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75章 :台风后淘海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2:52

“吹老牛!”陈永威斜睨着他,“海边岛礁上犄角旮旯里,但凡大点的牡蛎都被人撬光了,要撬大的得去岛上找,比脚板大的牡蛎,岛上也很难找吧?”

“你等着看,我到底是不是吹老牛!”

“那我就等着了!”陈永威走到巷子口,“我先回去睡觉,等我来喊你。”

李长乐挥挥手,提着菜篮回家去睡了一觉,起床周若楠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儿子呢?”

“阿娘煎玉米饼,都在阿娘那边吃。”

“哦!”李长乐端起饭碗,“吃过饭我去海边看看。”

周若楠夹菜的手停了下来,看着他道:“台风才走,天又黑来了,你还去海边做什么?”

“我跟阿威说好了,我们先去淘海,等潮水退下去,我就带他去溶洞撬牡蛎,里面的水坑说不定又有好货留下。”

“哪有那么好的事?”

“只要自己相信会有好事,奇迹就会出现。”

周若楠好笑的看着他,“神叨叨的!”

“吃饭!”李长乐笑嘻嘻的夹了些鸡蛋炒韭菜放她碗里。

“台风后的海货多,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

“你明天白天去,晚上就在家陪两个儿子。”

“嗯!”周若楠见他一脸认真,只得应下。

吃过饭,他找了几根网兜、拿了油布袋子,将麻袋里装着的塑料罐子,用麻绳绑在一起,想着如果找到塑料罐,也要回来一趟,这些罐子这次就不带去了。

李母端着麦饼过来,看到他在收拾夹子、小耙子,“阿乐,你要淘海去啊?”

“嗯!”李长乐看了看盘子里的玉米饼,拿起一张卷起来咬了一口,“好吃,怎么不早点煎?我们都吃过了。”

“自己不晓得过去拿。”李母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放下盘子又道,“天黑看不清楚,淘海的时候小心海蛇。”

“晓得的。”

等他把玉米饼吃完,将淘海的渔具收拾好,陈永威就来了。

“哥,赶紧走,阿根兄弟俩和好几个人也去海边了,他们有的说,要去滩涂抓青蟹,有的说去礁石滩弄大鱼。”

这年头的人都很勤快,台风后的渔获多,退潮后村里不管男女都会去淘海。

晚上一般都是男的去,女的在家看孩子。

李长乐晓得他担心罐子被人弄走了,“别说这会儿还没退到我们下罐子的位置,就算退到,罐子也被沙土埋下面了。”

陈永威听后觉得也是,这么大的浪,插在罐子两头的竹竿,九成九会被海浪卷走。

李长乐背起背篓,“阿楠,我们走了。”

“小心点。”周若楠在灶屋叮嘱道。

“好嘞!”

两人刚出门,李小海兄弟俩还有李小洋几个就跑过来了,“阿爸(三叔),我们也要去。”

李长乐果断拒绝,“黑黢黢的你们去做什么?明天跟你们阿娘去。”

“哦!阿爸多淘好货回来!”

“我家大儿子就是懂事听话!”

李小洲忙道:“阿爸,我也明天跟阿娘去,我也懂事听话的。”

“都是阿爸的乖儿子!”李长乐表扬的话,不要钱往外抛。

“三叔,我行的,我还会用抄网。”

“乌漆嘛黑的,你还抄网,大鱼抄你还差不多!”李大嫂出来拍李小洋一下,“赶紧回去,你敢偷跑我把你屁股打烂。”

“不去就不去。”李小洋转身就朝爷奶屋里跑。

李大嫂横了他一眼,扭头道:“阿乐,你们去多久回来?”

“海浪不大的话,我们先把塑料罐子找到再回来。”李长乐见她和李二嫂都出来了,“你们也想去啊?”

“你们先走,我们等潮水再退一些再去!”

“行,你们小心点。”李长乐挥挥手,朝山脚走去。

天黑,担心在山洞里踩到长虫,两人就穿了长筒雨靴出门上山,白晃晃的月光下,连头灯都不用开,脚下的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两人钻出山洞,就看到星星点点的手电光,还有矿灯光在海边移动。

下山快步走到海边,就遇到几个村里人走了过来,看到两人,打开手电照一下,原来是陈东。

“是你们俩啊,这么晚你们也来淘海啊?”

“你不也来了!”

“捡到啥好货没?”

“刚到!”

李长乐和陈永威,边说边大步朝礁石滩那边走去,海浪一个接一个打上来,雨靴里很快就灌入了海水。

两人干脆把雨靴脱下来放背篓里,跟着潮水朝礁石滩走,看到啥就捡啥,反手就装背篓里。

走了一会儿,发现一路过去连一个人都没有,两人估计大多都去就近的滩涂捡海货、挖沙噀、青蟹去了。

还没到礁石滩,已经有一个水桶装满了,但都是些不值钱的贝类和海鱼。

“怎么连一个好东西都没遇到,难不成已经有人来收缴过一遍了?”

“有可能,都等着退潮来捡海货呢!”

“就这些东西就把我们打发啦?”

李长乐忽然看到海滩上有一块黑乎乎的东西,忙拿下头灯照射过去,原来是一个大响螺,走近后看到不远处还有几个花螺。

估计是台风把这些贝类全给卷了上来。

花螺学名东风螺,螺壳大呈螺旋形,壳表面有白色或黄色且带有红棕色不规则条纹,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李长乐把响螺捡起来扔进桶里,“响螺肉炒芹菜还挺好吃,螺壳刚好凑成一对,小海和小洲一人一个。”

“多捡几个才好呢!”阿威跑了几步,高兴的将花螺捡了起来,“花螺价钱还不错,能卖五六角一斤。”

“嗯嗯!”李长乐笑道,“打磨响螺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好嘞,我今天闲着没事,就在家打磨响螺了,用不两天就会打磨出来。”

“地笼和蟹笼也差不多做好了,觉也睡饱了,就这样隔段时间下一次雨也挺好。”

李长乐低头,忽然看到浑黄的浪花里有一抹金黄在游动,仔细一看,原来是海浪将一条大黄鱼卷了起来,“卧槽!好货来了!”

忙反手拿起背篓里的抄网就追了上去,一直追到海水没过大腿,才追到。

刚动手捞鱼,海浪卷起的浪花就浇了他一头一脸,身子也踉跄了一下,再度站稳就发现,大黄鱼被海浪卷走了。

眼看到嘴的鸭子飞了,他急忙提着抄网追了上去,正好海水涌动了一下,再次将大黄鱼送了上来,眼疾手快的舀住鱼,迅速将抄网向上提起。

“哈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子还是将你捞到了。”

李长乐激动的掂量了一下,约莫有八九斤重,看着抄网里金晃晃的大黄鱼,忽然就想起了前世那个一条鱼就卖了十几万的同行,那条鱼跟自己这条差不多大……

要知道,大黄鱼从出生到长到两斤重,只需两三年的时间。

但两斤以后的大黄鱼,生长速度会非常的缓慢,一年也长不了半斤肉,要长到八九斤重,起码得十几年。

大黄鱼不但肉质鲜美,鱼鳔还是一些中西成药的原料。鱼鳔经过炒炼焙黄制成的中药“鱼鳔胶珠”可治疗消化性溃病、肾结石等。

耳石研末后与其他中药配伍制成“鱼脑石散”,对治疗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

李长乐激动的提着抄网朝岸上走,这才发现陈永威不晓得跑哪里去了,边走边喊:“阿威,阿威……快看,我捞到一条大黄鱼。”

“我在这儿!”陈永威站在一块大岩礁边应道,“不就是一条大黄鱼么,七八两以上的海鲜行才收五六角钱一斤,还没大青蟹值钱!”

说罢,还得意洋洋的拿着个黑乎乎的东西冲他招手,“哥,你赶紧过来。”

“昂~”李长乐被他兜头一盆凉水泼下,嘴巴都张成了O型,愣了半响才反应过来,刚才太激动了,忘了这年头的大黄鱼还不是金贵货。

他跟个泄气的皮球似的,懒洋洋的提着抄网朝背篓走,转念又想,这么大一条要是送酒楼,应该能卖个一块多一斤吧?

八九斤也能卖个十来块,这才刚开始呢!海边还有那么多好东西,只要运道足够好,再次破百也不是不能!

这样一想,心里又舒服了不少,加快步子朝背篓走,

陈永威扭头见他还没过来,跑过去拽了他一下,“哥,我发现好多海胆,你赶紧过去帮忙捡啊!”

“海胆?”李长乐惊讶的看着他。

“嗯嗯,好多,你搞快点,等会儿有人来了。”陈永威说罢,火烧屁股似的跑了。

“哦哦!”

李长乐忙把大黄鱼倒进背篓里,提起背篓就跟着他跑,到那定睛一看,只见桶里有不少深紫色的带刺圆球,惊呼出声,“卧槽,还是紫海胆!”

“地上都是,你倒是快捡啊!”陈永威指了一下岩礁边说道。

李长乐这才看到岩礁边每隔一两步就有一个海胆,目测最少有一百来个,这下他也兴奋起来了,掏出手套飞快的戴上,埋头捡了起来。

紫海胆的食用部分为其生殖腺,俗称海胆黄,紫海胆的胆黄多,生殖腺排列似五角星状,颜色橙黄像小黄米似的颗粒分明。

也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

药用海胆性味咸平,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作用,还含有大量的钙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