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18章 :卷铺盖走人了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好。”项小鱼感激的冲李长乐几人道谢,“谢谢阿乐叔,谢谢周老师,阿威叔,大叔,伯娘谢谢你们。”

“傻孩子!”李二哥揉揉他脑袋,又提了一只野海鸭递给他,“这个也带一只回去。”

“谢谢!”项小鱼再次感激的道谢。

李长乐拍拍他,“回去休息一会儿,晚上还要去收罐子。”

“晓得的。”

李大哥冲李小洋说道:“我们还要分拣鱼获,你带着弟妹回家,让阿奶去喊几个阿婆等会儿来家帮着杀鱼。”

“哦!”

孩子们走后,几个大人开始分拣鱼获,青占、水潺、皮皮虾和一些杂鱼有六七十斤的样子。

虾、海鳗、海鲈鱼、马鲛有四五十斤,还有几条海鲤鱼。

算下来这一网也没白拉,扣除今天来回的柴油钱,还有十来块的赚头。

李长乐和陈永威将活舱里的鱼获捞出来往橡皮桶里装,那条虎鳗和两条大货就占了一个橡皮桶。

大花龙和龙虾还有剑虾装一只水桶里面。

李大哥去陈东家把板车拉到渔船前,几人将橡皮桶抬上板车,还有装着海鸭、海鸭蛋的竹筐,以及各种螺和贝壳、蛤蜊。

今天的黑鲷鱼特别多,李长乐把五六斤重以上的挑出来,小黑鲷和小的海鲈鱼都送去了阿东家,还送了十来个海鸭蛋给他。

拿着十多块从陈家出来,留下李二哥在码头继续收货。

李长乐几人拉着板车回家,李母在家晒鮳头、墨鱼鲞。

李父和请来帮忙做小工的村里人,去新地基那边接货船运料来的砖瓦去了。

李大哥把分拣出来晒鮳头、虾干、鳗鲞的鱼获,平均照三角一斤过秤,一共有九十四斤。

然后就是青占、水潺、皮皮虾和杂鱼,九十多斤,平均三分一斤,全都从家里收鱼干的钱里扣除。

李母看到廊檐下的竹筐,见他们又抓了海鸭、捡了鸭蛋、鸟蛋回来,“阿乐,你把这些给你姐送点过去,再给她送点鱼虾、螃蟹过去。”

“好,抓一只鸭子,把海鸟蛋和鸭蛋一样捡二十个,鱼虾蟹你看着拿。”

“哎哎!”李母高兴拿家什给闺女装吃的去了。

李长乐对李大哥说道:“哥,我抓四只海鸭、捡四十个海鸭蛋,还有海鸟蛋去涂下桥,送给坤叔和顾老板。”

“应该的,要不再挑些鱼虾送去?”

“不用,有这些就行了。”

“你看着办,人情方面你比我们会做。”

“他们啥都不缺,我们觉得稀罕的给他们送一些去就行了,晚上把海鸭给阿冬伯也送一只去。”

“行,这次批地基多亏阿冬伯帮忙。”

李大哥帮着把橡皮桶抬到三轮车上,还挂了两个竹筐在陈永威的脚踏车上。

李长乐想起桶里装着的海参,提着水桶进屋对李母说道:“阿娘,你把大的挑一个出来给陈阿奶送去,剩下的留着明天杀一只鸡来炖着吃。”

李母看了看水桶里的海参,横了他一眼,“好好的吃这些做啥?这么大的海参,拿去卖钱多好,你这张嘴啊,啥都想吃。”

李长乐苦着脸,“你就不能往好处想我哈!我想着阿爸腿还没好,还要帮我们忙房子的事,你晚上老是咳啊咳的。

还有阿楠,一直都那么瘦,人家花钱都要买回家补,我们自己捡的,正该留着一家人补补。”

李母睨着他,“这东西啥味道都没有,能有啥用处?还不如卖了买两只大猪蹄子回来补补呢!”

“……阿娘,要吃大猪蹄子随时都可以上街买的。”李长乐晓得她就是舍不得,只要值钱点的鱼获,巴不得全都换成钱。

进屋喊李长乐出发的李大哥,听后也笑道:“阿娘,几只海参也卖不了几块钱,你就听阿乐的,留着杀只鸡炖了自己吃,要卖以后再去捡就是了。”

“你们都舍得,老娘有啥舍不得的。”李母说罢拿碗抓海参送陈家去。

“阿乐,全都装好了,你回来的时候顺便把东西给阿喜送去。”

“行!”

李长乐和陈永威马不停蹄的蹬着三轮、脚踏车拉着鱼获去涂下桥送货。

大概半个小时后,两人到了酒楼,敲开后厨门,意外看到开门的居然是坤叔。

李长乐笑着把三轮车推进院子,“还以为你在海门没回来呢!”

“有点事,中午就回来了。”阿坤帮着把脚踏车上的竹筐抬下车,“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港?”

“把老婆孩子带到岛上玩了一天。”

“难怪抓了这么多野海鸭,还捡了这么多蛋。”

李长乐笑着把装了四只野海鸭的竹篓,还有装小鲍鱼、海鸭蛋、海鸟蛋的竹篓从车上提下来。

“坤叔,这些小鲍鱼是在岛上撬的,看着小味道还不错。还有这几只野海鸭和蛋,送来给你和顾老板尝尝。”

“行,我就不客气了。”阿坤爽快的接下放在一旁,看向橡皮桶,“弄到啥好货没?”

李长乐笑嘻嘻的将盖在橡皮桶上的网兜拉开,“有,一条大花龙、一条青衣,一条大青斑、还有一条虎鳗。”

阿坤看后笑道:“你小子运道就是好,隔三差五就出大货。”

“今天的大货都是阿威和哥他们弄到的。”李长乐笑着把今天拉延绳钓的事,跟他说了一遍,阿坤听后也乐得不行。

“大花龙算你十二块,大青斑两块五一斤,大青衣一块五,虎鳗三块五,马友鱼两块三,别的还是老价钱。”

“好嘞!”李长乐和陈永威忙把鱼捞出来过秤。

大花龙一斤三两,卖了15块6,大青斑二十一斤,卖了52块5,大青衣三十二斤四两,48块6,虎鳗十四斤,49块,几条马友鱼一共二十五斤七两,59块1。

黄翅鱼和黑鲷鱼一共有九十五斤,卖了102块,挑出来的米鱼、鲈鱼、马鲛、海鳗也卖了35块。

鱼获一共卖了361块8,接着就是梭子蟹、红膏蟹、青蟹还有大虾,剑虾、龙虾,一共又卖了106。

这些鱼获过完秤后,李长乐才又把大响螺、佛手螺,还有项小鱼兄弟俩捡的海螺、撬的佛手螺、捡的海鸭蛋、海鸟蛋提下车,又把兄弟俩的情况跟阿坤说了一下。

“他父母到现在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两个孩子看着是真的可怜,本来是捡了给他们留着吃的。”

“我老婆想着有几分的差价,想让他们送到镇上卖,又担心他们到镇上被那些混混敲诈,我就送你这里了。”

阿坤爽快的点头,“这些东西我们也要收的,以后他们再去弄到的话,你尽管送来就是。”

说着又叹气道,“唉!人死了倒是一了百了了,只是苦了两个没了父母的孩子,他们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是啊,小的那个明天继续上学,村里也免了他的学杂费,大的那个就不行了,得在家挣钱养活自己跟弟弟。”

“离得远,不远的话,就让他来店里帮忙。”

“太小了,我把钓八爪鱼的法子教他了,运气好的话,兄弟俩吃饭应该没问题。”

“你也是心善的。”阿坤拍拍李长乐,想想又气呼呼的说道,“阿胜那小子,我看他挺有眼色的,

想着让他好好跟我学两年,哪晓得他嘴那么碎,今天在后厨跟人瞎叨叨,刚好被顾经理撞见,让他卷铺盖走人了。”

虽说李长乐早就觉得阿胜干不久,但也没想到他走的这么快。

见阿坤气呼呼的,忙安慰道:“你还愁没徒弟啊,店里那么多小后生,慢慢留意着,总能找到满意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次得好好看清楚了再下决定。”

阿坤说罢指着那些海鸭蛋说道,“就照一角一个,海鸟蛋照五分算。”

“这种的佛手螺还是老价钱,大响螺两块一个、大笋螺也照这个价。”

“多谢坤叔!”李长乐晓得大笋螺,阿坤是开后门给了好价钱的。

过秤后,项小鱼兄弟俩撬了四十五斤佛手螺,鸭蛋七十五个,海鸟蛋有八十个,十六个大笋螺,一共卖了88块5。

李大嫂妯娌仨撬的佛手螺,加上四个大响螺,一共卖了137块,李家今天一天连玩带干,所有的鱼获加起来,一共卖了655块。

李长乐两人从酒楼出来,又蹬着车朝李长喜家走。

陈永威想想乐呵呵的说道:“哥,照这样下去,到年底我们就能挣回买大船的钱了。”

李长乐算了一下,加上卖佛手螺的钱,今天他就能分到四百多,“只要顺顺当当的,年底应该没问题。”

两人心里高兴,蹬车的速度也快,十几分钟就到里岙村村口,还没进村就遇到蹬着脚踏车出来的张得金。

“阿乐,你们这是从哪儿来?我正打算去沙头村找你们。”

李长乐扭头指着车斗里的竹筐,“给你家送好吃的来了。”

“这么多好吃的啊?有口福了。”张得金笑嘻嘻掏出香烟递给两人,“老丈人说你们定了一艘大船,是真的啊?”

自家这个小舅子可不得了,不成器的时候能把人气死,成器了又能干得让人羡慕。

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又是建新房,又是买大船,转眼就成了人人称赞的好后生。

“定了,要后年才接得到船。”三人说着掉头往村里走。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