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179章 :唉!人为啥要老呢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李长乐和陈永威把橡皮桶从三轮车上抬下,见里面放着几根麻袋,“拿麻袋做啥?”

“阿堂伯给我的!”陈永威说着将重迭在一起的橡皮桶取出来,放在地上。

“阿乐,你们把最先压着的海蜇皮、海蜇头刨出来装麻袋里,其他的就堆在一起,等会儿还得过一道秤!”

李母指着礁石旁边那堆海蜇皮说道。

“好嘞!”李长乐拎着麻袋朝礁石那边走,陈永威想想跟了上去,“哥,许仙梅在桥头拦着阿水和玉芳,好像在问他们要钱。”

“家已经分了,得他们自己立起来,当起自己的家才行。”李长乐扒开说罢将橡皮桶放下,“你把最后那点送回去煮了冻起来。”

“哦哦!”陈永威应下走了。

李长乐扒开最垒起来的沙堆,把压在海沙下面海蜇皮、海蜇头刨了出来,用力将上面的海沙抖干净装进麻袋里面。

原本水汪汪QQ弹的海蜇,这会儿就跟晒蔫了的黄瓜差不多。

过了一会儿,李长水兄妹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哥,我们来晚了。”

李长乐看了看眼眶还有些泛红的两人,“没事,吃过饭了没?”

“吃过了的!”李长水说罢就蹲下帮着刨沙堆,收拾海蜇皮。

李长乐见他不说也不问,自顾自干手里的活。

“哥,她问我借钱,我没借给她。”李长水像是解释,又像是发泄般的说道,“等她老了干不能动了,我会给她饭吃,但不会给她一分钱。”

“给她做啥,再多钱都送去给许建国了。”李玉芳气呼呼的说道。

李母皱眉看着她,“咋了,才分了家,你阿娘就找你们要钱了啊?”

“嗯!她说我们把粮食分走了,他们不够吃,让我们借二十块钱去买粮食,我们不借,她就追着我们骂。”

李玉芳想到许仙梅说的那些话,心里还气愤难受的不行,“她就是看到分家后,你们和三伯,还有哥嫂凑钱给我们,才巴巴的找我们借钱的。”

“二伯母,哥、嫂子,你们凑给我们的钱,等我们挣了要还给你们的。”李长水瓮声瓮气的说了一句。

李母怜惜的摇头,“不用了,给你们就是你们的,给自己争口气好好干个名堂出来。”

李长乐拍了他一下,“就是,以后她对你们好,你们也对她客气点,不好就自己顾自己的,管好自己的家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想那么多做什么?”

“我记住了。”李长水重重点头,埋头干了起来。

李大嫂将沙堆刨开,提起一张海蜇皮,心疼的摇头,“这东西缩水太厉害了,重量少了一半不止,太划不来了。”

“这就心疼啦?等用明矾腌渍两天后,鲜蜇收敛排出来的水分更多,腌好了你再看,海蜇皮干瘪瘪的,比我这张老脸还要干瘪。”

陈阿奶说着,还指了指自己满是皱纹的脸。

李大嫂看了她一眼,不由得想到自己老了的样子,“唉!人为啥要老呢?”

陈阿奶和李母听笑了,“老算啥,时辰一到,还要你命呢!”

李大嫂听后点了点头,想想又问,“陈阿奶,我在娘家的时候听我阿奶说,有一天晚上,半夜三更的,听到房顶有人在问,王何氏要带走么?”

“另一个人说,王何氏还有两年,后面的陈王氏该走了,第二天我大阿婆果然就走了,真的有地府、有阴差啊?”

“怎么没有,人死了就被阴差用铁链拴走,到地府阎罗王那接受审判,干了坏事的,犯了口孽债的……恶事做尽的下十八层地狱!”

李长乐听后想到自己,不明白自己连阴曹地府都没去过,死了又重活的属于哪种类型?

一群人说说笑笑的,干起活来也挺快,没多久就刨了好几堆出来。

大伙儿正干得热火朝天,李大哥和李二哥就拉着板车来了,上面还放着一袋明矾和一杆大秤。

兄弟俩提着橡皮桶去礁石坑那边,四人把橡皮桶装满海水抬到沙滩上,抬到板车上放好,陈永威和李二哥拉着板车往回走。

李大哥将装着海蜇的麻袋用绳子拦腰捆绑好,李长乐拿了根木棒穿过大杆秤绳扣,然后用秤钩勾住绳子,两人抬起海蜇皮开始过秤。

周若楠上前将吊着秤砣的渔线,拨到合适的位置,“两百一十六斤。”

李大哥点头,“拿本子记好,等把所有的海蜇都过秤后,我来兑明矾腌渍。”

腌制海蜇皮需经过初矾、二矾一盐、三矾二盐三道工序。

其中初矾处理,是将鲜海蜇按重量的比例配制明矾,用水溶解后腌渍,使鲜蜇收敛并排出水分,。

二矾一盐处理,按初矾海蜇皮的体重,加适量的粗粒海盐,明矾,再腌渍7天—10天,进一步排除水分。

三矾二盐处理:按二矾蜇皮体重,按照比列加粗粒海盐,明矾再腌渍十天左右。

经过三次工序后,海蜇皮才能完全脱干水分,逐渐从透明变成淡褐色,然后将海蜇皮装进用海盐稀释后的浓盐水里面存放。

周若楠点了点头,从包里拿出账本记上,接着过第二袋,“两百一十八斤。”

李长水和李大嫂把装竹筐里的海蜇拉过来继续过秤,过秤后的海蜇李二哥跟陈永威拉回家等着腌制。

一群人在沙滩上忙了大半个小时,才把所有的海蜇过完秤,值得庆幸的是,一直都没下雨。

收回来的海蜇,加上他们自己捞的,脱过一次水后的海蜇皮和海蜇头,有一万两千六百八十五斤。

几人将剩下的海蜇装进竹筐和麻袋,搬到板车和三轮车上往回拉。

李长乐蹬着三轮,气喘吁吁的往回走,到半路才遇到气喘吁吁的朝这边跑的葛昌发。

“阿乐,你们动作这么快啊?”

“滚蛋!”李长乐抬腿踹了他一脚,“老子不快点,难不成等你来帮忙干?”

葛昌发讪讪的说道:“我回家换了衣服吃过饭,我哥叫我去水路张看船,就把你这边的事忘了。”

李母拍了李长乐一下,笑道:“阿发,你别听阿乐的,阿水和玉芳也在帮忙,十来个人干活,一会儿功夫就好了。”

李长乐冲他摆手,“老子家别的不多,就人多,家里几个娃也在帮忙,用不着你,赶紧忙你的去。”

葛昌发见他不像生气的样子,赔笑道:“那你明早来喊我去山上看木料哈!”

李长乐笑着点头,“明早再放我鸽子,你给老子等着!”

“放心,绝对不会!”葛昌发和李长水兄妹一起跟着他们走到路口,告辞后朝自己家走去。

李长乐一行到家,见院子里摆着十几口水缸,李小涛跑出来指着水缸,“阿爸,阿娘,三叔,我们帮着洗的!”

“阿爷说给你买酸梅粉,你才洗的。”李小波毫不留情的戳穿了他。

“叛徒,买的酸梅粉你也吃了的!”李小涛斜着他,两个眼珠子白的连黑眼珠都看不见。

李小美蹬蹬跑到李二嫂跟前,“阿娘,我也帮忙抹了的,也吃了酸梅粉的。”

“乖!”李二嫂揉揉她脑袋,帮着抬麻袋去了。

李长乐撸了李小涛一把,“乖,等三叔去涂下桥把海蜇脑卖了钱,回来的时候给你们买炊饼。”

李小涛一下就来了精神,“说话算话?”

“臭小子,算话!”李长乐这年头的孩子就像一块砖,只要他们干得动的活,就把他们往哪里搬。

干得好,父母心情好的时候还夸奖两句,干得不好,遇到父母心情不好,说不定还要挨一顿竹片炒坐墩肉。

“噢噢,有炊饼吃喽!”几个孩子齐声欢呼。

李大嫂笑着拍了李小青一下,“大姑娘了,还就跟饿了三天没吃饭一样!”

“你又舍不得给我们买!”李小青帮着把背篓往屋里搬。

大伙儿把海蜇全都卸下来后,李长乐瘫坐在椅子上,眯着眼一动不想动。

睁眼见陈永威和李大哥、李二哥像不晓得累一样,提起水桶将橡皮桶里的海水舀来装大缸里,又拖着酸胀的双腿去帮着舀水。

橡皮桶里的水分装到大缸里后,李大哥算了一下需要的明矾,将明矾过秤后,分别倒进橡皮桶里用海水稀释。

李长乐扭头看向李母,“阿娘,三道工序做完,腌好的海蜇有多少斤?”

李母想了一下,“一百斤鲜海蜇腌制好后,还不到十斤,这些已经初步脱水的,腌好后最多能得一千三到一千四百斤海蜇。”

这下李长乐也开始心疼了,“踏马的,海蜇这东西简直跟海绵吸满水了,再挤干一样。”

李母和李大哥把明矾水兑好后,大伙儿将海蜇皮牵开码好,海蜇头单层摆放好,装至七八分满,就用交叉绑好的竹片压在上面,然后放一块石头在上面。

李二哥和陈永威拖着竹筐过来,“阿乐,你去酒楼卖海蜇脑那些的时候,顺便买几米篷布回来盖在上面。”

李大哥看了看时间,“都三点多了,要不你和阿威现在就去?”

“也行,我先称一下有多少,看看出货量大不大?”

感谢友友,是啊裕不是啊鱼,2023……3886打赏支持!谢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