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97章 :被馅饼砸了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老板从加工室出来,看到提着小包在那看首饰的李长乐,笑着上前,“小后生,我没说错吧,牡蛎珠很难成型,不容易凑够一套牡蛎珠的首饰的!”

李长乐笑了笑,取下军绿色布包放到柜台上,掀开包盖拉开一条缝,给他看了一眼里面的珠子。

李老板看了一眼,得有几十颗了,远不止他上次看到的几颗,惊讶的瞪大了眼。

李长乐收起包,轻声说道:“李老板,你店里人来人往的,安全起见,我们还是去里面看货,我怕等会儿被抢。”

“跟我来!”

到底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大金店老板,不过片刻就一脸淡定的拉开柜门,带着李长乐去了接待室。

客气的给他倒了杯茶,从矮柜里拿过两个盘子,放到铺着丝绒的条桌上面,示意他将珠子倒在里面。

灯光下的珍珠晶莹夺目,如同满月的月光一样柔和,让人挪不开眼。

一共有三十五颗珠子,周若楠挑了三颗豌豆大的白色珠子留起来,这次带来的珠子一共有三十二颗。

还有一包不成型的,他打算送药铺问问价钱,合适的话也送去卖掉。

李老板收敛了惊异的表情,将盘子里的珠子挨个看了一遍,又拿了小戥子,挑了几颗珠子秤了一下,再次确定这些都是天然的牡蛎珠。

这次送来的珠子,大的那几颗都有五角硬币大了。

特别是那几颗金色珠子和两颗黑色的,真的是太漂亮了,让他有些挪不开眼,得让人好好设计一下才行。

他拿起卡尺把几个颜色的珠子分类测量了一下,按照大小放好。

李长乐见李老板把三十二颗珠子,分成了三份。

三颗金色的和三颗白色的一份,九颗白色、三颗黑色的和另外四颗金色的一份,两颗粉色和剩下的白色珠子又是一份。

十几分钟后,李老板抬头看向李长乐,指着三颗金色的,还有三颗白色的珠子说道:

“这六颗珠子我给你两百六一颗的收购价,这十五我给你两百一颗,剩余的八十一颗。”

李长乐想了一下把三颗黑色的珠子,拿去和两百六那几颗珠子放作一堆,抬头看向李老板说道:

“李老板,这九颗都照两百八一颗,其他的都照你说的价钱,你觉得可以的话,我们就成交。”

李老板沉吟片刻后,点头说道:“成交。”

两百八的九颗一共两千五百二,十二颗两百的一共两千四,十一颗八十的一共八百八,总计五千八百块。

账目算好后,李老板起身到门口冲外面喊了一声,一个小后生走了过来,他低声吩咐了一下,不一会儿小后生就提着包来了接待室。

李老板接过包,将里面的钱拿出来放到桌上,推到李长乐面前,“小李,你点点。”

“好!”

李长乐将那迭零散的钞票清点了一下,才开始清点那几扎崭新的十元大钞,清点好后冲李老板说道,“对的。”

李老板看着他把钱装好,“小李,冒昧问一下,这样的牡蛎珠还能采到吗?”

“很难,开出这些珠子的牡蛎是在一处极其隐蔽的地方找到的,别的地方应该很难找到。”

“以后找到别的好货尽管送来。”

“好!”李长乐背起包,忽然想起那些不成型的珠子,“李老板,我这里还有一包不成型的珠子,我想找家药铺卖掉,你有推荐的药铺么?”

“出门右拐,大概走一百米,有一家民生大药房还不错,等会儿我帮你打个电话,你去找他们就成。”

“谢谢!”李长乐告辞,李老板将他送到门口,才转身回去。

李长乐背着包出了金店,走了一百来米,就看到了民生大药房,进去一说,那边就晓得他是来卖牡蛎珠的。

看了一下货后,就以十块一两的价钱,收走了那些牡蛎珠。

李长乐把卖珠子的一百三十块揣裤兜里,怀揣巨款,也不打算去闲逛买啥稀奇东西,出门叫了辆黄包车,上车告诉车夫地址,径直往老街去了。

坐了一会儿,掏出香烟点燃,叼着香烟慵懒的靠着黄包车后座。

看着街道两边灰扑扑的建筑和往来的行人,把重回后,这不到一月时间所做的事想了一遍,还有种在做梦的感觉。

摁了一下包里的钞票,想着回家把卖珠子的钱分了后,手里就有两千多块了,趁现在船价不高,先去船厂打听一下,定一艘铁皮船需要多少钱?

差的不多的话就先把船定下来,等船造好,攒下的钱应该就够了。

想到前世在船上的事,觉得还是铁皮船好,就算遇到稍大点的风浪,也不用担心被风浪把船拍散架,也能去远一点的海域捕捞作业。

捕捞到的鱼获就能晒更多的干货送到鹿城……

想到这儿,他又想起了丈母娘的工钱,还是觉得二十八一月的工钱真的太少了。

再说,丈母娘是看在他们的份上才愿意陪着一起吃苦,如果只是他们还好说,他肯定会把她老人家当自己亲娘奉养。

但还有三家合股人,哥嫂和阿威现在肯定觉得感激,万一时间一长,他们把这些给予视为理所当然……

李长乐左想右想,决定回去把自己的想法跟阿楠说说,让她劝劝丈母娘,等把货备足后,还是照以前说好的,卖多少抽多少的好。

“小后生,老街到了!”

黄包车夫打断了他的思绪,李长乐下车付了钱,看到两个孩子跟个胖小孩坐在地上抓子,摆在门口的货柜不知为何推回了店里。

“阿爸!”李小海高兴的喊了一声,“阿宝的阿娘,把我们家的鱼干全都买光了。”

李长乐愣住了,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阿宝家人很多吗?”

说完觉得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就算再多的人,也吃不了几百斤干货,除非家里办厂。

“我家人不多,我大伯家好多。”胖乎乎的严阿宝站起来张开手臂划了一个大圆,得意的看着他,“比我们班上的小朋友还多。”

“周叔叔,我阿娘还要好多、好多的鱼干,你赶紧回家晒鱼干去,别把小海和小洲带走,我们一起玩。”

“要开学了,他们要回家上学,等放假再来玩。”

李长乐揉揉几个孩子脑袋,进去看了看卖空了的货柜,大步去了后院,一阵阵吹圆的香味扑鼻而来。

“你回来啦!”院子里洗甜瓜的周若楠,笑盈盈的看着他,“卖了么?价钱怎么样?”

“价钱不错,一共卖了五千多!”李长乐说着把包取下来,递给了周若楠。

周若楠和周母都激动的看着包里的大团结,“太好了,卖了这么多,再攒一些,就能给你打一艘铁皮船了。”

“回去就去打听价钱。”李长乐说着,又激动的问,“严家是怎么回事啊?”

周若楠笑道:“你刚走,何阿婆就来买了些虾干、蛎肉干还有马鲛鮳头,回去过了一会儿,就带着林卉过来了,

林卉说她也要采购这些东西,说着就让我全打包过秤,还说以后每隔两个礼拜送一次货。”

“他家是办厂的,还是办学校的啊?”李长乐说完,才想起这年头应该还没私立学校。

“他家没办厂也没办学校。”周母接过话头,“严振邦在哪儿上班没问过,只晓得他老婆在师范大学上班,干的就是采购。”

她说着又叹道,“难怪老话说,好心有好报,你上次来救了阿宝,才有今天的买卖,一饮一啄都有定数。”

李长乐不晓得上辈子严阿宝有没有得救,但现在他有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

周若楠高兴的拿了张单子给他,“阿乐,林卉让我们再准备三百斤鳗鲞、墨鱼干,两百斤虾干,一百五十斤青占鮳头。”

“要求就是,卫生一定要有保证,品种丰富一点,别腌制的太咸,两个礼拜送一次货,直接送师范学校那边找她,她会把下次要的数量报给你。”

李长乐看着单子,“价钱呢?你跟她说好价钱了没?”

“我们那些鱼干,她就照我们卖的价钱给的。”周若楠想了一下,“她还说,只要单价不超过两块五一斤的干货,都可以送去。”

李长乐听后惊喜不已,“今天要的这些货,她说什么时候要了么?”

“越早越好!”周若楠说道,“看样子回家就得去码头收一些,才晒得出来。”

李长乐算了一下,三百斤鳗鲞得捕捞将近一千斤鲜货,墨鱼就更多了,起码得五斤到六斤才晒得出一斤干货。

“我们坐两点的班车回去,赶着去码头收一批!”

“正事要紧!”周母乐呵呵的说,“吹圆已经夹出来了,你俩坐着吃,我去喊小海、小洲回来。”

李长乐想到工资的事,把自己在路上想的跟周若楠说了说。

“是啊,买卖做起来了,就不是一年半载的事,你顾虑的也有道理,我会跟阿娘说的。”

“现在已经晓得一斤鱼干有多少赚头,我们回去跟大哥他们说说,大家商量一下,一斤抽多少给阿娘合适?”

“嗯!”周若楠推了一下吹圆,“吃吧,等会儿还要去车站。”

“还有两个钟头,等阿娘来了一起吃。”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