷走。阿娘和陈阿奶带着阿楠和嫂子把海蜇杀了脱水。”

海蜇所含的水分较重,杀好后就用海沙埋起来脱除水分。

李长水听后对李玉芳说道:“小妹你就别下水了,去帮着二伯娘杀海蜇去。”

“哥,你小心点!”李玉芳看了看汹涌的浪头,明白自己下水连脚都站不稳,更不用说捞海蜇了。

“放心!”李长水提着抄网大步走了。

李母看着大步走了的李长乐,蹙眉看向周若楠几人,“我们自己腌海蜇皮啊?”

“对,我们自己腌!”李长乐应下转身就走。

周若楠见李母皱眉,连忙小声解释,“阿娘,我们商量好了的,腌制好了送鹿城卖!”

“嗯嗯!我们都商量好了的,阿乐说自己腌了卖划得来。”李大嫂和李二嫂也在一旁帮腔。

“行!”

李母简短的应了一声,提着背篓去了堆着海蜇的沙滩前,从背篓里将胶手套取出来戴上,拿出一把竹刀,和一把跟杀猪刮毛刀有点相似的刮刀分给几人。

杀海蜇的工具还是以前在渔业合作社,挣工分的时候置办的。

李大嫂将竹刀递给周若楠,“阿楠,小心避开海蜇须,那东西蛰到人痒得不行。”

“面蛰毒性不大,被蛰了也不怕,手痒痒的厉害的话,老渔民教你一个好办法,回去弄点白矾兑水多冲洗一会儿,很快就好了。”

李大哥提着抄网在她后面,笑呵呵的说道。

“你皮糙肉厚的当然没事了,阿楠上次被沙蛰刺了一下,头脸都肿了。”李大嫂想起周若楠脸肿得像海蜇皮,亮铮铮的样子,还一阵后怕。

李母心有余悸的点头,“那次我们都被吓一跳!”

“医生说了,是我的皮肤对海蜇毒素特别敏感的缘故。”

周若楠将一个海蜇扒拉开,想想又凑到李母跟前,小声说道:“阿娘,把海蜇脑和海蜇里子、还有海蜇血分开装,阿乐等会儿送酒楼卖的。”

“哦哦!”李母和陈阿奶连连点头,两人拉过一个海蜇就干了起来,动作比周若楠还利落。

淡淡的透明红褐色的是面蛰,白色浅色沙蛰,面蛰的口感更好,营养也更丰富,沙蛰相对就要差一些了。

海蜇可以分为两部分,上面的伞部和下面的触手部,触手部分有很多的触须,海蜇毒素都集中在这位置,割断后它们就不能蛰人并分泌毒素。

大伙儿先把海蜇须用竹刀割除,然后用竹刀切断海蜇皮与海蜇触手连接的颈根。

将海蜇脑子从海蜇头内小心翼翼的抠出来,然后用刮板将海蜇里子和海蜇血刮出放水桶里。

不能吃的膏刮除,然后再刮掉和触手连接的颈部的黑色膏状物,直到整个海蜇皮变得透明光滑。

最后用小刀将厚实的海蜇爪切开,跟海蜇皮一起用海沙埋起来脱水。

海蜇触手这一块的肉质最为肥厚,渔民称之为“海蜇爪”,又把腌制好的海蜇爪称之为“海蜇头”。

海蜇头肉质较厚,口感爽脆,海蜇皮在口感上与海蜇头相比要稍软一些,嚼起来也很有嚼头。

海蜇具有润喉袪燥、消积化滞、润肠通便的作用,但脾胃虚寒者最好少食。

几人干活还数李大嫂和李玉芳利索,两人力气大,动作也快,另外几人杀一个的功夫,她们已经开始杀第二个了。

李长乐和李长水拖着水母上岸,让他倒在李家那堆海蜇旁边,等收工的时候再计数给钱,省得他送到合作社卖。

李长乐看了看李玉芳,想了一下说道:“小芳干活不错嘛,手工哥给你两块钱的工钱。”

“我不要,你要给钱我就不帮你杀!”李玉芳说罢将处理好的海蜇皮用沙堆压实,扒拉过一个就开干。

李母拐了她一下,“小芳,听你阿乐哥的,我们杀了腌海蜇皮卖钱,是有赚头的,你白帮工可不行。”

“是啊小芳,你跟哥哥刚分家出来,你看你家那房子,你哥不多攒点钱,以后拿什么修建新房,娶老婆?”

“那少给我一点,人家帮干一天活,才两块钱呢!”她心里明白,阿乐哥是想帮他们兄妹,但他们已经帮了他们很多,做人不能太贪。

陈阿奶笑道:“还有嫌工钱开得高的傻丫头!”

“是啊,兄妹俩都是干活利落的,辛苦干几年,就能攒够建新房的钱。”

金老二金老头儿子金辉连工具也不用,下水抓住一个海蜇就拖到了岸上。

金老二见李母几个在那杀海蜇,好奇的问:“咦,你们不送合作社卖啊?”

“我们打算自己腌海蜇皮卖!”周若楠抬头说道,“金二哥,你们抓的也可以卖给我们,价钱照合作社的算。”

“好啊!还省功夫了呢!”金老二欣然应下,“我放这一堆,等收工了再算账。”

“我家的倒这边,等会儿再算哈!”金辉放下海蜇转身就走,生怕动作慢一步,少抓一个海蜇。

过了一会儿,金老头和金老大就拿着家什来了,两人得知李家要收海蜇,也是高兴的不行,乐颠颠的朝海里跑。

海里一群汉子干的热火朝天,沙滩上,女人们埋头苦干,不一会儿,金家儿媳妇就带着几个汉子来了。

这些人都是移民村来的,一个村的都沾亲带故,海上有钱捡能不来捡么!

李长乐巴不得人越多越好,最好收他个上万斤,腌制好的海蜇皮能卖上一年才好呢!

周若楠见沙滩上堆起的海蜇堆越来越多,海面上的海蜇越来越少,起身在围腰上擦了擦手,“阿娘,我回家拿钱和账簿来收海蜇。”

“阿楠,你骑三轮车回去,把橡皮桶也带来。”李长乐提着抄网上岸,把三轮车钥匙递给了她。

李母拉着他小声说道:“阿乐,家里的水缸不够用,要不还是你回去拿,顺便去找陈会计问问,村里以前搞副业时用的那些大缸还在不在?”

“我晓得了,那我回去一趟!”李长乐接过周若楠递来的钥匙,掏出网兜抓了些海蜇脑和海蜇里子拎着,大步朝南山走。

二十分钟后,他骑着三轮车到了陈会计家小卖部,下车走到窗前,见陈会计躺在摇椅上悠闲自在的听着广播。

“阿冬伯,你这日子真美,神仙都不换。”

陈会计睁眼看是他,“臭小子,台风天不在家好好呆着,又去哪儿瞎跑了?”

“来你这算不算瞎跑?”李长乐笑嘻嘻的进了小卖部,“去南山干活的时候,跑去海边逛了一圈,恰巧遇到海蜇潮,我打算拿来腌海蜇皮卖。”

陈会计一下从摇椅上坐了起来,“好小子,逛一圈都能遇到海蜇潮,上辈子莫非是海龙爷的亲儿子?”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