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59章 :价高者得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对,又弄到一条大米鱼,我估摸就在六十斤左右,你要是照上次的价钱收,咱们就免谈,卖两块钱的冰给我,等风小一点了,我直接送酒楼。”

李长乐看着都看向这边的村民,想着等会儿把鱼弄出来,大家都能看到,索性也不遮遮掩掩的了。

陈东愣了片刻,“哪能呢!你买冰的时候,我们就说好了,我帮你找老板买,我挣点中介费。”

他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示意就照他早上说的五个点的提成。

“行,你打电话问问,价钱合适我就卖了。”李长乐想了想,“坤叔那别忘了。”

“放心。咱们先去看货。”陈东当然不会忘,凤凰酒楼也是他家的大财主,有好东西当然得通知他们一声。

虽说五个点的提成是有比别家少,但总比阿乐把鱼送到酒楼卖,自家一分钱的收入都没有的强!

过完秤的和等着过秤的村民都炸了锅,一窝蜂挤到李家三轮前,“阿平,你家阿乐又弄到大米鱼了啊?”

李大哥一脸茫然的摇头,“我也不晓得,我才接到他们,还没来得及说呢!”说着又激动的看向李长安和阿威,“真的啊!”

“嗯!”李二哥和阿威将竹筐抬下来,下面的橡皮桶散发着阵阵寒意,“在这些鱼下面,用棉絮里面裹着的就是。”

李大哥被惊喜砸晕了,“”

还有人动手去翻橡皮桶里的鱼,气得陈永威指着老虎鱼喊:“不要命啦?戳坏了我们不赔的!”

那人讪笑,“我们想看看大米鱼到底有多大!”

“阿乐,把鱼弄出来看看,我捕了大半辈子鱼,还从没见过五六十斤重的大米鱼呢!”

“是啊,就看看又不会少一两肉,弄出来大伙儿见识见识一下。”

“人家阿乐的运道就是好,这都是第二次捕到大米鱼了。”

“不止大米鱼,还有大花龙,螃蟹搬家,海胆、鱼群,我们出海捕鱼半辈子,这种好事一次都没遇到过。”

“要是你们晓得,我哥还能让虎子送鱼,不惊掉下巴才怪!”陈永威腹诽着,学着李大哥抠住老虎鱼的嘴,将它们都放进水桶里。

然后红石斑,黄鱼、黑鲷,黄翅鱼,梭子鱼、红眼鱼……露出了下面被棉絮裹着的大米鱼。

李长乐将棉絮揭开,围观的人都哗然了,“啊吶,啊吔吔,踢个杀甲,居然这么大!”

“阿乐,你在哪里抓到的啊?是不是又在哪个水坑看到的?”

“不可能,能装这么大的鱼的水坑,得多大啊?”

“不是抓到的,是我家阿乐用手抛网,网起来的……”李二哥眉飞色舞的将李长乐撒网时的情形,向大伙儿描述了一遍。

陈永威时不时还上去比划两下,李大哥的嘴就没合拢过,李长乐看着三人,忽然觉得让他们这样乐呵显摆一下也挺好。

小海那臭小子以前劝说村里得重病的亲戚时,就让人多想想高兴的事,保持心情愉快,说啥,快乐会分泌什么巴胺,还说那东西能防癌!

“阿威,赶紧把鱼弄出来,放到台秤上过一下秤。”老陈更是激动,好久没上过大货了,几家大酒楼都快把他家的鱼行忘了。

陈永威看着他,“阿叔,抱出来过秤可以,过完秤你得弄点冰块给我,不然就不鲜了。”

“好好好!”老陈拍了他一下,“等会儿我把冰柜免费给你哥用。”

“这还差不多!”陈永威得意的连鱼带棉絮抱了出来,放到台秤上,老陈乐颠颠的上前过秤。

一连加了两个砝码,这才喊道:“六十三斤九两!”

李大哥三人都高兴的拍了李长乐一下

屋里顿时,“杀甲~”“卧槽~”声一片。

“这得好几百了吧?”

“这东西还叫金钱鮸,鱼胶特别值钱,旧时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

“现在不也一样,捕鱼的哪个舍得留着自己吃!”

“对对对,好的都卖钞票了,自己吃些小鱼小虾。”

“阿乐,网到大货,香烟走一圈,高兴一下!”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

还有人指着陈家烟柜里摆着的大红鹰,“阿乐,大红鹰,带嘴的来一包。”

“好!”李长乐爽快的应下,立马在陈东家烟柜里拿了一包有过滤嘴的大红鹰,给铺子里的人,都发了一圈。

有几个还开玩笑说,以后跟着他们的船出去捕鱼。

李长乐装作没听到,过去帮着李大哥、李二哥分拣鱼获。

陈东拿起电话,拨了一通,跟人报大米鱼的斤数后,几个老板都说等风雨好风小一点就来看货。

阿坤不在酒楼,过了一会儿,就把电话打过来了,跟陈东通话后,又让李长乐接了电话。

告诉他,他人在海门那边的酒楼,风暴登陆后渡轮也停运了,说他等渡轮开航就赶过去,让他一定把大米鱼留给他,价钱好商量。

大家是老朋友,这些日子多亏凤凰酒楼,他们才挣了那么多,李长乐当即爽快的应下了。

陈永威和老陈把米鱼放进冰柜里后,李大哥和李二哥已经把青蟹分拣好了,一斤以上的有七十五斤,一块四一斤,就是一百零五块。

一斤以下的三十六斤,刚好三十六,光青蟹就卖了一百四十一,兰花蟹和梭子蟹一共卖了十五块。

然后就是那几条老虎鱼,陈东这次给了五块一斤的良心价,算下来缺几分钱就三十块,凑整给算的三十。

黄翅鱼和黑鲷这些都死掉了,价钱少了一半多,一共卖了三十九块,海鳗二十五,马鲛十三块。

皮皮虾、青占、黄占、水潺这些几分一斤的,李长乐懒得卖,留下拿回家晒鱼干。

外面的风雨依然很大,大家都挤在一起围观李长乐家过秤,看到人家一天就有这么多渔获,相熟的关系好的都替他们高兴,有的则酸溜溜的。

就这些渔获就是两百多了,还有一条六十多斤的大米鱼,一天就进账几大百,人家干一天,比他们干两个月的收获还多。

陈东拿着着钞票和单据出来递给李长乐,说道:“总共是两百六十三,大米鱼的收据你拿好,等风小一点,买家来了,我就来喊你。”

“好!”李长乐把钱装袋子里,看了看外面,大风大雨的,他们也走不了,把东西收拾好,将三轮车推到角落里,看大伙儿卖鱼。

在鱼行等了将近一个钟头,风雨才小了一点,在陈东家躲避风雨的村民陆续往回赶。

天色已彻底暗下来了,李长乐三人,肚子饿得咕咕叫。

“哥,回了,阿娘和嫂子们在家该担心了。”

“走吧,我来蹬三轮车。”

兄弟几个把家什收拾好,装上收纳轮,李大哥蹬着三轮,迎着风雨兴高采烈地往回赶。

“哥,今天那些黄翅鱼还有黑鲷可惜了,少卖了一倍多的钱。”

“没办法,死鱼的价钱是要低一些的。”李长乐也心疼,好几十块呢,一家子两个月都开支不完。

李大哥想想担心的说道:“阿乐,你说坤叔也要大米鱼,如果别的买家给的价钱比他高的话,我们怎么办?”

“是啊,大家的关系这么好,坤叔对我们也挺照顾,不卖给他不好吧?我觉得如果相差不多的话,还是卖给坤叔的好。””

李二哥三人做梦都没想到,他们还有担心东西不够卖的一天。

“哥,你们别担心,凤凰酒楼在涂下桥是最好最大的酒楼,如果只是南岸这边的酒楼来竞价,坤叔出价肯定不会比别的酒楼低。”

李长乐觉得如果还有人,出价比他们还高的话,除非是鹿城那边过来的大酒楼。

四人刚走到弄巷口,就看到周若楠妯娌三个,穿着蓑衣,打着手电朝这边走来,看到三轮过来就晓得是他们回来了,都高兴的迎了上去。

李大哥去码头那么久都没回来,妯娌几个跟李父李母还有陈阿奶在家,等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忍不住跑出来打听消息。。

“阿乐,你们回来啦!”

周若楠情不自禁的抓住了李长乐的手,天黑下来的那一刻,他们都吓坏了,担心李长乐三人来不及返航,被海浪卷走。

“嗯,回来了!”李长乐握了握她冰凉的手,“没事的,我不是回来了么!”

“阿根说没看到你们回航,他们早就回来了,你们怎么耽搁了这么久。”

“在阿东家卖渔获呢!”李大哥高兴的把李长乐网到大米鱼的事,跟三人说了一遍。

妯娌仨都惊喜的看向了李长乐,“又是大米鱼啊?”

李长乐笑着点头,“嗯!又是大米鱼,这次的六十多斤!”

李大嫂嘴都合不拢了,“娘吔,阿乐抓到的大米鱼一次比一次大,那下次,是不是要网一条一百斤的?”

李大哥笑道:“简直跟说梦话一样!大米鱼又不是我们家鱼塘里养着的,想去撒一网,就去撒一网。”

李大嫂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好话都不会说!”

“大哥说的是实话。”李长乐也觉得不可能,忽然想起昨晚弄回去的牡蛎,“走快点,回去再说。”

“嗯嗯!”几人都加快步子朝家赶。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