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 分类:都市 | 字数:0

第221章 :开心的陈阿奶

书名: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作者:周记的九命病猫 字数:3.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2:52

南山工地,四家人建房所需的砖头和瓦片,分别堆在各家的宅基地前堆成了山,路口还搭了一间守夜用的茅草棚。

在路口跟王道标儿子打纸壳的李小洋兄弟,看到两人拉着板车过来,冲李长乐说道:“三叔,阿爷什么时候来换我们?”

“在这里玩和在家玩,不是一样的么?”

李小涛拉了李小洋一下,“哥,回去还要帮着洗鱼,还是在这里好。”

“懒狗!”

李长乐笑骂了一句,和陈永威拉着板车到茅草棚前,见里面有两个用毛竹钉的床架。

两人将棕板床抬下来安放在上面,铺上草席,床架四角绑上竹竿,将蚊帐拿出来,打算绑在竹竿上面。

“阿威,蚊帐不是这样绑的?”话音未落,金蝉提着菜篮笑吟吟的走进了茅草棚。

李长乐见状忙把蚊帐放床上,“阿蝉你教阿威把蚊帐挂好,我去里面看看。”

“哦!”陈永威忙拿起竹竿递给阿蝉,“怎么弄的?”

“那儿不是还有两根竹竿么,拿一根穿进去……”

李长乐出了茅草棚,朝后面那排破倒屋走去。

看到有三间屋子经过张得金简单的修整后,屋顶盖着李父从村里借来的旧篷布,里面已经放着木匠师傅的台锯,锯好的木料,以及各种工具。

从屋里出来,就看到提着地笼从后面水沟过来的金辉,“阿乐,你们这两天都在哪里作业啊?”

“还是在竹山岛附近,你们去哪里了?”

“还是在上次捕捞银鲳鱼那片,今天连柴油钱都没挣回来,我打算换个地方试试。”

“是该换个地方了。”李长乐指了一下他提着的地笼,“山脚的水大么?洗东西方便不方便?”

“方便,我们在山沟下面砌了个水池,洗网、洗衣服啥的都方便。”金辉说着带着他朝屋后走。

山脚一条一米来宽的小溪沟,虽说没老宅水井过去那条沟里的水量大,但沟里的水跟那边的一样清澈见底。

“现在九月,到阳历过年后,你们的房子应该能完工了吧?”

“不清楚,你们家当时用了多久?”

“用了将近四个月,地基打好后砌石头墙很快的,一天就能砌一米多高,木匠要事先把门窗、门框做好,到时候才来得及。”

“快才好,元旦节后能建好的话,就能搬新房里过年了。”李长乐指着另外几家的宅基地,“他们还不打算动工啊?”

“他们说八月风大,把这月过了才看日子动工。”

“是啊,我阿爸也说这个月动工,就怕遇到大台风,到时候茅草棚都会被掀翻。”

“如果有风,你们就提前把木料啥的堆我家去。”

“行,到时候就堆你家去。”

李长乐跟他一起转到外面,回到草棚前,见金蝉和陈永威站在路边说话,“你俩说话,我去海边装水。”

“阿威你跟阿乐哥一起去,我要回家做饭了。”金蝉红着脸提着菜篮朝家走。

陈永威忙推起板车,跟着李长乐朝海边走。

“你没请阿蝉去家里吃饭啊?”

“请了的,下午她还帮着阿奶干了一会儿,她说金大伯等会儿去我家,她就不过去了。”

两人到海边,见潮水已经涨上来了,将三只橡皮桶全都装满,拉着板车往回走。

李小洋兄弟追了上来,“三叔,我们肚子都饿了,你让阿爷快点来。”

李长乐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阿爷还在家里忙着呢,要不换你们回去收拾虾子?”

李小涛一听剪虾须就头疼,“哥,还是算了吧,我们去茅草棚睡觉去。”

陈永威看着兄弟俩笑道:“小洋,再等一会儿,我阿奶会给你送饭过来的。”

“好啊,你跟我阿爷说一声,让他不用来了,我们吃了饭,就在这里守夜。”

“说的好听,到时候贼人把工地上的东西搬空,你们都不晓得。”李长乐横了两人一眼,“好好守着,别瞎跑。”

“晓得了。”李小涛冲他扮了个鬼脸,朝茅草棚跑去。

李长乐上前帮忙推着板车往回走,到家见水井边已经忙碌起来了,项小鱼兄弟俩也来家,跟李小青几个坐在桌前剪虾须、挑虾线。

晚上要去陈家吃饭,李母就多请了三个人来帮忙,一群人忙到天黑,就把所有的鲜货杀好晾晒、腌制起来。

大缸里腌制的海蜇已经到第三遍,这次又誊了三口水缸出来,再腌一个礼拜就可以开卖。

李母婆媳去陈家晾晒墨鱼鲞,李大哥兄弟和陈永威提水冲洗院子,海鱼腥味大,不冲洗干净,苍蝇成群结队的朝这边跑。

李长乐从陈会计家回来,把卖螺和蛋的八十多块给了项小鱼。

“这么多啊?”兄弟俩有些不相信的看手里的钱。

“佛手螺有几十斤,一块一斤就几十块了。”

“真的卖的一块一斤啊?”

“对!”李长乐想到那晚的事,“钓八爪鱼的罐子,今晚我去帮你收回来,下次换个地方下。”

“那里不好吗?”

“那里太远,你年纪小晚上过去也不怎么安全,还是下码头那边的礁石滩好。”

“好!”项小鱼把钱放好,“阿乐叔,小星明早要报名,我们就先回去了。”

“小鱼,带上小星去我家吃饭。”提着水桶往里走的陈永威说道。

“谢谢阿威叔,我们吃了来的。”项小鱼拉着项小星一溜烟跑了。

等李长乐几人到陈家,见院子里摆了两张八仙桌,李母婆媳帮忙端菜往桌上摆,几个孩子凑在桌前吃花生瓜子。

金老头和李父在那抽烟闲聊,陈阿奶提着酒罐出来,看着大伙儿笑的满脸褶子。

老太太心里高兴啊,这么些年了,家里除了过年,几个孩子回来拜年的时候热闹一点,还是第一次这么热闹。

李母端着瓷钵出来,把海参炖鸡放到桌上,“阿奶,你看你做这么多好菜,怎么吃的完哦?”

“没做啥好菜,这些好东西都是阿乐他们送来的。”陈阿奶乐呵呵招呼大伙儿坐下。

“你看看,鸡鸭鱼肉全都上齐了,你养的那些鸡鸭,今年大半进了我一家人的肚子。”

陈阿奶笑道:“你咋不说,我跟阿威两天就有三顿在你家吃的!”

两个老的在那客气,满桌的香味勾的人馋虫不停往外钻。

“太婆,阿奶,还不开饭啊?我们都饿了!”

“我们小洲饿了,吃饭,吃饭!”

大伙儿忙了一天早就饿了,客套了几句就坐下开吃。

李母笑着冲金老头说道:“还是你们好啊,两亲家以后就几步路的距离,哪像我家,阿喜一年也难得来几次。”

金蝉和陈永威合了八字,九月小定,年后办喜酒前再大定,小定礼金三百六,毛线钱三十二,银洋两个,大定八百八。

金家对陈家给的礼金也很满意,金母还说,他们今年还种了几块地的棉花,就为了给闺女做嫁妆用。

金老头笑着点头,“近好,我家阿蝉老实,我们就是不想把她嫁到别村,才留到现在的。”

金家人丁单薄,他就得了一儿一女,现在女儿就嫁在隔壁,以后在村里也有个帮衬的了。

李长乐笑道:“金大叔,多亏你多留了阿婵两年,不然阿威去哪儿找老婆去。”

金老头想想还真是,“也是他俩的缘分。”

李母笑道:“对!也是两人缘分到了。”

“别顾着说话,吃菜、喝酒!”陈阿奶说着又冲孩子那桌说,“喜欢吃啥就夹了吃。”

“晓得的太婆。”孩子们也饿了,一个个狼吞虎咽的。

大伙儿天亮就要出海不敢多喝,李父想着晚上还要守夜也没多喝,三杯下肚后就开始吃饭。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陈永威要跟李长乐去海边帮项家兄弟收罐子,就跟着他去了李家。

到家,李长乐叫上李大哥和李二哥,把下午卖鱼获的钱分给了三人,便提着淘海的工具,带着陈永威出门。

“阿乐,去了别耽搁,早点回来。”李大哥不放心的叮嘱道。

“放心,我去帮小鱼把罐子收了,以后都不去那边了。”

李大哥听后点点头,推开门进了屋。

李长乐和陈永威走到巷口,“你先把钱拿回去放好,省得在路上掉了。”

“好。”陈永威转头就朝自家跑,进屋见老太太在佛龛前念念有词,“阿奶,今天的鱼获钱给你。”

陈阿奶接过说道:“阿威,你来拜两拜,跟祖宗、还有你阿爷、阿爸说说,让他们保佑你和阿乐一家,以后都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

“哦!”陈永威忙站到佛龛前,恭敬的拜了两拜,抬头见老太太双眼红红的,“阿奶,新房马上就动工了,孙媳妇也有了,你怎么还哭了?”

“阿奶高兴!”陈阿奶擦了擦眼角,“多亏你阿乐哥帮衬,我们家才有今天,你好好跟着阿乐干,做事别偷奸耍滑,做人要懂得记恩,记住了么?”

“我晓得的,我哥还在等我,你把门关好,早点歇着。”

“去吧,回来的时候记得去南山看看,别啥都甩给你阿堂伯!”

“晓得的。”

陈阿奶跟着他走到院门口,看着他把门拉上锁好,才转身回到佛龛前,坐在那看着香蜡嘴里念念有词。

“老头子,你听到没?下月阿威就要订亲了,你在下面放心,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了,等阿威媳妇生了重孙,把阿贵找回来,我就下去陪你……”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