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05章 :李大嫂的打算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周若楠和李母忙了一会儿,就把蛋和鱼虾分好装盆里和竹篓里面,让李大嫂和李二嫂先拿回家放着,鱼虾用盐腌起来,她们接着分拣佛手螺。

李大嫂提着东西跟着李二嫂出门,想想叫住她说道:“阿芳,阿乐运道这么好,要不我们还是等阿安和阿平回来,去问问能不能把船上的活辞了,买艘小船跟阿乐一起去淘海?”

阿乐这两天挣的,她看着真的羡慕,想等阿安回来买渔船自己干的心,也更加迫切!

李二嫂想了一下,“辞当然能辞,我就担心自己买小船干,万一一年干下来还没帮船的时候挣的多,以后再想出去帮船,有违约记录,别的船老大不愿雇用。”

“我心不高,只要每天能挣到阿乐挣的三分之一,我就心满意足了。”李大嫂觉得只要淘海能挣钱,谁还去帮船,挣那一月一百多块的工钱。

虽说渔汛过后就能在家,但歇着的时候就没钱挣,一年下来就那一千来块的工钱,亲戚间的人情来往花掉一部分,一年也攒不下多少钱。

“哪有那么容易?阿乐能挣那么多,那是他运道好,我们去就不一定了,再说渔船已经给阿乐了,一时半会儿的去哪里买船?”

“想买总会有办法的,你回沙基村问问,我回娘家问问,那么多船老大总会有人换大船的。”

“就这两天他们就要回来了,我觉得还是等他们回来商量一下再说。”李二嫂觉得在近海捕鱼挣钱不容易,要不他们家也不会这么穷了。

想要挣大钱,还得跟大房一样,要么跟人合股买大船,要么攒钱买铁皮船去荒海和渔场捕鱼,才能发家。

李大嫂见她还犹豫不决,继续劝说:“阿芳,你看阿乐帮我们把罐子也买回来了,等她们去收罐子的时候,我们跟着一起去下罐子钓八爪鱼。

还有,今天他说过要带我们去岛上淘海,我想跟去试试,如果淘海加上钓八爪鱼,一天能挣个十来块的话,我就决定让阿安辞工。”

李二嫂虽说有些心动,但还是觉得小渔船挣不了大钱,“大嫂,我看还是等大哥和阿平回航,大家坐下来商量一下,再做决定的好。”

“也行,等他们回来再说。”李大嫂暗暗决定,就算老二家不辞工跟他家合股买船,她也要让阿安辞工,哪怕借钱买船也要自己干。

就在近海捕鱼,不用每次台风一来,就担心的整夜整夜睡不着,生怕当家的在外面出事。

妯娌俩将鱼虾和蛋放好,又回去帮忙分拣佛手螺。

……

李长乐在水井边简单的冲洗后,打着赤膊穿着条短裤回家换好衣服,陈永威就提着竹篓和陈阿奶一起来了。

李母见竹篓里装满了糯玉米和甜瓜,不好意思的说:“阿婶,今年你种的那些糯玉米和甜瓜,都进我家的嘴了。”

陈阿奶笑道:“阿威这臭小子啥都不懂,哪有三天两头来阿乐家的吃饭的,他家那点口粮哪经得住我们天天来吃?”

陈永威:“阿奶,难怪不得你要我掰这么多玉米,搞了半天是给我哥口粮啊!”

“别听你阿奶的,你祖孙俩能吃多少!”李母笑道,“现在不像以前,一年到头就靠生产队分的那点口粮,今年我们又开了两块地出来,加上粗粮怎么也吃不完的。”

“是啊,现在地是自家的,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就算种不出来也能去买着吃。”

陈阿奶乐呵呵的说,“天热起来,我就接了些凉帽回来编,一个月也能挣十三四块,全拿去换成粮食,我和阿威都吃不完。”

大伙儿又说起了现在的日子,都觉得比以前好过多了,隔三差五能吃顿白米饭,一月能吃上两顿肉,过年也有余钱买块布回来做件新衣。

李长乐和陈永威去父母家把八爪鱼装背篓里,回来几个女人已经把佛手螺分拣好,还顺便过了一下秤,大的有一百二十三斤,中等的有一百七十斤,小的有两百来斤。

李长乐和陈永威把最好的装箩筐,指着那些中等的对周若楠说道:“阿楠,多留一些晚上吃,其他的送去陈记卖。”

周若楠点了点头,提起一个竹篓递给他,“我挑了些小鱼小虾,还装了十来个海龟蛋,你送去给坤叔。”

“我都忘了,还是你想的周到。”李长乐笑着接过背着背篓,陈永威挑起箩筐两人一起出门走了。

两人走后,周若楠妯娌把剩下的佛手螺搬到手拉车上,送去陈记卖,顺便还他们家的手拉车。

李母和陈阿奶在家收拾留下晒鲞的马鲛,收拾干净后切成厚片用淡盐水腌起来,小鱼煎至两面焦黄煮冬瓜汤。

小虾用姜蒜爆炒,海鳗红烧,佛手螺清洗干净,用淡盐水浸泡起来,等出去卖渔获的几人回来再下锅。

两人收拾好,周若楠妯娌三个也从码头回来了,小的三角五一斤,卖了七十五块,中等的五角一斤,一百七十斤卖了八十五块。

李大嫂进屋就拉着李母说:“阿娘,我决定了,等阿安回来就让他去找大伯辞工,有旧渔船最好,没有就找阿乐借点钱买新的。”

又收入了一百六,加上四百八就是六百四十块了,等他们从酒楼回来,又是一百多,阿乐今天一天就挣了八九百块,加上昨晚的,都超过他们一年的收入了。

这次连李二嫂都心动了,觉得就算没二手渔船,凑钱买艘新的,专门去海岛凿佛手螺、海蛎螺各种螺回来卖,运道好几次就能挣一年的工钱。

“行啊,你们两艘船一起去海岛的话,互相还能有个照应……”李母话音未落,外面就响起了一个妇人的喊声。

“阿威,二伯娘……”

陈阿奶连忙走了出去,看到圆脸妇人高兴的说道:“是阿绣啊,阿威已经把摇把还有钥匙送你家去了,租金也给他阿来叔了。”

刘春绣强挤出一抹笑,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说道:“二伯娘,阿威只给了租船的钱,他们用我家的渔网捕鱼,还没给钱呢!”

她有些怕这位看似和气的二伯娘,就连婆婆娘也说,他家这位二嫂外表看似和善,实则最为刚强。

想想也是,一个寡妇如果软糯无能,也不可能在男人和儿子走了,儿媳又回娘家嫁人的情况下,顶立住门户,拉扯大三个女儿,还把孙子也拉扯大。

“嗯?”陈阿奶愣了一下,眯起眼看着她,淡声说道:“渔网还要另外给钱的啊?阿威以前怎么没给过?”

阿威以前租他们家的渔船也有撒网的,捞了些小鱼小虾回来,也没听他们说用了渔网要给钱的话。

今天遇到鱼群,卖了一大笔钱,就急赤白脸追上门来了。

刘春绣讪讪的看着她,“二伯娘,阿威捕回来的小鱼小虾又卖不成钱,看在亲戚的份上我们就没要。”

“这次不一样的,他们网了几千斤鱼卖了几百块诶,二伯娘你想想,我们租的是船,又不是渔网,他们用我家渔网捕鱼,是不是得另外给钱?”

她越说越觉得就是这理,这钱本来就该要,要不是他家的渔网,他们去哪儿挣这四百多,何况他们也没想要多的。

就照阿灿家租船的规矩来,只抽一成,四百多抽一成也才四十多,一点都不多的。

李父李母和周若楠妯娌几个都站在那,满眼嘲讽的看着刘春绣,要不是因为陈阿奶跟她的关系,早就呛声回应了。

“阿乐娘,还有这样的说法啊?我怎么没听说过?”陈阿奶扭头看向李母问道。

村里还从没出过这样的事,因为也没哪个租船的像阿乐两人一样,在近海遇到大鱼群的。

“没有的事!”李母嗤声道,“租渔船没渔网,人家租来做什么,难不成你让人用手捞鱼啊!”

李父上前一步,说道:“阿来家的,我家的渔船也租给别人过,租船的也有用渔网捕鱼,我们从没收过钱。”

租船给人用,都是照定下的规矩来,该怎么收就怎么收,再说,来租船的大多是一个村的人,说话不算话,以后在村里也不好做人。

刘春绣撇了撇嘴,“你家的手抛网才值几个钱?我家的是机动的围网,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机动、手动、还不都是网!”李大嫂撇嘴道:“你们分明就是眼红阿乐他们卖了几百块,才想出这主意来分钱的。

李母讥讽道:“没错,你们就是眼红,大家都一个村的,阿威还叫你阿婶,你怎么抹的下脸来要?”

周若楠:“阿绣,既然你家的渔网要收钱,阿威租船的时候你家怎么没提?还有,阿威去你家还摇把和钥匙的时候,阿来叔怎么也没提?”

“……当时我们不晓得你们用了我家的渔网捞了那么多鱼!”刘春绣冲她呛声道,“周老师,你男人租的船,一成租金给我四十八块,赶紧把钱给了,以后别来我家租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