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07章 :去船厂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长乐和陈永威抱着海事电台,跟两位领导合影后,趁王支书和领导讲话,跟拍照的小警察说了想要张照片做纪念。

小警察跟领导请示了一下,答应洗出来,就送来给他。

领导跟王支书说完话,又对他俩和在场的村民说了几句,就带着周队长三个告辞走了。

李长乐跟着王支书还有陈会计,殷勤的将他们送上车,才又回到会议室。

李家老小和陈阿奶还有金蝉都围在海事电台前,开会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那台和后世DVD有点相像的海事电台前议论纷纷。

陈会计笑着对王支书说道:“这东西值不少钱了,阿乐、阿威这两个家伙的运道真的不错。”

“对!我以为最多就是两对暖水瓶,再发个奖状。”王支书说着也有点羡慕两人的运道,“我先走了,滩涂地那边还有不少活呢!”

“你忙!”陈会计看着忙得焦头烂额的王支书,庆幸当初只包了十来亩滩涂地,现在扔在那不管也亏不了多少。

李长乐跟阿威一起进去,就听到一阿婶在说:“陈阿婆,你们两家这段时间遇到财神了啊,连公家都来帮你们省钱。”

陈阿奶苦笑一下,“阿桂嫂,我家倒霉了那么久,也该走走好运了。”

大伙儿听后想到陈家那两个壮年就走了的当家人,都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哪有一直倒霉的,也该你们走好运了。”

李母接过去说道:“我家也是,自从老太太走,家里就没一件事是顺当的,现在老天爷总算想起我们了。”

阿桂嫂点头,“对对对!”

李母见他们回来,忙让到一旁,“阿乐赶紧把东西装好,家里还不少事呢!”

陈永威把李长乐往前推了推,“哥,你去弄!”

“好嘞!”李长乐把电台装盒子里,在村里人羡慕的眼神下,跟陈会计告辞,喜气洋洋的抱着海事电台往回走。

李小洲拉着他的手,“阿爸,这个要很多钱吗?”

李小洋揪了他的卷毛一下,“要好多钱的,把你卖了都不够。”

李小洲拽住他的手,“卖小洋哥!”

“卖小洲洲!”李小洋将他扛了起来,几个孩子打闹着朝家跑去。

李长乐抱着海事电台,想着又省了一笔钱,手里的钱给个首付应该没问题。

陈永威激动的问:“哥,我们回去就去看铁皮船啊?”

李长乐点头,“对,回去就去!”

李父听后忙拉了他一下,“阿乐,你们去张家和公社船厂看了,再去大船厂看看,买船是大事情,多看几个地方,货比三家再下手。”

“晓得的!”

一行人到家,几个小的已经把好消息告诉了周若楠妯娌仨。

等他们回来,看到李长乐抱着的电台,又围在一起看着电台乐呵了一会儿,两人才去陈家蹬着脚踏车朝镇上走。

到了公社船厂,只见两扇气派的大铁门,门口还有个有些驼背的老阿公守着,一见两人就问:“你们找谁?”

李长乐下了脚踏车,“我们来看看,合适就订一艘渔船。”

“等着,我给你们叫人。”老阿公扯着嗓门冲里面喊道:“张主任,有人要订船。”

两人等了好一会儿,都打算走了,张主任才从一排平房里出来,神情倨傲的跟两人点了点头,便带着他们朝船坞和厂房走。

还没走到,远远就传来一阵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还有焊工拿着电焊条进行焊接作业。

到了厂房只见里面的工匠忙碌不停,跟李长乐记忆中的冷冷清清的船行完全不同。

张主任带着两人在船厂和船坞参观了一番,又带着他们去参观了两艘快完工的渔船,全程你不问他也不主动介绍,官老爷的派头十足。

“张主任,我们想定一艘十八米的机动铁质渔船,100匹马力的发动机,船舱和鱼舱都要大,并配备拖网和延绳钓的渔船,大概多少钱?要多长时间?”

张主任听后态度立马好了起来,“跟我去办公室坐会儿,我让人核算一下,再跟你们报价。”

李长乐点了点头,跟陈永威一起去了平房,张主任给两人倒了一杯茶水,“你们坐一下,我去找人给你们核算。”

“麻烦了。”李长乐客气了一下,他来这里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行情,看了这位船厂的主任,也不奇怪他们为何干了没几年就倒闭了。

“哥,他不是造船的么,怎么还要找人算才晓得多少钱?”

“多少钱他心里肯定有数的,这样说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找公家买东西就是讨厌,态度不好不说,名堂也多的不行。”

李长乐笑笑,端起茶喝了一口,觉得口感有点像羊岩勾青,但比几十年后的口感好多了。

果然,没过一会儿张主任就回来了,“造价要一万一,后年年初交船。”

“这个价钱还有商量吗?”李长乐算了一下,拿到船已经是八六了,觉得时间有点长。

“我们是定价,没的谈的。”

“麻烦了,我们回去商量一下!”李长乐听后起身,带着陈永威出门,蹬着脚踏车去了废品老张家。

把车子寄放在他那儿,站在马路边等了十来分钟,搭上了去海门的小巴车。

两人打算先去海门那边看看,回来再去船埠老张家,因为他家不管啥时候去都有人,海门那边的船厂就不一样了,只有上班时间才找得到人。

“哥,公社船行都这么高的价钱,海门那边可能更贵。”

“我们先看一圈,货比三家,哪家价钱便宜质量又好,就在哪家订。”

“嗯!”

小巴车摇摇晃晃的前行,李长乐靠着椅背一会儿就睡了过去,迷糊间被陈永威拍醒,睁眼一看,已经到了码头。

两人买了船票,上了轮渡去了对面的海门船厂,到那一看,这里的船厂就比公社船行大多了,船坞里停着的两层楼高的大楼船,气派又豪华。

看到这里连看大门的看他们的神色,都赶得上张主任了,把他们带到接待室,接待的那男的,听说他们要定十八米的渔船,直接就告诉两人。

一万三的船价,先预交一半订金,明年五月就交船。

同样的船,多走一个钟头还要多花两千块,唯一的好处就是交船的日期提前将近一年。

李长乐看他那样子就不爽,连客气话都懒得说一句,起身就走。

陈永威追出去,掏出香烟递给他一支,“哥,公家做事的都这副德行,实在不行就找人买二手船算了。”

“先去张家看看再说。”李长乐接过他递来的香烟,哥俩去码头赶上渡轮,坐了小巴车回了水路张。

到了张家,老张听他说要订铁皮船,惊讶的看了看他,又笑着拍拍他肩膀,“好家伙,这才多久啊,你这运道也太好了吧?”

“海龙爷保佑,遇到一次大鱼群卖了些钱。”

“我晓得,银鲳鱼鱼群,听说沙基村周家兄弟,那次一天就挣回一艘大渔船的钱。”

“周家是大佬,我们跟人家比不得的。”

“你发起来比他家还快!”老张边说边带着两人朝前面的船坞走,一边走一边热情的跟两人介绍现在的行情。

三人在船坞看后,又去厂子里看了一圈,从下料到船体构件加工作业都看了一遍。

陈永威觉得还是这里自在一些,看着忙个不停的工匠,说道:“张叔,你家生意真好!”

“这两年的鱼价涨起来了,大伙儿手里也有了余钱,钱放那就死的,换艘大船,去更远的渔场捕捞更多的鱼获,才能挣更多的钞票。”

老张喜滋滋的说道,“从去年起,我家接到的订单就多起来了,今年更是翻了一番,我估计往后走,还会增加。”

“都是老关系了,我就跟你们透个底,最好早点定一艘质量好点的渔船,以后的船价只会越来越高。”

李长乐明白他说的都是实情,“往后价钱高起来了,船的功能肯定也比现在的好,材质上肯定也更加讲究。”

“对,材料都在更新,我这里有一艘去年定的钢木混合式,主体全钢结构的大型机动渔船,比铁皮船更加牢固,同样的体积载重量也更大。”

“走,我带你们看看去。”

“好!”李长乐两人跟着老张去了他家停船大船的埠头。

老张指着一艘就快完工的尖头鱼船说道:“这艘也是沙基村那边定的,去年正月来定的,到现在才完工。”

“快两年了,打一条渔船真的要这么久啊?”陈永威以为公社船行做事不利索,才要那么久的,没想到他们也要这么久。

“这还是我家所有工匠一起,加班加点的赶制出来的,换成公社船行至少要两年半。”

老张神色认真的说道,“造船跟做别的大件东西不一样,急不得的,稍有差错,可能就会出大事。”

如果是因为船的质量问题出事,一个不好就要死人,背负了人命,损了阴德,还会祸及后代子孙。

李长乐点了点头,“张叔,这艘船多长?载重多少,有哪些配置,多少钱定下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