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50章 : 媒婆信不得的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拿去放好了。”李长乐把珠子递给周若楠,坐到桌前,拿起一扎钞票,敲了敲桌子,“哥,阿威,我们先分钱。”

“好嘞!”三人搓着手喜滋滋的坐下,一人分了九十六,加上早上的一百多,一天就挣了两百多。

陈永威咧着嘴,把钱交给陈阿奶,“阿奶你看看,跟着我哥干,天天都有大钱进账!”

陈阿奶笑得见牙不见眼,“晓得你阿乐哥好,你脑子笨,多听听你哥的,跟着他好好干。”

李长乐无语,哪有这样说自己孙子的?阿威那臭小子还点头答应了。

“阿奶,阿威只是嘴笨,脑子一点都不笨的,你以后别这样说他,人家听到真以为他脑子笨呢!”

陈阿奶一想到阿彩媒婆说的话,心里就不舒服,臭婆娘竟说我家阿威能讨个寡妇进门,还是陈家祖宗保佑才讨到的。

还说他白长个子,不长脑子,天天跟在阿乐后面当苦力,老娘要是把阿乐分给他的钱,说出去,村里那些壮汉,宁愿排着队让阿乐挑他们给他做苦力。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拍了自己的嘴一下,“都怨我,以前天天说阿威脑子笨,现在连外人也这样说。”

李长乐:“怎么回事啊,我表姨去你家给阿威介绍对象了啊?”

这年头大多数长辈都喜欢说自己孩子哪哪不好,其实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他们只是不会夸孩子,但别人要是说他孩子不好,他们立马炸毛。

陈阿奶点了点头,“阿彩那臭婆娘把我家阿威,介绍给一个死了男人,还比他大三岁的寡妇,气得我拿起扫把就把她赶了出去。”

陈永威:“阿奶,这有啥好气的,看不上不讨就是了,我现在这样挺好的。”

李长乐:“阿奶,别理会她,老话都说,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别相信媒婆那张嘴。”

陈阿奶听笑了,“还是阿乐会劝人。”

李父也开口劝道:“陈婶,阿乐说的没错,等阿威把新房建好,自然就有大姑娘愿意嫁进来了。”

陈永威连连点头,“阿奶,我们一天进账一两百,运道好,再过两三月就攒够建房子的钱了,你就等着做太奶奶好了。”

陈阿奶想想还真是,一天一两百的收入,运道好还要不了两三月,就能批地基,准备砖石土方了。

“你们真打算把宅基地批在南山那块啊?”

李父也抬头看向了李长乐几人,“是啊,你们真打算把宅基地批在南山啊?”

李长乐晓得他想把地基批在村口,想着反正要挨几下,还不如早点挨,毫不犹豫的点头。

“阿爸,我不是打算批在那,是已经决定批在那里了,我觉得那儿挺好,地方宽敞,去码头也近,还不用翻山钻洞。”

“是啊阿爸,阿乐当时说要批在那,我们也觉得不好,我今天特意跑去问了道标,他说住那挺好的。”

李大哥也点头,“阿爸,那边宽敞,以后做啥都方便。”

“……”李父看了三个儿子片刻,有些失落,又有些欣慰的说,“行,你们自己挣的钱,建自己的房子,喜欢建在哪儿就建在哪儿。”

“阿爸,你同意啦?”等着挨打的李长乐没等来拐棍,还有些不适应。

“不同意又咋样,钱又不是老子挣的,老子又管不了你们一辈子。”李父没好气的拿起拐棍轻轻敲了他一下。

“你阿爸说的对,我们老了,早晚要走,日子还得靠你们自己过。”

陈阿奶顿了一下,冲李父说道,“他们已经决定把宅基地批在南山,我们有空就去那边看看,挑一处好点的位置,找阿冬帮帮忙,把地基定下来。”

李父点了点头,“明天让小花陪你一起去看看。”

李长乐哥几个高兴的说:“有你们帮着掌舵,我们就只管挣钱建新房。”

陈阿奶笑呵呵的说:“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们老了,只能帮你们打打下手。”

“还不赶紧去帮着端饭,吃了还要收拾那些渔获,等会儿放臭了。”李父笑着踹了李长乐一脚。

陈永威看向陈阿奶,“阿奶,我们也在这里吃啊?”

“一起吃,你阿奶拿了口粮过来的。”李父笑着说道。

“好嘞!”

李长乐几人刚出门,就看到周若楠妯娌几个端着饭菜来了,招呼喝完麦乳精在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孩子,大伙儿就坐下开吃。

素炒小唐菜,蒸鱼干,红烧青占,凉拌猪耳朵,紫菜虾米汤很快就上了桌。

李长乐觉得晚上的凉拌猪耳朵,比中午的拌的猪嘴鲜多了,“晚上是哪个大厨拌的凉菜,味道真不错。”

“都是我拌的。”周若楠笑道,“可能是放了蚝油的缘故。”

“熬了耗油了啊,我去倒点来蘸鱼干吃。”

“我去给你拿。”周若楠起身去父母那边,把装着耗油的罐子抱了过来,“你看,大半桶牡蛎就熬了这么点。”

李长乐上次就想吃自己做的耗油了,接过用筷子头蘸了一点,尝了尝,觉得货真价实的蚝油是真的鲜甜,感觉这玩意用来炒石子,都能鲜的掉舌头。

“今天去的那个岛上,有佛手、牡蛎、海蛎螺、蛤蜊、还有将军帽,下次去就带上你们一起。”

李小洋听后忙道:“三叔,我们也要去。”

“好,下次一起去。”

李长乐爽快的态度,把几个孩子高兴不行,大的几个立马表示,明天一定好好帮着洗牡蛎晒蛎肉干。

小的几个表示明天一定会好好驱赶苍蝇,不让它们把蛋下在蛎肉干里。

一家子吃过饭,李母就跟李大嫂、李二嫂忙着收拾那些渔获去了。

陈阿奶帮着周若楠收拾碗筷,李长乐几个吃过后,也去拿了手电,提着水桶去水井边帮着杀鱼。

掏出鱼腹里的内脏,清洗干净滤除多余的水分,用淡盐腌起来,第二天给李长喜还有王小舅、大舅、三舅送一些去后,也剩不下多少了。

那些四五斤重一条的大鱼,鱼肠也不少,鱼油也多,瓷盆很快就装满。

李长乐忽然想起爆炒鱼肠的味道还不错,“阿楠,把鱼肠理出来,弄点姜蒜、豆酱、辣椒爆炒,比猪大肠还好吃。”

“那我收拾一碗起来,明天试试看。”周若楠说着就去拿鱼肠。

“鱼肠腥味重,有啥好吃的?”陈阿奶笑道,“阿乐天天就想些稀奇古怪的吃法。”

“阿楠脾气好,啥都由着他。”李母笑着上前帮忙,想想又问,“阿楠,你说在阿清家看到你四婶问三婶借钱,借给她没?”

周若楠摇头,“我看三婶也在抹泪,把鱼给阿清就走了。”

李母听后觉得八成没借到,因为许仙梅那人,只要借给她的钱,就别想要回来。

你去要钱,她能哭三天三夜,来来回回就说自己家里没钱,都揭不开锅咯,兄嫂看不起他们家穷啥的……

她开始担心李四婶没借到钱,会来自己家借。

“我晓得四婶为啥借钱了。”李大嫂说道,“听阿秀说,四叔的柴油机烧了,四婶说玉芳是扫把星,回家就是克他们的。”

“昨天拿着扫把追着她打,村里几个刚嫁进来的小媳妇,还以为玉芳不是她亲生的,是老继娘。”

李母嫌恶的撇嘴,“说她做什么,我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样的人,把娘家兄弟的孩子当宝,自家几个孩子当草,拖着一家子,帮着她养娘家那一窝。”

“阿娘,四叔怎么也不管管四婶,还由着她搬空自己家养娘家?”李长乐想到李家四婶,就想起后世说的扶弟魔。

这位四婶比扶弟魔还要扶弟魔,宁愿挖空自己家,亏待自己孩子,一家大小饿肚子,也要补贴娘家弟弟吃喝拉撒娶妻生子。

四叔家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

阿水是老三,今年十八九岁,李玉芳是最小的女儿,本来长得挺好看的小姑娘,就因为偷吃了一块,她准备送去给娘家弟弟的薄荷膏。

就被她抓住掐得满嘴满脸指甲印,还用菜刀刀背在头上敲了十几下,也不管她头上的伤,就拿着东西回娘家了。

阿奶发现才把玉芳带去村卫生所上药,抹了碘伏。

四叔也是个奇葩,回来像是眼瞎耳聋了一般,看不见听不见,只要出海回来,有小酒喝就万事不管。

从那后,只要四婶有啥不顺心的事,就拿玉芳出气,头上是旧伤没好,新伤又起,头上的伤感染成疮,长成了癞痢头。

阿奶在的时候不忍心孙女受罪,干脆把李玉芳接去跟她住,一直养到十五六岁。

阿奶走后,大伯家把小屋子拆了,玉芳才回家。

二十六七了才嫁给沙基村一个讨不到老婆的哑巴,嫁过去后,就跟娘家断了关系,只跟叔伯来往。

幸运的是,哑巴对她很好,还生了一个乖巧伶俐的儿子,不幸的是玉芳身体很差,才四十多岁就得重病走了。

“怎么管?”李母撇嘴道,“没分家的时候还好一些,分家后,但凡有点好东西,都送去孝敬许家人了。

你四叔打骂她,人家也不跟你吵,也不跟你闹,站在那眼泪珠子就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哭完就跳井、抹脖子喊冤,到最后还要躺床上,伺候她吃喝。”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