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55章: 鳓鱼多刺,矮人多智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长乐三人踩着礁石,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下走,看到浅水坑里那些大个头的花螺,海蛎螺时,又捡起来装水桶里。

“哥,快过来,大哥说的水坑在这儿。”陈永威站在下面的礁石上大喊。

李长乐提起背篓就跑了过去,看到水坑在一块大礁石下面,比刚才那个水坑大两倍的样子。

坑里的水没有大岩石那边的浑浊,能清楚的看到里面的石头和水里游的快活的小鱼虾,觉得应该有货藏在里面。

陈永威走进水坑测了一下深度,坑不深,最深的地方也就两米不到,就是坑底的石头有点多。

“搞了半天在下面啊,我们在上面找,哪里找得到?”李二哥站在礁石上,气喘吁吁的说道。

“大哥可能记错位置了。”陈永威爬上岸,把背篓里的塑料管拿了出来,“哥,能把水抽出去么?”

李长乐买的是那种白色的塑料软管,一圈有六七米长,一共有六圈。

这年头可能还没有再生塑料,塑料管的气味也不像后世那种黑乎乎的管子,一大股刺鼻的味道。

李长乐看了看地势,点头道:“能,就跟我们抽柴油是一个道理。”

他一说,陈永威和李二哥都明白了,两人拿起一圈塑料管,解开绑在上面的麻绳,把一头放进水坑,拿起另一头,蹲在地上对准管口用力吸吮,海水顺着管子向上爬升,很快就流进了嘴里。

“呸呸呸!”李长乐吐出几口咸腥的海水,看着水坑里的水顺着管子哗啦啦往外流。

陈永威一脸崇拜的看着他,“还是我哥厉害,这下不用累得手腕抽筋了。”

李二哥一脸淡定,老三从小就肯在省力的事情上下功夫,鬼主意多着呢!

“兄弟,做事要用脑子,才能省时省力。”李长乐得意的摸出香烟,一人递了一支,坐在被太阳晒的热乎乎的石头上,懒洋洋靠着一块礁石,悠闲地吞云吐雾起来。

看着六根水管哗啦啦的往外流,水坑里的水位肉眼可见的下降,觉得有钱让自己轻松点的情况下,真没必要像牛马一样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李二哥靠着礁石,看着远处,“阿乐,你看远处的海面上有渔船在作业,也不晓得渔获咋样?”

李长乐笑道:“几天没上船撒网了,手痒痒啦?”

李二哥笑着点头,“嗯!还真有点想了,等把这个水坑淘一遍,我们就去撒网。”

太阳晒得火辣辣的,陈永威坐了一会儿,坐不住,提着水桶去旁边的礁石坑找渔获去了。

李二哥一支烟抽完,将烟头吐出老远,闲不住的他,也起身拍拍屁股,提起水桶去了旁边的水洼捡海蛎螺和蛤蜊。

六根水管同时出水,水坑里的石头很快就露了出来,他走到水坑边,看了一眼,皱了皱眉,水已经很浅了,照理说,有大鱼得话,应该能听到响动了啊!

一点动静都没有,八成没货!

“哥,阿威,动手了。”李长乐将烟蒂弹出老远,脱掉黄胶鞋准备干活。

“来咯!”李二哥提着水桶跑了过来,上前看了一眼,“咦,好像没啥搞头哦!”

陈永威也连连点头,“连个水花都没有,摆明了没大货。”

李长乐听后更加泄气了,“我也这样觉得,要不还是去沙滩捡海龟蛋去?”

“海龟蛋又不会跑!”李二哥好笑的瞪了他一眼,“水都抽的差不多了,有枣没枣也要搂一杆子才划得来。”

“下水,下水!”李长乐将裤腿卷到大腿根下水,拿起礁石上的抄网,捞起几尾皮皮虾,倒进水桶,扭头就看到一条老虎鱼从前面的石缝里游了出来。

他轻缓的将抄网斜插入水,对准鱼头前推将鱼捞了起来,低头看了过去,大概有一斤多重的样子,褐色斑纹跟虎皮纹有几分相似,背鳍上长十六七根鳍棘。

“阿乐,小心!”李二哥忙拽住了他,“这是老虎鱼,鳍刺有毒,毒性比海蛇还大,要是被它戳一下,轻则痛得你打滚,重则全村吃席。”

他小时候看到过,村里被这种鱼刺过的村民,还没送到岸上就没了性命,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李长乐见他一脸担心的样子,心里暖暖的,他不仅晓得老虎鱼有毒,还晓得这种遇到营养价值高,而且药用价值也挺高,是大补之物。

“哥,我认得的,这东西虽说毒,味道却很好,肉质滑嫩、鲜美,送酒楼一斤能卖好几块呢!”

李二哥听说一斤能卖好几块一斤,这么大一条卖掉柴油钱就挣回来了,“先捞起来养旁边小水坑里,等把水坑摸完了再捞起单独装着。”

说罢伸手拿过他手里的抄网,将鱼倒进了旁边的浅水坑。

陈永威看着在水坑里蹦跶的老虎鱼,背鳍上那像钢针似的鳍刺,“我的乖乖,还有这么毒的鱼!”

“海里有毒的东西多了去,海鲶、石九公、金鼓鱼、油锥、蓝环水母,鸡心螺……但凡遇到着些毒物,一定要小心。”

说着又指挥两人把水坑里的石缝用抄网手柄戳了一遍,又有两条老虎鱼从石缝里钻了出来,还抓到了两只大青蟹,几条白姑鱼。

李二哥高兴把青蟹绑好,“两只青蟹有五斤的样子,没白忙一场。”

李长乐一点都不满意,把皮皮虾扔进水桶,“忙了半天就这么点渔获,还没白忙啊?搬开石头看了没鱼,我们就赶紧撤漂。”

李二哥担心他这几天每天都进大钱,心飘了看不起小钱,“阿乐,不可能天天挣几大百的,真要这样,渔村的人早就发财了,我们家早就起了新楼房。”

“是啊哥,以前我一个人淘海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收获,已经高兴的唱小戏了。”陈永威把白姑鱼装水桶里说道。

“晓得了,你俩跟老妈子一样啰嗦。”李长乐嘴硬心明白,他察觉自己有点飘了,老老实实的干起活来。

过了一会儿,水坑里的礁石全部显露出来,水管也吸不上水了,三人收了塑料管,开始搬石头。

陈永威刚搬开一块石头,一只兰花蟹张牙舞爪的快速逃离,“哥,快点,兰花蟹跑了。”

李长乐忙用抄网罩住,陈永威上前压住蟹壳,将它抓起来,掏出麻绳麻利的绑起来,放进水桶。

那边,李二哥又抓到几尾皮皮虾,剩下的小杂鱼他们也没了兴趣,上岸用小抄网,将四条老虎鱼捞起来,快速放进桶里,提着往回走。

上船后,把鱼虾倒进活舱,加了几块冰在里面,陈永威发动柴油机,渔船缓缓驶离了小岛,三人打算去前面的海域撒两网。

有大鱼当然好,没有的话,小杂鱼也不错,反正地笼的饵料不够,刚好合适。

船速很慢,到了昨天虎子捕鱼的附近,李二哥提着渔网从船舱出来,朝船头走,边走边将渔网一圈一圈地盘在手腕上。

当网坠块离开甲板时,右手抓住渔网腰部一点一点地握住网,当渔网只剩下一点时,牵到于肩平,用左手的中指钩住,双腿微微下蹲,上身回旋,将渔网用力往远处一甩,

被甩出去的网在空中均匀散开,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渔网在网坠的重力作用下齐刷刷地落入水中。

待网坠完全沉入海底,过了一会儿,李二哥缓慢的往回收网,尽量压缩鱼儿在网里的活动空间。

随着渔网拉近,只见水面波浪层层散开,一朵朵水花溅起,网里的鱼好像已经知道被囚入牢笼,为了逃生正在渔网里四处乱窜。

网里的鱼激起的波浪越大,溅起水花越多,说明鱼不但多还大,李长乐激动的伸着脖子等渔网离开水面。

“乖乖,这网有货!”

李二哥点头,“拉绳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有些费力。”

陈永威关掉柴油机,也跑了过来,“鱼大不大,都有些啥鱼?”

“还没拉起来。”李长乐激动的连忙上前帮着李二哥往上拉网,兄弟俩合力轻松的将网拖上了船,抖开渔网开始捡鱼。

三条刀鱼,这种鱼不大,也就几两重一条,马鲛有十来斤,青占八九条有十几斤,最多就是黄占,总共有七八十斤的样子,这种鱼比青占稍微贵一些,能卖到四分一斤。

还有七条鳓鱼,个头都不错,大的有四五斤的样子,小的也有两三斤。

鳓鱼鱼身修长如刀,一身银白软鳞甲,吃鳓鱼的时候跟鲥鱼一样,不用刮掉鱼鳞,用它熬制的鱼冻,跟黄鱼冻、带鱼冻一样鲜美。

以前渔村在四五月渔汛期捕获的鳓鱼,还会用酒糟拌盐腌制,放置鱼陶瓷瓮中,码一层鱼加一层酒糟,层层迭加,直至瓮满封口。

三个星期左右取出后清蒸,鳓鱼肉质软烂,口感鲜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酒糟香味。

美中不足的就是,这种鱼除腹部有几根大刺外,鱼肉遍布小刺,渔村人讽刺谁家把事办得过于复杂,就说称他把事办的像“鳓鱼刺”。

还有句俗话“鳓鱼多刺,矮人多智”意思就是鳓鱼的细刺很多,矮人的头脑好使。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