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67章 :想挣钱,得胆子大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葛昌发听后想到李父说的,“听阿堂伯说,你们把宅基地批在了南山那边,买木料的时候吱一声,我在山里有两个朋友,能弄到好木料。”

“那感情好,等我把姐夫叫来算出要多少木料,你再带我们去看看。”李长乐想到拆迁还要三四十年,木料必须得选好的。

“哥,建房子都要些什么木料啊?听我阿奶说,椽子、檩条、房梁的用料,也有不少讲究。”

李长乐回想了一下,“椽子大多用的栗木,这种木料材质坚韧,而且还不容易开裂。

杉木轻、树干直溜,不招虫还不易变形,适合做檩条、楼板,柏木硬度高树形直做立柱好,松木硬度好,大多用来做房梁。”

上辈子手机里面各种改装房屋、修建房屋的短视频一大把,在船上没事就看这些视频解闷,还真学了不少东西。

葛昌发惊讶的看着他,“你小子没在街上瞎玩嘛,连这些都学到了。”

“街上那些退休工人,天天闲得打屁,没事就净吹牛了。”

三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长塘石桥边,村里的广播还在喊,风暴还没走,可能还有反复,让大伙儿别出海,淘海的小心被海浪卷走。

葛昌发把鳗鱼交给李长乐请他帮忙送酒楼卖好价钱,三人分道各自往回走。

回到家,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回来了,这会儿都在父母那边,阵阵饭菜香味从厨房散发出来,周若楠婆媳在灶前忙碌着。

李大哥见两人回来,忙上前帮忙接住背篓,“弄到啥好货了?”

“沙噀、土龙……”

“还有一条雪鳗,厉害,一上午又弄到这么多好货。”

“雪鳗是阿发的。”李长乐放下水桶,拿出那个大笋螺,“这个不卖了,还有这些虾,大伙儿分分自己吃。”

李父伸着脖子看了一眼,“有小半桶呢,把小的挑出来,大的留着卖钱。”

“对,别听阿乐的,啥好东西都下得去嘴。”李母忍不住在厨房喊了一句。

其他几人都笑着点头,一个大笋螺能卖一两块钱了,也就他舍得留着自己吃。

陈永威拿起一个网兜,“哥,我不要虾,我拿点海蛎螺回去吃。”

“你挑喜欢的拿!”李长乐脱下雨衣,“吃了饭就赶紧过来,把鱼送镇上回来就去张家埠头。”

陈永威点头应下,拿了个网兜装了些海蛎螺,就急匆匆的走了。

李大嫂和周若楠拿了洗米箩和瓷盆出来分拣虾子,青虾、剑虾这些早就死掉了,但海虾的味道比河虾和养殖虾味道更鲜嫩,也能卖三四角一斤。

李大哥忙把橡皮桶拿出来,大伙儿围着背篓分拣海货。

李二嫂端着汤盆出来,看到橡皮桶里的鱼获,忍不住有些羡慕,“阿乐运道就是好,出去不是土龙就是大货,隔壁家提了一大桶蛤蜊、血蛤回来还得意的不行。”

“是啊,要不是今天跟那边的船东说好了,我们也跟着淘海去了。”

“我们没走码头那边,去的烂泥滩,沙滩上全是螺和贝类,等风浪小点了,我们都去那淘海货。”

“好啊,到时候你们带我们去。”

“阿乐,船已经买下来开到张家埠头了,下午你去镇上回来顺便去阿喜家,我们在家跟阿冬伯一起去划地基。”

“好!我去镇上买两条香烟回来,再买几瓶好点的老酒,阿爸送给王书记。”李长乐指了指背篓,“再留一条土龙,晚上给阿冬伯送去。”

李父看了看,心疼的说:“地基都划下来了,大家都是亲戚又不是外人,送那么好的东西给他做啥?”

李长乐笑道:“阿爸,正因为不是外人,才更要客气一点,外人就两瓶老酒,两条香烟足够了。”

李父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这你又晓得了?”

奇了怪了,这个四六不分的家伙,现在还来教他怎么做人。

“阿爸,听阿乐的没错,建房子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还多着呢!”李二哥说道,“阿乐,该买的买,花出去的钱我们兄弟平摊。”

李大哥也连连点头,“土龙十几块一斤呢,好烟好酒费钱的很,你买了大家平摊。”

李长乐笑道:“土龙再贵也是自己抓的,没本的买卖不算钱,买烟买酒的钱,我们四家平摊。”

“好,我们就不跟你客气了。”

李父见兄弟仨有商有量的,脸上的笑意愈发深了,“等把宅基地收拾出来,我的腿就能丢掉拐棍了,到时候你们去干你们的事,我在家帮着管工地。”

李母提着热水出来,“你的腿还要段时间才能痊愈,房子交给阿金,还有我们在那帮忙做小工,你还担心啥?”

“建房子是一辈子的大事,不盯着点怎么行?”李父说道,“我自己的腿,我自己清楚,不会乱来的。”

“管你,几十岁的人了,还犟的要死!”李母说着把热水递给李长乐,“赶紧去洗了来吃饭。”

“晓得了。”

等李长乐洗了澡,换上干爽的衣裤出来,饭菜已经摆好了,吃饭的时候,李母开始安排任务。

“小涛和小美陪阿爷看家,小洋你们跟我们一起去新房基那边一起割草。”

李小青姐妹乖巧的点头,“阿奶,新房建好了,我们要自己住一个房间。”

“好好好,楼上、楼下有六七间屋子,你们自己挑,想住哪间就住哪间。”

李小洋撇嘴,冲李长乐说道:“你们每次都说话不算话,上次说要带我们去岛上淘海,结果又没带我们去。”

李长乐伸腿踢了他一下,“臭小子,那么大的风,你去岛上喝风啊!”

“你刚才说烂泥滩那边的海货多,”李小洋说着看了看父母,“那等风停了,你们带我们一起去那淘海,卖鱼获的钱,我分一半给你们。”

李长乐好笑的看着无时无刻想着挣钱的李小洋,觉得还真是天性使然,一点点大就晓得讨价还价了。

“你吃家里的穿家里的,拿钱做啥?”李大嫂没好气的敲了他一筷子头,“毛都没长齐,就想着攒私房钱了。”

李小洋揉揉脑袋,“我们攒钱买橡皮擦,钢笔,省得问你要钱买,你又骂人。”

都给你了,喝碗冰水买块棒冰都没钱。

“就是!”李小青和李小涛在一旁点头,“阿娘最抠门了,买橡皮擦的钱都不给我们,二婶、三婶都不像你,家里就你最抠。”

“……皮子痒痒了,想柴吃了是吧?”李大嫂气得骂了一句,老娘不抠,建房子的钱从哪里来?

以后还要给你们讨老婆,攒嫁妆,儿女多债也多,还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那种!

李大哥瞪了憋笑的李长乐一眼,“好,你们勤快点,好好帮着家里干活,讨海挣的钱就分你们一半。”

“还是阿爸大方。”李小洋得意的看了弟妹一眼,小的几个也满意了,觉得还是阿爸好说话,决定以后讲条件就找他。

吃过饭,雨总算停了,风也小了,但天还是阴沉沉的,看样子还有反复。

李长乐跟陈永威去镇上卖鱼获,李家大部队和陈阿奶拿着镰刀、锄头、砍刀,喜气洋洋的朝南山宅基地走。

弄巷里织网的邻居,见他们一家大小都出动,一脸八卦的停下了手里活。

“阿花婶,你家一大家子这是干啥去啊?”阿根老婆笑着问道。

李母喜滋滋的看着几人,“我们去南山割草呢,几个孩子把宅基地批在那儿了。”

“你家早该建新房了。”阿根老婆酸溜溜的说道,“你家阿乐这段时间可没少挣,昨天一天就是上千块的收入,建一栋三层小楼都没问题。”

“是啊,我听说,好几个大老板去码头阿东家拉走的呢!”

“哎哟喂!”李母笑得满脸褶子,“看这话传的,哪来的上千块的收入哦!不过就卖了七八百块,兄弟四个也分没多少。建三层是别想了,两层小楼还要找亲戚朋友借才够呢!”

多嘴婆,背地里跟人说二房一辈子穷鬼头,想建新房分家下辈子去了,现在我家的新房开始动工了,你家的连地基还没划下来呢!

阿根老婆第一次觉得李母笑起来刺眼极了,“你家还用得着借啊,我们才难,建新房的钱还不晓得在哪里呢!”

“诶哟,阿根嫂,你就别哭穷了,你家是不想建罢了,想的话,分分钟的事!”

“阿奶你干啥呢!”李小洋回头拽了还想说啥的李母一下,“走快点,等会儿我们赶不上了。”

“来了,来了,臭小子!”李母乐呵呵跟上孙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两步路走得比年轻人还利落。

阿根老婆看着脚步轻快的李母,冲她背影啐了一口,“呸,一家子脑子不清爽的,村口那么好的位置不选,选在南山那山凹凹。”

“阿根嫂,我们上次跟阿乐后面,也没看到他淘到啥好货啊,你说他家不会是在走货吧?”

“他家阿乐以前一门心思就想去走货挣钱,说不定真干上了呢!”

“这年头还是胆子大好啊,像我们这种胆小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

“是啊,是啊,想挣大钱,就得胆子大才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